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传接球技能,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享受篮球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不同的挑战,从内心知道怎么去参与、怎么去努力、怎么去运用技术。
二、教材分析
篮球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是在篮球比赛中运用的最多的技术之一。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快速支配球的能力,尤其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速度素质;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从运动中获得成就感。
三、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好胜心和都比较强。他们已经都够规范自己的动作,而篮球是小学生较喜欢的体育项目。在练习过程中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要多给予鼓励,帮助树立自信心。
四、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理解行进间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多数学生掌握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及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和运用。发展学生们移动、协调等身体素质。
2.健康行为:学生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能够自信的展示自己水平,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在练习中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体育品德: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遵守规则、友好团结的意识及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五、重、难点
重点:传球到位,跑动路线准确
难点:掌握好行进间传球的步伐与时机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讲解与示范法、演示法、完整练习法、游戏法等。
学法:观察法、自主体验法、合作学习法等。
七、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40个
八、安全保障
1.充分活动好身体各关节。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九、体育家庭作业
与同伴或家长进行传接球练习
十、创新之处
1.二人一组全场行进间传接球,循环练习,增加练习密度。
2.体能练习,上下肢力量皆兼顾,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课时计划1
教学 内容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 单元课次 18-7 年级 6年级
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理解行进间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多数学生掌握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及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和运用。发展学生们移动、协调等身体素质。 2.健康行为:学生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能够自信的展示自己水平,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在练习中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体育品德: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遵守规则、友好团结的意识及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传球到位,跑动路线准确 教学 难点 掌握好行进间传球的步伐与时机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导入课题 3.提出要求 二、准备活动 1.引导学生各种方式的跑 侧滑步跑、高抬腿、后踢腿、左右虚晃跑 2.篮球操 3.拉伸练习 8 低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要求:站队时做到快、静、齐。服装整齐、精神饱满,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组织形式:一路纵队 组织形式:体操队形 教法: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要求:充分活动各关节,动作协调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复习原地双手传接球 1.两人一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两人两球,一人胸前传球,一人双手击地传球 学习行进间传接球 1.尝试性练习 a.两人一组,侧滑步传接球 B.两人一组,慢跑中传接球 2.示范、讲解行进间传接球 要点:跑动中,上体稍向来球方向侧转,双眼注视来球,当球接近自己时,上步接球,在跨另一步用双手胸前传球方法将球传出。 二人一组全场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4.游戏:迎面运球传球 三、体能加油站 a.折返跑 b.蚂蚁搬家 28 中 高 组织形式:前后两人相隔4-6米 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并组织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传接球手法准确,球飞行路线平稳 组织形式: 教法: 1.组织学生尝试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2.引导学生提出练习中的困惑 3.正确讲解示范 4.组织练习,巡回指导,集中纠正 5.选优展示,评价 要求:认真听见,积极练习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教法: 讲解方法与规则 分组练习比赛 评价小结 要求:遵守规则,积极参与,相互配合 组织形式: ★ ★ ★ ★ ★ ★ ★ 要求:坚持到底,勇于拼搏
结 束 部 分 1.放松活动 2.小结 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3 低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心放松。 2.总结上课情况,给予表扬与鼓励。 要求:认真放松,积极参与评价
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40个 心 率 140-160次/分
密 度 75%
课 后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