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堂检测
1. 史书上说“汉承秦制”。汉朝对秦制继承中的哪一项影响最为深远(??? )
A.宰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皇帝制度? D.选官制度
2.元朝的行省制度(??? )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 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加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统一 ④成为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4.宋代对三省六部制多有调整,其核心是(??? )
A.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B.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C.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D.消解相权,强化皇权
5.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事(??? )
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 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④
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7.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是指这一制度? (?????? )①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 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④成为今天中国省制的开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C.②③????????? ??? D.②③④
8.不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A.皇权至上 ?????????????B.高度中央集权??
C. 发展稳定,一成不变?? D.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
9.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 D.①③④
10. 西汉初年实行封国制,与先前的西周分封制相比较? (??? )
A.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是帝王分封子弟镇守一方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
11.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12.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4.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问臣下:“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宋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 )??? A.北宋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多??????? 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 C.辽、西夏屡屡进攻,战争频仍??????? 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15.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16.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 )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7.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课后练习与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除辽代设置“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 ?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
材料三 ?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种运行机制虽然可以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
请回答:
(1)宰相名称始于何时?它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
?
?
?
(2)唐朝和宋朝为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
?
?
(3)唐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
?
?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1.C2.D 3.B 4.D 5.B?6.A?7. D 8.C 9.A 10. A 11. D12. D?13.B 14.B?15.A?
16.B?17 .D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战国。宰相一般只是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名,地位很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设政事堂。北宋: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在地方削弱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将专权。
(3)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宋:严格控制地方,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但影响了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