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2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2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2 21:3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2 长征胜利万岁
回首向来风雨路,万里长征任疾驱。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年代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20世纪,飘逸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作者简介
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屡立战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杨成武晚年写了不少回忆录,有《忆长征》《敌后抗战》《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反攻进行曲》《战华北》《新的使命》等。
背景链接
1935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由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直属部队组成的陕甘支队,从俄界继续北上,攻占天险腊子口,进占哈达铺,翻越六盘山,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甘革命根据地红军胜利会师,随后又同十五军团红军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课文所写的就是这支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的情况。
知识梳理
1.精记字音
2.成语积累
(1)拍手称快: 拍着手叫痛快。形容非常高兴满意的样子。 
(2)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3)长途跋涉: 远距离翻山涉水。形容旅途的艰辛。 
(4)艰苦卓绝: 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5)运筹帷幄: 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 
成语知识窗有关喜悦的成语
1.乐不可支:乐得都支撑不住了,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2.抚掌大笑: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3.怡然自得:形容和悦而满足的样子。
4.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初读课文 明大意
文脉预览
主旨探微
本文讲述了红四团进入吴起镇之后,依然受到敌人的追击。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设围打击敌人,取得了重大胜利。战斗后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聆听毛主席对长征胜利意义的总结。全文洋溢着红军战士对长征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
精读课文 细揣摩
任务一 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中提到吴起镇名字的由来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1)说明吴起镇名字的由来,让读者了解吴起镇。(2)吴起镇“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与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吸引了“我们”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苏维埃政权在此地的强大。
2.仔细阅读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说说这一论述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1)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时间。包含了总的长征时间、战斗时间、休息时间、行军时间。
(2)总结了红军长征途经地。共走过十一个省,走了二万五千里,是前所未有的长征。
(3)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成就。占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建立数百个苏维埃政府。
(4)总结了红军长征的困难。路途遥远,敌人围追堵截,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5)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任务二 把握观点与形象
1.请结合文中毛泽东的讲话,梳理长征的伟大意义。
参考答案:(1)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2)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3)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2.通过“我”与邓小平同志的对话,谈谈邓小平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1)平易近人。见到自己的下级,亲切问候。(2)关心同志。要求给宣传队、机关的同志做衣服。
任务三 鉴赏表达技巧
1.本文详细地写出了敌人被围剿的场面,请结合相关的段落谈谈这一场面描写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1)现场感强。“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直接描写了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场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2)细节描写突出。“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这一细节描写较为突出,展现了敌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狼狈。
(3)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既详细地记叙了战斗的场面,又有相关的解说和议论,使得描写详尽清晰。
2.本文作者在记录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真实而又生动的
参考答案:(1)运用环境描写。文中多处环境描写渲染了氛围,烘托了人物。如“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还继续听着毛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用“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来表明毛主席的讲话令人清醒、振奋,使战士们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2)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文中运用精彩的语言描写突出刻画了邓小平、毛泽东两个人物形象。“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给剧团的小鬼每人做套衣服怎么样 ”“讲妥了,一言为定!如有多,还可以给机关同志添件衬衣。”话虽不多,但邓小平同志那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心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话语铿锵有力,高屋建瓴,理论性强,突出了毛泽东的伟大与崇高。
(3)善于直接抒情。文中“你们——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这类语句直接抒情,表达了对党的领导人的崇敬。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C
解析:A项,“惦”应读“diàn”;B项,“噤”应读“jìn”;D项,“幄”应读“w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A
解析:A项,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望文生义。B项,运筹帷幄: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泛指筹划决策。使用正确。C项,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使用正确。D项,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使用正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十送红军》等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有了这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人民军队不仅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丰碑,而且谱写了长征这样的英雄史诗。
C.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鼓舞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D.9月11日,“革命理想高于天”雕塑落成暨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祭奠仪式在广西桂林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举行。
D
解析:A项,语序不当,第二个分句应改为“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十送红军》等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B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应将“不仅”“而且”后面的内容对调。C项,成分残缺,“成为鼓舞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成为”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可在“另一个胜利”后加“的精神动力”。
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答案:C
解析: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A项,“衣冠”代指文武百官;“冕旒”,古代帝王及卿大夫的礼冠,用来代指皇帝。B项,“玉钿”指用珠玉制成的花朵形状的首饰,这里代指娇艳的春花。D项,“烽烟”代指战争。
5.高三(9)班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上一名同学朗诵完了《沁园春·长沙》,接下来王宁同学要为大家朗诵《七律·长征》,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台词,80字左右。
答案示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担当精神令我们感动,而他在革命过程中,面对艰难险阻表现出的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令我们赞叹。下面请听王宁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毛泽东诗朗诵《七律·长征》。
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日出东方,举步维艰,联俄共扶农工,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民走出黑暗的火炬。
材料
先锋 向导 旗帜
保温饱强经济 御强寇平内乱 勇创新争一流
改革开放 夹缝求生 救亡图存 牢记使命
励精图治 不忘初心
答案示例:①夹缝求生,救亡图存,御强寇平内乱,中国共产党是解救人民于水火的先锋。②改革开放,励精图治,保温饱强经济,中国共产党是指引人民奔小康的向导。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创新争一流,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谋复兴的旗帜。
7.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下图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徽。请据图说明徽标的构思寓意。
参考答案:①“五角星”突出军队和军人特征,寓意世界各国军人在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齐聚武汉,共庆和平盛会。②上方第一颗星的一角呈现“和平鸽”造型,寓意中国将通过本届军运盛会,向国际社会传递和平发展的理念。③会徽的“彩带”造型,象征中国新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愿景,凸显中国和平发展理念(或:形似武汉市长江、汉江两江交汇的自然地貌,凸显地域文化特色);④彩带呈“7”字形,象征这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解析:首先解读徽标的构图,然后结合军运会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点出其象征意义。
因文学法
[写作技法]
场面描写
本文描写了真实震撼的战争场面。文中关于歼灭“二马骑兵”的战斗场面描写得尤为突出壮观。“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场面宏大震撼。
[写作训练]
请运用场面描写的手法,自选一个场景进行描写,200字左右。
示例放风筝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高举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着,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瓦蓝的天空。嘿!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马褂”“单脚燕”“蜻蜓”“金鱼”“蝴蝶”“孙悟空”……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你瞧,那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多艳丽,它好像在骄傲地说:“蝴蝶中间我是王,我的美丽谁也比不上。”你看,那“猴王孙悟空”多神气,手举金箍棒,两眼烁烁放金光。其中,“黄马褂”飞得最高。它的主人沉着、冷静,时而慢慢向后退,时而使劲向后拉。风筝好像领会了主人参加比赛的心情,越飞越带劲。围观的人们被这些美丽的风筝吸引住了,都仰着头欣赏着,目光紧紧地追随着它们,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类文悦读
执 迷
罗广斌 杨益言
火辣辣的阳光,逼射在签子门边。窄小的牢房,像蒸笼一样,汗气熏蒸得人们换不过气来。连一丝丝风也没有,热烘烘的囚窗里,偶尔透出几声抑制着的呻吟和喘息。
[品标题]
“执迷”是褒义,是指以刘思扬为代表的革命者坚持革命,不肯投降。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执着理想、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吱——”
近处,一声干涩的蝉鸣,在燥热的枯树丛中响起来。
刘思扬忍住干渴,顺着单调的蝉鸣声觅去,迟钝的目光,扫过一座座紧围住牢房的岗亭;高墙外,几丛竹林已变得光秃秃只剩竹枝了,连一点绿色的影子也找不到。
远处久旱不雨的山冈,像火烧过一样,露出土红色岩层,荒山上枯黄的茅草,不住地在眼前晃动。迟钝、呆涩的目光,又回到近处,茫然地移向院坝四周。
架着电网的高墙上,写着端正的楷体大字:
青春一去不复返,
  细细想想……
认明此时与此地,
  切莫执迷……
又一处高墙上,一笔不苟地用隶书写着黑森森的字:
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尤!
[品开头]
小说开头几段对阳光、蝉鸣、竹枝、山冈等景物的描写,凸显了环境的炎热、烦闷、毫无生机。
墙顶上的机枪和刺刀,在太阳下闪动着白光……一个多月以前,被捕时的经过,清楚地在他的脑际闪现出来:那天晚上,他的未婚妻孙明霞从重庆大学来找他。深夜里,他俩轻轻拨动收音机的螺旋,屏住声息,收听来自解放区的广播。透过嘈杂的干扰声,他俩同时抄录着收音机里播出的一字一句激动心弦的胜利消息。然后,他校正着两份记录稿,用毛笔细心地缮写了一遍。到明天,这份笔迹清晰的稿件,便可以送交李敬原同志,变成印在《挺进报》上的重要新闻。在寒星闪烁的窗前,两人激动而兴奋地吃着简单的夜餐,心里充满着温暖。手表的指针,已接近五点,再过两小时,又该是另一个战斗的白天……
[品形象]
在危险到来时,刘思扬把《挺进报》的稿件妥善藏好,表现了他的镇定自若。
就在他们促膝谈心的时刻,楼梯口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刘思扬心头一惊,立刻把刚写好的《挺进报》的稿件塞进书桌暗装的夹缝里藏好……就是这样突如其来,事前连一点预感也没有,他和未婚妻孙明霞同时被捕了。
刘思扬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戴着金色梅花领章的特务头子和他进行的一场辩论——特务头子高坐在沙发转椅上,手里玩弄着一只精巧的打火机,打燃,又关上,再打燃……那双阴险狡诈的眼睛,不时斜睨着自己的面部表情。一开口,特务头子就明显地带着嘲讽和露骨的不满。
“资产阶级出身的三少爷,也成了共产党 家里有吃有穿有享受,你搞什么政治 ”
自己当时是怎样回答他的 对了,是冷冷地昂头扫了他一眼。
“共产党的策略,利用有地位人家的子弟来做宣传,扩大影响,年轻人不满现实,幼稚无知,被人利用也是人之常情……”
“我受谁利用 谁都利用不了我!信仰共产主义是我的自由!”他大声抗议那个装腔作势的特务头子。
“信仰 主义 都是空话!共产党讲阶级,你算什么阶级 你大哥弃官为商,在重庆、上海开川药行,偌大的财产,算不算资产阶级 你的出身、思想和作风,难道不是共产党‘三查三整’的对象 共产党的文件我研究得多,难道共产党得势,刘家的万贯家财能保得住 你这个出身不纯的党员,还不被共产党一脚踢开 古往今来各种主义多得很,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你好好研究一下三民主义……”
“阶级出身不能决定一切。三民主义我早就研究过了,不仅是三民主义,还研究了一切资产阶级的理论和主义,但我最后确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是真理。”……
“……你到底想不想出去 ”特务的声音里,仍然带着明显的惋惜之意,“你又不是无知无识的工人,我现在对你的要求很简单,根本不用审问,你们的地下组织已经破坏了!你在沙磁区搞过学运吧 你的身份,还有你的未婚妻的身份,甫志高全告诉我了!他不也是共产党员 他比你在党内的资历长得多!但他是识时务的人,比你聪明!”
“要我当叛徒 休想!”
“嗯 你是在自讨苦吃,对于你,我同意只在报上登个悔过自新的启事。”
“我没有那么卑鄙无耻!”
“嗯,三少爷!路只有两条:一条登报悔过自新,恢复自由;一条长期监禁,玉石俱焚。”
[品技巧]
小说提到甫志高,意在用其卑鄙无耻、胆小怕死的形象与刘思扬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刘思扬矢志不渝、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
刘思扬记得,他当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的威胁,并且逼出了敌人一句颇为失望的问话:
“你想坐一辈子牢 ”
“不,到你们灭亡那天为止!”
“好嘛!我倒要看看你这位嫩骨细肉的少爷硬得了多久 出不了三个月,你敢不乖乖地向我请求悔过自新!”
“向你请求 休想!”
就这样,结束了敌人对他的引诱,于是他被关进一间漆黑而潮湿的牢房。(选自《红岩》,有删改)
素材积累
1.课内素材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适用话题:“不屈不挠”“坚持”“激励”“大无畏精神”等。
2.课外素材
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习成绩很稳定,总是在最后几名徘徊,唯一感兴趣的科目是生物。他留给同学唯一的记忆,就是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因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同学的强烈反感。他的老师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地荒谬可笑。”这名老师还认为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他仍没有放弃。
中学毕业后他被牛津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条件是不允许他研究生物专业,但是,顶着老师和家长的反对,他还是曲线选择了动物学研究。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开始自己喜欢的科研生涯。此后的时间,他把所有精力交给了生物研究,可是,同学大都有了成绩,只有他,还是默默无闻,不知道在折腾些什么。
兴趣的指引,让他能顶住所有的压力,最终在生物学领域“化茧成蝶”。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他从蝌蚪细胞中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教父”。2012年,79岁的他仍坚持全职工作。那年,他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就是约翰·格登。
适用话题:“坚持”“动力”“兴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