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研习任务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单元研习任务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2 21: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单元研习任务
材料的积累与运用
一、积累材料的方法
1.用好教材,提升文本内涵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找素材,其实我们身边的教材便是最大的素材宝库。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只要能合理利用,就会使作文内容丰富,异彩纷呈。
2.强化阅读,呈现理性光辉
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还需要在平时阅读高质量、有典范意义的课外书。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周国平的《人与永恒》和艾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都能开启新视界。如能多接触经典美文,与严复、黑格尔、柏格森等哲学大师的作品零距离接触,作文中一定会闪耀理性的光辉。
3.与时俱进,反映时代气息
要想材料新鲜,我们应经常翻阅报刊,让大脑摄取新鲜的营养。国内外最新焦点时事,务必上心。可以平时写写“时评”,拓宽视野,培养独特的视角,使自己的文章明快兼具深刻,尖锐不失理性。像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材料都可以归入相应的主题加以积累。挖掘小事里的大情感、小细节里的大形象。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文章,更能体现出作者广阔的视野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材料的运用
避熟就生,避热就冷,避旧就新,已经成为素材运用的三大原则。如果说积累材料要丰富,选择材料要灵活,那么,运用材料则要对路。
1.要深入挖掘
选用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兵不在多而在精。挖掘材料时,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材料的内涵进行延展,使同一材料发挥尽可能多的作用;也可以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发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体现材料价值;亦可陈材新用,把陈旧素材中的某些要素特殊化,便可达到神奇的效果。
2.要选好角度
任何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任何材料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首先要对材料加以必要的分析,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的不同意义;其次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做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
3.要注意主次详略
写文章时,文章中的多个材料不可平均用力,有必要分出主次详略。在文章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为主要材料,在文章中起次要作用的为次要材料。一般而言,主要材料内容详细,次要材料内容简略,对新鲜材料要详写,对众所周知的材料应该概括运用。
4.要与分析相结合
无论是名言类材料还是事例类材料,在文段中都必须与上下文的分析紧密联系。比如在议论文中,可以采用例后评价法、例后推因法、例后假设法,使论证更加充分,论点更有说服力。
活在舌尖上的中国人
傅斯鸿
在中国,饮食是有南北差异的。南方早在河姆渡时期就有了种植水稻的历史,主食一般为大米。北方的农作物则呈现出多样性,稷(小米)、黍(黄米)、麦等农作物都有着广泛的耕种面积。如果要基于此而推断出“南方吃米,北方吃面”的饮食传统,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汉朝以前的中国,南方大多吃大米饭,而北方则吃小米饭或者麦饭。那个时代的人们甚至不知道小麦可以碾成面粉而做成各类面点。因此才上演了晋景公为吃麦饭而殒命茅厕的悲惨遭遇。
当然,这种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如黍、麦这样的作物在很早的时候已经在南方广泛种植。今天的网络名词“怪蜀黍”一词中的“蜀黍”二字,就说明了这种黄米在四川也有种植。而更为让人惊奇的是,北方人今天所谓的主食“馒头”,竟然是三国时期蜀国人发明的。而民间更有传闻,诸葛亮南征孟获,班师途中渡泸水,邪神作祟,诸葛亮按照当地土俗,以面做人头形状祭祀,便将这种祭祀之物称作“瞒头”,此后又改作“馒头”。因此,在民间传说的诸葛亮“四大发明”中,除了孔明锁、孔明灯、八卦阵之外,还有一个馒头。
随着历史的演进以及人口的迁移,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南米北面”的主食习惯逐渐形成。然而,除主食之外,更为丰富的是中国食谱中的各式菜肴。从传统的川、粤、鲁、淮四大菜系到后来的川、粤、鲁、淮、湘、浙、闽、徽八大菜系,最后甚至加上了京、鄂二味凑成了十大菜系。菜肴的丰富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舌尖,可这都已经是宋元以后的事情了。在唐宋以前,中国人的饮食大都还停留在以马、牛、羊、猪、狗、鸡为主的六畜肉食和以葵(秋葵)、藿(大豆苗)、芹、茆(莼菜)、菖蒲、薇(小豆苗)、芥(芥菜籽)、葑(fēng)(蔓菁)、菲(韭菜)、葍(小萝卜)、山葱、蒜(山蒜)、蕨(蕨菜)、荼(早期茶叶)等蔬菜为主的菜肴。宋朝以前牛蒡也入菜,宋朝以后则渐渐淡出了中国人的餐桌,成为一味专属中药。然而,牛蒡在中国受冷却在日本被奉为瑰宝。在今天的日本,它仍是十分重要的食材之一。
当然,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捕鱼。相传,中国人的先祖伏羲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采野麻搓成绳子,用绳子织成渔网,开始教人们捕鱼捉鸟。于是有了《史记·三皇本纪》中的“结网罟以教佃渔”一说。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这又为中国人的菜肴里增添了一味难得的食材。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以小麦和大豆作为原料,可做成的菜肴分别为80例和81例。
中国人吃螃蟹的历史也是相当早。相传,大禹治水时,有一年发生了蟹灾,一个叫巴解的监工,使用开水烫蟹,没想到烫死的螃蟹竟然发出了诱人的美味,于是巴解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蟹的美味迷倒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
在调味料方面,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姜的作用。孔子晚年爱吃姜,也许是因为他偏好姜的辣味,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姜能解除腐肉中的毒素。唐朝时,韩愈被贬潮州,为了避除潮汕之地的瘴疠之气,韩文公也以生姜为主要食材,为潮汕解除了萦绕不绝的疫病。中国传统的调料除姜、葱外,其余大多由外部引进。如苜蓿、洋葱引进自西域,大蒜引进自尼泊尔,芝麻、胡椒、砂糖引进自印度,辣椒则是在明朝末年才由墨西哥和秘鲁传到中国。由此可见,中国人如今最受欢迎的火锅最早也得是清朝才在四川、重庆一带码头船工们的餐桌上出现。(选自《甘肃日报》,有删改)
点评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在此文中,傅斯鸿教授将美食上升到了一个理论高度,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无论是“南米北面”的主食习惯,丰富的菜肴体系,抑或是捕鱼、吃螃蟹的历史,还有调味料等食材,都似乎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生命力,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美食文化,并在人们的舌尖上得以传承,凸显了中国人对食物的敬畏以及对深爱的土地的眷恋。在行文中,作者紧扣题目,有条理地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渊源及发展,在记叙中穿插故事传说(如诸葛亮发明馒头)等,内容丰富充实,彰显文章底蕴,加深了读者对中国美食文化的体悟与理解。
“厚”此,亦不薄“彼”
春风从不薄情,用全副身心酝酿出一个富有生机的世界,人类循着它的脚步去探索立身的这个世界。世界有其厚处,需要人们拼尽全力去探索;世界有其薄处,让人们获得一种至深的成就感。
厚处是让人畏惧的。即便开始之时,你并不认为它是厚处,但不得不承认厚处恰恰有着某种薄的属性。在荷兰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看门人,数十年来重复着简单的工作,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另一个爱好,就是磨镜片,而打磨的背后藏着整个世界的厚处。被越磨越薄的镜片帮助他打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他就是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磨镜片是一项简单而需要坚持不懈的工作,简单的重复似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世界厚处所蕴藏的“薄”的属性。厚本薄,真正打败我们的其实是一层一层被叠加起来的薄。
薄处,向来是人们设法寻找的。人们总是想利用最小的成本和精力去获得最大的价值,人们愿意为成功寻找捷径,冠冕堂皇地创造出很多所谓的“技巧”。当人们对于技巧趋之若鹜的时候却发现,整个世界被一点一点地掏空了。但我以为薄处恰恰是需要“厚待”的,摸索到了薄处需要谨慎认真对待。一项调查显示,弯道较少的高速公路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并不低于多弯道的高速公路,因此高速公路即使是建在一马平川的地域也要适当设计几个弯道以避免司机注意力分散现象的发生。笔直的道路对于我们而言固然好走,这就类似于那些温柔的“薄处”,可这“该死的温柔”却也让人们在薄处犯下至深的错误。
当然不可否认,一些薄处成就了一些人,也成就了一些事。但薄处更多的是“厚积”之后的必然结果。有些厚处是适合我们持之以恒坚持突破的,但亦有一些厚处也许并非我们擅长的领域。我们很难想象让不擅长做凳子的爱因斯坦坚持去学木工,他很难在这一领域成为大师,成为一个伟大的木匠。因此我们所说的“厚积”实际上是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去不断积累,最终或许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发现厚处之中较薄的地方,取得最终的突破。
春风轻柔,薄薄的春风吹醒了厚厚的岩层,一缕光在生命之厚处驻足,告诉我薄处和厚处相依相存,不能贬低薄处的意义,也不可迷信厚处的至高无上。无数次对于厚的追寻让我们发现了厚中之薄,无数个薄处的探寻让我们洞见了厚处的伟大。
点评文章将“钻厚”与“钻薄”结合起来阐述,使其与“坚持”“持之以恒”“积累”“巧劲”等构筑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且在论述中结合典型事例展开论述,比如列文虎克、高速公路的“弯道”、爱因斯坦等。此外,在论述过程中既能紧扣材料,又能进行丰富的相似联想。同时,语言善用修辞,彰显文采,从而使得文章内容丰厚,反映出作者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黄河
②郑和下西洋
③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条词语、短语或诗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的两三条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应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点拨材料有诗词有感悟,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综合它们的意思,选择意思相近的或有共同点的几则立意。立意角度要跳出所给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