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跳短绳-前后开合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跳绳是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全身运动项目。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跳绳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非常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发展,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心肺功能。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腿部力量性不足 ;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
四、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乐标中学,学中练。
2.健康行为: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激发学学习兴趣。
3.体育品德:学生在友好合作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学习遵守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重、难点
重点:以肩为轴,手腕放松摇绳,双脚起落。
难点:身体的协调性、与时间的准确判断性。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游戏法、比赛法、讲解与示范等;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七、场地器材
跳绳40个 呼啦圈40个 音响1个 场地1块
八、安全保障
1.场地器材合理设计
2.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堂安全教育,安排好见习生。
九、体育家庭作业
1.每天完成五组一分钟跳绳。
十、创新之处
1.借用游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使用鼓励机制,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完成练习
教学 内容 复习:前后开合跳 体能训练 单元课次 15-4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乐标中学,学中练。 2.健康行为: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激发学学习兴趣。 3.体育品德:学生在友好合作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学习遵守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以肩为轴,手腕放松摇绳,双脚起落 教学 难点 身体的协调性、与时间的准确判断性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本班出勤 2.检查服装、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课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 1.绕规定路线跑动 2.热身操 活动踝腕关节 绕膝运动 蹲起运动 体转运动 手臂拉伸 弓步踢腿 1 1 6 中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要求: 1.教师语言要清晰,声音要洪亮,讲解课堂要求、任务和注意事项。 2.学生按教师要求积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基 本 部 分 一、复习跳绳基本内容: 跳绳基本功 并脚跳 单脚跳 左右开合跳 2 6 中 教师活动: 1、讲解跳绳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组织学生进行多种跳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学生活动: 1.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2.观看示范,思考,记忆动作要领。 组织形式: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二、复习前后开合跳 动作要领:两腿并拢成直立,手握绳柄,两手臂微弯曲,置于腰两侧呈倒八字,绳在脚后。当绳前摇到地面瞬间,双脚起跳成前后开立,当绳再次前摇到地面瞬间,开立双脚成并立,依次连续跳。 1.原地双手摇绳练习 2.双手叉腰脚下前后开合跳练习 3.双手摇绳前后开合跳练习 二、1分钟单人跳绳考核 单人单摇跳绳 要求:两人合作 一人数数、一人跳绳。 2 2 2 1 3 4 5 4 中 大 大 大 教师活动: (1)示范原地跳绳的动作20个(不拿绳) (2)单手拿绳跳20个 (3)跳单绳20个 (4)分组练习跳单绳 (5)组织比赛、评比 学生活动: (1)听讲解看示范,给老师数20个 (2)练习徒手跳绳20个、单手拿绳跳20个 (3)分组练习跳单绳 (4)分组比赛、评比 组织形式: 单人单摇跳绳: 要求:一组做完间歇1分钟另一组再做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二、体能训练 1、侧身频率跑 2、侧身弓步跳 3、交叉开合跳 4、单脚左右跳 5、双脚左右跳 6、四肢爬行 7、蜘蛛爬行 8、螃蟹爬行 注意事项 每一个动作都要跨越或绕过绳子,不能踩到绳子。 2 6 中 组织队形: 教师活动: (1)讲解体能训练方法 (2)示范并讲解动作 (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比赛 (4)针对游戏的不足加以纠正,并小结。 学生活动: (1)了解体能训练的方法 (2)分组练习 (3)比赛游戏 (4)纠正并小结
结 束 部 分 1.放松操《绳舞》音乐伴奏,师生同做。 2.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3.送还器材。 4.解散。 1 5 小 1.教师讲解示范、总结与评价、布置作业。 2.学生跟随老师练习、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与老师一起收器材。
场地器材 跳绳 呼啦圈 音响 心 率
密 度
课 后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