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4 09: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蒙古的兴起以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
2.了解元朝的建立、统一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集中答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融合及民族团结的认识。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1. 看图片、听音乐、猜民族。 学生观察图片资料,聆听音乐。
2.自然过渡: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伟大国家,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
明也是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学生展开想象,说出民族名称。
政权,这个政权曾在我国历史上做出重大贡献、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
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课件展示:本课课题和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统一前的蒙古 阅读材料,同桌之间小组交流。
课件展示:《蒙古秘史》材料,指导学生思考。
问题1:这一诗句反映了蒙古高原上当时怎样的局面? 战乱、奴役。
问题2:那么当时蒙古人民最渴望什么? 和平
自然过渡:谁改变了这一状况?他被尊称为什么?
课件展示:铁木真简介 阅读课文P47到P48页内容,
课件展示:自主学习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找出所列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中
2.蒙古的统一: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 做重点标记,强化记忆。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蒙古政权,结束了长期混战局面,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课件展示“议一议”: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学生阅读p48页“相关史实”
(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
(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总结,在课本上做
建立司法机构。 归纳标记。(军事、行政、文化)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活动与探究:如何评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学生重点记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阅读课文P48到P49页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筛选重要信息,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在文中
1.蒙古灭西夏:1227年西夏灭亡。 进行标注。
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
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过渡:此后的四十多年时间中,蒙古和当时的南宋政权前后进行 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直到忽必烈的出现。
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忽必烈继承汗位和统治措施: 阅读课文P49页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
成吉思汗在他生前未能实现统一中国夙愿,这一美好愿望留给 筛选重要信息,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在课
他的继任者忽必烈来完成。 本中进行标注。
(1)多媒体展示忽必烈个人资料。
(2)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学生思考
措施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多媒体展示:可以取得汉族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完成 学生讨论总结
统一奠定了基础。
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建立和统一过程的线索:
蒙古建立(1206年)---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 学生思考,做笔记。
元朝(1271年)--定都大都(1272年)---南宋灭亡(1276年)。
3、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抗元英雄-文天祥
拓展思考:如何认识“文天祥抗元”。 指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本课小结:
课件展示线索图。蒙古兴起——建国——灭西夏、金——元朝 学生重点记忆红体字部分。
建立——统一。欲知元朝如何统治,请听下回分解。
四、课堂练习:当堂消化,再次巩固 学生看课件,作答。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第10课配套练习内容。2.完成第11课的预习。
板书设计 第10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蒙古灭金 1234
1.统一前的蒙古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2.蒙古的统一 1.建立:1271 忽必烈 大都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2.统一:1276 攻入大都,1279统一全国
1.蒙古灭西夏 1227 3.统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