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与物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酸雨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B.光化学烟雾 CO
C.臭氧空洞 氟氯烃(如氟利昂) D.温室效应 CO2
2.下列有关黄河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B.将沿黄河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
C.将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低洼地区进行沉降
D.将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无害化处理
3.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2 破坏臭氧层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SO2 温室效应 工厂废气的排放
C N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
D CO 酸雨 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A.A B.B C.C D.D
4.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氟氯烃的大量使用——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5.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各种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下列词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水华 ⑦潮汐 ⑧大脖子病
A.⑦⑧ B.②⑧ C.⑥⑦⑧ D.②⑥⑧
6.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加成反应 ⑥加聚反应
A.②⑤⑥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7.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潮、白色污染和绿色食品都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有关
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D.地震发生后,灾区急需大量消毒剂,而不可用于环境消毒
8.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9.清洁能源乙醇汽油是将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下列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乙醇可由植物油水解制得
C.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可使汽油燃烧得更加充分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10.光化学烟雾是一次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含有臭氧、过氧硝酸酯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是混合物,其中某些成分具有强氧化性
B.光化学烟雾可以降低能见度,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汽车尾气超标排放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之一
D.夏秋季节正午日照较强,光化学烟雾产生几率较大
1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苯、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12.下列关于塑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用于制造水杯、奶瓶等的聚乙烯可通过乙烯的加聚反应制得
B.用于制造玩具、泡沫塑料的聚苯乙烯的单体是苯乙烯
C.聚氯乙烯在建筑材料、人造革、管材、食品包装膜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D.开发可降解塑料来替代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可减轻“白色污染”
13.下列有关“绿色化学”或“绿色食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属于“绿色食品”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富含叶绿素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
D.“绿色化学”是指依靠绿色植物来完成的化学过程
14.绿色化学实验是指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实验新方法。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的是
A.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后的残余物回收分离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
C.将跟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磺放在空气中燃烧完全
D.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排入空气中
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与含磷元素废水的大量排放有关
B.“绿色食品”是指绿色的蔬菜与水果
C.“白色垃圾”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
D.“蓝”,是指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使得北京呈现蓝蓝的天空
二、实验题
16.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 反应物
甲 Cu、浓HNO3
乙 Cu、稀HNO3
丙 Cu、O2、稀HNO3
(3)右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17.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Cu2+、Fe2+、Hg2+、H+等离子,某化学小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准备回收废水中的铜和汞,同时得到绿矾。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现有仪器:酒精灯、玻璃棒、坩埚、蒸发皿、蒸馏烧瓶、烧杯、铁架台等,完成步骤Ⅳ的实验操作还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设计简单实验检验绿矾是否变质,简述你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步骤Ⅱ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
(3)步骤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应与装置________(填“甲”“乙”或“丙”)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氧化铜制取铜有如下四种方案:
方案甲: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方案乙: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方案丙:利用炭粉还原氧化铜;
方案丁:先将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再将滤渣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洗涤、烘干。从安全角度考虑,方案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下同)不好;从产品纯度考虑,方案________不好。
(5)写出步骤Ⅰ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A、B、C是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的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下列转化关系:
其中化合物D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单质甲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A、B、C、D四种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常温下,A和B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化为C的?_______。
(3)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化合物D另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四、工业流程题
19.“低碳”既是时尚,也是环保要求。“低碳”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原材料,不排放或减少排放“三废”,不同工厂今后联合生产等都是很好的“低碳”生产方式。下面是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艺操作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检验合成氨厂排出的废气中是否含有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酸雨分为硫酸酸雨和硝酸酸雨,因此酸雨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关,故A正确;
B.光化学烟雾与氮氧化物有关,故B错误;
C.氟利昂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则臭氧空洞与氟氯烃(如氟利昂)有关,故C正确;
D.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所以温室效应与CO2有关,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C
【详解】A.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害的物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为化学变化,A不合题意;
B.将沿黄河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需要加入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为化学变化,B不合题意;
C.将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处于黄河堤坝后的低洼地区进行沉淀,是固体沉积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C符合题意;
D.将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无害化处理,消灭各种病原体,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C
【详解】A.化石燃料燃烧主要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与温室效应有关,而与破坏臭氧层无关,A错误;
B.工厂废气的排放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而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B错误;
C.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C正确;
D.形成酸雨与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有关,CO是一种有毒气体,与酸雨无关,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汽车尾气可产生大量的烃、氮及碳的氧化物等废气,可形成光化学污染,后果是使人们咳嗽、气喘,A不符合题意;
B.使用含磷洗衣粉,将导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偏高,使植物耗氧增加,最终使水质下降、缺氧而使水栖生物死亡,B不符合题意;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近代工业大量向空中排放温室气体CO2而形成的,C符合题意;
D.氟氯烃可产生能使臭氧(可吸收紫外线)分解的卤原子(起催化作用),而形成臭氧空洞,使人们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致使皮肤癌患者增多,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①温室效应是因为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有关;
②水体中N、P元素严重超标,会引起藻类疯长,从而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成为赤潮,赤潮与环境污染有关;
③酸雨是大量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与环境污染有关;
④光化学污染来自于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的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与环境污染有关;
⑤臭氧空洞是氟利昂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与环境污染有关;
⑥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污染,与环境污染有关;
⑦潮汐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
⑧大脖子病是人体缺碘引起的,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与环境污染无关;
综上所述,⑦⑧与环境污染无关;
故选A。
6.A
【详解】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即可判断出只有化合反应的产物唯一,故②符合;在有机反应类型中,取代反应的产物不唯一,而加成反应的产物和加聚反应的产物唯一,故⑤⑥符合;总之②⑤⑥符合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故选A。
7.A
【详解】A. 赤潮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有关,而白色污染是指不可降解的塑料用品带来的污染,不都是白色的,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不都是绿色的,故A错误;
B.正常雨水由于溶有二氧化碳,pH值为5.6,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故B正确;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C正确;
D. 是大气污染物,不可用于环境消毒,故D正确;
故选A。
8.B
【详解】天然气、煤和石油在使用时对环境有污染且不可以再生,核燃料在使用后短时间内不可再生,①②③④不符合,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和氢能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⑤⑥⑦⑧符合;
故选B。
9.B
【详解】A.乙醇是清洁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
B.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盐,故B错误;
C.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可使汽油燃烧得更加充分,降低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D.乙醇可通过谷类、薯类等淀粉植物进行水解、发酵再次获得,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选B。
10.B
【详解】光化学烟雾对人眼睛、鼻、咽喉、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B。
11.B
【详解】回收废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电池中苯、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故选:B。
12.C
【详解】A.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聚乙烯无毒,可以制造水杯、奶瓶等,故A正确;
B.苯乙烯加聚生成聚苯乙烯,可用于制造玩具、泡沫塑料,故B正确;
C.聚氯乙烯中的增塑剂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膜,故C错误;
D.可降解塑料能在空气中降解为安全、无毒的物质,能减轻“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A.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A正确;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杜绝污染源,而不是治理污染,B错误;
C.富含叶绿素的食品,不代表它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且符合标准的优质食品,所以不一定是绿色食品,C错误;
D.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理想是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使整个合成过程和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A。
14.A
【详解】A.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后的残余物回收分离,防止了残余物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A正确;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会腐蚀下水道,污染水资源,不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B错误;
C.将跟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磺放在空气中燃烧完全,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C错误;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D错误;
答案选A。
15.B
【详解】A.“赤潮”与含磷元素废水的大量排放有关,P元素过量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
B.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B错误;
C.“白色垃圾”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C正确;
D.“ APEC 蓝”,是指 APEC 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使得北京呈现蓝蓝的天空,D正确;
故选B。
16. 检查装置气密性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丙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 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 没有处理尾气
【详解】(1)根据题目的叙述可以知道,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按题目所述若d试管内有气泡,且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时发生反应为Cu+4HNO3 (浓)Cu(NO3)2+2NO2↑+2H2O;若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浓硝酸的浓度变小,所以反应变得缓慢、产生的气体颜色变浅。
(3)甲方案制取硝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 (浓)Cu(NO3)2+2NO2↑+2H2O,乙方案制取硝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 (稀)3Cu(NO3)2+2NO↑+4H2O,丙制取硝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2Cu+O2+2HNO32Cu(NO3)2。比较这三种方案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发现均制取1molCu(NO3)2时消耗硝酸的量分别为4mol 、mol 、1mol ,丙方案消耗的硝酸的量最少且不产生污染。
(4)若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以得出应先用KMnO4制Cl2,再用Cl2制Br2。所以实验的操作步骤为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
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其中实验的现象为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但是由于Cl2和Br2均为有毒的气体,所以需要尾气处理。
17. B、C 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绿矾已变质 将铜离子、汞离子全部转化成铜和汞 不能 乙 汞易挥发且有剧毒,汞的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甲、乙 丙 Fe+Cu2+===Cu+Fe2+、Hg2++Fe===Hg+Fe2+、2H++Fe===Fe2++H2↑
【分析】通过流程可知步骤Ⅳ是从溶液中得到绿矾晶体,应为蒸发结晶和过滤操作,由此可确定仪器的选择;亚铁盐变质会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故检验变质即检验三价铁离子即可;酸的选择要考虑最终的目标产物,选取的原则是不要引入杂质离子。可燃性气体作为还原剂在加热的过程中会有爆炸的可能性,而固体还原剂一般不易控制量会引入杂质;一种反应物过量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使另一种反应物充分反应。 加入铁粉可将不如铁活泼的金属置换出来,得到亚铁盐和不活泼的金属;再在滤渣中加入硫酸可将过量的铁反应掉,剩下的固体中为铜和汞,通过灼烧可分离出汞,然后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单质。
【详解】(1)滤液中硫酸亚铁的浓度较低,先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得到热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最后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完成步骤Ⅳ的实验操作还需要选择的仪器是漏斗、坩埚钳(夹持蒸发皿),答案选BC;
绿矾变质有Fe3+生成,检验Fe3+可用KSCN溶液,操作为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绿矾已变质;
(2)加入过量的铁粉,将铜离子和汞离子全部转化成铜和汞单质;步骤Ⅱ中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若用盐酸代替硫酸,制得的绿矾中会混有氯化亚铁杂质;
(3)汞在常温下呈液态,汞和汞蒸气都有剧毒,汞易挥发且有剧毒,汞的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加热装置应与装置乙连接,甲中只有进气管没有出气管,汞蒸气不能进入甲,两中汞蒸气容易挥了到空气中;
(4)氢气、一氧化碳易燃易爆,用其还原氧化铜时不安全,即方案甲、乙不好;用炭粉还原氧化铜,所得铜中易混有炭粉,产品纯度较低,即方案丙不好;
(5)步骤Ⅰ中过量铁粉与铜离子、汞离子、氢离子反应,故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Hg2++Fe=Hg+Fe2+、2H++Fe=Fe2++H2↑。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化工流程的问题。通过流程可知步骤Ⅳ是从溶液中得到绿矾晶体,应为蒸发结晶和过滤操作,注意在滤渣中加入硫酸可将过量的铁反应掉,剩下的固体中为铜和汞,通过灼烧可分离出汞,然后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单质。
18.(1) 葡萄糖 乙醇
(2)水和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的
(3)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含碳燃料、人口膨胀、森林大面积砍伐等
(4)CH3—O—CH3
【分析】A、B、C是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化合物,则A、B、C可能为水,糖类,油,蛋白质等,人呼吸时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也是与生命运动相关的化合物,根据“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可推知B为二氧化碳,化合物A与化合物B(CO2)反应生成单质甲和化合物C,由于水和二氧化碳在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所以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知A为水,甲为氧气,化合物C为葡萄糖,葡萄糖能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则化合物D为乙醇,据此回答。
【详解】(1)在A、B、C、D四种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葡萄糖、乙醇;
(2)常温下,水和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的;
(3)CO2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温室效应,则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含碳燃料,人口膨胀、森林大面积砍伐等;
(4)化合物D是乙醇,根据同碳数的饱和一元醇和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化合物D另有一种同异构体是甲醚,甲醚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
19. 蒸馏 过滤 N2+3H22NH3 CaSO4+CO2+2NH3+H2O===CaCO3↓+2NH4++SO42-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气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3(或其他可行的方法) CaO CO2
【分析】煤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氨气和硫酸钙一起进入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产品硫酸铵,碳酸钙煅烧得到副产品氧化钙,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沉淀池循环使用。
【详解】(1)合成氨原料之一氮气来源于空气,分离方法是将空气液化后蒸发分离出O2获得N2,所以操作①为液化;将沉淀池中的混合物经过滤可得到产品和沉淀,则操作②为过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液化;过滤;
(2)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3H22NH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N2+3H22NH3 。
(3)产品是(NH4)2SO4,反应物是CaSO4悬浊液、CO2、NH3等,产物除(NH4)2SO4外还有CaCO3, CaSO4悬浊液在离子方程中要写分子式,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 CaSO4+CO2+2NH3+H2O=CaCO3↓+2NH4++SO4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aSO4+CO2+2NH3+H2O=CaCO3↓+2NH4++SO42- ;
(4) 检验NH3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处,若试纸变蓝,证明废气中有NH3存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处,若试纸变蓝,证明废气中有NH3;
(5) 因为CaCO3煅烧可生成CO2和CaO,其中CO2可循环使用,所以CaO为副产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aO;CO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