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3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3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2 20:0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文言实词课内外联合判断
训练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节选自《说苑·贵德》)
文段朗诵
圣人对待天下的老百姓,就像对待婴儿一样啊!饥饿时就给他饭吃,寒冷时就给他衣服穿,扶持他调养他,抚育他成长,唯恐他不能长大。魏武侯乘船顺西河而下,行到中流,回头对吴起说:“真美啊,河山这样的险固!这是魏国的宝贝。”吴起回答说:“国家的稳固在于德政而不在险要的地形。从前三苗氏左有洞庭湖右有彭蠡湖,不修道德仁义,因而大禹消灭了他们。夏桀居住的地方,左有黄河、济水,右有太华山,伊阙在南边,羊肠坂在北面,执政不讲仁爱,因而商汤就放逐了他。由此看来,国家的稳固在于德政而不在险要的地形。如果您不修德政,那么船上的这些人都会变成您敌国的人。”魏武侯说:“讲得好!”周武王战胜了殷商,召见姜太公并问他道:“将怎么对待殷商的官员和民众呢?”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就兼及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就连他房外的篱笆也厌恶。全部杀掉那些敌人,不要使他们留有残余,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姜太公退出,邵公进来,武王问他:“如何处置殷商臣民?”邵公回答说:“有罪的杀掉他,无罪的就让他活命,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退出,周公旦进来,武王问他:“如何处置殷商臣民?”周公说:“让他们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耕种自己的土地,对旧人新人一视同仁,只要是仁德的人就亲近他。老百姓有了罪过,都是国君一人的责任。”周武王说:“胸怀广大啊,天下能够平定了。”大凡君王尊重贤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恩德。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有老年人背着柴并面带饥色。齐景公为此悲伤,他长叹一声说:“命令官府供养他。”晏婴说:“我听说:喜爱有才德的贤人而哀怜无才德的人,这是守国的根本。现在您哀怜老人并且恩惠无所不及,这是治国的根本。”齐景公面带喜色地笑了。晏婴说:“圣明的帝王见到贤人而喜欢贤人,见到无才德的人就哀怜他们。现在我请求对没人供养的年老病弱之人,没有家室的鳏夫寡妇,分别不同的等级供给他们的生活用度。”齐景公说:“好吧。”于是,年老病弱的人有国家供养,鳏夫寡妇都有了家室。晋平公在春季修筑亭台,叔向说:“不可以。古代的圣王注重德政并务必施行,宽缓刑罚并急于民时。现在春季修筑亭台,这是侵占农时。难道这是使百姓安身立命,被后世称道的国君吗?”晋平公说:“好。”于是就停止了修筑亭台的劳役。
参考译文
巩固练习
【答案】A
【解析】
A项不同,前者读sì为“让……吃”的意思,后者读shí,为“吃”的意思;
B项均为“放逐,流放”之意。
C项不同,前者为否定副词“不”,后者为动词“倒下”;
D项不同,前者为形容词为动用法,“为……悲伤”,后者为形容词,悲伤,悲苦。
巩固练习
【答案】A
【解析】
A项,前者是动词“乘船”的意思,后者是“漂浮”的意思;
B项,意义相同,都是“河流中央”的意思;C项,前者是“回答、对答”的意思,后者是“彼此相向”的意思。
D项,前者是名词“险要的地形”的意思,后者是“艰险”的意思。
巩固练习
【答案】B
【解析】
B项,前者是“居住的地方”,后者是“平素家居”的意思。
A项,两个“顾”都是“回头看”的意思;
C项,前者是“学习、锻炼和培养等”的意思,后者是“修订”的意思;
D项,前者是“险固”的意思,后者是“顽固”的意思。
巩固练习
【答案】D
【解析】
D项,前者是“失去”的意思,后者是“强行改变”的意思;
A项,前者是“抚养”的意思,后者是“调养”的意思;
B项,前者是“达到”的意思,后者是“等到”的意思;
C项,都是“根本”的意思。
巩固练习
【答案】C
【解析】
C项,前者是动词“喜爱”的意思,后者是动词“吝惜”的意思;
A项,前者是假设连词“如果”的意思,后者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意思;
B项,两者都是副词“全”的意思;
D项,前者是动词“攻克”的意思,后者是能愿动词“能够”的意思。
巩固练习
【答案】A
【解析】
A项,前者是“……的原因”,后者表目的或方式,“用来……”;
B项,前者通“余”,作代词“我”讲,后者是“给”的意思;
C项,都是代词“其”;
D项,前者是“听到”的意思,后者是“使……听到”的意思。
巩固练习
【答案】C
【解析】
C项,前者是动词“游览”的意思,后者是动词“交好”的意思;
A项,前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后者是代词“这”的意思;
B项,都是“罪过”的意思;
D项,前者是“过错”的意思,后者是“责怪”的意思。
巩固练习
【答案】A
【解析】
A项,“活”字含义相同,都是“使……活下来” 的意思;
B项,前者是动词“耕作”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茂盛”的意思;B项,都是“背着”的意思;
D项,前者是“无才德之人”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无才德”的意思。一般来说,词性(即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
巩固练习
【答案】C
【解析】
C项,“古者”“昔者”中的“者”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作音节助词,表停顿,不翻译。
A项,前者是爵位名,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后者是第二人称代词,上对下的尊称。
B项,前者是“老而无夫之人”,后者是“寡德”的意思,“寡人”是“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D项,前者是“停止”的意思,后者是“贬低排斥”的意思。
巩固练习
【答案】D
【解析】
D项,前者是句末语气词,后者是疑问代词“什么”;
A项,前者是“残余”的意思,后者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B项,前者是连词“因为”的意思,后者是介词“用”的意思;
C项,都是“老人”的意思。
巩固练习
【答案】C
【解析】
C项,前者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有衣服穿,后者是名词的一般动用,穿丝帛做的衣服;
A项,二者含义是“对于”,两个句子的结构特征完全一样,其用法和意义也是相同的。
B项,“者”作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D项,前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长大;后者是形容词,年长,相比之下年纪大。
巩固练习
【答案】A
【解析】
A项,前者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往下走;后者是方位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向下。
B项,二者句式完全一致,都是主谓倒装句,“哉”作语气词,表示感叹。比较虚词重点看结构语境!
C项,前者方位名词作动词,是“左边有”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意思是“左手”。
巩固练习
【答案】B
【解析】
B项,前者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全都是”的意思;后者是动词,“吐尽”的意思。
C项,前者是动词“厌恶”的意思;后者是疑问副词“怎么”的意思。
D项,前者是动词“让”的意思;后者是“假如”的意思,“向使”二字都表示假设。
巩固练习
【答案】C
【解析】
C项,两处的“贤”都处在宾语的位置上,都是形容词作名词,“贤人”的意思。
A项的“无”都是“无论”的意思,前者“无”后有“旧新”,后者“无”后有“贵、贱”,根据语境(后面所跟两种相反的事物)可推断。
B项,前者是介词,意思是“在”;后者是介词,意思是“比”。一个结构是“动词+于”,另一个结构是“形容词+于”,结构不同,意义和用法也不相同。
巩固练习
【答案】B
【解析】
B项,前者是名词作状语,“在春天”的意思;后句是名词“春光、春景”的意思。
A项,前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没人供养的年老病弱之人”;后者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用于名词之前。
C项,前者是代词“这”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的”的意思;
D项,前者是“劳役”的意思,后者是“役使”的意思。
文言实词课内外联合判断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