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田忌赛马的策略,学会有序思考,能够用穷举法将所有可能情况罗列,并从中选择最优策略。
2.通过更换马匹战斗力的活动,分析实施“最优策略”的基本条件,提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辨能力。
3.在生活中应用“田忌赛马”的策略。
【教学重点】
学会有序思考,能够用枚举法将所有可能的情况罗列出来。
【教学难点】
经历从具体数据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本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教师在这里便可以顺势请学生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引出本课学习的重点——了解故事中的孙膑和田忌的思维过程。
板块二:走进内心,读懂人物。
(1)教:以“观察”部分为例,走进孙膑的内心世界。
出示课文一、二两段
学生齐读,思考:“孙膑在赛马场上有所发现之后,心里会怎么想?”
让学生扮演孙膑的角色,说一说人物当时的内心独白。在这个环节,大多数学生首先便会由孙膑发现的“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联想到后面赛马时所使用的计策,此时,教师便可以小结并板书学生还原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联系上下文。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第一段,关注第一课时重点解读过的“门客”和“赏识”。等学生由这两个关键词联想到“孙膑之所以没有把计策献给其他人,是因为田忌平时对他非常赏识,优待有加”时,教师接着总结学生在此处所使用的另外两种还原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力。
4.请一名学生完整地还原孙膑此处的内心独白之后,可以立即追问学生:“通过孙膑的内心独白,我们能感受到孙膑身上有着怎样可贵的品质?”
预设:学生多半能从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等角度认识孙膑的人物形象。
(2)扶:以“献计”部分为例,感受田忌对孙膑的信任。
1.出示“献计”部分的内容
“在备课时,老师读了这个部分,觉得田忌很奇怪”
2.学习任务一:教师读旁白,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孙膑和田忌的对话,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这个部分中,田忌到底怪在何处”。
预设:读完之后,学生便会迅速发现,在这个部分,田忌怪就怪在——孙膑还没有说自己的计策是什么,田忌就“决定全听他的”。
学习任务二:“田忌很信任孙膑,他心想……”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力的方法,从“田忌非常赏识孙膑,平时待他不薄”、“田忌很了解孙膑,知道他善于观察,足智多谋”、“孙膑来献计时的语气‘胸有成竹’”、“孙膑话中的关键词‘保证’‘一定’”等方面入手,将“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的思维过程在情境中演绎出来。
4.通过这样的情境演绎,学生自然也能读出田忌成为齐国大将的过人之处——知人善任。
(3)放:以“赛马”部分为例,了悟田忌在赛场上的不动声色。
1.教师出示相关课文内容有了前一个环节的学习经验,学生立即便会发现田忌在赛马场上的奇怪之处——明明输了一场比赛,“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2.围绕“田忌为什么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的话题,从“田忌已经知道孙膑的计策,早已成竹在胸,胜券在握”、“田忌很赏识孙膑,也很了解孙膑,相信孙膑的计策一定会成功”、“孙膑献计时的语气和用词”、“孙膑是悄悄告诉田忌的,因此他决不能让周围的人有所察觉”等内容出发,走进田忌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在“不动声色”时的思维过程。
3.通过这样的情境演绎,学生看到了田忌成为齐国大将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沉着冷静。
板块三:以“荐”为名,复述故事。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但是,齐威王有些纳闷了,田忌一个武将,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聪明?现在老师是齐威王,谁愿意来当田忌,帮我解答心中的疑惑?”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教师带着学生走进田忌向齐威王引荐孙膑的故事现场,借学生扮演的田忌之口,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式,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力,结合课文内容,调动对整个故事的认知,在田忌的“引荐辞”中用自己的话完整而生动讲述整个故事的内容。
通过此处对田忌内心世界的还原,我们还能从“心胸宽阔”“唯才是举”的角度解读人物形象。
板块四:小结课堂,推荐阅读。
教师小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后,引导学生关注课后选做题,鼓励学生找一找相关资料,用上这堂课上所学的学习方法,走进历史上一个个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把小故事读“大”,把薄薄的书本读“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