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2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2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11:26:47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4节地 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震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能对照地图说出全球火
山、地震的分布特点;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
方法。
科学思维:以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建立知识得比较、
归纳得学习素养。
探究实践:通过课前资料收集、课堂成果汇报活动、培养学生收
集整理信息、自主学习、与人合作、表达交流的综合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地震防震知识的学习,树立奋发学习,努力认识
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通过国情教育,培养自己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
1、地壳变动的证据有 、 、
等;
2、地壳变动出现了 、 、
等现象;
3、 和 是地壳变动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复习导入
岩石的变形 海陆的变迁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岩层断裂的痕迹 弯曲的岩层
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火山 地震
复习导入
4、火山一般分布在哪些区域?
地球上,火山一般分布两个较集中的区域:
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其实,火山多发的这两个区域也是地震多发地带。
新知讲解
一、地震
1、地震: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
2、引发地震的原因: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3、地震的分布:
全球的地震与火山分布区域相似,
主要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比较:
1)从全球来看,地震和火山主要分布区域几乎重合;
2)地震和火山多发地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3)火山、地震的发生与地壳板块的运动有关。
比较地震、火山分布与六大板块分布图,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新知讲解
4、全球地震的发生量:
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余次。当然,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只有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才能测知。而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
5、地震构造: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等。
读图: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对照中国地震分布图, 看看你的家乡是否也处在地震带上?
浙江不处于地震带上,所以不是地震多发地。
浙江大致位置
新知讲解
二、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1、地震的危害:
不同强度的地震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几次大的地震,并常常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等灾难。
全球历史十大地震排行榜:
视频:
地震
(点击图片播放)
社会科技
汶川地震
新知讲解
2、地震的预防和预测:
1)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民间流传着许多预报地震的方法,如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
2)人们还可以借助于仪器的观测和观察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
3)目前,地震学家通过观 测地震仪,能准确地测量出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并正在进一步探索地震发生和分布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
注意:
中国地震预报发布权在省级以上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新知讲解
4) 通过设计一些抗震建筑物来减少地震的危害。
阅读:
新知讲解
3、地震时的自救与逃生:
一般而言,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10 余秒钟。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
1)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以免因慌乱发生挤压、踩踏事故。
2)若你所在的位置是底楼,应该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
3)若是在高楼来不及逃离,可根据你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如,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闭眼, 将书包或提包放在头顶等。
4)若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等。
地震发生时,切记不要进入室内抢救物品和救援他人,以免作无谓的牺牲。
新知讲解
视频:
地震逃生小知识
(点击图片播放)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证据
B. 火山带和地震带高度重叠,是因为这些地区是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
C. 每次地震,都会引发海啸
D. 地震来临时,高楼层的人可以躲在桌子底下
C
课堂练习
2、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生灾害时需科学自救,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室外同学应立即跑到楼内躲避
B.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0,就地等待救援
C.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D.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 用大量冷冷水冲洗受伤处
D
课堂练习
3、近几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A
课堂练习
4、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
A. 板块的内部 B.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 大陆内部 D. 大洋沿岸地带
B
课堂练习
5、 尼泊尔大地震发生之后,爱动手的李明上网查找了近几年全球发生的6级以上的地震,并在板块分布图上标注了位置。据此,你认为李明在查找资料之前,作出的合理假设是( )
A. 大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边界处附近
B. 大地震很容易引发海啸
C. 发生地震的地方容易喷发火山
D. 主震发生之后,还会发生余震
A
课堂练习
6、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B
课堂练习
7、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的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10多秒的时间,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或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
课堂练习
8、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部分世界大地震相关信息表 材料二:世界板块及震中位置分布图
(1)图中的A位于 地震带;
(2)地震C处于________(选填“低”“中”或“高”)纬度,该地震的发生与印度洋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运动有关;
(3)比较B、C两次地震,地震C比地震B人员伤亡大,房屋倒塌数量多。请分析地震C破坏力更大的可能原因有 。(请写出至少2点原因)
环太平洋的陆地及海区
亚欧

①地震 C 的震源深度比地震 B 浅;②地震 C 的震级比地震 B 的震级大;③地震 C 所在地人口更加密集;④地震 C 所在地房屋缺乏防震措施;⑤地震 C 所在地的人缺乏避震知识等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3.4 地壳变动和火山震(2)
--地震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查阅有关火山、地震的相关知识;
5、预习“泥石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能对照地图说出全球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3、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地震
1、地震:
(1)成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_____的作用下,发生______或 _____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2)地震结构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震中距。
(3)分布:同火山相似,分布在_______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________一带。
2、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 余次。而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 次。
知识点2、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1、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 方法。
(1)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以免因慌乱发生挤压、踩踏事故。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秒钟,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底楼,应该迅速跑到 ,到 的地带避险。
(2)若是在高楼来不及逃离,可根据你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例如,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 后闭眼,将书包或提包放在
等。如果你在室外,要 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等。
(3)地震发生时,切记不要进入室内 和救援他人,以免作无谓的牺牲。
2、地震发生前是有 的。民间流传着许多预报地震的方法,如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人们还可以借助于 和观察自然界的 现象,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做出 的预报。
3、目前,地震学家通过观测 ,能准确地测量出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并正在进一步探索地震 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同时,建筑师们通过设计一些 建筑物来减少地震的危害。
4、每年 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放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高墙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例题2、2020年12月 18日,海曙区发生2.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公里。2021年3月19日,冰岛一座休眠6000年的火山喷发。下列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B.火山喷发对人类影响都是不利的
C.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 D.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例题3、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下列属于多地震的省是(  )
A.浙江省 B.江苏省 C.台湾省 D.安徽省
例题4、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例题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    的作用下,发生    或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余次,但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
(2)地震的发源地称为    ,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称为    ,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3)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秒钟,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地带中,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的有(  )。
A. 南、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带 B. 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带
C. 亚洲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带 D. 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带
2、遇到地震时,以下避震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教室里,躲在牢固的桌子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撤离。
B.在家中,躲进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不能使用电梯
C.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双手护头蹲下
D.在野外躲在电线杆下
3、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板块的碰撞和张裂 B.海浪的冲刷 C.台风的影响 D.气温的变化
4、现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能对地震作出准确、及时的预报,但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下列与地震预兆无关的是(  )
A.遍地干旱,作物枯萎,用水紧张 B.鸡鸣狗叫、老鼠出洞等动物行为反常
C.该地的地球磁场异常,地形发生变化 D.地下水位突然升高,井水冒泡,地温升高
5、2020年1月1 日以来,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106次,1月19日在新疆伽师发生了6.4级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6、下列对地震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地震是由岩层发生断裂,释放能量,造成地面震动的现象,不能引起火山喷发 ②地震是地球释放内能的一种形式  ③所有的地震人都能感受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 D. ②
7、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主要是因为日本地处【   】   板块和【  】   板块交界处,属于   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2)图中①处是由于板块的   (填“碰撞”或“张裂”)而形成的。
四、课后巩固:
1、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B.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2、2020年1月1 日以来,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106次,1月19日在新疆伽师发生了6.4级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 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 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3、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
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
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
4、如图是地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是震源,A是震中 B.AB是震源深度
C.AC和AD都是震中距 D.地震对D的影响大于对A的影响
5、当地震发生时,下列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 远离石油、化学、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和设施
C. 如果在楼层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小房间的墙角里
D. 如果在楼层很高的地方,通过电梯迅速到楼下
6、下面与地震相关的叙述中,可信的是( )
A. 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躲再床下或桌下
B. 海地地震引发海啸时,天津沿海地区居民要马上撤离
C. 蚂蚁频繁搬家,说明要地震了,应该立即通知邻居们逃生
D. 有人预测2017年5月10日四川要发生地震
7、下列与地震预兆无关的是( )
A. 遍地干旱,作物枯萎,用水紧张
B. 鸡鸣狗叫、蚂蚁搬家、老鼠出洞等一些动物行为反常
C. 仪器测得该地的地球磁场、电场异常,地形发生变化
D. 地下水位突然升高,井水冒泡,地温明显升高
8、地震和火山的相同点为( )
A. 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外部 B. 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内部
C. 都对地形没有影响 D. 都分布在各大洲的内部
9、下列属于我同多地震的省是( )
A. 浙江省 B. 河南省 C. 云南省 D. 安徽省
10、.我国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城了地震。关于其成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
A. B. C. D.
11、有人统计过20世纪发生的大地震,发现80%都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前后,这难道是简单的巧合?为了研究影响地震的因素.小明从2010年后发生的许多次破坏性地震中随机选择了几次并记录在下表。
记录次数 1 2 3 4 5
地震时间 2010.1. 12 2010.1. 30 2010.2.27 2010.4.14 2011.3.11
地震地点 海地 中国四川 智利 中国玉树 日本
震级 7.3级 5级 8.8级 7.1级 9.0级
农历日期 十一月廿八 十二月十六 正月十四 三月初一 二月初七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
(2)小明的探究过程存在不科学之处,请指出:   。
12、近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很多起强烈的地震,2008年5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2009年4月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奎拉发生里氏6.3级地震,2010年1月海地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2010年4月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这些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1)从全球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和   一带。
(2)地震是一种会给人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
A.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如果在楼层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小房间的墙角
C.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断电
D.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台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3)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预报地震的是(  )
A.猪不进圈,鸡不入窝 B.井水浑浊,泉水暴涨
C.出现地光,异常屡现 D.人不吃饭,情绪不好
13、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地震是 的表现形式之一。
(2)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3)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 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1)内力 断开 错位 (2)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3)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2、500万 不到20
知识点2、
1、正确的逃生 (1)10余 室外 开阔 (2)蹲下 头顶 远离
(3)抢救物品
2、预兆 仪器的观测 异常 准确、及时
3、地震仪 发生和分布 抗震 4、5月12日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有: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放在头上、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高墙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但是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和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这些措施会导致逃生的危险,D符合题意。
例题2、D
解析:A、发生地震时,逃生时不能乘坐电梯,因为受地震影响电梯可能会发生事故;故A错误;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可以形成土壤肥沃的农田,只有形成灾难的火山喷发才是不利的;故B错误;C、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故C错误;D、火山和地震都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导致的;故D正确。
例题3、C
解析:台湾岛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符合题意。
例题4、C
解析: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说法正确,A错误; B: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说法正确,B错误;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错误,应该分为六大板块,C正确; D: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说法正确,D错误。
例题5、(1)地球内力;断裂;错位 (2)震源;震中 (3)10余
解析:(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震源是地震的发源地, 一般位于地 表以下0~300千米处。震中是震源在地 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3)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10余秒钟。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底楼,应该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若是在高楼来不及 逃离,可根据你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三、随堂练习:
1、C 2、D 3、A 4、C 5、B 6、D
7、(1)C;亚欧大陆;D;太平洋;环太平洋陆地及周围海区 (2)碰撞
四、课后巩固:
1、D 2、B 3、C 4、D 5、D 6、A
7、A 8、B 9、C 10、D
11、(1)地震的发生与农历日期有关吗 (2)统计次数太少
12、(1)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2)D (3)D
13、(1)地壳运动 (2)亚欧 (3)地幔。(1)地壳变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教学设计
课题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选自浙教版七上第三章第4节内容,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地壳变动的证据、火山和地震。前面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及内部结构,但对地壳的变动的认识几乎为空,所以通过地壳变动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获得一些难过收集证据来证明假设的体验,提高培养收集信息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几节内容的学习作一个有效的铺垫。 本节内容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为地壳变动的证据、火山,第2课时为地震内容。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能对照地图说出全球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科学思维:以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建立知识得比较、归纳得学习素养。探究实践:通过课前资料收集、课堂成果汇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自主学习、与人合作、表达交流的综合能力。态度责任:通过地震防震知识的学习,树立奋发学习,努力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通过国情教育,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 地震的活动及其分布。
难点 产生地震的巨大能量来源于什么地方,火山和地震又为何呈带状分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地壳变动的证据有 、 、 等; 2、地壳变动出现了 、 、 等现象; 3、 和 是地壳变动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4、火山一般分布在哪些区域?过渡:其实,火山多发的这两个区域也是地震多发地带。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地震 1、地震: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 2、引发地震的原因: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3、地震的分布: 全球的地震与火山分布区域相似,主要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活动: 比较地震、火山分布与六大板块分布图,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右上)[参考:1)从全球来看,地震和火山主要分布区域几乎重合; 2)地震和火山多发地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3)火山、地震的发生与地壳板块的运动有关。]4、全球地震的发生量: 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余次。当然,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只有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才能测知。而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 5、地震构造: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等。读图: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对照中国地震分布图, 看看你的家乡是否也处在地震带上?二、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1、地震的危害: 不同强度的地震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几次大的地震,并常常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等灾难。 全球历史十大地震排行榜:视频:地震阅读:汶川地震2、地震的预防和预测: 1)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民间流传着许多预报地震的方法,如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 2)人们还可以借助于仪器的观测和观察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 3)目前,地震学家通过观 测地震仪,能准确地测量出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并正在进一步探索地震发生和分布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 注意: 中国地震预报发布权在省级以上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4) 通过设计一些抗震建筑物来减少地震的危害。 阅读:张衡与地动仪3、地震时的自救与逃生: 一般而言,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10 余秒钟。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 1)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以免因慌乱发生挤压、踩踏事故。 2)若你所在的位置是底楼,应该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 3)若是在高楼来不及逃离,可根据你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如,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闭眼, 将书包或提包放在头顶等。 4)若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等。 地震发生时,切记不要进入室内抢救物品和救援他人,以免作无谓的牺牲。 视频:地球逃生小知识 学生对地震现象及其灾难性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分布不太了解,这里将火山地震分布一起展示,并且加入板块内容(板块上1课时中也有拓展提及),使学生对地震的成因有所理解。学生对破坏性的地震关注较多,这里让学生明白地震不一定都有破坏性地震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其破坏性强弱的原因浙江不是地震多发地,多年来一直没出现过较大的地震,由此引发学生的爱家乡情怀,提升幸福感。大地震有破坏性,但预测与预报都有一定,困难,引发学生思考,长大后为此作贡献逃生是重点之一,使学生知道如何有效自救,提高生存质量。图片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模仿、学习。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证据 B. 火山带和地震带高度重叠,是因为这些地区是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 C. 每次地震,都会引发海啸 D. 地震来临时,高楼层的人可以躲在桌子底下2、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生灾害时需科学自救,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D ) A.地震发生时,室外同学应立即跑到楼内躲避B.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0,就地等待救援C.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D.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 用大量冷冷水冲洗受伤处3、近几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4、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B ) A. 板块的内部 B.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C. 大陆内部 D. 大洋沿岸地带 5、 尼泊尔大地震发生之后,爱动手的李明上网查找了近几年全球发生的6级以上的地震,并在板块分布图上标注了位置。据此,你认为李明在查找资料之前,作出的合理假设是( A ) A. 大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边界处附近 B. 大地震很容易引发海啸
C. 发生地震的地方容易喷发火山 D. 主震发生之后,还会发生余震6、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B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7、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的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10多秒的时间,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或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C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8、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部分世界大地震相关信息表 材料二:世界板块及震中位置分布图 (1)图中的A位于 地震带; (2)地震C处于________(选填“低”“中”或“高”)纬度,该地震的发生与印度洋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运动有关; (3)比较B、C两次地震,地震C比地震B人员伤亡大,房屋倒塌数量多。请分析地震C破坏力更大的可能原因有 。(请写出至少2点原因) [参考:(1)环太平洋的陆地及海区 (2)中;亚欧
(3)地震 C 的震源深度比地震 B 浅;地震 C 的震级比地震 B 的震级大;地震 C 所在地人口更加密集;地震 C 所在地房屋缺乏防震措施;地震 C 所在地的人缺乏避震知识等]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