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3.3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4 07: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化学键强弱无关的是
A.F2、Cl2、Br2、I2的熔点逐渐升高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2.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都紧邻8个Cl-
C.离子晶体在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D.熔融状态下导电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3.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晶体中粒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
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④和两种晶体中,的熔点比较高
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
⑥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⑦干冰晶体中,一个分子周围有12个分子紧邻;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⑦ C.④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各物质性质的排序比较正确的是
A.沸点: 乙烷<溴乙烷<乙酸<乙醇
B.分子的极性大小:CH4C.酸性:H3PO4<H2SiO3<H2SO3<HClO
D.热分解温度:BaCO3<SrCO3<CaCO3<MgCO3
5.下列各物质的熔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A. B. K Ca
C.Si D.金刚石 硫磺 干冰
6.锌与硫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晶体类型与石墨的晶体类型相同 B.该晶胞中Zn2+和S2-数目不相等
C.阳离子的配位数为4 D.氧化锌的熔点小于硫化锌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个
①金刚石、金刚砂、冰、干冰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②金刚石含共价键数目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④化学键由强到弱顺序:
⑤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⑥可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⑦晶体在受热熔化过程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
⑧金属铜的导电性可以用“电子气理论”解释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过氧化钠的形成过程:
9.“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甲烷的键角是10928 ,白磷P 的键角也是10928
B.第ⅣA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SiH4>CH4,则第ⅤA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PH3>NH3
C.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 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D.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
A.和 B.和 C.和 D.晶体硅和碘单质
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32 g Cu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B.7.8 g Na2S晶体中含有0.1NA个Na2S分子
C.22.4 L(标准状况)15NH3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A
D.向100 mL 0.1 mol L 1 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至溶液刚好为中性,溶液中醋酸分子数为0.01 NA
12.氮化钠和氢化钙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末配平)如下:,。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 B.它们与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两种化合物均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D.两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盐酸中可得到两种盐
13.下列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为
①NaCl②金刚石③CO2④晶体硅⑤CS2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⑤③ D.④②①⑤③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足球烯(C60)的熔点远低于金刚石的熔点
B.P-H键键能小于N-H,因而PH3沸点低于NH3
C.Ba(OH)2属于离子晶体,晶体中存在两种化学键
D.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15.石墨的片层结构如图所示。在片层结构中,碳原子数、C—C键数、六元环数之比为( )
A.1∶1∶1 B.2∶2∶3
C.1∶2∶3 D.2∶3∶1
二、填空题
16.过渡晶体
(1)四类典型晶体:_______
(2)过渡晶体的概念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都是化学键的典型模型,但是,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往往是介于典型模型之间的_______,由于微粒间的作用存在键型过渡,即使组成简单的的晶体,也可能介于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之间的过渡状态,形成过渡晶体。
17.请回答下面问题
(1)Mg是第三周期元素,该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氟化物 NaF MgF2 SiF4
熔点/K 1266 1534 183
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N2的结构可表示为N≡N。下表是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1)
C-O C=O C≡O
CO 357.7 798.9 1071.9
N-N N=N N≡N
N2 154.8 418.4 941.7
CO与N2的结构相似,分子中都含有共价三键,其中含有_______个π键;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①氧气 ②金刚石 ③溴化钠 ④硫酸 ⑤碳酸钠 ⑥氯化铵 ⑦硫酸氢钠 ⑧单质氖 ⑨过氧化钠 ⑩氢氧化钠。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3)将硫酸氢钠溶于水,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
19.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现有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共有KCl、Cl2、浓H2SO4、H2O、KMnO4、MnSO4、K2SO4七种物质。完成下列填空:
(1)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式为___________,氯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已知NaCl晶体熔点801℃,KCl晶体熔点在770℃,请从微观角度解NaCl晶体熔点高于KCl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4)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Cl2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5)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不溶于冷水),溶液又变为紫红色,BiO反应后变为无色的Bi3+。写出该实验中涉及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根据以上实验,写出两个反应中氧化剂、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弱顺序___________。
(7)上述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的熔点为810℃、沸点为1382℃,的熔点为194℃(加压)、沸点为180℃,和的熔点、沸点相差很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辉砷钴矿(主要成分为)是一种常见的钴矿石。中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O、S、的简单氢化物分子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原因是_______。
三、实验题
21.和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二者均易水解,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制备和探究实验。已知和均不溶于和。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在仪器X中加入无水和过量的,反应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停止通气,控制反应温度在,加热,期间每隔一段时间通入一会,反应完成后再继续通入至装置冷却,分离提纯得到粗产品。
(1)铁元素为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_区元素,晶体铁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
(2)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实验时最适宜选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水浴加热 B.油浴加热 C.酒精灯直接加热
(3)干燥管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实验过程中判断需通入时的现象为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向锥形瓶溶液中滴入几滴甲基橙,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盛装标准溶液需选用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的产率为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Ⅱ.向的酸性溶液中滴入的溶液,酸性溶液褪色.某同学对该溶液中使酸性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是使酸性溶液褪色;
假设2:是使酸性溶液褪色。
(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假设2可能成立的原因____________。
(6)该同学补充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假设1成立而假设2不成立,实验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C3.B4.B5.D6.C7.B8.B9.C10.A11.B12.C13.C14.B15.D
16.(1)分子 共价键 金属键 阴离子 阳离子
(2)过渡状态
17. 离子晶体氟化物的熔点较高,分子晶体氟化物的熔点较低,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 2 断裂一个π键所需的能量,CO比N2小很多
18. ③ ⑤⑥⑦⑨⑩ ⑧ ④ NaHSO4=Na++H++SO
19.(1) 17
(2)同为离子晶体,钠离子的半径小于钾离子的半径,离子键键能NaCl大于KCl,所以NaCl的熔点高
(3)
(4) KMnO4 11.2
(5)2Mn2++5NaBiO3+14H+=2MnO+5Na++5Bi3++7H2O
(6)NaBiO3>KMnO4>Cl2
(7)S2->Cl-
20.(1)是离子晶体,熔点、沸点是由离子键决定的;是分子晶体,熔点、沸,点是由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的,故和的熔,点、沸,点相差很多
(2) 、和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均采取杂化,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形,由于、中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均为2,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更大,故其键角小于的;由于O的原子半径小于S,且O的电负性大于S,使中成键电子对离中心原子更近,化学键之间的排斥力更大
21.(1) d 金属键
(2) 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 B
(3) 防止锥形瓶中的水进入三颈烧瓶使和水解 球泡中有较多液体时
(4) 碱式
(5)
(6)向的酸性溶液中滴入的溶液(或溶液),无明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