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二年级下册 迎面接力跑与游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二年级下册 迎面接力跑与游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6-23 16: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迎面接力跑与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总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体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活动能力。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迎面接力跑技术为主要教材,迎面接力跑是跑教材中的拓宽和发展,带有一定游戏性和竞赛性。结合低年级跑的游戏教材进行练习,通过游戏化的练习,保持正确跑的姿势,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使学生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学会正面传接棒的动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本课会采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迎面接力跑技术。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是他们的特点。但是学生在力量素质、身体协调性和耐力能力方面都有所差异。所以本课在设计时,考虑了这方面的差异,在实施迎面接力这一教学内容时,既重视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与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身体协调性和耐力,又兼顾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与塑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和不怕困难的品质。
五、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掌握立棒传接的技术动作并初步掌握迎面接力跑的完整技术动作,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较好的完成25米迎面接力跑。
健康行为:能在学习中体验运动快乐,能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体育品德:养成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苦难的良好品质,学生能加强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
难点:交、接棒的时机与配合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游戏法、比赛法、讲解与示范等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七、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标志桶四个、接力棒10个、跳绳10个、呼啦圈10个
八、安全保障
1.课前检查场地与器材。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九、体育家庭作业
体能锻炼跳绳练习
十、创新之处。
创设小红军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时计划3
教学 内容 1.迎面接力跑 2.游戏《小红军递信》 单元课次 4-3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运动能力:掌握立棒传接的技术动作并初步掌握迎面接力跑的完整技术动作,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较好的完成25米迎面接力跑。 健康行为:能在学习中体验运动快乐,能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体育品德:养成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苦难的良好品质,学生能加强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 教学 难点 交、接棒的时机与配合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 告人数。 2、2.师生问好。 3.检查人数和服装。 4.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5.安排见习生。 6.课课练(队列练习) (1)向左——转 (2)向右——转 (3)原地踏步——走 二、热身活动 1.学生分两路纵队,体育委员领跑。 2.专项准备活动(音伴) (4×8拍) 扩胸运动 振臂运动 肩绕环 腹背运动 体转运动 前后弓步压腿 绕膝运动 手腕、踝关节运动 1 1 2 5 小 中 图2 要求:慢跑整齐 1.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2.学生跟教师进行练习。 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分伸展身体各个关节。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迎面接力 传接棒方法:接棒人将接棒手臂靠近身体,向前伸直,四指并拢,虎口张开,掌心向上;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压送到接棒人手中,一般应是右传右接或左传左接。 1.原地交接棒练习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初步探索交接棒的方法。 2.行进间传接棒练习 3.学生示范教师点评 4.小组练习、小组展示并评价 二、接力游戏《小红军递信》 全班分成四组,每组1根接力棒(信件),同学们化身小红军要把信件传递出去,传递过程要迅速。 规则: 1.起跑前必须站在起跑线后,不得踏线。 2.发令后才能起跑,其余人接到棒后才能起跑。 3.接力棒只能传递不许抛接。 4.途中掉棒得由自己捡回,碰倒障碍物后扶好在比赛。 5.以不犯规又先跑完的队为胜。 1 1 10 10 中 高 组织形式: 1. ■■■■■■■■ □□□□□□□□ ◇◇◇◇◇◇◇◇ △△△△△△△△ 教师示范边引导学生学习动作。 提示交接时要 错肩交接棒“错位”站立。 要求:教师讲解时做到认真听讲 组织形式: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学习动作并强调传递棒的方法 2.学生练习比赛,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鼓励 3.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体会,向小伙伴展示自己的动作,探讨获胜的方法。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三、体能训练 翻山越岭 游戏规则:小队长带领围绕正方形走一圈,走到四个角时,根据提示做出相应的动作(跳绳、转呼啦圈、开合跳、纵跳) 1 10 高 组织形式: ☆ 要求: 1.注意安全,学生按照规则比赛。 2.教师管理好学生,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结 束 部 分 1.放松舞操。 2.总结评价。 3.布置作业。 4.归还器材。 5.下课。 1 3 小 组织形式: ★★★★★★★★★ ★★★★★★★★★ ●●●●●●●●● ●●●●●●●●● ☆
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标志桶四个、接力棒10个、跳绳10个、呼啦圈10个 心 率 140-160次/分
密 度 75%
课 后 小 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