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习题课件(2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习题课件(2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3 18:24:05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第18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2+1=-3 B.-5-2=-3
C.-12=1 D.(-1)3=-1
2.下列算式结果最大的是( )
A.2+(-2) B.2-(-2)
C.2×(-2) D.2÷(-2)
D
B

1
12
0
8
10
-2

解:原式=1-(-2)
=3.
解:原式=-4-5+9
=0.
解:原式=-1×3+(-8)÷(-4)
=-3+2
=-1.


B组(能力提升)

-11


7.计算:
(1)-32×(-2)+42÷(-2)3-|-22|;
解:原式=-9×(-2)+16÷(-8)-4
=18-2-4
=12.
(2)-12 020+[1-(2-22)×3]+(-1)2 020.
解:原式=-1+[1-(2-4)×3]+1
=-1+(1+6)+1
=-1+7+1
=7.
C组(拓展探究)


谢 谢

3(共10张PPT)
第15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C
A

-2
6

50

-3
-5
0





解:原式=0.91÷0.13
=7.

B组(能力提升)

C
B



C组(拓展探究)


谢 谢

3
解:原式=一(24身×
(24X+6×号
解:①当a>0,b>0时
=1+1+1=3:
ab
2
a>0
<≤0时
ab
3
0
1+1
b
ab
<0时
lb
所以
的值为3或
-1.
|bl
ab(共12张PPT)
第1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把(-9)-(+6)+(-1)-(-2)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
A.-9+6+1-2 B.-9-6-1+2
C.-9-6+1-2 D.-9-6+1+2
B
2.计算:
(1)-6-(-13)+(-9);
(2)(-30)-(-19)+27-48-(+16);
解:原式=-6+13-9
=-2.
解:原式=-30+19+27-48-16
=-48.


3.检修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路线.约定向东走为正,向西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收工时,行走记录(单位:km)如下:+12,-9,+6,-5,-10,+13,-3,+7,+5.回答下列问题:
(1)收工时在A地的哪边?距A地多远?
(2)若每千米耗油0.4 L,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解:(1)由题意,得+12-9+6-5-10+13-3+7+5=16(km).
答:收工时在A地的东边,距A地16 km远.
(2)0.4×(|+12|+|-9|+|+6|+|-5|+|-10|+|+13|+|-3|+|+7|+|+5|)=0.4×(12+9+6+5+10+13+3+7+5)=0.4×70=28(L).
答:共耗油28 L.
B组(能力提升)

0



6.小李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他以30 min为基准,将连续七天的跑步时间(单位:min)记录如下:+10,-8,+12,-6,+11,+14,-3(超过30 min的部分记为“+”,不足30 min的部分记为“-”).
(1)小李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几分钟?
(2)若小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0.1 km/min,请你计算这七天他共跑了多少千米?
解:(1)14-(-8)=22(min).
答:小李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22 min.
(2)30×7+(10-8+12-6+11+14-3)=240(min),240×0.1=24(km).
答:这七天他共跑了24 km.
C组(拓展探究)
7.计算:1-2-3+4+5-6-7+8+…+2 009-2 010-2 011+2 012.
解:原式=(1-2-3+4)+(5-6-7+8)+…+(2 009-2 010-2 011+2 012)
=0.
谢 谢(共10张PPT)
第9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加法法则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 计算23+(-11)的结果是( )
A. 12 B. -12
C. 34 D. -34
2.比-2大3的数是( )
A. -3 B. -2
C. 1 D. 2
A
C
3.已知A地的海拔高度是-6 m,B地比A地高17 m,B地的海拔高度是( )
A. -23 m B. 23 m
C. 11 m D. -11 m
4.某水库第一天水位下降5 cm,第二天水位上升8 cm,这两天水位变化情况是上涨了3 cm,用算式表示这个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上涨为正).
C
-5+8=3(cm)
5. 计算:
(1)3+3=__________;
(2)(-3)+(-3)=__________;
(3)(-11)+(+5)=__________;
(4)(+11)+(-3)=__________;
(5)(-8)+8=__________;
(6)0+(-9)=__________.
6
-6
-6
8
0
-9

解:原式=0.

B组(能力提升)
7.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 1 B. 0 C. -1 D. 3
B
8.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
A. 一定都是负数
B. 一定是0与一个负数
C. 一定是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
D. 可能是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可能都是负数,也可能是0和一个负数
9.a是最大的负整数,b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两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
D
-1



C组(拓展探究)
11.已知|a|=2,|b|=2,|c|=3,且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F1-9-1所示,计算a+b+c的值.
解:由数轴上a,b,c的位置知,
b<0<a<c.
又因为|a|=2,|b|=2,|c|=3,
所以a=2,b=-2,c=3.
故a+b+c=2+(-2)+3=3.
谢 谢(共12张PPT)
第19课时 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根据科学家估计,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 550 000 000年,将数据4 5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55×107 B.0.455×1010
C.45.5×108 D.4.55×109
D
2.用四舍五入法对0.039 67(保留到0.001)取近似值为( )
A.0.040 B.0.039
C.0.041 D.0.039 7
A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下列各数:
(1) 3 082 000 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040 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80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050 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2×109
3.04×106
8.005×102
-3.05×106
4.将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
(1)1.2×1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1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03×10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49×10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 000
50 000 000
603 000 000
-7 490 000
5.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1.424 9≈__________(精确到百分位);
(2)0.029 51≈__________(精确到0.001);
(3)9.403≈__________(精确到个位);
(4)47.155≈__________(精确到0.1).
1.42
0.030
9
47.2
B组(能力提升)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似数5千和近似数5 000的精确度是相同的
B.近似数8.4和近似数0.7的精确度不一样
C.2.46万精确到百分位
D.317 500四舍五入精确到千位可以表示为31.8万
D
7.2022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将11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114×108 B.114×1012
C.1.14×1012 D.1.14×1014
D
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光速每秒30万km=__________m/s;
(2)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北京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据统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大陆地区观看人数约3.16亿人,其中3.1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_;
(3)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截至2021年10月2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4 621.7万剂次.将数据224 621.7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
3×108
3.16×108
2.246 217×109
9.按要求填空:
(1)8.965≈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2)3.704≈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百分位);
(3)345 800≈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千位);
(4)347 995≈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百位);
(5)近似数5.63×106精确到__________位;
(6)近似数1.70×104精确到__________位;
(7)近似数5.20万精确到 __________位;
(8)近似数34.42亿精确到__________位.
9.0
3.70
3.46×105
3.480×105



百万
C组(拓展探究)
10.北京飞控中心通过无线电波控制,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的画面传回到大屏幕上.已知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5 km/s,无线电波到月球并返回地面用了2.57 s,求此时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精确到1 000 km)

谢 谢(共12张PPT)
第5课时 相反数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A
2.如图F1-5-1,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是( )
A. 点A和点D B. 点B和点C
C. 点A和点C D. 点B和点D
C
3.填空:
(1)-2.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1.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
(2)如果a的相反数是-3,那么a=__________.
4.-(-8)是__________的相反数,-(+4)是__________的相反数.
5.如果A与-3互为相反数,那么A+4是__________.
2.5
-1.5
0
3
-8
4
7

8
-0.75

5.1


B组(能力提升)
8.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3)和-3
B. -(+3)和-3
C. -(+3)和+(-3)
D. -(-3)和+(-3)
D
9.如果a=-a,那么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是( )
A. 原点左侧 B. 原点右侧
C. 原点或原点右侧 D. 原点
D
10. 如图F1-5-2,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R表示的数是-1,那么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点是__________.
P,Q
C组(拓展探究)
11.填空:
(1)化简下列各式:
①-(-5)=__________;
②-(+5)=__________;
③-[-(+5)]=__________;
④-{-[-(+5)]}=__________.
5
-5
5
-5
(2)猜想:
①当+5前面有2 020个负号时,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_;
②当+5前面有2 021个负号时,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_;
③当+5前面有2 022个负号时,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_.
(3)根据(2)中的猜想,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5
-5
5
(3)规律:一个数的前面有奇数个负号,化简后的结果等于它的相反数;一个数的前面有偶数个负号,化简后的结果等于它本身.
谢 谢(共11张PPT)
第10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2)——运算律的运用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计算:
(1)23+(-17)+(+7)+(-13);
解:原式=[23+(+7)]+[(-17)+(-13)]
=30+(-30)
=0.
(2)(-1.76)+(-19.15)+(-8.24);
解:原式=[(-1.76)+(-8.24)]+(-19.15)
=(-10)+(-19.15)
=-29.15.




2. 某散酒销售商有10桶散酒准备销售,称得质量如下(单位:kg):199,198,198.5,201,199.5,202,197,200.5,203,201.5.
(1)每桶散酒超过200 kg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 请用正、负数表示这10桶散酒的质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这10桶散酒的总质量.
-1,-2,-1.5,+1,-0.5,+2,-3,+0.5,+3,+1.5
解: (2)(-1)+(-2)+(-1.5)+1+(-0.5)+2+(-3)+0.5+3+1.5=0,
0+200×10=2 000(kg).
答:这10桶散酒的总质量为2 000 kg.
B组(能力提升)

0
-3


5.在抗洪抢险中,人民解放军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到达B地,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当天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km)
14,-9,18,-7,13,-6,10,-5.
问:(1)B地在A地的什么位置;
(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 L,油箱容量为29 L,途中需补充多少升油?
解:(1)因为14-9+18-7+13-6+10-5=28(km),
所以B地在A地正东方向,离A地有28 km.
(2)因为|14|+|-9|+|+18|+|-7|+|13|+|-6|+|10|+|-5|=82(km),
所以82×0.5-29=12(L).
所以途中需补充12 L油.
C组(拓展探究)
6.(+1)+(-2)+(+3)+(-4)+…+(+99)+(-100).

谢 谢(共11张PPT)
第17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53表示( )
A.5×5×5 B.5×3
C.3×3×3×3×3 D.5+5+5
A

B
-3
2
9
3
2
-9

36




5.计算:
(1)-3×(-2)2÷(-1)4;
(2)-12+(-4)3+(-2)3-(-3)2.
解:原式=-3×4÷1
=-12.
解:原式=-1-64-8-9
=-82.
B组(能力提升)
6.一个数的平方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
A.1 B.-1
C.±1 D.±1 和0
7.平方等于64的数是__________,立方等于64的数是__________.
A
±8
4
8.化简:(n为正整数)
(1)(-1)2n=__________;
(2)(-1)2n+1=__________.
9.填空:
(1)1 m长的小棒,第1次截去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
此截下去,第4次后剩下的小棒长__________m;
(2)某种细菌每过30 min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 h,这种细菌由1个能分裂成__________个.
1
-1

64
10.已知|x-1|+(y+2)2=0,则(x+y)2 022=__________.
11.计算:-12×(3-7)2÷(-2)3.
1
解:原式=-1×(-4)2÷(-2)3
=-16÷(-8)
=2.
C组(拓展探究)
12.(1)计算下面两组算式:
①(3×5)2=__________;
32×52=__________;
②[(-2)×3]2=__________;
(-2)2×32=__________;
(2)根据(1)结果猜想:(ab)3=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3)猜想与验证:当n为正整数时,(ab)n等于什么?请你利用乘方的意义说明理由.
225
225
36
36
a3b3
解:(3)当n为正整数时,(ab)n=anbn.
理由如下:当n为正整数时,
(ab)n=ab·ab·…·ab=a·a·…·a·b·b·…·b=anbn.
所以当n为正整数时,(ab)n=anbn.
n个ab
n个a
n个b
谢 谢(共11张PPT)
第3课时 有理数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小的有理数为零
B.大于-3且小于2的整数有3个
C.有最小的正数
D.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D
3.对于-3.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负数不是分数
B. 是分数不是有理数
C. 是负数也是分数
D. 不是分数是有理数
4.写出一个是分数但不是正数的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3,0,+8,-100




B组(能力提升)
6.下列说法:①零是正数;②零是整数;③零是最小的有理数;④零是最小的自然数;⑤零是最大的负数;⑥零是非负数;⑦零是偶数.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B

A
C

0.1,1, 22,
-35,0,1,22,

0,1,22,
C组(拓展探究)

(2)把A,B,C三个数的“家族”中的负数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时属于A,B,C三个数的“家族”的数是__________.

2.1
解:(1)如答图F1-3-1.
谢 谢(共11张PPT)
第16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B
-7
1
12


解:原式=-9-2
=-11.


解:原式=-20+3
=-17.

B组(能力提升)




5.下表为某校七年级50名学生参加某次跳绳比赛的情况,规定标准数量为每人每分钟100个.
(1)求50名同学中跳绳最多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多少个,跳绳最少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多少个;
(2)跳绳比赛的计分方式如下:
①若每分钟跳绳个数是规定标准数量,不计分;
②若每分钟跳绳个数超过规定标准数量,每多跳1个绳加2分;
③若每分钟跳绳个数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数量,每少跳1个绳扣1分.
实际跳绳个数与标准数量的差值/个 -2 -1 0 4 5 6
人数 6 12 7 6 11 8
如果这50名同学跳绳总积分超过200分,便可得到学校的奖励,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50名同学能否得到学校奖励?
解:(1)50名同学中跳绳最多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100+6=106(个),
跳绳最少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100-2=98(个).
答:50名同学中跳绳最多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106个,跳绳最少的同学一分钟跳的次数是98个.
(2)由题意,得(4×6+5×11+6×8)×2-(-2×6-1×12)×(-1)=230(分).
因为230>200,所以能得到学校奖励.
答:这50名同学能得到学校奖励.
C组(拓展探究)
6.现定义两种运算:“ ”与“ ”,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b,a b=a+b-1,a b=a×b-1,求4 [(6 8) (3 5)]的值.
解:根据新运算的定义,得
(6 8)=6+8-1=13,
(3 5)=3×5-1=14.
则(6 8) (3 5)
=13 14
=13+14-1
=26.
则4 [(6 8) (3 5)]
=4 26
=4×26-1
=103.
谢 谢(共9张PPT)
第1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计算5-(-6)的结果是( )
A. -1 B. 11 C. 1 D. -11
2.比-4小2的数是( )
A. -1 B. -2 C. -6 D. 0
B
C
3.A,B,C三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分别是124 m,38 m,-72 m,那么最低点比最高点低( )
A. 196 m B. -196 m
C. 110 m D. -110 m
A
4.计算:
(1)3-7=__________;
(2)3-(-7)=__________;
(3)(-3)-(+7)=__________;
(4)-3-7=__________;
(5)6-(-6)=__________;
(6)-6-(-6)=__________;
(7)0-6=__________;
(8)9-(-11)=__________.
-4
10
-10
-10
12
0
-6
20

解:原式=1.9+(-2.8)
=-0.9.

(3)0-(-12.19); (4)|-3|-(-2).
解:原式=12.19.
解:原式=3+2
=5.
B组(能力提升)
6.计算8-(2-5)的结果等于( )
A. 2 B. 11 C. -2 D. -8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 某个数减去一个负数,一定大于这个数减去一个正数
C. 0减去任何一个数,都得负数
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减一定等于0
B
B
8.列式并解答:
(1)我国吐鲁番盆地海拔为-155 m,地中海附近的死海湖面海拔为-392 m,吐鲁番盆地比死海湖面高出多少米
(2)物体位于地面上方2 m处,下降3 m后又下降5 m,最后物体在地面之下多少米处
解:(1)-155-(-392)=-155+392=237(m).
答:吐鲁番盆地比死海湖面高出237 m.
(2)2-3-5=-6(m).
答:最后物体在地面之下6 m处.
C组(拓展探究)
9.填空:
(1)已知|a-1|=2,|b+1|=3,a<0,b>0,则a-b的值为__________;
(2)已知|a|=9,|b|=6,a>b,则a-b的值为__________;
(3)已知|a|=9,|b|=6,|a-b|=b-a,则a-b的值为__________.
-3
3或15
-15或-3
谢 谢(共9张PPT)
第1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1)——乘法法则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D
B

-27
24
1
0


解:原式=1.
解:原式=-6.
解:原式=-10.


解:原式=-4.
B组(能力提升)
5.在数-3,2,-4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其中积最小的是( )
A.-6 B.-12 C.-8 D.12
6.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有理数相乘,积为( )
A.正数 B.负数
C.零 D.负数或零
C
D
7.比较a和3a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3a>a B.3a=a
C.3a8.若x+y<0,xy<0,x>y,则有( )
A.x>0,y<0,x的绝对值较大
B.x>0,y<0,y的绝对值较大
C.x<0,y>0,x的绝对值较大
D.x<0,y>0,y的绝对值较大
D
B




解:规定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由题意,得(-30)×10=-300(m).
答:此时潜水艇与海平面的距离为向下潜沉300 m.
C组(拓展探究)


谢 谢

3
9.10×
-0

8
10.某潜水艇停于海平面下某处,现因训练需要以30m/min的速
度向下潜沉,问向下潜沉10min后潜水艇与海平面的距离怎样变
化?(用乘法算式表示结果)
解:因为一个数的相反数是2
所以这个数为
因为一个数的绝对值是2,
所以这个数为或二
①当另外一个数为时,这两个数的积为×
②当另外一个数为时,这两个数的积为”
所以这两个数的积为士6.(共11张PPT)
第20课时 有理数章节复习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B
B
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成为冬奥名副其实的顶流,某款手办玩具摆件销量已经超过了6万.6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6×105 B.0.6×105
C.6×104 D.0.6×104
C




3.90




解:原式=4+(18+6)÷4
=4+24÷4
=4+6
=10.
B组(能力提升)

5
9
±3
10.某校七年级1至4班计划每班购买数量相同的图书布置班级读书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购书量与计划有出入,下表是实际购书情况:
(1)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4个班实际购书共__________本;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实际购买量/本 a 33 c 21
实际购买量与计划购数量的差值/本 12 b -8 -9
42
3
22
118
(3)书店给出一种优惠方案:一次购买不少于15本,其中2本书免费. 若每本书售价为30元,请计算这4个班整体购书的最低总花费是多少元?
解:(3)如果每次购买15本,则可以购买7次,且最后还剩13本书单独购买,
即最低总花费为30×(15-2)×7+30×13=3 120(元).
答:这4个班整体购书的最低总花费是3 120元.
C组(拓展探究)
11.小明同学在一次找规律的游戏中发现如下的数字和规律,请你按照所给的式子,解答下列问题:
1+3=4=22,
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1)试猜想:①1+3+5+7+9+11+…+29=__________;
②1+3+5+7+9+11+…+(2n-1)+(2n+1)=__________;
(2)用上述规律计算:21+23+25+…+57+59=__________.
225
(n+1)2
800
谢 谢(共10张PPT)
第6课时 绝对值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D
C
3.检测篮球时,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下面最接近标准的是( )
B

A

3.5
-3
-3.7
10
6.一只蚂蚁从点P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向东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西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行记录如下(单位:cm):+5,-4,+10,-7.
(1)蚂蚁一共爬行了多少厘米?
(2)若蚂蚁每爬行2 cm就得到一块肉,则它共得到多少块肉?
解:(1)|+5|+|-4|+|+10|+|-7|=5+4+10+7=26(cm).
答:蚂蚁一共爬行了26 cm.
(2)26÷2=13(块).
答:它共得到13块肉.
B组(能力提升)

B
C

7或-3
2

10. 某的士司机在东风路上开车接送乘客,从A地出发(以向东为正方向),他一小时内行驶的里程记录如下(单位:km):+6,-8,-10,+10,-6. 若该车平均每千米可获1.5元的收入,这位司机每天工作8 h,请估计他一天的收入是多少元.
解:|+6|+|-8|+|-10|+|+10|+|-6|=40(km),
40×1.5×8=480(元).
答:估计他一天的收入是480元.
C组(拓展探究)


谢 谢(共12张PPT)
第1课时 正数和负数(1)——相关概念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C
2.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我们记作+701,那么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可记作( )
A. 259 B. -960
C. -259 D. 442
C

B
4. 下列各组数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 盈利400元和运出货物20 t
B. 向东走4 km和向南走4 km
C. 身高180 cm和身高90 cm
D. 收入500元和支出200元
D

②④⑤
①⑥

6. 填空:
(1)如果水位下降3 m记作-3 m,那么水位上升4 m记作__________;
(2)一艘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50 m,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10 m处,则鲨鱼所在的高度是__________m.
+4 m
-40
B组(能力提升)
7.一个物体向东移动了5 m记作移动+5 m,若这个物体移动了-10 m,则这时下列关于物体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向西移动了15 m
B. 向东移动了15 m
C. 向西移动了10 m
D. 向东移动了10 m
C
8.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 kg,小强体重无变化,那么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加值分别是:
(1)小明体重增加__________kg;
(2)小华体重增加__________kg;
(3)小强体重增加__________kg.
2
-1
0
9.如图F1-1-1是李叔叔10月12日至10月15日的微信零钱明细,其中正数表示收款,负数表示付款,10月14日19:05扫二维码付款给便利店后余额为__________元.
127.18
C组(拓展探究)
10.找规律,填空:
(1)1,-2,3,-4,5,-6,…,第10个数是__________;
(2)1,-3,5,-7,9,…,第10个数是__________;
(3)-2,4,-6,8,…,第10 个数是__________;
(4)1,-1,1,-1,…的前100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
(5)1,-4,9,-16,25,…,第10个数是__________.
-10
-19
20
0
-100
谢 谢(共11张PPT)
第7课时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D
D
3.比较-3,1,-2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3<-2<1 B. -2<-3<1
C. 1<-2<-3 D. 1<-3<-2
A
4.下表是世界五大洲的最低点及其海拔高度,根据以下数据,海拔最低的是( )
A. 美洲死谷海 B. 大洋洲北艾尔湖
C. 亚洲死海 D. 非洲阿萨尔湖
C
世界五大洲的最低点 亚洲死海 欧洲里海 非洲阿萨尔湖 大洋洲北艾尔湖 美洲死谷海
海拔/m -422 -28 -153 -16 -85
5.比较大小,用“>”“<”或“=”填空:
(1)0__________3;
(2)-3__________0;
(3)-3__________-4;
(4)4__________-3;
(5)-100__________-0.01.







B组(能力提升)
7.在有理数中,有( )
A. 最大的数 B. 最小的数
C. 绝对值最大的数 D. 绝对值最小的数
D

D
>
<

2






C组(拓展探究)
12.若a为有理数,试比较a与-a的大小.
解:当a>0时,-a<0,所以a>-a;
当a=0时,-a=0,所以a=-a;
当a<0时,-a>0,所以a<-a.
谢 谢(共11张PPT)
第14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2)——运算律的运用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2)×(-3)=6
B.(-3)×(-2)×(-4)=-24
C.(-5)×(-2)×0×(-4)=-40
D.(-12)×(+6)=-72
C

D
-24
-1 200
1 680
0

解:原式=-5×6×10×8
=-2 400.


解:原式=4×2.5×9
=90.

B组(能力提升)
5.若a<c<0<b,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abc<0 B.abc=0
C.abc>0 D.无法确定
6.绝对值小于2 020的所有整数的乘积为__________.
C
0






C组(拓展探究)
8.按图F1-14-1的规律,在第四个方框内填入的数应为__________.
-260
谢 谢

3
:原式-(100司)×(27
=100×(-27)2×27
=-27003
=-2697.
解:原式2×(3X母义(目
-(3×32罗
X30
-1
-2-2
-3-3
-4-4
-5
-14
-54
-132
-4
-3-5
-4-6
-5
-7
-6
图F1-14-1(共12张PPT)
第2课时 正数和负数(2)——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 检查四个篮球的质量,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检查的结果如下:+4,+7,-3,-8. 其中质量最好的是( )
A. +4 B. +7
C. -3 D. -8
C
2.一种巧克力的质量标识为“100 g±0.5 g”,则下列质量合格的是( )
A. 95 g B. 99.8 g
C. 100.6 g D. 101 g
3.小丽从超市买回几袋酸奶,因当天喝不完,想放进冰箱里冷藏,酸奶上标明保存温度是(4±2) ℃,则小丽可以调节冰箱的温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范围内.
B
2
6
4.某小组在一次数学竞赛中的平均分为90分,若张红得了85分可记为-5分,则:
(1)小明得了92分,可记为__________分;
(2)程佳得了90分,可记为__________分;
(3)-7分表示得了__________分.
+2
0
83
5. 小聪和小明从同一点出发,小聪向南走了3 km,小明向北走了2 km.
(1)请你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小聪和小明走的距离;(规定向南为正)
(2)小聪和小明这时相距多少千米?
解:(1)小聪走的距离是+3 km,小明走的距离是-2 km.
(2)3+2=5(km).
答:小聪和小明这时相距5 km.
B组(能力提升)
6.某一批优质大米的包装袋上标有质量为(25±0.2) kg的字样,若从中任意挑出两袋,则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A. 0.2 kg B. 0.3 kg
C. 0.4 kg D. 0.5 kg
C
7.上周五某股民小王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则在本周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 )
A. 34元 B. 35元 C. 36元 D. 37元
A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元 +4 +4.5 -1 -2.5 -6
8.北京与莫斯科的时差为5小时,例如北京时间13:00,同一时刻的莫斯科时间是8:00. 小丽和小红分别在北京和莫斯科,她们相约在各自当地时间9:00~17:00之间选择一个时刻开始通话,这个时刻可以是北京时间( )
A. 10:00 B. 12:00 C. 15:00 D. 18:00
C
9.一个水库某天8:00的水位为-0.1 m(以警戒线为基准,记高于警戒线的水位为正).在以后的6个时刻测得的水位升降情况如下(记上升为正,单位:m):0.5,-0.8,0,-0.2,-0.3,●(最后一个时刻的水位升降情况被墨水污染),经过6次水位升降后,水库的水位恰好位于警戒线,则被墨水污染的数值是( )
A. 0.7 B. 0.8 C. 0.9 D. 1.0
C
C组(拓展探究)
10. 张老师以班级平均分为基准记录成绩,超过基准成绩记为正,不足记为负.他把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简记为+8,-6,+12,-3. 又知道甲同学的成绩为85分,则其他三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多少
解:因为甲的成绩为85分,且甲的记分为+8,
所以班级平均分是85-8=77(分).
所以乙的成绩是77-6=71(分),
丙的成绩是77+12=89(分),
丁的成绩是77-3=74(分).
答:乙的成绩是71分,丙的成绩是89分,丁的成绩是74分.
谢 谢(共10张PPT)
第4课时 数轴
第一章 有理数
A组(基础过关)
1. 下列选项所画数轴正确的是( )
C
2.在数轴上,原点表示的数是( )
A. 1 B. 0
C. -1 D. 不能确定
3.数轴上点M到原点的距离是5,则点M表示的数是( )
A.5 B.-5
C.5或-5 D.不能确定
B
C
4.如图F1-4-1,指出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
点A表示__________,点B表示__________,点C表示__________,点D表示__________.
-5
-1.5
2.5
6

解:如答图F1-4-1.
B组(能力提升)
6. 下列语句:①数轴上的点仅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线段;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确的说法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数轴上点A表示3,从点A出发,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A
-1或7
8.如图F1-4-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出,终点表示的数是-2. 参照图中所给的信息,完成填空:
已知A,B都是数轴上的点.
(1)若点A表示的数是-3,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至点A1,则点A1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2


-3
C组(拓展探究)
9.如图F1-4-3,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O′点,点O′对应的数是( )
A. 3 B. 3.1 C. π D. 3.2
C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