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3 14: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5题每小题2分,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物质在体育领域有广泛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涤纶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
B.纤维素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能量
C.木糖醇可用作运动饮料的甜味剂
D.“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镇痛
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金属的冶炼,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荷塘月色》中所描绘的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的美景与胶体性质有关
D.“卤盐点豆腐”、“静电除尘”都和胶体带电有关
3.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等。已知中强酸H3PO2与足量的K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KH2P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3PO2属于三元酸 B.KH2PO2属于酸式盐
C.H2PO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D.H2PO在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4.学习化学时引入数学集合思想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分析物质类别或反应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图示表达方式的是
选项 X Y
A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B 化合物 电解质
C 盐 酸
D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
B. 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
C.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常用的燃料
D. 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4种二肽
B.乙酸、苯甲酸、乙二酸(草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纤维素与乙酸酐作用生成的醋酸纤维可用于生产电影胶片片基
D.工业上通常用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产人造奶油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中“瓦”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C.“稻以糠为甲,麦以麸为衣”中“糠”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D.“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中“丝”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碳原子数越多,沸点一定越大
B.丙烯与溴加成的产物是
C.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发生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空间结构不同
9.谷氨酸单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利用发酵法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B.可用红外光谱仪测定谷氨酸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
C.1mol谷氨酸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数目约为
D.“中和”时,需要严格控制的用量
10.绢本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红色来自赭石(赤铁矿),黑色来自炭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制品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孔雀石受热易分解
C.赭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 D.炭黑由松枝烧制,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杯酚”分离和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并与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鲲龙”水陆两栖飞机实现海上首飞,其所用燃料航空煤油属于纯净物
12.科技创新让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对下列科技创新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是
A.“黑金”石墨烯为冬奥赛场留住温暖,石墨烯是有机物
B.冰墩墩的外壳材质主要是有机硅橡胶,有机硅橡胶是纯净物
C.速滑竞赛服使用聚氨酯材料可减少空气阻力,聚氨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D.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成的冰被誉为“最快的冰”,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
13.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种类。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B.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有机溶剂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加热PE和PVC产生的气体,可鉴别PE和PVC
D.等质量的PE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质量相等
14.2022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福建舰”携带用的航空煤油和柴油主要成分为烃
B.舰体材料中使用的低磁合金钢属于合金材料
C.降噪减震材料环氧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防腐涂料中使用的石墨烯为乙烯的同系物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苯酚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把苯酚添加到肥皂中制成药皂
B.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皮肤保湿作用
C.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能用作导电材料
D.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常用重结晶法提纯
16.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 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
C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的溶液 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D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
17.腺嘌呤核苷是生产核酸类药物的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腺嘌呤核苷单体发生缩聚反应可以生成核酸
B.该化合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有9组峰
D.该化合物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18.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合成材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合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可降解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B.合成有机硅橡胶的单体是 ,则有机硅橡胶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
C.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
D.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不能使溴水褪色
19.北京冬奥会滑雪比赛冠军谷爱凌戴的滑雪镜不仅颜值高且不易碎兼具良好的透明度,制作材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一聚碳酸酯(简称PC),其合成方法和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成过程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B.A的一氯代物有4种结构
C.不能通过FeCl3溶液检验A是否完全反应
D.反应物B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20.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乳酸与足量的反应生成
D.两分子乳酸反应能够生成含六元环的分子
第Ⅱ卷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21. (14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以导电的是 ,是电解质的有 。
①固体氯化钠 ②熔融氢氧化钠 ③蔗糖晶体 ④乙醇 ⑤溶液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盐酸 ⑧溶液
(2)向盛有⑧的烧杯中逐滴加入⑤,当溶液中的恰好完全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工业上利用电解①的饱和溶液可制备、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②另取少量溶液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有气体放出,再加入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③另取少量溶液用足量硝酸酸化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原溶液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
22.(12分)环丁基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如图是用烯烃A和羧酸D合成环丁基甲酸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D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E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C+E→F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种。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④不含环状结构
23.(14分)苯乙酮用于制香皂和香烟,也用作纤维素酯和树脂等的溶剂和塑料。工业生产中的增塑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苯经下述反应制备:
CH3COOH+AlCl3→CH3COOAlCl2+HCl↑
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名称 熔点/°C 沸点/°C 密度/g·mL-1 溶解度
乙酸酐 -73 140 1.082 与水反应(生成乙酸)
苯 5.5 80.5 0.879 不溶于水
苯乙酮 20.5 202 1.028 微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如图所示的仪器A中迅速加入13g粉状无水AlCl3和16mL(14g,0.18mol)无水苯。在搅拌下将4mL(4.3g,0.04mol)乙酸酐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加到A中,控制乙酸酐滴加的速度(约10min)。加完后,待反应稍缓和后在沸水浴中搅拌回流,直到不再有HCl气体逸出为止。
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在搅拌下倒入装有18mL37%的HCl和30g碎冰的烧杯中(在通风橱中进行),若仍有固体不溶物,可补加适量37%的HCl使之完全溶解。将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有机层,水层用苯萃取两次(每次8mL)。合并有机层,依次用15mL10%NaOH溶液、15mL水洗涤,再用无水MgSO4干燥。
步骤3:先在水浴上蒸馏回收物质B,稍冷后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收集馏分,产量约4.0g。
(1)步骤1中搅拌回流时,冷凝水从_____(填“a”或“b”)端进水,仪器A的名称______。
(2)步骤1中要逐滴滴加乙酸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步骤2中水层用苯萃取两次(每次8mL),而不萃取一次(16mL)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15mL10%NaOH溶液洗涤主要是为了除去_____(填物质名称) 。
(4)步骤3中在水浴上蒸馏回收的物质B为___________。
(5)本实验为收集产品用了减压蒸馏装置,蒸馏中需要控制一定温度,可能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202°C B.220°C C.175°C
(6)本次实验苯乙酮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5分)黄酮哌酯是一种解痉药,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
回答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 。
(2)已知B为一元强酸,室温下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的化学名称为 ,D的结构简式为 。
(4)E和F可用 (写出试剂)鉴别。
(5)X是F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X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①含有酯基 ②含有苯环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
(6)设计以为原料合成的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已知:+CO2
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5题每小题2分,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BDCDA 6-10 BACCC 11-15 DCADC 16-20 CDACB
第Ⅱ卷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4分,每空2分)
(1) ①②③④ ②⑤⑥⑦⑧ ①②
(2)
(3)
(4)
22.(12分,每空2分)
(1)CH2=CHCH2Br (2)加成反应 (3)C3H4O4 丙二酸二乙酯
(4)+BrCH2CH2CH2Br2HBr+
(5)8
23.(14分,每空2分,个别分值已标出)
a (1分) 三颈烧瓶(1分) (2)防止反应太过剧烈,产生副反应
(3)提高苯乙酮的萃取率 盐酸和醋酸
(4)苯 (5) C (6)83%
(15分,每空2分,个别分值已标出)
(1)取代反应或磺化反应
(2)+NaOH+H2O
(3)苯酚 (4)FeCl3(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5)或
(6)(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