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月)
一、单选题
1.(2021·新蔡模拟)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纯合子杂交产生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②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④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并不是纯合子杂交的后代就是显性性状,如AAbb和aabb杂交,子一代为Aabb,其中子一代bb表现出来的性状并不是显性性状,①错误;
②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②错误;
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③正确;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④正确;
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⑤正确。
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2、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3、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A和a。
4、性状分离是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2.(2022高一下·长春月考)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D.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
【答案】D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
【解析】【解答】A.若黄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自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若绿色果皮植株也为纯合子,自交也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若都为纯合子,正交、反交都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果皮植株或黄色果皮植株都为纯合子,则分别自交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果皮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显隐性,若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果皮植株为纯合子,再让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若后代都为黄色,则黄色为显性,若后代都为绿色,则绿色为显性,若后代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则黄色杂合子,则黄色为显性性状,两种实验结合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设计实验,判断显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
①能自交的进行自交:
A.有性状分离:子代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B.无性状分离的,原亲本再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出的为显性性状。
②不能自交的,两个亲本杂交
A.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B.有性状分离,则与亲代具有相同性状的子代回交
a.有性状分离,该性状为显性。
b.无性状分离,该性状为隐性。
3.(2017高二上·临海期中)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
【解析】【解答】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绵羊的白毛和黒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一词,属于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4.(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 )
A.套袋→去雄→授粉→套袋 B.去雄→套袋→授粉→挂标签
C.套袋→去雄→授粉→套袋 D.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只进行自交,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需要人工授粉,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就是豌豆是雌雄同株两性花,且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需要人工授粉,在授粉之前需要对花进行去雄,避免其自交;整个流程及目的概括如下:人工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的全部雄蕊,避免自交)→ 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套袋(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
5.(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答案】B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
【解析】【解答】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采用测交;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采用杂交法和自交法,但是自交只能用于植物;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采用自交法;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因为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只含有一种隐性配子,能使F1中含有的基因在后代中全表现出来,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可推知F1的基因型、产生的配子种类及F1产生配子的比例。
6.(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个小桶内放置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
B.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C.每次记录完后应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D.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50%
【答案】A
【知识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每个桶内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数量要相等,但是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不一定相等。A符合题意;
B、 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不符合题意;
C、 每次记录完后应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C不符合题意;
D、 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DD:Dd:dd约等于1:2:1,所以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5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7.(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 1:1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
【解析】【解答】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不属于性状分离,①错误;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属于测交,不属于性状分离,②错误;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说明亲代圆粒豌豆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③正确;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说明粉色花的紫茉莉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④正确。
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8.(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中哪个过程 ( )
A.①和② B.① C.② D.②和③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据图分析①过程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②过程是受精作用,雌雄配子间随机结合,③过程是子一代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统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即①,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9.(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孟德尔的实验中,与F1黄色圆粒豌豆(YyRr)测交的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自由组合
【解析】【解答】孟德尔的实验中,与F1黄色圆粒豌豆(YyRr)测交的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孟德尔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过程中,对假说进行验证阶段采用测交实验,测交即F1与隐性个体进行交配。
10.(2022高一下·郑州期中)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遗传因子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深红色(1/16AABB):偏深红色(2/16AABb、2/16AaBB):中等红色(1/16AAbb、1/16aaBB、4/16AaBb):偏白色(2/16Aabb、2/16aaBb):白色(1/16aabb)=1:4:6:4:1。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显性基因的累加效应:显性基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表现型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显性基因越多,作用越强。
11.(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00%,据此得出F2成熟植株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为( )
A.2种3 : 4 B.4种12 : 6 : 2 :1
C.4种1 : 2 : 2 : 3 D.4种9:3 :3: 1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Rr,F2理论上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因为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所以高秆:矮秆=(3×2/3):1=2:1,抗病:易感病=3:(1×1/2)=6:1,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1)x(2:1)=12:6:2:1,表现型是4种,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玉米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关于自由组合的实质与应用中,进行两对性状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计算时,可以化繁为简,运用拆分法,先依据分离定律单独计算每对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再根据乘法定理进行自由组合。
12.(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纯合红花窄叶基因型为AAbb,纯合白花阔叶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与"某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阔叶:窄叶=3:1,由子代的表现及其比例逆推“某植株”的其因型为aaBb,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题干明确表示牵牛花花色与叶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进行时,将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运用拆分法,简化为后代中红花:白花=1:1,阔叶:窄叶=3:1,由子代的表现及其比例逆推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组合。
13.(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6 B.1/6;1/9 C.1/6;5/12 D.3/8;1/9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①组全部让其自交,Aa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有隐性个体aa,所占比例为1/4×2/3=1/6;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即自由交配,Aa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会有隐性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在两种交配方式中的应用,注意自由交配下每个个体与异性交配的机会均等,即可快速计算出结果。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14.(2019高一下·慈利期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 )
A.4/16 B.2/16 C.6/16 D.8/16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可以拆成①Aa×Aa,其后代的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2,②Bb×Bb,其后代的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2。因此,AaBb的水稻自交,子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1/2×1/2=1/4。
故答案为:A
【分析】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独立考虑法
基因具有独立性,一对基因的传递不受其它基因的影响,因而可以独立地考虑一对基因的传递情况,这样多对基因自由组合问题,就可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称为独立考虑法。
(1)基因型种类
例: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方法: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计算后代基因型种类
Aa×Aa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 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
Cc×CC 后代有2种基因型(1CC:1Cc)
将所得基因型种类数值相乘,即3×3×2=18种基因型。
(2)基因型比例
例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多少?
方法:分解成三个分离定律,分别计算Aa、Bb、Cc在后代中出的比例。
Aa×Aa Aa基因型占1/2
Bb×Bb Bb基因型占1/2
Cc×Cc Cc基因型占1/2
三者相乘即得到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比例:1/2×1/2×1/2=1/8。
(3)基因型推断
方法:独立考虑每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来推断亲代基因型,或根据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推断子代基因型。
15.(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A.27,7 B.16,9 C.27,9 D.16,7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即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Ee,二者婚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3×3×3=27种,根据题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图可知,子代性状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即显性基因个数越多,肤色越黑;AaBbEe和AaBbEe交配,其后代个体显性基因个数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7种表现型,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题干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控制人类肤色遗传的基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图示可知基因之间还具有累加效应,即显性基因个数越多,个体的肤色表现越黑。
二、多选题
16.(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答案】B,C,D
【知识点】假说-演绎和类比推理
【解析】【解答】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的过程,A错误;
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检验,如果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测交实验结果(演绎推理)相同,则提出的假说内容成立,B正确;
C."生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提出假说的内容,C正确;
D.如果假说的内容是正确的,那么"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整个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流程未: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与F1个体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核心);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表型;
(4)实验验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表型个体,说明假说的内容正确;
(5)得出结论:基因的分离定律。
17.(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隐性基因控制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答案】A,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无尾猫自交多代,后代中有有尾猫和无尾猫,说明有尾相对于无尾属于隐性性状,可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A不正确;
B.有尾是隐性性状,无尾猫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隐性基因控制,B正确;
C.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即后代中表型及其比例未无尾:有尾=2:1,且每代都会出现这样的比例,说明无尾是杂合子,纯合的无尾猫在胚胎时致死,所以自交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C不正确;
D.无尾猫(Aa)与有尾猫(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无尾):aa(有尾)=1:1,其中无尾猫约占1/2,D正确。
故答案为:AC。
【分析】根据题干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说明有尾相对于无尾是隐性性状,可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即后代中无尾:有尾=2:1,且每代都会出现这样的比例,由此可知无尾是杂合子,纯合的无尾猫AA在胚胎时致死,即无尾猫的基因型一定是Aa。
18.(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型比例中,F2代可能出现的是()
A.13:3 B.9:4:3 C.9:7 D.15:1
【答案】A,C,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F1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Ab、aB、ab,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A_bb(或aaB_)的个体表现为一种,其余都是另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为(9A_B_+3A_bb+laabb):3aaB_=13:3,A正确;
B.F1的基因型为AaBb,若AaBb自交后代出现9:4:3的情况,则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2:1,不符合题意,B错误;
C.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同一种,其余为另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为9A_B_:(3aaB_+3A_bb+1aabb)=9:7,C正确;
D.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9A_B_+3A_bb+3aaB_):laabb=15:1,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 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即A、a和B、b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说明这2对基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自由组合定律; 杂种一代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说明后代的四种基因型个体中,有三种的表现型一样,但具体是那些,从题干已有信息无法确定;因此F1自交后代的表型也是2种,具体比例要根据9:3:3:1进行可能性的推断。
19.(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答案】B,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正确;
B.因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红色和窄叶为显性性状,B错误;
C.花的白色为隐性性状,后代有白色花,故控制花色的隐性纯合基因无致死效应,C错误;
D.若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所以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中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可知红色窄叶植株中有3份致死,故没有纯合子,红色宽叶植株中有1份致死,也没有纯合子,白色窄叶植株中有1份纯合子,白色宽叶植株为1份纯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3×1/4+1/3×1/4=1/12+1/12=1/6,D正确。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题干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 ,又因为这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可以肯定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 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红色宽叶Aabb,白色窄叶aaBB、aaBb,白色宽叶aabb。
20.(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④aattdd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答案】A,B,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于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所以若采用花粉染色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①②③分别和④杂交,A错误;
B.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②和④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可以验证,B正确;
C.要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择①和④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Ttdd,子一代继续自交,最终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糯性抗病植株,C正确;
D.①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产生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两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D错误。
故答案为:AB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自由组合;题干的三对基因没有具体说明位置与关系,因此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是否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实就是验证每对基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三对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验证这两个遗传规律的关键是找到杂合子,方法都包含四种:①花粉鉴定法,②单倍体育种法,③测交法,④自交法。
三、实验题
21.(2019高二上·哈尔滨开学考)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P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 F1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 1 ∶
1 P 黄色子叶丁 ↓自交 F1 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 3 ∶ 1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2)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
(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 。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答案】(1)性状易于区分
(2)二;黄色子叶
(3)Y:y=1:1
(4)YY和Yy;1/3;1/9
(5)3/5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从实验二的性状分离比3:1就可以看出黄色子叶为显性性状。(3)由分析可知,实验一亲本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Y:y=1:1,因此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4)由分析可知,实验二,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和Yy,比例是1:2,因此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1/3;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1/9。(5)实验一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是Yy,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是1/3YY,2/3Yy,二者杂交,子代绿色子叶的比例是yy=1/6,黄色的比例是5/6,不能稳定遗传的是Yy=1/2,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3/5。
【分析】1、豌豆适于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①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②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豌豆花,较大,便于人工授粉,④豌豆后代较多,便于统计。2、由实验二可知,黄色子叶自交,后代黄色:绿色之比是3:1,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性状,亲本黄色子叶是杂合子,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子叶的基因型是YY、Yy,绿色子叶的基因型是yy,实验一,黄色与绿色子叶杂交,后代黄色与绿色之比是1:1,说明亲本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绿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
四、综合题
22.(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请分析回答:
(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 性,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
(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 (填“能”或者“不能”)稳定遗传。
【答案】(1)显;一
(2)显性纯合致死
(3)不能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第二组实验的亲本都是黄鼠,后代出现了黑鼠,说明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显性,且后代的黑鼠与黄鼠的比例接近于2:1,即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故填:显;一。
(2)第二组实验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且后代的黑鼠与黄鼠的比例接近于2:1,根据一对等位基因自交的分离比3:1,可推断可能是因为显性纯合致死导致的。
故填:显性纯合致死。
(3)由于黄鼠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所以黄鼠一定是杂合子,杂合子在杂交实验中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故填:不能。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第二组实验的亲本都是黄鼠,后代出现了黑鼠,即杂种一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可以判断出黄鼠对黑鼠为显性性状,又因为后代的黑鼠与黄鼠的比例接近于2:1,且亲本黄鼠都是杂合子,说明黄鼠显性纯合致死;第一组黄鼠与黑鼠杂交,后代黄鼠与黑鼠的比例接近于1:1,符合测交实验子代的比例,综合两组结果分析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3.(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几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表现型 后代
宽叶 窄叶
一 窄叶×窄叶 0 804
二 宽叶×宽叶 651 207
三 宽叶×窄叶 295 290
(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在显性亲本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上表中杂交组合 可以判断 (填宽叶或窄叶)为显性性状。
(3)组合三亲本“宽叶×窄叶”的基因型分别是 。组合三后代宽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答案】(1)基因分离;性状分离
(2)二;宽叶
(3)Aa、aa;100%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故填:基因分离;性状分离。
(2)根据表中杂交组合二宽叶x宽叶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断出宽叶为显性性状。
故填:二;宽叶。
(3)组合三为宽叶x窄叶,后代宽叶:窄叶=295:290≈1:1,所以亲本“宽叶x窄叶”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后代宽叶的基因型为Aa,全是杂合子。
故填:Aa、aa;100%。
【分析】根据题干杂交组合与后代表型与比例的情况可知: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即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宽叶x宽叶的后代有宽叶和窄叶,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24.(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
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基因 组合 D、H同时存在(D_H_型) D存在、H不存在(D_hh型) H存在、D不存在(ddH_型) D和H都不存在(ddhh型)
花纹颜色 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 橘红色 黑色 白色
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
甲:野生型×白色→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 阶段,甲组杂交子一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 。
(2)让乙组后代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概率最大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
【答案】(1)测交;实验验证(实验检验);1∶1∶1∶1
(2)野生型∶黑色=2∶1
(3)80
(4)DdHh、Ddhh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甲组中白色个体为双隐性纯合子,因此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是验证演绎推理的常用方法;由以分析可知甲中野生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白色的基因型是ddhh,其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及的比例为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1:1:1:1。
故填:测交;实验验证;1:1:1:1。
(2)根据(1)的分析可知,乙组中双亲的基因型都是Ddhh,则F1中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DDhh、2/3Ddhh,其中1/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均为野生型,而2/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有1/2为野生型(DdHh),1/2为黑色(ddHh),所以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色个体=(2/3×1/2+1/3):(2/3×1/2)=2:1。
故填: 野生型∶黑色=2∶1 。
(3)黑色、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DdHh;F1自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橘红色个体占120条,相应的黑色个体也应该为120条,其中纯合子40条,杂合子80条。
故填:80。
(4)若想使野生型个体与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白色个体(ddhh),则双亲中都必须含基因d、h,因此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此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的比例最大,为1/4×1/2=1/8。
故填: DdHh、Ddhh 。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常涉及到基因的相互作用,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表格写出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分析三组实验,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逆向推断出三组亲本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分析表格可知,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_H_,橘红色的基因型为D_hh,黑色的基因型为ddH_,白色的基因型为ddhh;甲中野生型(D_H_)x白色(ddhh)→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ddhh),说明亲本中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dHh,乙中橘红色(D_hh)x橘红色(D_hh)→F1橘红色,白色(ddhh),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hh;丙中黑色(ddH_)x橘红色(D_hh)→F1全部都是野生型(DdHh),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
25.(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型为 。
(2)若表现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2紫花:1红花:1白花。则两亲本Aabb和aaBb的基因型分别为 。
(3)为鉴定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将该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现为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
②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确定出待测三种紫花亲本基因型,具体情况为 。
【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紫花
(2)Aabb和aaBb
(3)6/六;AaBB、AaBb和Aab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1)将纯合的紫花植株(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aaBB)杂交,F1基因型是AaBb,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是9:3:3:1的变式,因此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填:基因的自由组合;紫花。
(2)根据题意子二代紫花:红花:白花=12:3:1可知,A-B-和A-bb为紫花,aaB-为红花,aabb为白花,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2:1:1,这是测交比例“1:1:1:1”的变式,即是两对基因分别测交的结果,所以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故填: Aabb和aaBb 。
(3)①根据紫花:红花:白花-12:3:1,这是两对基因自交的比例9:3:3:1的变式,由此可推测出紫花植株是双显性性状,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
故填:6。
②现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后代出现红花或白花的亲本必含Aa,即可确定待测紫花亲本基因型的三种情况为AaBB、AaBb和Aabb,其余则不能确定,需要进行可能性的推断;若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1:1,即紫花:红花=1:1;若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1:1,即紫花:白花=1:1;若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aaBb:aabb=1:1:1;1,即紫花:红花:白花=2:1:1。
故填: AaBB、AaBb和Aabb 。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在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题型进行两对及其以上的基因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计算时,可以化繁为简,运用拆分法,先依据分离定律单独计算每对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再根据乘法定理进行自由组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月)
一、单选题
1.(2021·新蔡模拟)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纯合子杂交产生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②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④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2022高一下·长春月考)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D.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
3.(2017高二上·临海期中)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4.(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 )
A.套袋→去雄→授粉→套袋 B.去雄→套袋→授粉→挂标签
C.套袋→去雄→授粉→套袋 D.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5.(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6.(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个小桶内放置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
B.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C.每次记录完后应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D.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50%
7.(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 1:1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8.(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中哪个过程 ( )
A.①和② B.① C.② D.②和③
9.(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孟德尔的实验中,与F1黄色圆粒豌豆(YyRr)测交的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10.(2022高一下·郑州期中)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遗传因子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11.(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00%,据此得出F2成熟植株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为( )
A.2种3 : 4 B.4种12 : 6 : 2 :1
C.4种1 : 2 : 2 : 3 D.4种9:3 :3: 1
12.(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3.(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6 B.1/6;1/9 C.1/6;5/12 D.3/8;1/9
14.(2019高一下·慈利期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 )
A.4/16 B.2/16 C.6/16 D.8/16
15.(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A.27,7 B.16,9 C.27,9 D.16,7
二、多选题
16.(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17.(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隐性基因控制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18.(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型比例中,F2代可能出现的是()
A.13:3 B.9:4:3 C.9:7 D.15:1
19.(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20.(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④aattdd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三、实验题
21.(2019高二上·哈尔滨开学考)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P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 F1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 1 ∶
1 P 黄色子叶丁 ↓自交 F1 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 3 ∶ 1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2)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
(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 。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四、综合题
22.(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请分析回答:
(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 性,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
(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 (填“能”或者“不能”)稳定遗传。
23.(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几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表现型 后代
宽叶 窄叶
一 窄叶×窄叶 0 804
二 宽叶×宽叶 651 207
三 宽叶×窄叶 295 290
(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在显性亲本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上表中杂交组合 可以判断 (填宽叶或窄叶)为显性性状。
(3)组合三亲本“宽叶×窄叶”的基因型分别是 。组合三后代宽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24.(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
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基因 组合 D、H同时存在(D_H_型) D存在、H不存在(D_hh型) H存在、D不存在(ddH_型) D和H都不存在(ddhh型)
花纹颜色 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 橘红色 黑色 白色
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
甲:野生型×白色→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 阶段,甲组杂交子一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 。
(2)让乙组后代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概率最大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
25.(2023高一下·巢湖期中)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型为 。
(2)若表现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2紫花:1红花:1白花。则两亲本Aabb和aaBb的基因型分别为 。
(3)为鉴定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将该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现为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
②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确定出待测三种紫花亲本基因型,具体情况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并不是纯合子杂交的后代就是显性性状,如AAbb和aabb杂交,子一代为Aabb,其中子一代bb表现出来的性状并不是显性性状,①错误;
②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②错误;
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③正确;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④正确;
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⑤正确。
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2、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3、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A和a。
4、性状分离是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2.【答案】D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
【解析】【解答】A.若黄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自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若绿色果皮植株也为纯合子,自交也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若都为纯合子,正交、反交都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果皮植株或黄色果皮植株都为纯合子,则分别自交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果皮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显隐性,若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果皮植株为纯合子,再让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若后代都为黄色,则黄色为显性,若后代都为绿色,则绿色为显性,若后代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则黄色杂合子,则黄色为显性性状,两种实验结合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设计实验,判断显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
①能自交的进行自交:
A.有性状分离:子代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B.无性状分离的,原亲本再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出的为显性性状。
②不能自交的,两个亲本杂交
A.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B.有性状分离,则与亲代具有相同性状的子代回交
a.有性状分离,该性状为显性。
b.无性状分离,该性状为隐性。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
【解析】【解答】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绵羊的白毛和黒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一词,属于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4.【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只进行自交,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需要人工授粉,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就是豌豆是雌雄同株两性花,且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需要人工授粉,在授粉之前需要对花进行去雄,避免其自交;整个流程及目的概括如下:人工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的全部雄蕊,避免自交)→ 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套袋(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
5.【答案】B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
【解析】【解答】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采用测交;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采用杂交法和自交法,但是自交只能用于植物;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采用自交法;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因为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只含有一种隐性配子,能使F1中含有的基因在后代中全表现出来,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可推知F1的基因型、产生的配子种类及F1产生配子的比例。
6.【答案】A
【知识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每个桶内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数量要相等,但是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不一定相等。A符合题意;
B、 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不符合题意;
C、 每次记录完后应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C不符合题意;
D、 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DD:Dd:dd约等于1:2:1,所以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5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7.【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及性状的显隐性
【解析】【解答】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不属于性状分离,①错误;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属于测交,不属于性状分离,②错误;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说明亲代圆粒豌豆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③正确;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说明粉色花的紫茉莉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④正确。
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8.【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据图分析①过程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②过程是受精作用,雌雄配子间随机结合,③过程是子一代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统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即①,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9.【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自由组合
【解析】【解答】孟德尔的实验中,与F1黄色圆粒豌豆(YyRr)测交的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孟德尔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过程中,对假说进行验证阶段采用测交实验,测交即F1与隐性个体进行交配。
10.【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深红色(1/16AABB):偏深红色(2/16AABb、2/16AaBB):中等红色(1/16AAbb、1/16aaBB、4/16AaBb):偏白色(2/16Aabb、2/16aaBb):白色(1/16aabb)=1:4:6:4:1。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显性基因的累加效应:显性基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表现型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显性基因越多,作用越强。
11.【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Rr,F2理论上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因为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所以高秆:矮秆=(3×2/3):1=2:1,抗病:易感病=3:(1×1/2)=6:1,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1)x(2:1)=12:6:2:1,表现型是4种,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玉米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关于自由组合的实质与应用中,进行两对性状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计算时,可以化繁为简,运用拆分法,先依据分离定律单独计算每对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再根据乘法定理进行自由组合。
12.【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纯合红花窄叶基因型为AAbb,纯合白花阔叶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与"某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阔叶:窄叶=3:1,由子代的表现及其比例逆推“某植株”的其因型为aaBb,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题干明确表示牵牛花花色与叶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进行时,将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运用拆分法,简化为后代中红花:白花=1:1,阔叶:窄叶=3:1,由子代的表现及其比例逆推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组合。
13.【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①组全部让其自交,Aa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有隐性个体aa,所占比例为1/4×2/3=1/6;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即自由交配,Aa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会有隐性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在两种交配方式中的应用,注意自由交配下每个个体与异性交配的机会均等,即可快速计算出结果。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14.【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可以拆成①Aa×Aa,其后代的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2,②Bb×Bb,其后代的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2。因此,AaBb的水稻自交,子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1/2×1/2=1/4。
故答案为:A
【分析】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独立考虑法
基因具有独立性,一对基因的传递不受其它基因的影响,因而可以独立地考虑一对基因的传递情况,这样多对基因自由组合问题,就可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称为独立考虑法。
(1)基因型种类
例: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方法: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计算后代基因型种类
Aa×Aa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 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
Cc×CC 后代有2种基因型(1CC:1Cc)
将所得基因型种类数值相乘,即3×3×2=18种基因型。
(2)基因型比例
例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多少?
方法:分解成三个分离定律,分别计算Aa、Bb、Cc在后代中出的比例。
Aa×Aa Aa基因型占1/2
Bb×Bb Bb基因型占1/2
Cc×Cc Cc基因型占1/2
三者相乘即得到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比例:1/2×1/2×1/2=1/8。
(3)基因型推断
方法:独立考虑每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来推断亲代基因型,或根据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推断子代基因型。
15.【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即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Ee,二者婚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3×3×3=27种,根据题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图可知,子代性状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即显性基因个数越多,肤色越黑;AaBbEe和AaBbEe交配,其后代个体显性基因个数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7种表现型,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题干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控制人类肤色遗传的基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图示可知基因之间还具有累加效应,即显性基因个数越多,个体的肤色表现越黑。
16.【答案】B,C,D
【知识点】假说-演绎和类比推理
【解析】【解答】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的过程,A错误;
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检验,如果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测交实验结果(演绎推理)相同,则提出的假说内容成立,B正确;
C."生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提出假说的内容,C正确;
D.如果假说的内容是正确的,那么"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整个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流程未: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与F1个体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核心);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表型;
(4)实验验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表型个体,说明假说的内容正确;
(5)得出结论:基因的分离定律。
17.【答案】A,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无尾猫自交多代,后代中有有尾猫和无尾猫,说明有尾相对于无尾属于隐性性状,可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A不正确;
B.有尾是隐性性状,无尾猫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隐性基因控制,B正确;
C.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即后代中表型及其比例未无尾:有尾=2:1,且每代都会出现这样的比例,说明无尾是杂合子,纯合的无尾猫在胚胎时致死,所以自交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C不正确;
D.无尾猫(Aa)与有尾猫(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无尾):aa(有尾)=1:1,其中无尾猫约占1/2,D正确。
故答案为:AC。
【分析】根据题干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说明有尾相对于无尾是隐性性状,可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即后代中无尾:有尾=2:1,且每代都会出现这样的比例,由此可知无尾是杂合子,纯合的无尾猫AA在胚胎时致死,即无尾猫的基因型一定是Aa。
18.【答案】A,C,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F1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Ab、aB、ab,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A_bb(或aaB_)的个体表现为一种,其余都是另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为(9A_B_+3A_bb+laabb):3aaB_=13:3,A正确;
B.F1的基因型为AaBb,若AaBb自交后代出现9:4:3的情况,则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2:1,不符合题意,B错误;
C.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同一种,其余为另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为9A_B_:(3aaB_+3A_bb+1aabb)=9:7,C正确;
D.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9A_B_+3A_bb+3aaB_):laabb=15:1,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 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即A、a和B、b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说明这2对基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自由组合定律; 杂种一代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说明后代的四种基因型个体中,有三种的表现型一样,但具体是那些,从题干已有信息无法确定;因此F1自交后代的表型也是2种,具体比例要根据9:3:3:1进行可能性的推断。
19.【答案】B,C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正确;
B.因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红色和窄叶为显性性状,B错误;
C.花的白色为隐性性状,后代有白色花,故控制花色的隐性纯合基因无致死效应,C错误;
D.若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所以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中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可知红色窄叶植株中有3份致死,故没有纯合子,红色宽叶植株中有1份致死,也没有纯合子,白色窄叶植株中有1份纯合子,白色宽叶植株为1份纯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3×1/4+1/3×1/4=1/12+1/12=1/6,D正确。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题干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 ,又因为这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可以肯定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 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红色宽叶Aabb,白色窄叶aaBB、aaBb,白色宽叶aabb。
20.【答案】A,B,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于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所以若采用花粉染色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①②③分别和④杂交,A错误;
B.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②和④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可以验证,B正确;
C.要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择①和④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Ttdd,子一代继续自交,最终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糯性抗病植株,C正确;
D.①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产生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两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D错误。
故答案为:AB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自由组合;题干的三对基因没有具体说明位置与关系,因此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是否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实就是验证每对基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三对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验证这两个遗传规律的关键是找到杂合子,方法都包含四种:①花粉鉴定法,②单倍体育种法,③测交法,④自交法。
21.【答案】(1)性状易于区分
(2)二;黄色子叶
(3)Y:y=1:1
(4)YY和Yy;1/3;1/9
(5)3/5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从实验二的性状分离比3:1就可以看出黄色子叶为显性性状。(3)由分析可知,实验一亲本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Y:y=1:1,因此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4)由分析可知,实验二,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和Yy,比例是1:2,因此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1/3;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1/9。(5)实验一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是Yy,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是1/3YY,2/3Yy,二者杂交,子代绿色子叶的比例是yy=1/6,黄色的比例是5/6,不能稳定遗传的是Yy=1/2,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3/5。
【分析】1、豌豆适于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①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②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豌豆花,较大,便于人工授粉,④豌豆后代较多,便于统计。2、由实验二可知,黄色子叶自交,后代黄色:绿色之比是3:1,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性状,亲本黄色子叶是杂合子,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子叶的基因型是YY、Yy,绿色子叶的基因型是yy,实验一,黄色与绿色子叶杂交,后代黄色与绿色之比是1:1,说明亲本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绿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
22.【答案】(1)显;一
(2)显性纯合致死
(3)不能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第二组实验的亲本都是黄鼠,后代出现了黑鼠,说明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显性,且后代的黑鼠与黄鼠的比例接近于2:1,即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故填:显;一。
(2)第二组实验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且后代的黑鼠与黄鼠的比例接近于2:1,根据一对等位基因自交的分离比3:1,可推断可能是因为显性纯合致死导致的。
故填:显性纯合致死。
(3)由于黄鼠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所以黄鼠一定是杂合子,杂合子在杂交实验中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故填:不能。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第二组实验的亲本都是黄鼠,后代出现了黑鼠,即杂种一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可以判断出黄鼠对黑鼠为显性性状,又因为后代的黑鼠与黄鼠的比例接近于2:1,且亲本黄鼠都是杂合子,说明黄鼠显性纯合致死;第一组黄鼠与黑鼠杂交,后代黄鼠与黑鼠的比例接近于1:1,符合测交实验子代的比例,综合两组结果分析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3.【答案】(1)基因分离;性状分离
(2)二;宽叶
(3)Aa、aa;100%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故填:基因分离;性状分离。
(2)根据表中杂交组合二宽叶x宽叶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断出宽叶为显性性状。
故填:二;宽叶。
(3)组合三为宽叶x窄叶,后代宽叶:窄叶=295:290≈1:1,所以亲本“宽叶x窄叶”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后代宽叶的基因型为Aa,全是杂合子。
故填:Aa、aa;100%。
【分析】根据题干杂交组合与后代表型与比例的情况可知: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即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宽叶x宽叶的后代有宽叶和窄叶,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24.【答案】(1)测交;实验验证(实验检验);1∶1∶1∶1
(2)野生型∶黑色=2∶1
(3)80
(4)DdHh、Ddhh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甲组中白色个体为双隐性纯合子,因此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是验证演绎推理的常用方法;由以分析可知甲中野生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白色的基因型是ddhh,其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及的比例为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1:1:1:1。
故填:测交;实验验证;1:1:1:1。
(2)根据(1)的分析可知,乙组中双亲的基因型都是Ddhh,则F1中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DDhh、2/3Ddhh,其中1/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均为野生型,而2/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有1/2为野生型(DdHh),1/2为黑色(ddHh),所以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色个体=(2/3×1/2+1/3):(2/3×1/2)=2:1。
故填: 野生型∶黑色=2∶1 。
(3)黑色、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DdHh;F1自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橘红色个体占120条,相应的黑色个体也应该为120条,其中纯合子40条,杂合子80条。
故填:80。
(4)若想使野生型个体与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白色个体(ddhh),则双亲中都必须含基因d、h,因此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此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的比例最大,为1/4×1/2=1/8。
故填: DdHh、Ddhh 。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常涉及到基因的相互作用,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表格写出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分析三组实验,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逆向推断出三组亲本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分析表格可知,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_H_,橘红色的基因型为D_hh,黑色的基因型为ddH_,白色的基因型为ddhh;甲中野生型(D_H_)x白色(ddhh)→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ddhh),说明亲本中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dHh,乙中橘红色(D_hh)x橘红色(D_hh)→F1橘红色,白色(ddhh),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hh;丙中黑色(ddH_)x橘红色(D_hh)→F1全部都是野生型(DdHh),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
25.【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紫花
(2)Aabb和aaBb
(3)6/六;AaBB、AaBb和Aab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1)将纯合的紫花植株(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aaBB)杂交,F1基因型是AaBb,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是9:3:3:1的变式,因此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填:基因的自由组合;紫花。
(2)根据题意子二代紫花:红花:白花=12:3:1可知,A-B-和A-bb为紫花,aaB-为红花,aabb为白花,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2:1:1,这是测交比例“1:1:1:1”的变式,即是两对基因分别测交的结果,所以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故填: Aabb和aaBb 。
(3)①根据紫花:红花:白花-12:3:1,这是两对基因自交的比例9:3:3:1的变式,由此可推测出紫花植株是双显性性状,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
故填:6。
②现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后代出现红花或白花的亲本必含Aa,即可确定待测紫花亲本基因型的三种情况为AaBB、AaBb和Aabb,其余则不能确定,需要进行可能性的推断;若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1:1,即紫花:红花=1:1;若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1:1,即紫花:白花=1:1;若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aaBb:aabb=1:1:1;1,即紫花:红花:白花=2:1:1。
故填: AaBB、AaBb和Aabb 。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在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题型进行两对及其以上的基因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计算时,可以化繁为简,运用拆分法,先依据分离定律单独计算每对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再根据乘法定理进行自由组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