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3 12:0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时空观考量历史与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2.识读历史图文、史料,解读正面战场抗战中的重大战役,并运用唯物史观加以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学会探究分析问题,培养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精讲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正确性认识正面战场的作用,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和了解其野蛮侵略行径,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捍卫国家主权,丰富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理解武汉会战的重大意义和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复习旧知:教师提问,“简述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影响。”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归纳。
2、导入本课:请学生回顾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并谈谈自己的认识。然后小结,并引领学生认知在国家危亡之际,中国从局部抗战走向中国社会各阶层全民族抗战的悲壮过程。中华英勇儿女从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展开来抵抗日军。再提问“正面战场的形势如何 中国军队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呢 ”由此导入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浏览初识。请速读课文填写《历史学法》上P82预习部分的空格。
0②3囵团④同
1.台儿庄战役爆发于1938年3月,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山东台儿庄展开的一场激战,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武汉会战: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约100万人参战。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后,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江西万家岭战役重创日军,击毙日军3000余人。日军狂进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广州、武汉失陷后,但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4.1941年12月,日军两次进攻长沙未果,调集10余万兵力,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搏杀,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长沙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5.抗日战争进人战略相持阶段以后,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二)问题研学。请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自主研学课本,并思考解答下列问
1.请说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中国军队的指挥者及影响。
2.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结果与响分别是什么?
3.P98问题思考,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体现了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然后请学生梳理上述问题的要点,并进行同桌交流。在学生全班展示后,教师借助课件精讲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相关史实和影响。再指导归纳小结。
(三)探究应用。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再让各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讲解释疑并指导归纳小结。
1.请学生研究《历史学法》上P83的“探究点 台儿庄大捷”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台儿庄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千米的大运河北岸,在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驻地)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为山东的南大门、江苏徐州之门户,是山东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漕运的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台儿庄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通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材料二 2019年4月8日,是台儿庄大战胜利81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敬重生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台儿古城管理委员会、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组织了台儿庄大战胜利81周年纪念活动。
材料三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指挥该战役的中国军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是谁?
(2)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3)如果让你代表台儿庄古城管理委员会组织这次纪念活动,你会组织开展哪些具体的纪念活动项目?
【答:(1)1938年。李宗仁。(2)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3)寻找台儿庄战役幸存的英雄;开展中国抗战图片史料展;举办台儿庄战役胜利81周年纪念演出;观看台儿庄战役纪念影视片;举办台儿庄战役胜利81周年纪念故事会、台儿庄战役胜利81周年纪念征文比赛等。(言之有理即可)】
2.学生探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讲评更正答案并小结。
【知识点睛】如何看待国民党在全民族抗战初期的抗战?
国民政府在全民族抗战初期的抗战是积极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抗敌,取得了若干战役的胜利。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迟滞了日军全面进攻中国内地的进程。
【易错易混】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请学生做《历史学法》P84的点睛训练题并口答,教师讲评小结。
(1)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的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次战役是(B)
A.贺胜桥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2)(2021河北路北期末)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20多次大规模战役,从“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到后来的武汉会战,中日双方以争夺大城市为主,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下列对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C)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 B.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C.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族持久抗战 D.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四)巩固提升。请学生自主研讨问题,然后教师介绍解答方法与要求,再指导学生分析并结合史实进行梳理要点,并展示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归纳小结。
1.请谈谈你对武汉会战的认识。【正确全面认识武汉会战:(1)从规模上看,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中国投人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2)从战场范围上看,遍及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3)从双方兵力对比上看,日军投人兵力达40多万,中国部署兵力约100万。(4)从典型战役上看,如万家岭战役,反映了国民党军队广大官兵的英勇顽强。(5)从战役的结局上看,最后以中国守军主动撤离武汉而结束。(6)从战役的意义上看,武汉会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其要的标志性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中国的抗日战争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2.《历史学法》上P85的第9小题。请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举手回答,再师生讲评更正小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摘编自《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图1江西万家岭战役图 图2庆祝胜利的长沙军民
(1)材料一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哪次战役中?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图1所示的战役属于正面战场的哪一次会战?这次会战对当时的战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中,图2反映了哪一战役胜利后人们的喜悦之情?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积极作用?
【答:(1)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武汉会战。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人战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牵制了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兵力,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和速战速决的既定战略,使抗战进人到相持阶段,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减轻了二战中其他战场上盟军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总结作业
(一)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全文,且指导构建思维导图,并指导记忆本节内容。思维导图示例:
(二)布置作业:
1.课堂:书上P99课后活动题1。
2.课外:(1)完成《历史学法》上P84-85课后训练题第1-8小题。
(2)书上P99课后活动题2。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