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基本功--弓步、弓步冲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水平的
提高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情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遵
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身体得
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小学武术教材是以基本功、基本的动作以及基本的动作组合作为主要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课程特点,本节课以步型为教学内容,主要淡化运动技术的竞技性和规范性,着重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水平一学生身体素质稍差,本次课的武术基本功的学习,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素质,以及促进骨骼、肌肉等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学情分析
1.有利条件:水平一学生具有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的好奇心较强,模仿能力更强的特点,所以在本课教学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2.不利条件:学生处于低年级没有此项动作技能的基础,加之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
容易产生满足,从而导致厌学的倾向,对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学时多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学会弓步,熟练掌握冲拳的技术动作,能做弓步冲拳动作。
2.健康行为: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形态,提高上肢力量和出拳速度,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等素质。
3.体育品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受武术运动特有的魅力,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腰背挺直,前腿弓、后腿绷
难点: 动作连贯有力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游戏法、比赛法、讲解与示范等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七、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标志桶8个、呼啦圈8个
八、安全保障
1.课前检查场地与器材。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九、体育家庭作业
自主练习武术健身操,并展示给家长
十、创新之处。
让学生在课下根据学的武术基本动作,自己组合起来练习并录像,提高学生积极性。
课时计划1
教学 内容 1.弓步、弓步冲拳 2.游戏:比比谁的功力大 单元课次 4—1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学会弓步,熟练掌握冲拳的技术动作,能做弓步冲拳动作。 2.健康行为: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形态,提高上肢力量和出拳速度,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等素质。 3.体育品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受武术运动特有的魅力,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品质。
教学重点 腰背挺直,前腿弓、后腿绷 教学 难点 动作连贯有力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检查服装。 准备活动 1跟随音乐围绕场地慢跑 2.热身游戏(喊数抱团) 3.徒手操(各关节活动) 1 1 5 中 一、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二、 ● ● ☆ ● ●
基 本 部 分 一、武术基本功 1.弓步 【动作方法】双脚并步直立,双腿夹紧,抬头挺胸,两手抱拳于腰际,拳心向上,眼睛注视正前方;左(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成屈膝半蹲,大腿与地面平行,膝关节与脚尖垂直,右(左)脚内扣,腿伸直,小腿绷紧。 1 5 高 1.教师讲解,集体学练。 2.学生分小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喊名称做动作的组间比赛,并进行点评。 ■■■■ □□□□ ☆ ◇◇◇◇ △△△△ 要求: 教师讲解时做到认真听讲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弓步冲拳 【动作方法】挺胸抬头,两脚并步直立,双手抱拳于腰际,拳心朝上,目光注视前方。成弓步姿势,保持。左右交替冲拳2次,恢复最初姿势。 四、游戏:比比谁的功力大 【游戏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人单手成拳,一人单手成掌,拳掌相抵,学生各自两脚前后开立或左右开立,以用力将对方推出圈外为胜。 【游戏规则】 (1)学生猜拳,赢者冲拳,输者推掌。 (2)发出口令后,双方才能出力。 (3)只允许单手做动作,另外一只手背在身后。 (4)比赛时间3分钟,将对方推出圈外次数多的为胜。 五、体能练习(团结就是力量) 规划:每队所有队员,依次跨过障碍,第一个障碍前做开合跳10次,第二个障碍前做高抬腿20次,跳过呼啦圈并板上写上自己名字然后返回,下一个队员再进行,依次轮换,直至最后一个学生完成。 1 1 1 7 8 10 中 中 高 (1)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要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喊口令,学生原地练习。 (4)举行“不服?来战!”的表演赛,学生自荐展示弓步冲拳。教师和学生作评价。 1.教师讲解规则。 2.学生两人一组,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3.游戏最后可进行班级挑战赛。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结 束 部 分 跟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宣布下课,值日生收拾器材 1 5 低 组织形式: ★★★★★★★★★ ★★★★★★★★★ ●●●●●●●●● ●●●●●●●●● ☆
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标志桶8个、呼啦圈8个 心 率 140-160次/分
密 度 75%
课 后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