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小古文,用组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停顿。
2.以小组合学的方式,探究人物的思维过程,了解路人质疑和楚人“弗能应”的原因。加上神态、动作、心理,把故事讲生动。
3.联系生活,明白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萌发阅读《韩非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究人物的思维过程,了解路人质疑和楚人“弗能应”的原因。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记者考核,了解事件
2300年前的某一天,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那里发生了一个虚假广告事件。小记者们,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一探究竟。
1.揭题读题,认识矛盾。
事件被记录在《韩非子》里。观察现场,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自主学文,了解事件。
任务一 了解事件:自由读,读准字音,边读边标出停顿,在不理解的字词旁边打个“?”。完成《作业本》P67第2、3题。
3.记者考核,素养过关。
(1)第一关:读准字音。重点关注“鬻”和“夫”的读音。
(2)第二关:读好停顿。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终极考核:去标点读。
板块二 展开思维,深度探访
1.楚人是怎么打广告的?画出来。帮楚人给矛和盾打打广告。
(1)想象:“莫能陷之物”都有什么?
吾盾之坚,____莫能陷,____莫能陷,____亦莫能陷也!
(2)加上动作、神态朗读。
(3)语言迁移:如果你在隔壁卖瓜或卖花,你将如何誉之?
2.楚人这番叫卖,看的人多买的人却少,不仅生意不好,还来了个拆台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路人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走进他的内心,那里有一场“盾矛之战”。
任务二 深度探访:小组合学,想一想,论一论,“盾矛之战”,结果如何?每组的记录员将讨论结果写在板贴上,汇报员做一场战况分析。
3.上台做战况分析,板贴并讲解,别组补充。
预设一:若盾破,说明盾不是最坚固的。
预设二:若矛断,说明矛不是最锋利的。
预设三:若盾破矛断或皆完好无损,说明盾不坚固,矛也不锋利。
小结:合作让我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无论哪一种结果,都和楚人说的话不一致。
4.说说路人此时的心理。
路人听后心生疑惑: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三揭秘虚假,评论播报
1.楚人的广告虚在哪里,假在何处?
楚人言过其实,还忽略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最终导致自相矛盾。
2.难怪楚人“弗能应”也,此刻他是什么样子?又在想什么?
其人_________,弗能应也,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有了心理、神态、动作,故事就更生动了!
3.十里八乡的百姓们都想知道这件新鲜事,请我们小记者来播报这个事件。
任务三 新闻播报:
☆ 把事件讲完整
☆ 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
☆ 把人物的思维过程讲清楚
上台播报,生生互评。
4.230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有自相矛盾的事件发生,曝光台就收到了好多投稿,谁能发现其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尝试用韩非子的话说一说。
还有谁想投稿?说说身边事。
5.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件不断发生,作为记者,你们报道、曝光,是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
有良知的记者要为公众还原真相,揭示道理,传递正义。
6.想要成为出类拔萃的记者,还要提升修养,多多阅读。推荐阅读《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