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石过河”》教学设计(表格式)体育一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踏石过河”》教学设计(表格式)体育一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6-23 12:1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踏石过河”、攻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基本身体活动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游戏的乐趣,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为生活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通过设计各种趣味接力游戏,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发展学生与生命安全相关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在合作完成挑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特别是团队合作能力意识不强。但是他们喜欢模仿,乐于尝试,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体育课特别喜欢,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高的内容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掌握过河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跳跃能力、身体协调性。
2.健康行为:让学生学习掌握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身体姿态
3.体育品德: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生活实用价值等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游戏过河的节奏。
难点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掌握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身体姿态。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游戏法、比赛法、讲解与示范等。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七、场地器材
跳绳、呼啦圈、小垫子等。
八、安全保障
1.充分做好热身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九、体育家庭作业
与家长共同分享趣味游戏体能练习
十、创新之处
游戏+体能的创意设计,让学生全都动起来。
课时计划3
教学 内容 1.恢复体能练习—游戏课:踏石过河、攻关 单元课次 4-3 年级 1年级
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掌握过河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跳跃能力、身体协调性。 2.健康行为:让学生学习掌握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身体姿态 3.体育品德: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生活实用价值等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重点是游戏过河的节奏。 教学 难点 难点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掌握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身体姿态。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学习内容。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各种方式的压腿 1.教师讲解、示范。 2.指导学生做各种方式的侧压腿、踢腿练、侧搬腿练习。 3.学生听讲、观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改进动作。 4.学生之间互助学习,教师进行点评。 1 5 小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要求:站队时做到快、静、齐。服装整齐、 精神饱满,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组织形式:四路纵队 体操队形 教法:讲解游戏方法 要求:反应迅速,动作规范 趣味跑要求: 模仿各种动物跑、高抬腿等。
基 本 部 分 一、游戏: 1、踏石过河: 规则: ①发令后或击掌后才能跨跳。 ②如踏在圈外,算失败。 ③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做动作。 2、攻关规则: ①摇绳者必须按规定的方向有节奏地摇绳。 ②凡安全通过的人每人的一分。 ③攻关的人不能从旁边绕过去。 二、跳呼啦圈体能练习。 1、双脚跳 2 单脚跳 2 2 20 10 中等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 学生练习比赛 3、 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组织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 束 部 分 放松整理 做放松操配合音乐 2.总结全课 3.师生再见 4.收还器材 1 5 小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心放松。 2.总结上课情况,给予表扬与鼓励。 要求:认真放松,积极参与评价
场地器材 跳绳、呼啦圈、小垫子等 心 率 140-160次/分
密 度 75%
课 后 小 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