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15
海风
10
18
24
时时
甲
14.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6时~当日18时
D.16时~次日8时
古宗祠建筑作为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典型类型,在选址、适应当地风环境等方面体现了
中国传统文化及因地制宜的地理哲学思想。我国浙江西部古宗祠分布较多,与北方宗祠坐
北朝南不同,该地古宗祠并不全是坐北朝南,下图示意该地某村落宗祠位置。该宗祠充分
利用微环境,提升了宗祠的舒适度。据此完成第15、16小题。
村
池
宗
祠
塘
落
15.为利用微环境来降低宗祠夏季内部闷热状况,该宗祠正门最合适的朝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
16.仅从减轻冬季风对宗祠影响角度考虑、宗祠周边建筑()
A.西北侧密度小、高度低
B.西南侧密度大、高度高
C.东南侧密度小、高度低
D.东北侧密度大、高度高
二、综合题(4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1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
桥”。
材料二:图2为我国政区简图。
①黄士“桥”
②海蚀“桥”
③喀斯特溶蚀“桥”④风蚀“桥”
图1
南海诸鸟
图2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戊的相应次序为:
黄土桥
(2分);
海蚀桥
(2分):
喀斯特溶蚀桥
(2分);
风蚀桥
(2分)。
(2)塑造④风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
(3)图1中所示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
(2分)。
(4)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
(2分),其成因是
(2分)。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6
20°
30°
20°S
A
甲
1000
1005
30°S
(1)图中甲、乙两个气压中心中高压中心为
(2分),低压中心为
(2分)。
(2)甲、乙两地相比,只考虑天气因素影响下,昼夜温差大的是
(2分),
判断依据是
(2分)。
(3)在图中画出A地的风向
(2分);比较A、B两地的风力大小
(2分)。
19.读图,回答问题。(12分)
地球上约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我国
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进行环球海洋科学考察活动,下图为科学考察航线示意图。
青鸟
甲
一航向、肮线,·洋流
(1)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科考航线上a、b、c、d四处8月表层海水对船舶
腐蚀性最强的是
(2分)处。简要说明原因
(2分)。
(2)从海水温度看,甲洋流属于(2分)。说明判断理由
(2分)。
(3)简述乙洋流对此次航行的影响。(4分)
20.下图是“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