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蜘蛛开店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 蜘蛛开店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3 19:1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蜘蛛开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在二下第七单元,本单元包括《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和《小毛虫》四篇童话。单元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蜘蛛开店》围绕改变,借助一只蜘蛛开店的情节,让学生了解蜘蛛之所以开店屡遇挫折,是因为它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课文具有结构反复的童话特点,“蜘蛛卖口罩”“蜘蛛卖围巾”和“蜘蛛卖袜子”三部分内容情节相似,语言也相似。都是按照蜘蛛想卖什么,挂招牌,顾客来了,出于意料这样的顺序来编排。在反复中又有细微的变化,如写顾客特点时,分别写了河马“嘴巴那么大”、长颈鹿“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写蜈蚣则结合运用了心理与动作描写——“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和直接陈述——“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在写蜘蛛编织时所付出的辛劳时,分别用了“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等话语方式,而对袜子的编织经过则干脆不写;在写蜘蛛编织后的心理活动时,还分别运用了“晚上,蜘蛛想”“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的方式。教材课后安排了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本课在本单元讲故事这一训练点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上尝试过借助图片讲故事,本课是借助示意图讲故事,相对比较抽象,容易遗漏一些重要信息,所以就需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思路,发现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从中提取重要信息,不断丰富示意图,借助示意图清楚、完整地讲好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蹲、店”等15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寂寞、商店”等词语的意思,会写“商、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根据示意图复述故事,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讲精彩。(重点)
4.初步发现故事的反复结构,根据故事内容发挥想象,续编故事。(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学习,我还邀请了一位动物朋友,看,和它打个招呼吧。(出示蜘蛛图片)我们一起伸出手写写它的名字(板书:蜘蛛)强调两个字都是虫字旁(横变提来把“知”让,再写一个虫字旁,朱字在右写稳当)
师:现在,我们就来讲讲蜘蛛的故事,有一只蜘蛛——谁接着读?
出示: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
师:小蜘蛛有一个动作,你来读。(字卡:蹲)边读边做动作,指名读,认识“蹲”
指着“蹲”字问学生:小蜘蛛,你蹲在网上做什么?(等小飞虫落在上面)
追问:只是今天吗?(每天都这样)
追问:什么感觉?(引出“寂寞”)出示词卡,齐读“寂寞”(宝盖头和房子有关,房子没有声音叫“寂”,房子没有人叫“寞”,房子里既没有声音也没有人,就叫做寂寞)
师:你有寂寞的时候吗?那寂寞时你会做什么?——寂寞无聊的时候找一些喜欢做的事情做一做,于是我们的小蜘蛛准备开一家商店来打发这寂寞无聊的时光,它准备——开一家商店。一起来读课题
读课题:蜘蛛开店——师:店是本课的生字,我们来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交流(学生说注意事项,联系语文园地一左上包围的字书写特点)书写“店”
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店?——水果店、文具店、服装店、玩具店(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商店”)
商店里卖的物品叫做“商品”,买商品的人叫做“顾客”。
师:小青蛙开了哪些店呢?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翻到89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读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我们来看看,谁来读一读。
出示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划一划:蜘蛛开了哪些店?用“——”划出了;这些店来了哪些客人?用“~~”划出来。
2、梳理情节,编织示意图。
A开了哪些店?学生边说边出示课件(口罩编织店、围巾编织店、袜子编织店)
师:从这三家店名里你有什么发现?
(小蜘蛛最大的本领、最擅长的是什么?编织——词语认读)
分别卖什么呢?(有两个词不好读:口罩、袜子——词语认读)
B来了哪些顾客?
师:商品摆好了,就等着——顾客(图片),买东西的人就是(顾客)
蜘蛛的店都来了哪些顾客?(词语认读“长颈鹿”、“蜈蚣”)
(2)根据学生交流,板贴关键词,形成示意图,——学生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讲一讲蜘蛛开店的大概经过吗?
图片出示课文中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讲讲开店经过)
A板贴关键词(找三个学生分别说说开店经过)
你能把这些关键词贴上去,你就能说清楚。(谁能来说说第一条线)
师:你看,三位同学学着小蜘蛛织了一张网,就把大概的经过讲清楚了,现在老师要送你们一个锦囊用上这三个字就可以把经过讲得更清楚了,请你们自己张嘴试试。
B给出“先、一天之后、一个星期以后”的连接词,串联起三个故事。(自己练,指名讲)
小结:加上时间的顺序词,能把经过说的更清楚。
三、借助提示,讲好《蜘蛛卖口罩》故事
过渡:蜘蛛开店卖的东西变来变去,到底是怎么开的店呢?我们先来看看蜘蛛卖口罩的故事。默读课文2-4自然段,小蜘蛛为什么会选择开一家口罩编织店?(简单)
出示: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卖口罩的原因:简单(读出自信满满的语气)
师:蜘蛛想好了卖口罩,它是怎么做的?——在小木屋外挂上了招牌(课件出示招牌内容,加上语气、动作吆喝招牌上的内容)上面写着(课件),谁帮它吆喝吆喝
师:顾客来了,什么心情?(开心)——读:请你用开心的方式来读一读。
是一只河马。(出示河马图)蜘蛛看到顾客是河马,你猜它是什么表情(呆住了)——读
小蜘蛛以为口罩编起来很简单,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从哪些词语里看出来口罩织起来不简单?(预设:好难织啊、一整天、终于)
课件:河马的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采访一下,小蜘蛛,你现在什么心情?(累坏了)
这短短的两句话里,有着心情跌宕起伏的变化。谁来读一读?老师要叫你们一个读书的小窍门,添加上表情,谁能用上这些表情来读一读。
根据表情图提示,带上表情读一读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的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学生读——师生配合读
师:看你们读书,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现在我来读黑色字体部分,你们来读红色字体部分,好吗?(1-4)
根据关键词复述故事
过渡:终于织完了,现在老师把这段文字变变变,变成了词串,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词串)现在请你自己试着根据这组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自己先练习一下。
谁能根据这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读——练——讲——评)
师:你觉得他讲的怎么样?你看他讲的内容和书本里的文字一模一样吗?(不一样)你看,这就是讲故事和读课文的区别,读课文要做到——,而讲故事就可以改变文字,加一些(动作、文字、表情),但不可以改什么?(内容)
师:听了蜘蛛卖口罩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原来认为简单的口罩织起来那么难,晚上,蜘蛛想,谁来读?
师:第二天,蜘蛛的招牌换了,上面写着——
这次来的是——长颈鹿
你是小蜘蛛,你看到长颈鹿你是什么心情?——引出课文第7段(一生读)提示:可以像对待河马一样,加上表情来读(再读)
师:蜘蛛织口罩用了一天,织围巾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故事就这样发展着,时间就这样变化着,蜘蛛织啊织,谁来读一读这一段?(第8段)
师:如果我们把织啊织重复两遍,怎么读?重复四遍?什么感觉?(累)我们的小蜘蛛足足忙了一个星期,重复了无数遍,所以我们在讲故事时就可以自己创造性地去讲。
现在我们再回到这个故事中(出示5——8),默记课文,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来。
出示词串(卖围巾吧、长颈鹿、一星期后)
这次我们同桌互练,会讲的举手,看样子大家都会了。
第一次卖口罩遇到了河马,第二次卖围巾遇到了长颈鹿,第三次卖袜子遇到了蜈蚣,课文怎么写的呢?谁来读一读。
回到这个故事中,编口罩用了一天,编围巾用了一个星期,你们猜,编袜子会用多久时间?
你觉得小蜘蛛还会出来接下蜈蚣的生意吗?你从哪里推测它可能会拒绝?
从织口罩到织袜子,时间在不断的增加。故事到这里,课文并没有结束,大家想一想,如果蜘蛛还要开店,它会准备卖什么?招牌怎么写?还会有谁来?
这个故事会无休止的编下去,可是我们的书当中就告诉我们蜈蚣来了,小蜘蛛吓得匆忙跑回到网上,有的时候故事给我们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尾,可能比我们讲得太圆满更好。你喜欢这只小蜘蛛吗?
小结:小蜘蛛的几次开店都遇到困难了,这只可爱的小蜘蛛以为善于编织的自己开个编织店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结果竟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不是它的编织水平有问题,而是它遇到的顾客太特殊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做起来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小蜘蛛的经历也正如成长中的我们,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改变,做事情的时候多思考,行动有无限可能,生活充满魅力。
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