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0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0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3 21:2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抓想象落实语文要素,重积累凸显语言运用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本园地的两个板块延续这一单元的想象主题:“识字加油站”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激发想象感受自然风光并识记生字;“写话”以猫鼠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鉴于“字词句运用”与“展示台”这两个板块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先由学生自主探究,再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尝试积累运用。“日积月累”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日常观察的气候变化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由读清楚逐渐过渡到读得又快速又清楚,在过程中感受绕口令的趣味。
语文园地七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周培基(市直新教师培训优秀学员)
课文简析:
“语文园地七”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六个板块组成,既融入了本单元“展开想象”这一语文要素,又从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综合训练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识字加油站”部分围绕着“自然风光”编排了12个词语,分成4组,每组各由一个特定的地貌和相应的植物、动物名称的词语组成,其中要求会认“椰、壳、漠、骆、驼、骏、悬、崖”这8个生字。
“字词句运用”部分安排了3项内容,一是巩固部首查字法,不仅复习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而且拓展了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的方法;二是积累描写天气景象的8个四字词语,并选择一两个词语描述其情景;三是学习拟人句,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有趣之处。
“写话”部分以学生们熟悉的猫和老鼠为话题,呈现了一幅猫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而老鼠被吓得坐在鼠标旁直掉眼泪的富有想象空间的图画,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展示台”部分紧扣学生易写错别字的现象,分组呈现了4类学生容易写错的字,包括容易写错笔画的字、形近字、同音字、同音形近字,并且以泡泡语的形式提示和启发学生一些预防错别字的方法。
“日积月累”部分编排的是民谣《数九歌》。这首民谣展现了从严冬到初春自然景象的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再结合一幅春风拂柳图,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整首民谣。
“我爱阅读”部分图文呼应,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读来妙趣横生,插图群鸭戏于霞光下栩栩如生,更增添了学生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和阅读经验并结合图片,正确认读8个生字。
2.学习并运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
3.通过联系生活体会、同伴交流、教师点拨等方法理解4组关于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的意思,积累并尝试运用一两个。
4.抓住语言、动作了解拟人句的特点,体会句子的有趣。
5.自由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读绕口令的情趣。
6.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意;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用几句话把故事写完整。
7.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在同伴交流中归纳区分形近字、少写错字的方法。
8.熟读并尝试背诵民谣《数九歌》,简单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今天的第一站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来遨游世界。
1.多种方式练读字词。
(1)自由练读词语。这么多和景物有关的词语你认识哪一些?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先来读一读,认一认。
(2)小老师带读词语。谁愿意先来当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一读?请所有举手的同学站起来当当小老师,小老师带读一个,其他同学跟读一次。
(3)分类识字。(课件出示8个生字)调皮的生字宝宝们都跑散了,现在你还认得它们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教师相机指导:
①“椰”、“漠”、“崖”是形声字,读音与声旁“耶”、“莫”、“厓”相近,“椰”指椰子树,和树木有关,“漠”指沙漠,没有水的地方,“崖”指山或者高地非常倾斜的地方;
②“骆”、“驼”、“骏”都是马字旁,“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像马一样常常被人们作为沙漠中的运输工具,骏马指跑得快的马;
③“壳”指坚硬的外皮,贝类坚硬的外皮是“贝壳”,水果、坚果坚硬的外皮叫“果壳”,蛋坚硬的外皮叫“蛋壳”;
④“悬”的近义词是“挂”,可以组词为“悬挂”。
(4)开火车带读生字。现在开列火车检验一下,火车节读对了,全班跟读一次。
2.观察分类,巩固词语。
(1)仔细观察,分类词语。
要点:纵向:第一列词语是地貌,第二列词语是植物,第三列是动物。横向:第一个词语是代表性地貌,第二、三个词语分别是该地貌的代表性植物和动物。
(2)欣赏图片,拓展词语。你见过这些地貌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对应的图片)海滩上除了椰树和贝壳你还知道会有哪些动植物吗?
提示:要求话说完整,海滩上有海龟、海螺、小虾、小鱼、小海星等动植物。
(3)读词语,连一连。下面再开列火车试一试。火车这样开,其他同学读词语,火车节的同学到投影前将词语和图片连起来并大声读出来。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今天的第二站我们将遇到一些老朋友和新朋友。先让我们请出我们的老朋友——字典。
1.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
(1)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出这个部首有几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找出这个部首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所查字的部首。再数数除去部首还剩几画,就到相应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观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组词等。
(2)出示书上要查的字,学生自由尝试。
要点:学生尝试后发现问题:找不到明确的部首。
(3)分析问题,归纳方法。今天要查的这些字和我们之前用部首查字法查的字有什么不同?(结构不同,一是独体字,一是合体字)说说这三个字的第一笔分别是什么?
提示:如果一个独体字本身不是部首,往往以第一笔作为部首。
(4)学以致用。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5)交流反馈。请速度快的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查得快的小窍门。
2.当当气象播报员。
(1)自由读词语,并联系生活想想你见过哪些词语描写的景象。
(2)师生合作读,教师读上一行的词语,学生读下一行的词语。男女合作读,男生读上一行的词语,女生读下一行的词语。读完后,谁发现了上下行词语有什么规律?
提示:同一列的上下行词语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云开雾散”与“云雾缭绕”,“微风习习”与“寒风刺骨”互为反义词,“冰天雪地”与“鹅毛大雪”,“风雨交加”与“电闪雷鸣”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3)分享交流。谁愿意来当当气象播报员,分享自己见过哪些词语的景象。
提示:可以用上“当……的时候,就是……(填四字词语)。”或者“……(填地方)……(填四字词语),……”的句式。
(4)同桌分享。选一两个四字词语,与同桌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5)拓展词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描写景象的四字词语?
提示:和风细雨、狂风暴雨、万里无云、乌云密布、风和日丽、烈日炎炎等。
3.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想一想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②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提示:第一句:雾散了;第二句:风把我的手绢吹走了,把妹妹的圆帽子吹飞了。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些地方?
(3)感受句子特点:把像雾和风这样的一些动物、景物当作人来写,让它们有了人的活动和情感,这样我们读起来就特别的亲近可爱。
(4)这儿还有几句话,你能不能也把它们变得有趣起来呢?学着前面两句话的样子,选一句或者两句话试试看。
①花园里的花开了。
②小溪哗哗地向东流去。
③小鸟叽叽喳喳地在枝头叫着。
板块三:我爱阅读
今天的第三站我们去看看“鸭”和“霞”,你们分得清鸭还是霞吗?
1.看图找一找,图中哪个是鸭,哪个是霞?
2.自由朗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眼睛分得清,舌头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绕口令,要求读准字音。
3.开火车读。开列火车读绕口令,一人读一句,要求读准字音,字都读对了火车继续往下开,否则换一列火车重新开始。
4.感受画面。结合课文插图,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看起来感觉怎么样
提示:五彩的霞光倒映在湖水里,美丽极了。麻花鸭看到这样美丽的场景开心地张开翅膀游进霞光里。整个画面看起来既美丽又欢快。
5.发现特点。读了这么多次,你们发现绕口令有什么特点?
要点:绕口令中包含了几个谐音的字,并且这些字反复出现。
6.挑战读,比一比谁是巧舌头。
7.读这样的绕口令有意思吗?你还想再挑战读绕口令吗?(出示)
鹅过河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卧着一只鹅,
坡下流着一条河,
哥哥说:宽宽的河,
弟弟说:白白的鹅。
鹅要过河,
河要渡鹅,
不知是鹅过河,
还是河渡鹅。
第二课时
板块一:展示台
今天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展示台,这里出现的都是我们熟悉的容易写错的字词,接下来就看看谁有好办法不写错别字。
1.巧用提示语,总结方法。
(1)出示第一组词语以及提示语,仔细观察:想想有什么好办法不写错这些字?
第一组词语:棉被、泼水、带领、展现、散步、南瓜
提示:“被”是衣字旁,不要漏了衣字旁的“撇”;“泼”的右半部分是“发”,“发”的第一笔是“竖折”;“领”的左边是“令”,不要漏了“令”下面的“点”;“展”的偏旁是尸字头,尸字头没有点;“散”的偏旁是反文旁;“瓜”的第三笔是竖提,不要漏了第四笔的点。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整理后可以写在改错本上,并用着重号标出来,经常复习。
(2)出示第二组词语以及提示语,仔细观察:比较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组词语:纸巾、低头 战士、土地 今天、口令
提示:同行的两个词语中加点的字非常相似,但读音不同。
(3)面对读音不同、字形相近的字,有什么好办法写正确?
提示:把形近的两个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将两个字不同的地方“圈一圈”、“标一标”放大比较效果:对比“纸”、“低”后将“低”下面的一点圈出来;对比“士”、“土”后,分别给两个字画虚线比较两横的长度;对比“今”、“令”后将“令”下面的一点圈出来。
2.小组合作,学以致用。
(1)出示第三、四组词语,独立观察后,小组交流:比较这些词语后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字写正确?
第三组词语:带领、穿戴以后、已经 再见、正在
第四组词语:果园、圆心 汽水、气体 心情、晴天
(2)全班交流,相机总结。
提示:发现:第三组的加点字是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字;第四组的加点字是读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字。小组选择代表分享,相机板书:通过组词来区分;记住一些词语的固定搭配;通过部首的不同含义来区别……
(3)练习巩固。
带 戴
①老师( )领孩子们去参观科技馆。
②他总是( )着一副眼镜。
以 已
( )前妈妈给我买的衣服现在都( )经变小了。
在 再
我( )奶奶家( )一次见到了我的叔叔。
板块二:日积月累
数数同学们都会,那你们会“数九”吗?今天的第二站,我们一起去学一学“数九”。
1.出示《数九歌》,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觉得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小老师带读,相机正音。
3.简介“数九”。
提示: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从冬至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这就是所谓的“九”,过了九个“九”,就是“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4.合作读。先师生合作读,再男女生合作读。
提示:师:一九二九 生:不出手 师:三九四九 生:冰上走……。
5.结合图片,简单感受不同“九”的物候变化。
6.把书倒扣在桌子上,按民谣内容填空,有信心的同学可以闭上眼睛尝试完整地背诵。
数九歌
一九二九,
三九四九,
,沿河看柳。
七九,八九,
,耕牛遍地走。
板块三:写话
接下来这一站,我们来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里。快来看一看吧!
1.自由看图,学会观察。
(1)出示图片与要求,获取信息。自由观察图片,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电脑屏幕上、猫、小老鼠、掉眼泪、坐在地上、鼠标、张开嘴巴……
(2)梳理信息,厘清顺序。在所有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获得了很多信息,但是在自己一个人观察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漏掉图上所有有用的信息呢?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电脑前、电脑里的不同场景进行有序观察,说清每个场景里谁在干什么:
电脑里:一只猫正瞪大眼睛,张开嘴巴看着小老鼠
电脑前:一只小老鼠跌坐在鼠标旁边,被吓得直掉眼泪
2.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1)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接下来,故事会怎样继续发展?请同学们发挥合理想象,续编故事。
提示:小老鼠看到电脑屏幕上的猫怎么想、怎么做,猫接下来又会有什么变化。
(2)添砖加瓦,丰富写话。一篇精彩的故事离不开一个好的题目和一些好的词语,开动脑筋想一想。
提示:题目可以有学生自己的想法但要紧扣文章内容来定;词语:血盆大口、尖锐、怒目而视、瑟瑟发抖、一溜烟儿……
(3)学生练写,写后根据下面的标准进行评议反馈。
★语句通顺,句意连贯。
★★把图上内容写得完整、清楚。
★★★能发挥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