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燃烧与灭火 课件(共38张PPT)-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 燃烧与灭火 课件(共38张PPT)-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3 15: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 鲁教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解
3
课堂小结
4
当堂小练
5
课后习题
6
学习目标
返回
1. 学习灭火的原理
2. 探究燃烧的方法
3. 研究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新课导入
自从人类学会利用火,便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燃烧本质上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了解燃烧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和利用燃烧。你知道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吗 怎样防火、灭火及防止爆炸
返回
参考示例,讨论在各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
灭火的方法:① 往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
② ......
解释:① 往木柴上覆盖沙子,能够隔断木柴与空气的接触,缺乏氧气的支持,火就熄灭了。② ......
新课讲解
寻找灭火的方法
一、灭火的原理
把想到的灭火方法按照主要目的进行分类,并填入下表:
新课讲解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1.清除/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使温度降到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新课讲解
【燃烧的条件】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D.油锅着火,泼水浇灭

D
新课讲解
解析: 用湿抹布覆盖在燃着的酒精上,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所以能将火盖灭,故A正确;森林发生火灾,砍掉部分树木,使可燃物树木与火源隔离,形成隔离带,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故B正确;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能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油锅着火时,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泼水时,油浮在水面上, 起不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因此不能灭火,故D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新课讲解
液化气灶、煤炉等燃具都留有空气进口,且空气时口大小可以调节,学校、工厂等单位使用的锅炉要用风机鼓风,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新课讲解
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知道哪些燃烧的事例?
想一想
【燃烧】
事例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碳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观察到的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燃烧的特征可归纳为: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光、放热、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知道燃烧发生的条件吗
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总结燃烧的条件。
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2.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 用玻璃杯罩住燃着
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持续燃烧吗
想一想
新课讲解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新课讲解
请解释下列现象,并据此归纳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炉膛中吹入空气
4.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5.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燃烧;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丝,就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新课讲解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
归纳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白瓷盘或玻璃片,观察到盘底变黑
新课讲解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蜡烛不完全燃烧
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燃烧得快,放出的热量多
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少
名称
定义
举例
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
点燃
C+O2 CO2
(O2充足)
点燃
2C + O2 2CO
(O2不充足)
归 纳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注意事项
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时,因空气不足,会发生碳的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另外,煤气泄漏或燃料气体的不充分燃烧等都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存在不容易被觉察。当一氧化碳随呼吸进入人体血液后,便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血红蛋白本来应与氧气结合,向人体组织和器官输送氧气。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血液就失去了输氧能力,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人吸入少量的一氧化碳就会头痛,吸入较多量时,就可能导致死亡。
煤炉、煤气灶及燃气热水器等易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使用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确保安全。
新课讲解
【一氧化碳】
1. 燃烧现象: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澄清的的石灰水变浑浊。
2.CO在空气中燃烧: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新课讲解
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 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新课讲解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察现象。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思考: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能够在导管的尖嘴处安静地燃烧,而片刻后却发生爆炸了呢
新课讲解
1.概念: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2.除火药外,可燃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等。
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新课讲解
3.条件:(1) 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2) 产生急速的燃烧
(3) 在有限的空间内
新课讲解
上述实验中:当氢气刚开始燃烧时,只有少量氢气在玻璃管口跟氧气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不多,很快就散失到空气中。随着燃烧的进行,空气从瓶底涌入,在瓶子中与氢气相互混合后,大量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同时接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归 纳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新课讲解
在加油站、化工厂、煤矿的矿井和面粉厂等场所,空气中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一定要严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发生 火灾和爆炸事故。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即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的浓度低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气体的浓度高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上限。
新课讲解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爆竹集中在一个市场出售以便于管理
B.面粉厂、纺织厂、加油站均要严禁烟火
C.在实验室点燃氢气前首先检验氢气纯度,而一氧化碳、甲烷则不需要验纯
D.发现煤气泄漏马上打开排风扇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B
新课讲解
解析:爆竹集中销售,若一处爆竹爆炸,则整个市场都存在危险。面粉、棉花、汽油都属于易燃物,故要求严禁烟火。一氧化碳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在使用前都必须验纯。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使用任何电器设备,以免产生电火花而导致爆炸。
返回
课堂小结
返回
燃烧与灭火
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灭火
爆炸
燃烧的条件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
1.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
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方便加入木柴
D
当堂小练
C
2.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有科学家利用一种复杂的金属复合物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
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
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
D
当堂小练
A
3.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爆竹集中在一个市场出售以便于管理
B.面粉厂、纺织厂、加油站均要严禁烟火
C.在实验室点燃氢气前首先检验氢气纯度,而一氧化碳、 甲烷则不需要验纯
D.发现煤气泄漏马上打开排风扇.
D
当堂小练
B
返回
1.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电线或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
B.现场烟雾较浓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如果无路可逃,可以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暂时避难、等待救援
D.高层建筑物起火,不可乘电梯,应从安全通道撤离
答案: A
解析:电线或电器起火时,应先关掉电源再灭火。
课后习题
2.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其中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略斜向下(如右图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 为什么
答案:火柴头略斜向下更容易持续燃烧。因为火柴头略斜向下时.能给未燃烧的火柴梗提供足够的热量,使火柴梗周围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火柴头更容易持续燃烧。
课后习题
3.关于水的下列描述中,哪些可以成为将水作为常用灭火剂的理由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成分; (3)水的价格低廉; (4)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6)水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 (7)水是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物质; (8)水是良好的溶剂。
答案:(4)(5)(6)(7)
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课后习题
4.你有没有引燃蜂窝煤炉的经验 引燃蜂窝煤炉一般要经过下列几个步骤:
首先,在炉膛中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把引火材料和蜂窝煤放好。点燃最下面的引火材料。
然后,等到火烧起来以后,在炉子的上方加一个拔火筒。
最后,待引火材料基本烧完,蜂窝煤微微烧红以后,取下拔火筒,把炉子的进风口关小一点。
说说看,上述过程应用了哪些关于燃烧的知识 如何正确使用蜂窝煤炉才能预防煤气中毒
课后习题
答案:引火材料的着火点较低,易于燃烧,燃烧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达到蜂窝煤的着火点以上,引燃蜂窝煤,拔火筒提供足够的氧气,使蜂窝煤能够保持燃烧。首先,将材料按照自下而上、着火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将材料放好,并点燃着火点低的材料;然后,放拔火筒的目的是增加氧气的进入量;最后,把炉子的进风口关上一点防止抽风太快,风会带走热量,导致刚刚被引燃但燃烧不够剧烈的煤火熄灭。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