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07 07:4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 让我们一起参观中国古代科技馆,了解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情况。导入新课◎第一展馆:四大发明馆
四大发明
◎第二展馆:算学馆
《九章算术》和珠算
◎第三展馆:天文学馆
《石氏星表》和浑仪
◎第四展馆:农学馆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第五展馆:医学馆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科技馆 战国时代的司南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宋代火药武器:霹雳炮毒火球 活字印刷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
(3)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1、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列表对比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探究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的不同命运。
(2)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四大发明数学运算《石氏星表》和浑仪《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授时历》和四大农书本课主要内容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1、概念内容解析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明显进步。唐宋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
外传:向东,由朝鲜传入日本;向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1)造纸术2、发明与外传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甲骨文 竹简
铜器铭文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2)印刷术 发明: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推陈出新。
外传:毕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15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 《金刚经》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得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火药 发明:火药最早是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
外传: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明代的火药——“火龙出水”(4)指南针 发明:战国时期发明“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外传: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便从中国商船上学到了指南针的用法。 3、四大发明的意义 (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二、数学运算1、《九章算术》 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许多算数命题,如开平方和立方,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提出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运算的方法。 (1)成书时间(2)主要内容(3)意义和地位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珠算 算筹 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又称为筹、策、算子等。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质地与制作也愈加精致。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最有效的计算工具。算筹在中国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中就有“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1)珠算的起源 元末明初出现了现代样式的算盘;直到明代以后,算筹才被算盘完全取代。(3)珠算的普及和发展(2)算盘的出现 明清时期(原因是商业的繁荣)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4)住算法的外传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尧设火正、羲和之官;后世不少朝代也都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2、观测记录1、观测机构 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慧星记录;西汉时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编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3、创制观测仪器(1)浑仪 最晚在汉武帝的时代,天文家们已经使用浑仪。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浑仪一直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文观测仪器。(2)简仪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历法制订 我国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 现存采用夏时最早的历书,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述天象和物候的著作。商朝改进为“殷历”。春秋时采用19年7闰的置闰方法 ,战国时有了“月令”。(1)先秦历法——《夏小正》(2)《授时历》 元朝郭守敬编订,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2、农学研究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2)影响、评价(1)产生时间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黄帝内经》书影 2、《伤寒杂病论》——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万世宝典” 《伤寒杂病论》的研究著述(1)作者:东汉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人称为“医圣”。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南阳市张仲景医圣祠 (3)地位: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2)内容:全书分为“伤寒”和“杂病”两大部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分别记载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3、《本草纲目》 ——“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书影 (1)作者: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李时珍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时珍采药
(3)地位:这部重要的中药学著作,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宝典”。 (2)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 本课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我们深刻的思考:造成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当代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使民族振兴?课堂小结1、(2006年江苏历史高考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D高考链接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科技文化的一些历史知识,与第2、3题同属历史时间基础水平的辨别题,难度不大是现在江苏高考客观题的一般特点。A不是西汉,而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不是活字而是雕版印刷的书籍;C不是唐朝而是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始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是正确的。答案是D。 2、(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
A、《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解析:由题目看出要查阅关于宋朝的科技成就,A《考工记》是关于手工业的,B《神农本草经》是医学方面的,C《齐民要术》是农业方面的,D《梦溪笔谈》是宋朝沈括记录关于宋朝天文、历法、物理、数学等方面的著作。D3、(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A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四大发明的传播过程,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即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争,战败。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1、西汉时,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A课堂练习2、就世界范围来说,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是( )
A、地动仪 B、指南针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3、火药在军事上被广泛使用是在( )
A、汉朝 B、唐末
C、宋朝 D、明朝 BC 这些书写材料有许多缺陷:沉重、昂贵、不易获得、不实用…… 3、如果我们今天学习写字也用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这些书写材料,你觉得怎么样?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本课测评探究学习总结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四大发明在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提示:如中医、中药、农历、纸等。因为学生生活环境不同,事例可能大不相同,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延伸 古代科技对现代还有影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国古代科技影响的事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