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秀游戏》 教学设计(表格式) 体育一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模仿秀游戏》 教学设计(表格式) 体育一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6-23 12: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仿秀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2022年教育和体育系统年度会议精神,实施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全区同备一节课”活动原则,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运用目标导学、游戏教学和比赛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努力营造一种愉悦、合作、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有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有所获,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尽可能地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教材分析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髋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在发展学生柔韧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前提下,围绕《模仿秀游戏》为主教材,让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等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和实践学习能力。在练习中教师适当的引导,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学情分析
小学时期是发展灵巧和柔韧性的最佳期。小学生的关节软骨较厚,韧带易拉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年人,且肌纤维较细,肌肉和伸展性强,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机。因此,小学阶段应加强柔韧性素质的训练,同时与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协调性练习相结合。保证全部关节的协调发展。
四、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素质练习的重要性,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健康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柔韧素质的基本练习方法,有效的进行柔韧素质练习。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意识,通过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
五、重、难点
重点:韧带拉伸的力度控制
难点: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巡视指导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互助法、游戏比赛法
七、场地器材
小垫子40个 标志冒8个 音响1个 场地1块
八、安全保障
1.场地器材合理设计
2.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堂安全教育,安排好见习生。
九、体育家庭作业
1.在家长的陪同与保护下进行柔韧素质练习。
2.在家长的监督下,利用家里的地毯、瑜伽垫、地板等小幅度的伸拉练习。
十、创新之处
1.借用垫子器材,多样化的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使用鼓励机制,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完成练习。
课时计划1
教学 内容 模仿秀 体能游戏 单元课次 4-1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素质练习的重要性,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健康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柔韧素质的基本练习方法,有效的进行柔韧素质练习。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意识,通过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韧带拉伸的力度控制 教学 难点 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 师生问号 3.检查人数 4.宣布课的内容 5.课堂安全教育 6.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 1.慢跑模仿小动物 2.韵律操 3.基本拉伸 1 2 6 小 中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要求:精神饱满、口号响亮 组织形式:围绕垫子慢跑
基 本 部 分 一、模仿秀 1、打电话 (1)伸直两腿坐好,手握起一只脚,将其当作手机,在脚底做按键动作。 (2)把脚抬高在耳朵旁,像打电话一样说话。 2、尺蠖(huo) (1)两腿伸直坐好,双手握住大脚趾。注意腿不能弯曲。 5 4 18 中 组织形式: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一人一垫,根据提示进行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 4.优生示范。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2)保持1的姿势,一点点挪动屁股向前进、向后退。 3、大猩猩走路 (1)、双脚分开站立,身体向前弯曲,双手分别握住双脚。 (2)、双手握住双脚往前走。 二、搭桥游戏 两人站在垫子两侧,手搭手撑过头顶成桥,最后两名同学松开手从桥底穿过,穿过后再搭成桥,后面同学依次穿过。 三、体能练习 1.原地频率跑30次 2.开合跳15次 2 1 3 10 中 中 5.根据教师点评再练习。 6.教师语言激励学生。 7.随班就读生设置不同程度的练习。 组织形式: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 2.学生生分成四组比赛。 3.选出优胜组。 组织形式: ★★★★★★★★★ ★★★★★★★★★ ●●●●●●●●● ●●●●●●●●● ☆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 3.教师点评。
结 束 部 分 1.放松活动。 2.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3.送还器材。 4.师生再见 1 4 小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教法:1.跟随音乐与老师一起在放松运动。 要求:轻松愉悦 自然大方
场地器材 小垫子 标志冒 音响 心 率 120-140次/分
密 度 75%
课 后 小 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