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内侧接地滚球 》 教学设计(表格式) 体育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 脚内侧接地滚球 》 教学设计(表格式) 体育三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6-23 17:3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脚内侧接地滚球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作铺垫。以锻炼身体为原则,在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建立现代社会健康观和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围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三个关键要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学校运动场地、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体育教学器材来开展教学。
二、教材分析
脚内侧接地滚球是《体育与健康》教材水平二足球教学中的内容,是足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动作,主要用于传球。踢球是足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它是队员与队员联系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技战术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对脚内侧接地滚球的学习,还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学习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共用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动作,提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在学练过程中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变换练习方法、增加练习难度,使学生在学、练、玩中体会动作,最终达到建立技术动作概念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学生们总体身体素质一般,运动能力差异不是很大,学生比较好动,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善于思考,勇于表现,有一定的自觉性与良好的班风。学生们在每周都会上足球课,脚内侧踢球虽然作为基本的足球踢球技术,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而且该年龄段学生注意力还不能长久集中,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利用各种游戏和比赛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四、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初步掌握脚内侧接地滚球的基本技术及练习方法,学生能够做出基本规范的脚内侧接地滚球动作,提高学生的传球、控球能力。
2.健康行为:通过本次课堂练习,能够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素质。
3.体育品德: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体验与同伴合作学练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接球部位准确,迎球的力度适中
难点:上下肢协调,接球转身动作连贯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游戏法、比赛法、讲解与示范等。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七、场地器材
足球:若干;小球门:8个
八、安全保障
1.充分做好热身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九、体育家庭作业
与家长共同一起练习足球
十、创新之处
游戏+体能的创意设计,让学生全都动起来。
课时计划2
教学 内容 1.脚内侧接地滚球 2.体能训练 单元课次 18-2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运动能力: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组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转身动作方法,体验和学习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转身动作,使80%左右的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转身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 2.健康行为: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 3.体育品德: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体验与同伴合作学练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接球部位准确,迎球的力度适中 教学 难点 上下肢协调,接球转身动作连贯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行进间徒手操 ①慢跑; ②振臂运动; ③扩胸运动; ④前踢腿运动; ⑤侧踢腿运动; 2.球性练习 学生在标志盘旁边进行球性练习(击球、踩球、左右脚推拉球) 1 7分钟 低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教法: 1.教师语言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要求: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基 本 部 分 脚内侧接地滚球转身 动作方法:面对来球,用脚内侧上步迎球转身。 动作要领: 支撑脚脚尖上对来球,膝关节徽屈,同侧肩正对来球。接球腿提膝大腿外展,脚尖微翘,脚底基本与地面平行,脚内侧正对来球并前迎,当脚内侧与球接触的一刹那迅速后撤,把球接在脚下。若需将球接在侧面时,支撑脚脚尖应向同侧斜指,脚内侧与来球方向成一定角度触球,同时支撑脚提蹱,以前脚掌为轴做适当转动,身体移动。当来球力量不大时,只需将脚提到一定的高度,并使脚内侧与地面形成锐角轻触球。也可在触球时用下切动作使球前进之力部分转变为旋转力,而将球接在脚下。 重点:接球部位准确,迎球的力度适中 难点:上下肢协调,接球转身动作连贯 1 27分钟 中 组织队形如: ☆☆☆☆☆☆☆☆ ☆☆☆☆☆☆☆☆ ▲ ☆☆☆☆☆☆☆☆ ☆☆☆☆☆☆☆☆ 教法: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脚内侧接球转身动作 2.两人一组体验脚内侧接地滚球转身动作 3.教师讲解并示范脚内侧接球转身动作。 4.组织学生练习 (1)无球动作模仿迎球转身(2~3次) (2)拉球转身练习 (3)两人一组相距2米一人踢地滚球一人练习脚内侧接地滚球转身 (4)两人一组相距5米一人踢地滚球一人练习脚内侧接地滚球转身 5.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 6.请学生展示 7.师生评价、交流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二、体能训练 立卧撑跳起 后踢腿 高抬腿 开合跳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 1.教师讲要求和规则。 2.教师做正确示范。 3.学生练习比赛。 4.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要求: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小组比赛
结 束 部 分 1.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评价 3.下课,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1 6分钟 低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教法及要求: 1.教师组织学生按体操队形集合 2.提问与点评,并评价
场地器材 足球:若干; 小球门:8个 心 率 140-160次/分
密 度 75%
课 后 小 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