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3 14: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
河南省境内的我国四大古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多分布于北部地区。下左图为河南省人口密度分布图,下右图为河南省地形和交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省的人口分布(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北部多,南部少 ③西南多,东北少 ④京广铁路沿线多,陇海铁路沿线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导致河南省内不同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气候因素 ②地形因素 ③科技因素 ④历史因素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导致郑州市人口密度在河南省中最大的关键因素是( )
A.城市等级和交通 B.地形和水源 C.矿产资源和气候 D.历史和文化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技术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5.“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的问题
B.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在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乡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却高于城镇。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将由“大城市—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转变为“中小城镇—乡村”的老龄化倒置。下图为2001—2016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占比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某时段内曾出现城镇老年人口占比下降,是由于( )
A.城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B.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
C.乡村居民居住环境持续改善 D.城市人口生育率下降
7.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由“大城市一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转变为“中小城镇一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说明( )
A.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扩大 B.户籍管理制度趋于严格
C.老龄化的倒置现象可能会逐步减弱 D.人口迁移的距离更大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6%,这是我国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与城市相比,数量上农村人口负增长开始早、速度快,结构上农村早老、快老、更老现象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出生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
①育龄妇女规模下降 ②年轻人婚育观念转变
③“生育、养育、教育”费用高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关于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措施,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 B.鼓励生育
C.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D.限制人口外流
某县地处华北平原,距省会石家庄约73km,距北京约300km,该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9年,该县住房年空置率为21.64%,县域是该县住房空置率最高的区域。近年来,该县住房春节期间空置率呈增长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县城成为该县住房空置率最高的区域,主要是因为县城(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土地城镇化扩张过快
C.人口密度较低 D.人均居住面积小
11.为降低该县住房的空置率,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户口迁移门槛 B.改善对外公共交通
C.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D.美化县城人居环境
人口承载力由两大类因素决定,一是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基础,包括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自然条件、人造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软环境;二是人们对上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水平,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新疆自然资源的“短板”为( )
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13.指出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及原因( )
A.较小,生态环境脆弱 B.较大,人均消费水平高
C.较小,矿产资源短缺 D.较大,科学技术水平高
14.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新疆应( )
①提高消费水平 ②大量开垦荒地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加大科技投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近年来,我国共享单车快速发展,有助于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下图为哈尔滨市某区域一天中不同时段共享单车分布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区域最可能临近( )
A.石化工厂 B.住宅小区 C.旅游景区 D.行政大楼
16.推测该区域所在功能区( )
A.平均地价最高 B.距市中心距离最远
C.用地范围最广泛 D.建筑物高大密集
17.共享单车大量使用,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①城市大气质量有所改善 ②解决城区交通拥堵
③公交客流急剧减少 ④加大城市管理难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黄土高原地区大量传统村落仍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村落风景和特色浓郁的建筑风貌,“沉坑藏林”式传统村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该类型传统村落一般位于完整塬面上,临近空间皆为平原耕地,无险可依、无势可仗,主体窑洞以合院形式下沉于地坑中,下沉式院落之间高林密布,窑院藏于林间,二者浑然一体。下图示意“沉坑藏林式”村落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完整塬面上的传统村落选择“沉坑藏林”式布局的理由是( )
A.仰视风景 B.生活便利 C.利于生产 D.利于避险
19.与塬面型传统村落相比,其他类型传统村落空间规模往往十分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因素限制 B.耕地面积较小 C.人口总量较少 D.水源供应不足
20.“沉坑藏林”式村落( )
A.向阳而建,采光条件好 B.地形限制,呈线状分布
C.临河而建,水源条件好 D.冬避风,夏纳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了新的城市化现象。下图示意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随时间变化的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的人口变化状况是( )
A.总人口增加,远郊区人口增幅先慢后快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近郊区的人口数量明显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2.为促进北京市新的城市化健康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B.提高城市人户门槛
C.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D.引导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下图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人口3~6万,道路呈环形放射状。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2020年,MK新城人口约27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MK新城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主要原因是MK新城( )
A.建成时间较早且基础设施完善 B.地理位置优越且交通更为便捷
C.离大学城较近且产业较为发达 D.地租较低且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24.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是下图中的( )
A.A B.B C.C D.D
25.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 )
A.城市职能转变 B.工业集聚增强 C.城际联系加强 D.逆城市化加快
日本筑波北依筑波山,东临霞浦湖,距离东京50多千米,总面积达284.07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口加速向大都市图集中。1963年日本政府决定建设筑波新城,搬迁并新建了大量国家级实验室、科研教育机构和大学等。完成下面小题。
26.日本建设筑波新城的最初目的是( )
A.推进郊区城市化 B.抑制大城市发展
C.疏解大城市职能 D.扩大城市规模
27.推测目前筑波核心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教育科研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绿化用地
东北三省人口2020年比2010年净减少数量合计达到1100万人,其中县域成为人口流失的主要区域,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增长。加快东北三省县城发展和振兴,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刻不容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导致东北县域人口流失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气候寒冷 B.基础设施落后 C.经济增长乏力 D.生态环境恶化
29.适合目前东北平原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的发展途径是( )
A.矿产开采实现城镇化 B.产业升级引领城镇化
C.边贸发展带动城镇化 D.生态保护促进城镇化
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下图示意该村的内部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该村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便于村民充分利用空间
C.增强文化活力 D.便于村民使用
31.该村传统民居的功能( )
A.冬季保温,夏季隔热 B.增加居住空间
C.利于防范外敌,隐秘安全 D.方便生产生活
32.庭院内棚架种植葡萄有利于( )
A.降低热岛效应 B.缓解人地矛盾 C.改善居住环境 D.推广特色农业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列两图分别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腾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地下径流量增加 D.下渗量增加
34.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增加下渗量 ②补充地下水 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④解决城市洪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新疆棉花种植的人工成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36.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
A.产量 B.质量 C.利润 D.价格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品质上乘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中国品质上乘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
①热量充足,适宜喜热作物生长 ②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④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8.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冷 B.大棚种植技术的发展
C.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和引入 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泰国香稻只有在原产地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那里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土壤中渐渐降低的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39.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3~4月 B.7~8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40.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 B.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丰富的石油收入使其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最多国家之一。2017年,沙特阿拉伯人口约为3255万,其中沙特阿拉伯公民约占62%,非沙特阿拉伯公民中,与沙特阿拉伯隔红海相望的埃及移民占比较大。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简述埃及移民占沙特阿拉伯移民人口的比重较大的原因。(8分)
(2)简述大量埃及移民的涌入对沙特阿拉伯的有利影响。(6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土壤 沙漠 草 水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5~0.8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图甲中,小区①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②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乙中,小区③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米/秒,小区④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米/秒。
(1)根据材料,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与小区温度上升幅度的关系,并分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及其原因。(4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孜县地处年楚河中游北岸的比较开阔的河谷地区,海拔4050米,地势较平坦,阡陌纵横,是西藏有名的“米粮仓”。2016年,上海浦东新区与江孜县建立对口援建关系。2017年11月,江孜县从内地引进藏红花种球试种,获得成功。藏红花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原产于地中海及西亚等地,明朝时从波斯经西藏传入内地,故称“藏红花”。据中科院权威检测,江孜藏红花的营养物质含量和药用价值比原产地更高。下图为江孜县位置图。
以前西藏并不生产藏红花,西藏一些地区曾试种过,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种植技术等原因,并未取得成功。
(1)指出西藏藏红花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
江孜县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基地,形成以藏红花种植销售、药品研发和藏红花蜂蜜、精油、鲜花饼等食品及日用品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
(2)评价江孜县扩大藏红花种植和加工规模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0分)
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答案
1.A 2.C 3.A 4.D 5.A 6.B 7.C 8.A 9.D 10.B
11.C 12.B 13.D 14.D 15.B 16.C 17.C 18.D 19.A 20.D
21.C 22.D 23.D 24.B 25.A 26.C 27.A 28.C 29.B 30.D
31.A 32.C 33.B 34.A 35.D 36.C 37.B 38.C 39.D 40.B
41.(1)沙特阿拉伯石油工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多;(2分)沙特阿拉伯人均收入高,部分产业对本国人缺乏吸引力;(2分)埃及人口众多且距沙特阿拉伯较近;(2分)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风俗民情、语言等接近。(2分)
(2)缓解劳动力不足状况;(2分)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分)有利于沙特阿拉伯的对外文化交流。(2分)
42.(1)关系: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2分)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2分)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2分)
(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2分)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2分)
43.(1)限制性因素:海拔高(1分),气温低(1分),热量不足(1分),生长期短(1分)。(海拔高为必答点,其他三点任答一点)
解决措施:利用温室技术,提高气温和土壤温度,延长生长期;(2分)改良品种,培育耐寒品种。(2分)
(2)有利影响:扩大种植规模,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收入(2分);扩大加工规模,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分);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2分)
不利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扩大藏红花生产规模,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扩大藏红花加工规模会造成环境污染。(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