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 19 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材料研读了解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等学习第二次国共合作,南京大屠杀等基本史实;学生能够讲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2.通过识图帮助学生架构历史时空观,更好地了解日本侵华的过程;通过史料检索帮助学生拓宽学习历史的正确途径。围绕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原因和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引导学生通过史料检索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时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正视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否认历史的态度。
3.通过视频,音频的情境渲染,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感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积极认识和平年代下正确认识抗日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2.教学难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大屠杀的事实,积极认识抗战的意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应通过文字、图片资料等史料的解读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归纳能力,但是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感性认识更易触动学生,应通过精选的音频、视频资料刺激学生的感官认识,此阶段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过程,通过发布指向性任务为学生拓宽正确学习历史的渠道。
教学方法
1.课前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课前任务,熟悉获取历史信息的多渠道,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课上充分运用音频,视频,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增强历史体认感,在真实情境下深度理解、感悟与探究历史问题,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多媒体呈现幻灯片:
教师:2005 年 5 月 19 日,日本老兵冬狮郎满含热泪,在北京的卢沟桥沉重一跪,揭开了日本军国主义一段罪恶的侵华历史。请问同学们:日本老兵东使郎沉跪和忏悔起源于哪场侵华战争?
学生: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老师: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在这次侵华战争中由制造了哪些暴行?今天让我们共同开启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走进那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时代。
二、授新过程
板块一:七七事变-全民抗战始壮志
同学们!“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使中国抗战史上两个重要事件,但两个事件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呢?接下来请各学习小组围坐到一块,共同商讨,相信大家一定会赢!各组同学展示一下自己小组交流的成果...。七七事变的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时候中国同胞们能否凝聚到一块共同御敌呢?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第二板块:共同合作——统一战线御外侮。
板块二: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御外侮
1.同学们观看微课,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过程及意义;(通过微课理清知识脉络,帮助学生突破本课难点内容。)
2.请同学完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细节问题,引发学生注意。国共两党是中国 20 世纪两个最大的政党,两党之间休戚与共,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党的团结合作又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历史危急时刻两党往往携手并肩成为可贵的同盟,你认为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分别有何成果?多个学习小组围坐起来,相信大家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衔接语)七七事变的爆发,北平、天津等华北大片领土的沦陷,并没有止住日军拿下侵略的步伐,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第三板块:淞沪会战——打破迷梦激斗志。
板块三:淞沪会战-打破敌梦激斗志
展示一则新闻材料;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数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报道中“英勇抵抗”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极大影响”是指什么?
(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过渡: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却没能阻挡贪婪的日军南下,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我们一起通过一段音频回到 1937 年 12 的南京,看看南京经历了些什么......(情境带入,增强学生的历史体认感,用心去感受 1937年南京城的悲凉。)
2.教师设疑:
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分子至今否认南京大屠杀,对此中学生如何做?2020 年暑期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步独领风骚的票房冠军——《八佰》,许多同学都应该看过。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壮烈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淞沪会战”中日本十几万人配合飞机、大炮大兵压境,为掩护驻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完成战略转移,驻守四行仓库的只有 400 人,为拖住日军号称 800 人...几个周也得浴血奋战终于完成了实名,其中最感人的镜头是:中国军人为驻当地人坦克的疯狂进攻,许多中国军人腰间捆满炸药,从高楼出勇敢跳下扑向敌军坦克,“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面对外敌入侵,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乏挺直脊梁为国抗争的人。 (衔接语)
淞沪会战后,中国罪的的工业城市上海的沦陷,并没有满足日本扩张的野心,他们侵略的铁蹄很快指向了国民政府的都城南京。南京——中国这座英雄的城市命运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板块四:南京屠杀——同胞冤魂难相忘。
板块四:南京屠杀-同胞冤魂难相忘
1.请同学们完成手中的抗战英雄事迹卡片,讲述抗战年代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2.为有今日之中国捐躯赴国难的英雄又何止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三位,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致敬最可爱的人。
(创设情境,让学生们感知英烈的伟大,感怀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认识和平年代下积极认识抗战的意义,突破本课难点。)
3.同学们,在太平盛世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缅怀抗战英烈?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缅怀抗战英烈,不是为了撒些悲情的泪水,更不是要延续民族仇恨,而是希望国人能够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板块五:山河无恙-青山有幸祭国殇
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一再美化侵略历史,他们丑恶的言行有哪些呢?(学生朗读)日本政府的言行让我们失望,更让同胞们悲愤,正如“动静大审判中国法官梅如傲”当年在审判席上愤怒的表达:“我们不是复仇主义者,我们无意八日本军国主义...万寄过去的苦难,中华民族可能招致未来更大的灾祸”!同学们!战争以成为过去,3500 万同胞的生命已化为了冤魂,担民族的苦难和血泪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为了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党和国家每年都在警钟长鸣中祭奠!(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感悟历史)(教师总结):同学们!请永远记住,我们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 月 13日!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过了七七事变、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所有的这一切内容都在告诫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旦亡国,党亡国奴尚许都不可得!
四、当堂达标
今天的课我们在热血沸腾中倍感悲愤,到底收效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开始“沙场秋练兵”,在测试中考验自己吧!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六、教学反思
首先,在本节课我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学习的任务较为明确,学生比较容易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这一个环节学生完成的不错。其次,在知识的拓展上,我充分把握了这一节课的重点知识,设计了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一再美化侵略历史,他们丑恶的言行有哪些呢?全体同学纷纷发表意见,表达愤慨的情绪。教师顺势引领:同学们!战争以成为过去,3500 万同胞的生命已化为了冤魂,担民族的苦难和血泪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为了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党和国家每年都在警钟长鸣中祭奠!
不足之处:
1.对细节问题要注意处理还需要斟酌细化。
2.对历史史料、影视资料的运用和引领加强备课,充分让学生从感悟到评价再到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最终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
第 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 1分,共 6小题,共 12分)
1.“80年前...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儿童遭到野蛮的蹂躏、屠杀,南京满城残垣断壁。”俞正声的这一段话,描述的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平津战役
2.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佟麟阁、赵登禹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捐躯
B.德国人约翰 拉贝以日记记录了日军侵华暴行,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1950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3.标志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
4.1937年,国民党发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其合作标志着(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中D.中国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5.如图是 1937年 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上的一篇报道。它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该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6.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
A.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开始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二、非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小题,共 12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又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会战持续三个月,毙伤日军 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 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 6月至 10月,中国军队部署约 100万人参加武汉保卫战,彻底破灭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1)材料一中“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材料二: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组织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材料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场及时间表
(2)阅读材料一、二,归纳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4分)
(3)通过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2分)
材料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胜利。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3500多万人,按 1937年的币值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 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 5000多亿美元......。
(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第 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后反思)
今天上完了“第 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后,随后学科组进行了评课。同学科的老师评论说: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充分,教态自然,资料丰富,课堂比较活跃;教学方法新颖,知识点突出,多媒体技术运动得当;教学过程流畅,教学重点突出,能较好的解决教学难点,能较好地关注学生的活动,学生能动性有很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学结构完整。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疏理,可能更优秀。通过本学科组的评析,既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也为自己的不足感到以遗憾。
(一)静心思考,我认为本节课我有以下收获:
1.本节课的创设情境比较成功,导入比较精彩,所选多媒体很吸引人,对话风趣,贴近生活,使学生在轻松、自然、感兴趣的氛围中进入了课堂。
2.在本节课我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学习的任务较为明确,学生比较容易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这一个环节学生完成的不错。
3.在知识的拓展上,我充分把握了这一节课的重点知识,设计了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一再美化侵略历史,他们丑恶的言行有哪些呢?全体同学纷纷发表意见,表达愤慨的情绪。教师顺势引领:同学们!战争以成为过去,3500万同胞的生命已化为了冤魂,担民族的苦难和血泪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为了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党和国家每年都在警钟长鸣中祭奠!
4.愉快教学,而不是娱乐教学。在我的感受中,抛砖往往能引玉。适当的运用,调动学生的情绪,能为课堂添加活力。或许,这也是个人教学的一种风格。而在外国,教师也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拘谨。
5.本节课的课堂辅助练习容量:我的感觉与许多听课的老师一样,容量大了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光课堂内是解决不了的,如果作为课后延展或者两课时教学,或许可行。“出题真是一门值得学习的学问”是我最大的感悟。所以我要努力钻研以弥补自身不足。
(二)扬长避短,本节授课中有以下不足之处:
1.对细节问题要注意处理还需要斟酌细化。如板块之间的过渡要顺其自然,紧密衔接。当堂达标环节要引领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任务,并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2.对历史史料、影视资料的运用和引领加强备课,充分让学生从感悟到评价再到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最终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3.对学习小组的合作探讨以及探讨的情况教师应紧密跟进,积极适时介入,从而让小组的合作与老师有效地引导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