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总分:100分.
第|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D.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2.在西亚地区,考占发现了约公元前2900年左右的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身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枚印章上, 有.个人正在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在这一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当时这一地区
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拥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C.宗教主导了人们的生活 D.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
3.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的共同特点是
A.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 B.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C.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 D.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4.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义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经济形态的影响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文明开化的程度
5.如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日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了古代
A.民族的交融 B.文明的交流 C.宗教的传播 D.文化的冲突
6.公元前27年至公元3世纪初,伴随着罗马帝国从建立走向繁荣,法律领域也产生了以规范国家事务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务的私法这种新的分类标准。这种划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加强对家庭和个人事务的干预
B.帝制取代共和制,专制君主出现
C.公民事务独立于国家管理外的要求
D.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事务||益复杂
7.在西欧中世纪,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这说明封什与封臣之间
A.体现出契约关系 B.经济上相互制约 C.形成了严格等级 D.不利于社会发展
8.欧洲中世纪前期的教育为教会所垄断。为了培养神职人员,教会在地方兴办僧院学校,在教区设立主教学校。而到了12世纪,欧洲. 些城市的行会白发地创办了世俗大学,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程。这变化反映出当时欧洲
A.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教会势力益衰落 D.世俗教育得到普及
9.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特别长
10.右图为韩国大邱市2021年4月出上的8块新罗王朝时期的汉字木简之一, 这些木简据考证在公元7世纪初制成,距今约1400年。 据此可知,这些木简可用于说明
A.新罗文化在东亚的突出地位 B.隋唐汉字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C.新罗王朝与高丽王朝的关系 D.朝鲜历史上王朝的更替情况
11. 1657年,德川幕府成员德川光窗设史馆,以朱熹《通鉴纲日》为圭泉,开始修撰日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大日本史》。该书反映了
A.川华文化的开放包容 B.东西方交流的成果
C.德川幕府的保守封闭 D. 儒家文化圈的影响
12.国内外学术界直以“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但是,举世公认的中关洲玛雅文明并未掌握冶金术,南美洲印加文明尚未发现文字。由此叮见
A.文明内涵应凝聚世界各民族的多元价值 B. 中国在商代步入文明社会
C.文明“二要素”说已完全失去参考的价值 D. 中南美洲文明是不存在的
13.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产生了初级的文字和阶级分化,而且他们的生计活动富有创造力,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没有使用金属L具,也不会使用奋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据此可知阿兹特克文明
A.依然处于原始社会 B.尚未进入国家阶段.
C.无法建立中心城市 D. 文明演进动力不足
14.有学者指出,在古代雅典的法庭上,“一个案件就像足- -部有三个角色的戏剧,这三个角色都足业余的,他们是:提出诉讼的公民,准备案件和主持法庭的法官,以及听取案情并作出裁决的陪审员”。这可以用于说明,古代雅典
A.戏剧艺术在公民中影响巨大 B.直接民主削弱了审判的专业性
C.建立了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 D.陪审法庭的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15.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家属终身在家父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禁、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或杀死之”。但现实生活中,国家通常借助于监察官、护民官不特定和道德性权力,对“父权”进行限制。这表明古罗马
A.严格压制公民白由发展 B.国家发展促进法律进步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以行政权弥补法律缺陷
16. 1494年,意人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其数学专著《数学人全》中正式提出了借贷记账法,建议商人在进行一切交易时,都耍在总账里记入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是作为借方。这种记账方法让人们随时对于一项生意的财务状况都了如指掌,这
A.根源于人文主义的复兴 B.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C.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近代科学发展
17.1492年,西班才国王终于同意支持哥伦布,二者签订了协议,其中有:任命哥伦布为新发现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和省长,他可以对卜属官职提出候选人,供国王选任。这可以用来
A.研究各地和平交往 B.揭示子找亚洲的经济动因
C.说明远航的殖民性 D.论证哥伦们企图独立建国
18.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一支探险船队的编年史官和领航员在完成航行时才发现,他们最初各自计算时间的方式是错误的,实际航行用时比他们想象中的多了天。这次航行
A.开辟了欧亚非之间的新商路 B.空前扩展了人类地理空间视野
C.导致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 D.引发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侵略
19.17世纪初,英国驻威尼斯大使注意到:威尼斯曾称霸于东方贸易,但如今却毫无竞争力:曾经有无数艘千吨级的大船来回运载货物,但如今却连“艘都看不见”。威尼斯“毫无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工业革命顺利开展. B.东西方商贸往来断绝
C.造船技术落后于东方 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0.右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卜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原因的足
A.早期殖民扩张白银流入西欧 B.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二角贸易导致黑奴涌入欧洲 D.新航路开梓促进了食物交流
21.下图描绘了欧洲航海家到达美洲大陆时,宜称将“福音”带到美洲,并通过新旧世界对比的方式,描绘了文明欧洲.与原始美洲相遇的场景。作品旨在
A.宣扬欧洲殖民扩张止当性 B.推动新教在美洲大陆传播
C.掩盖白由资本主义的罪恶 D.说明工业文明传播到美洲
22.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将自己本土的小友带到北美殖民地进行培育。经过对小麦的数代改良,欧洲杂面的血包甲也包含了自而的成分。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叻推了欧洲饮食结构的改变 B.为欧洲_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C.改变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 D.推动了北美大陆的社会进步
23.“500年前,非洲人手甲拿着象牙,欧洲人手甲拿着《圣经》: 500 年后,欧洲人手甲拿着象牙,非洲人手甲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掠夺和文化冲突 B.经济融合和文化侵略
C.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 D.经济掠个和文化融合
24.16世纪的西欧上层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贵族往往以来白海外的金银珠宝、茶叶香料等奢侈品的多寡作为显示社会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为此他们不惜挥金如上甚至借高利贷,却义因为经营不善而经常无法偿还。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A.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 B.根源于世界市场的基木形成
C.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D.表明传统经济关系濒临崩溃
25.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但是但J曾宣称: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但」意在
A.强调人生而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 C.批判宗教的腐朽 D.反对禁欲主义
26.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并用通俗的德语重新翻译了《圣经》,让信徒自己阅读《圣经》、诚心修道,从而得到救赎。这去除了繁琐的浮华的外在形式,而更重视精神世界的修炼与内心的独白。这反映宗教改革
A.旨在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 B.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有利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D.否定了神权至上的思想.
27.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延宣布为禁书;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但是,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得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肯定。材料意在强调
A.近代科学体系已经建立 B.人主教会的权威仍旧占主导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 D.科学在与神学的斗争中前进
28.“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义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 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A.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B.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
C.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
D.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
29.1649年,英国下议院公开审判国王。副总检察长库克宣读起诉书,首先指出国王行使的权力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是“受托”施政的;接着揭露国王导致民众陷入灾难的暴行;最后指出查理的罪行构成叛国罪。该起诉书
A.践行了《权利法案》的精神 B.剥夺了英国君主的权力
C.阐明了革命夺权的合法性 D.维扩了光荣革命的成果
30.美国1787年宪法设置了具有双重H的的两院制代议制度,以众议院为既能代表大州利益义能代表民意的机关;以参议院为既能代表小州利益又能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的机关。这:设置
A.仿照英国的议会制度 B.遏制了政治的腐败问题
C.避免了暴力事件发生 D.体现了政治势力的妥协
31.右图:戴礼帽的神父说:“你们能告诉我,那个吐白烟的机器,所谓19世纪最伟人的发明,是靠什么行走吗 两人网答:“我们也不知道。神父先生,车里也许藏着一匹理马。”漫画作者旨在表明,当时
A.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B.科技进步对观念的冲击
C.火车改变了人的生活 D.蒸汽机的应用日益广泛
32.17 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革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以上。这反映了英国
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B.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
C.经济的脆弱性显现 D.技术革新未延伸到农业领域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33题25分,第34题15分,第35题12分。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3.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65 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探索到了一条利用季风洋流沿北太平洋由西向东返回墨西哥的新航.路。1571年,西班牙人实现了对菲律宾群岛的统治。占领马尼拉之后,西班牙人发现当地的物产难以维持殖民当局开支,而中国的手工业产品价廉物美,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日用消费需求,还可以运往美洲赚取高额利润。1573年,两艘体势巍峨的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菲律宾的马尼拉港驶向美洲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历史上著名的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由此开始。
——摘编自韩琦、张昀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
材料二葡萄牙帝国通过开辟好望角航线进入印度洋贸易体系。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圣多美逐渐发展成为大西洋和印度洋贸易的中转站,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从这里经好望角航线被运送到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经马六甲海峡被运到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至17世纪中期,圣多美一马六甲航线贸易一直非常有利可图。
——-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
(I)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展的历史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相比圣多美一-一马六甲航线贸 易的变化,并分析该航线运行的影响。(15 分)
34.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
材料一新生的 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二亨利 ●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韦尔奇 《美国创新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10 分)
35.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英国本土人口分布状态
1600年,英格兰和威尔斯可能有五百万居民: 1650年左右有五百五十万,1700 年有六百万,1750 年有六百五十万。因此,在一百五十年内,人口勉强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人。在以后五十年中,即从1750至1801年,人口增加.了二百五十万。它的增长率较前一时期增至四倍。
——据保尔●芒图《18世纪产业革命》
请指出英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进行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