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综合题
1.(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春风送暖,梅花悄然绽放,一时暗香mí散。今年的南京国际梅花节推出“多维赏梅”“经典咏梅”“相约游梅”三大板块、九个系列共三十六项主题特色活动。游客徜徉梅花山,( )可以听风赏梅,( )能够观看专题展览、参加生态研学等。
(1)给加点字注音:悄( )然
(2)根据拼音写汉字:mí( )散
(3)下列和文段中“徜徉”意思最不接近的词语是( )
A.彷徨 B.盘桓 C.流连 D.徘徊
(4)填入文段括号中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A.要么 要么 B.虽然 但是 C.不仅 还 D.即使 也
(5)在文段横线上用“漫游”一词造句,激发同学们参加南京梅花节的热情。
2.(2023·江苏无锡滨湖区·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太湖,镶嵌在锦绣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若瑶池仙境,似世外桃源,是人们 的梦里水乡。清淤、治藻、调水、禁渔、修复……十年的精心呵护,水质跃升、芦花摇yè( )、鱼虾肥美,这颗“绿宝石”越来越靓丽,越来越年轻。
无锡,太湖三万六千顷碧波最美的那一方,演yì( )了一个现代版大禹治水的故事,浓缩了一座城对美的追求、对靓的渴望。她踏着轻盈的步伐,悄然向人们走来……
(1)给加点字注音。
悄然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摇yè______
②演yì______
(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心无旁骛 B.心驰神往 C.引人入胜
3.(2023·江苏徐州邳州市·统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chěng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梁衡《壶口瀑布》
(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霎时 ②寒噤 ③驰chěng
(2)下列词语的感彩与“大公无私”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奋不顾身 B.精益求精 C.见义勇为 D.见异思迁
(3)对“表达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记叙或叙述)
B.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描写)
C.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说明)
D.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议论、抒情)
(4)对划线句子的赏析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漩涡”的力量。
B.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漩涡”的力量。
C.通过写“我”的感觉,从侧面间接凸显了“漩涡”的力量。
D.引用“传说”,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强化了“漩涡”的力量。
(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窗外飘起了雪花,姗姗来迟的雪密密匝匝,随风旋转,飞舞,好一个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会儿工夫,②操场上( )已经看不到鲜红与苍绿,( )有一层白皑皑的积雪。小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③像轻灵的小鸟轻轻抖动翅膀,又像洁白无瑕的花瓣纷纷落下,在米黄色路灯的辉映下,雪花笼上一层淡黄,一缕韵味弥漫在校园空中。转眼之间,眼前高高的青松、低矮的灌木丛等展现出一幅如诗似画的奇景:
4.选出对相关句子的语言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画线①句先用拟人再用比喻,描绘了雪的到来以及飞舞之姿。
B.文段中“姗姗来迟”“花瓣落下”“韵味弥漫”都是主谓短语。
C.填入画线②句括号处的关联词语应该是“虽然……但是……”
D.画线③句前后两个句子是递进关系,不能互相调换位置。
5.结合语境,发挥想象,续写一两个符合文意的句子。
6.(2023·江苏苏州姑苏区·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苏州好风光!无论是(tián) 静温柔的小桥流水、典雅秀美的古典园林,还是千姿百态的乡野民居,都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苏州文化底蕴丰富厚实,山山水水与历史的(cāng) 桑变化引发了文人墨客的无限感概,他们用不同的文学样式(ōu)歌苏州的湖光山色、乡土风情,那些(guī) 丽的篇章,为苏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增添了辉煌的色彩。今天,我们吟咏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诗人们跳动的脉博,更好地领悟家乡这方土地的丰富内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tián)_____静 ②(cāng)_____桑 ③(ōu)_____歌 ④(guī)_____丽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改为_____ ②_____改为_____
7.(2023·江苏南通启东市·统考一模)阅读回答问题。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拼搏奋斗始于梦想、成于实干,贵在一点一滴地积累,难在日复一日地坚持。在 A (奔流不息/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中,只要有不惧kǎnkě、不言放弃,用实际行动“追风赶月”地奋进,终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见到“平芜尽处”的“春山”。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蹲厉奋发、不负韶华,为这一段征程写上属于你的cuǐ càn华章……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A处的词语是______。
(3)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8.(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一模)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写关于“青春拼搏”的作文,给了两则相关联的语段,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任务。
无奋斗,不青春。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就在身边。A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B不gū( )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拼搏是自我的淬( )炼。经过拼搏,使人的意志和品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科技工作者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金夺银, ▲ ,从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曲。博学而笃志,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持之以héng( )。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
(2)选择关联词填在A、B处,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唯有……方能…… B.只要……就…… C.不但……而且…… D.既……又……
(3)“博学而笃志”中的“笃”的意思是( )
A.很 B.厚实 C.坚定 D.沉重
(4)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给出修改的建议。
(5)请在________▲________处仿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句衔接。
9.(2023·江苏淮安市淮安区·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立夏,携带着春天的希望,蕴含着夏日的蓬勃,从时光里缓缓走来。立夏,是万物肆意生长的好时期。立夏有三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立夏时节,气温升高,雨水_____(充沛 充分)。“蝼蝈”蛙开始了它高kàng的鸣叫声;醒来的蚯蚓纷纷钻出了泥土;王瓜的藤蔓日日攀爬着,藤叶牵绕,汪成一片绿洋。目之所及,都是暖暖的气息,生机盎然,满载着热烈的希望。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横线上。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蕴:__________
②kàng:_______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_改为 ___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0.(2023·江苏盐城射阳县·统考一模)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一缕风入松,就像一滴水滴入一大块海绵,便杳无踪( )影了,一只昆虫感觉到了这一缕风,脚下一个趔趄,展chì斜飞,一滴幽香的松脂,恰到好处地滴在昆虫上,一滴,两滴……昆虫生灵活现地被牢牢粘住,【甲】金黄色的琥珀仿佛是昆虫的最后一滴泪珠。遥望着自己最原始的家园。百缕风入松,松涛的声音如微风lüè过水面,使水面泛起轻轻涟漪。千缕风入松,松涛声自远处的______,自近处的______,自心底的______,像一种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接踵而来,来得深远、幽沉。【乙】万缕风入松,千峰万壑间参天奔通的松树涛声,鼓吹着风过林梢的交响。群山澎湃,万壑奔腾,惊为天籁的松涛,越尘而来,沉浑激越,辽远而广阔。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汉字。
(2)依次填入语段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 )
A.峰峦 颤动 幽谷 B.峰峦 幽谷 颤动
C.颤动 峰峦 幽谷 D.幽谷 颤动 峰峦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接踵而来”中“踵”本意是脚后跟,这个成语意思是接连不断地来。
B.从结构上看,“幽香的松脂”是偏正短语,“群山澎湃”是主谓短语。
C.【甲】处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琥珀遥望自己”。
D.【亿】处画波浪线句子词语搭配不当,应把“鼓吹”改为“演奏”。
11.(2023·江苏扬州江都区·统考一模)根据语境完成下列小题。
“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前言:
运河上的舟楫,摇yè( )着从远方驶来。
穿过春秋战国的烟火,载来诸子百家的争鸣。
桨声帆影,汇通南北A 河长水悠,化成人文。
两千年,涵咏成一首壮阔的歌,
唱不尽,锦帆未落干戈起,御舟又候运河滨。
稻花满怀,沉淀着富足的梦
便是那喃喃的呓,也氤氲着麦黍的香甜。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摇yè( )
(2)横线A处应该填上什么标点?
(3)“载”是个多音字,请按照示例造句并注音。
示例:春天悄(qiǎo)然而至,大地悄悄(qiāo)地融入一片温馨美好之中。
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泰州很多地方都有会船的活动。会船有点像湖南广东的赛龙舟,但又不一样,赛龙舟是在端午节,会船节则和清明联系在一起,与祭奠祖先有关。会船是当年水乡人家的运动会、船的jiā年华。如今,行船已经不需要人去用篙子、桨、橹这些农耕时代的工具来驱动,船的动力的机械化【甲】电子化,更让现代人对古老的原生态产生依liàn,而会船则是人力的再次呈现,是对人的力量、人的价值一次怀旧性的认同。很多人到溱湖,都想到水上一试身手,这正是人对自然力量、自身力量的崇拜与自信。
溱潼会船起源于南宋时期,相传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与金兵激战溱湖后,阵亡不少将士,从此每年清明,水乡人都要来这里祭奠英烈,久而久之逐渐形成撑会船的清明习俗。每年溱湖的会船节百舟竞发,千jí齐歌,浪yǒng白龙,水舞银蛇。今年的会船节,再现了“千篙万桨闹溱湖,百舸争流逐春潮【乙】的壮观场面。
1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13.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龙”“人”“水”三个字与“篙”“桨”“橹”三个字的造字法不相同。
B.从结构上说,“农耕时代”“产生依恋”“祭奠英烈”“百舟竞发”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划线句中“崇拜”与“自信”的顺序不可以调换。
D.文段中提及的“清明”和“端午”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此外,“寒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清明和端午之前。
(2023·江苏泰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六届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暨2023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于4月8日在姜堰溱湖开mù。溱潼会船节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kān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本次会船节以“天下会船数溱潼”为主题,______了4大类【甲】18项系列活动,让游客零距离______一个最有家国情、最有诗意美、最有文艺范、最有烟火气的泰州。
本次会船节别出心裁:突出全域出彩,“堰上花开”乡村旅游节展示的是一幅镇镇有亮点、村村有惊喜的全景画卷【乙】突出全业融合,呈现的是一场集旅游、文化、赛事、经贸为一体的饕餮盛宴。
诚yāo海内外宾朋走进泰州,共赏会船,chàng游湿地,品尝八鲜,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15.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16.按照顺序,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规划 体会 B.策划 体会 C.策划 体验 D.规划 体验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旅游”“水上庙会”“全景画卷”“共赏会船”短语类型相同。
B.文段中画线句属于明喻。
C.【甲】处的标点应是顿号,【乙】处的标点应是分号。
D.“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后比喻凶恶贪婪的人。因此文段中加点词“饕餮盛宴”是一个贬义词,使用不恰当。
18.(2023·江苏宿迁·统考模拟预测)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近期热播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围绕燃、寒暑、心动、天下、十年等关键词展开,品味着点滴欢喜与万千滋味,勾勒出千里江山与家国豪迈,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字,沁润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餐一食中对生活的(甲),阖家团圆时对幸福的(乙),寒来暑往间对自然的(丙),桃李花开处对师长的(丁)……都让生活充满了诗意的惊喜。
走进诗词( )为了附yōng风雅,( )要从历史文脉中jí取精神力量。从看似遥远的诗文中寻找情感共鸣,我们就能更好认识自然的风花雪月、感受人生的离合悲欢,将积淀千年的智慧作为参照系,在困境中、迷茫时,从中寻找攻坚克难的底气、心怀天下的志气、寒梅立雪的骨气、踏浪前行的勇气。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2月15日,有删改)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勾勒______
②沁润______
③附yōng风雅______
④jí取______
(2)在文段甲、乙、丙、丁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体悟 亲近 期盼 感恩
B.体悟 期盼 亲近 感恩
C.感恩 体悟 亲近 期盼
D.期盼 感恩 体悟 亲近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填入文段括号空缺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不仅……还…… B.不是……就是……
C.不是……而是…… D.因为……才……
参考答案:
1.(1)qiǎo
(2)弥
(3)A
(4)C
(5)让我们在梅花山的漫游中尽情地感受美、享受美、品味美吧!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悄然:qiǎo rán,忧愁的样子;形容安静而无声。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弥散:mí sàn,(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处扩散。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彷徨:徘徊不前的样子。比喻犹疑不决;
B.盘桓:意思是徘徊;逗留;
C.流连:指耽于游乐而忘归;
D.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句中“游客徜徉梅花山”一句中的“徜徉”可理解为:逗留观赏,留恋徘徊。“彷徨”一词与其意思最不接近;
故选A。
(4)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可以听风赏梅”与“能够观看专题展览、参加生态研学等”为表示递进关系的两句话,应用“不仅……还”衔接;
故选C。
(5)考查拟写句子。用“漫游”一词造句,激发同学们参加南京梅花节的热情,语句连贯自然即可。
示例:让我们在美丽的梅花山尽情漫游,体验大自然别样的魅力吧!
2.(1)qiǎo
(2) 曳 绎
(3)B
【详解】(1)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
悄然:拼音是qiǎo rán,释义是忧愁的样子;形容寂静无声。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摇曳:拼音为yáo yè,是一个动词。指逍遥;轻轻地摆荡, 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
②演绎:拼音为yǎn yì,指推演铺陈。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心无旁骛:专心一意而无其他念头;
B.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
C.引人入胜:意思是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根据“若瑶池仙境,似世外桃源”的提示,表明人们对此的向往,选“心驰神往”恰当;
故选B。
3.(1)shà jìn 骋
(2)D
(3)C
(4)A
【详解】(1)本题考查拼音及汉字。①霎shà时:极短的时间;忽然之间。②寒噤jìn: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③驰骋chěng:形容奔腾活跃。骋(chěng):奔跑。
(2)本题考查成语的感悟色彩。大公无私: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褒义词。
A.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褒义词;
B.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褒义词;
C.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褒义词;
D.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词;
故选D。
(3)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判定。C.这一句是描写河水流入沟底的情景,表达方式应该是描写。故选C。
(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A.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应该是夸张。故选A。
4.A 5.示例:那一棵棵青松的针叶上,凝结着一层层白霜,就像一树树洁白的秋菊,幽静的小路边的灌木丛像是一株株白珊瑚一样晶莹别透令人流连忘返。
【解析】4.考查语法知识。
B.“姗姗来迟”是偏正短语;
C.括号内不需要使用关联词,第一空无需补充词语,第二空填“只”;
D.前后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可以调换位置;
故选A。
5.考查补写,开放类试题,描写高高的青松、低矮的灌木丛等展现出来的奇景,生动形象,表达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即可。如:高高的青松头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清婉动人。小路旁边的灌木上则是盖了薄薄的一层雪,仿佛一层薄被,把那些灌木掩在身下。
6.(1) 恬 沧 讴 瑰
(2) 概 慨 博 搏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恬静(tián jìng):指恬淡、安静,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沧桑(cāng sāng):世态变化巨大;时间或岁月变迁。
讴歌(ōu gē):歌咏以颂功德。
瑰丽(guī lì):奇特绚丽;形容姿容或资质美好;形容文辞华丽。
(2)本题考查字形。
感概——感慨;其意思是: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
脉博——脉搏;其意思是:动脉的搏动;借喻一种动态或情势。
7.(1)坎坷 璀璨
(2)奔流不息
(3)在“不言放弃”后加上“的决心”。
【详解】(1)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kǎn kě——坎坷,道路高低不平;事情不顺利或不称心,比喻十分不得志。
cuǐ càn——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
注意用正楷书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画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注意“坎、坷、璀、璨”的间架结构和写法。
(2)考查词语运用。
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形容运动着的事物永不停息。
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形容时间应该用奔流不息,“川流不息”一般用来形容车流。故选用“奔流不息”
(3)考查病句修改。
该句语病为成分残缺,应在“不言放弃”后加上“的决心”。
8.(1)辜 cuì 恒
(2)A
(3)C
(4)将“经过”或“使”去掉一个。
(5) 示例:从航天员的太空之旅 到外卖小哥的走街串巷(写出具体职业,体现职业的奋斗特点,形式一致即可)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
辜负,gū fù,对不起(别人的好意)。
淬炼,cuì liàn,是指反复经受考验,磨练。
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
(2)考查关联词语。
分析语义可知,“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是“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条件。故应用“唯有……方能”。故选A。
(3)考查字义。
博学而笃志:广泛地学习,志向坚定。笃,坚定。故选C。
(4)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
(5)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写出具体职业,体现职业的奋斗特点,形式一致即可。如:从大国工匠的发明创造到普通工人的无私奉献。
9.(1)示例:肆意生长 生机盎然
(2) yùn 亢
(3) 侯 候
(4)充沛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临摹。
用楷书或行书把相应词语抄写下来即可。注意“肆”“盎”的间架结构。
(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蕴含(yùn hán):意思是包含在内;
②高亢(gāo kàng)指地势高,声调或情绪高昂、激动。
(3)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
三侯:气象上规定五天为一候。“侯”应为“候”。
(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充沛:充足;旺盛。充分:充足(多用于抽象事物)。根据“雨水”的提示,选“充沛”恰当。
10.(1)zōnɡ 翅 掠
(2)B
(3)C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
踪影:zōng yǐng,踪迹和身影,指寻找的对象。
展翅:zhǎn chì,展开翅膀。
掠过:lüè guò,倾斜着从表面经过,且伴有一定角度向前。
(2)考查词语运用。
峰峦:连绵的山峰;颤动:短促而反复地振动;幽谷:指幽深的山谷。
由“松涛声自远处”可知,“远处”才能看见起伏连绵的“峰峦”;“近处”才能感受“幽谷”的幽深静寂;“颤动”与“心底”搭配;
故选B。
(3)考查基础知识。
C.有误,【甲】处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琥珀遥望家园”;
故选C。
11.(1)曳
(2);(或写成“分号”)
(3)示例:载:人们载(zài)歌载舞,庆祝这千载(zǎi)难逢的时刻。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摇yè:摇曳,指摇晃、摇动。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桨声帆影,汇通南北”与“河长水悠,化成人文”是并列关系,描述了河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点。分号多用于多重复句、并列关系列举分项中,因此,此处应填“;”。
(3)本题考查字音和造句。题干要求按照示例给“载”字造句并注音,载(zǎi):一年半载,记载。载(zài):载歌载舞,载客。可以根据载字的字音字义造句。
示例:小朋友们载(zài)歌载舞,老师用相机记载(zǎi)了这一时刻。
12.嘉 恋 楫 涌 13.C 14.B
【解析】12.本题考查字词书写。
jiā年华——嘉年华:嘉年华的前身是欧美“狂欢节”的英文音译,相当于中国的“庙会”,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后来成为古罗马农神节的庆祝活动。多年以来,“嘉年华”逐渐从一个传统的节日,到今天成为包括大型游乐设施在内,辅以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形式的公众娱乐盛会;
依liàn——依恋:留恋,不忍离开;
千jí——千楫:形容上千只船;
浪yǒng——浪涌:波浪汹涌。
1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由“机械化”“电子化”可知,此处用来说明船的动力的特点;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停顿较短,故选顿号;
由“千篙万桨闹溱湖,百舸争流逐春潮”可知,此处表示直接引用古诗句且修饰“壮观场面”,故选双引号中的下引号;
故选C。
14.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B.错误。“农耕时代”是偏正短语;“产生依恋”“祭奠英烈”是动宾短语;“百舟竞发”是主谓短语;
故选B。
15.幕 堪 邀 畅 16.C 17.C
【解析】15.本题考查字形。
开mù:开幕,书写时注意下面部分;
kān称:堪称,书写时要关注右边横画;
诚yāo:诚邀,书写时注意其偏旁;
chàng游:畅游,书写时注意左边部分;
在写入田字格时,还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力求美观。
16.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策划,意为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定计划;规划,意为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策划;
第二空:体会,意为从自己的感觉中领会,理解;体验,一指亲身经历,实地领会;二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三指查核、考察;根据语境,此处应选体验;
故选C。
17. 本题考查语文知识。
A.“生态旅游”“水上庙会”“全景画卷”为偏正短语,“共赏会船”为动宾短语,四个短语类型不同,此项有误;
B.文段中画线句属于暗喻,而非明喻,此项有误;
D.“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是贪欲的象征,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饕餮盛宴”形容食物非常丰盛,多借以形容量多而丰富多彩等意思,不含贬义,此项有误;
故选C。
18.(1) lè qìn 庸 汲
(2)B
(3)在“观众”前添加“受到”
(4)C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勾勒(gōu lè):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沁润(qìn rùn):渗透浸润。
附庸风雅(fù yōng fēng yǎ):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汲取(jí qǔ):吸取、吸收。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体悟:体验和领会。感恩:对别人所给的恩惠表示感激。期盼:期待;盼望。亲近:(双方)信任,关系密切。
甲处:对生活的感悟,应使用“体悟”;
乙处:对幸福的期待,应使用“期盼”;
丙处:与自然关系密切,应使用“亲近”;
丁处:对老师的感激,应使用“感恩”;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缺少“好评”的谓语,应在“观众”前添加“受到”。
(4)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附庸风雅”和“从历史文脉中汲取精神力量”之间是并列关系;
A.表递进关系;
B.表选择关系;
C.表并列关系;
D.表因果关系;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