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真题模拟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3 海曙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都正确的选项是( )
A.记载(zǎi) 狞(nìng)笑 窸窸窣窣(sū)
B.蟠(pán)桃 入场券(quàn) 鸣钟击磬(qìng)
C.膝髁(kē) 劲(jìn)挺 惟妙惟肖(xiāo)
D.驰骋(chén) 竹匾(biǎn) 攒(cuán)着观战
2.(2023 海曙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A.恒星 魁梧 沧海一粟 虎视眈眈
B.玛瑙 璀灿 青面撩牙 波涛汹涌
C.盘据 俨然 嘎然而止 池馆水榭
D.威胁 愁怅 理直气壮 炯然不同
3.(2023 海曙区)在横线中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
每天早上,我们都能看见交警叔叔们穿梭在_____的街头,_____秩序;环卫工人_____岗位,_____垃圾……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A.繁忙 维护 坚守 清洁 B.繁重 维持 坚定 清理
C.繁忙 维护 坚定 清洁 D.繁忙 维持 坚守 清理
4.(2023 永春县)下列哪句诗用来形容老师这一职业是不合适的?(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2023 七里河区)下列句子中成语、俗语或名言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文物能够重见天日。
B.有些话虽然听起来难受,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实际对自己有好处。
C.奶奶出门丢了钱,妈妈安慰她:“您别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哇!”
D.每当作文无话可写时,小王就会有“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的苦恼!
6.(2023 永春县)下列词语中的“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负隅顽抗 B.负老携幼 C.负荆请罪 D.负重前行
7.(2023 永春县)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行。”妈妈望了望外面说:“不行。你的烧还没退呢,不能出去玩。”
B.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C.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D.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他们。
8.(2022 惠来县) 下列诗词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D.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2022 郯城县)根据语境写词语。
在我们还没觉察的时候,阳光更加míng mèi 了,鸟儿们的啼啭更加qīng cuì 了,连湖中的波纹好像也更加细腻了,yōu jìng 的山林热闹起来了。
10.(2022 荆门)找出下列各组中的错别字,用“____”画出,并改正在横线内。
(1)凋谢 浪废 魁梧 抱怨别人 琳琅满目
(2)赌搏 噪音 勘测 娓娓动听 高瞻远瞩
(3)既然 收敛 松驰 前思后想 铭记在心
(4)糟蹋 赎回 即使 谈笑风声 滥竽充数
11.(2022 十堰)根据要求写出成语。
(1)与合作有关的成语: 、
(2)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
(3)根据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成语:
获奖的消息传来,他心情急切,一刻都不能等待地跑去母校向自己的老师汇报。
12.(2022 十堰)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指出其作用。
(1)碧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翩起舞。
修辞手法:
作用:
(2)我的家乡是个巴掌大的小镇。
修辞手法:
作用:
(3)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修辞手法:
作用:
13.(2022 裕安区)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传情,“今夜月明人尽望, ”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诗绘景,“天街小雨润如酥, ”描写 了早春时节的美景。诗言志,身处恶劣环境,我们应该像郑燮一样无畏无惧: ,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名利诱惑,我们应该像于谦一样坚守高洁: ,要留清白在人间。怀才不遇时,我们应该像李贺一样依然拥有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
(2)作家 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用他的“京味儿”语言描绘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细致描写了 、 、 、 、
这几天的习俗。
(3)和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交流之后,你会觉得受益匪浅,好像读了许多书一样,这真是“ , ”。
(4)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我发现了更广阔的世界。在丹尼尔 笛福笔下,我认识了喜欢航海和冒险的 ;在《骑鹅旅行记》中,我结识了因旅行而完成蜕变的 ;读了《汤姆 索亚历险记》后,我知道汤姆 索亚是一个 、
的孩子。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4.(2022 新华区)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惟弈秋之为听; ,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将文言文补充完整。
(2)文言文的朗读停顿很重要。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B.惟/弈秋/之为听。
C.思援/弓缴而射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其中“善”的意思是 。下列哪个选项中“善”的意思和上句中的意思一样?
A.乐善好施
B.面善心慈
C.多愁善感
D.能言善辩
(4)这篇文言文中,“之”多次出现,用法也不太相同。“思援弓缴而射之”中“之”的用法跟下列哪个一样?
A.杨氏之子
B.虽与之俱学
C.常衔西山之木石
(5)下列对《学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弈》和《两小儿辩日》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道理,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B.《学弈》这篇课文,文末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前面部分是为了说明观点而举的具体事例。
C.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人,最终学习效果不一样,因为他们不仅智商不同,做事态度也不一样。
D.《学弈》这篇课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写了两个学棋人的表现和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做事要专心致志。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2022 裕安区)阅读课内选文,完成练习。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的循环往复,意在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 ,从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
(2)这段话一共有四个问句,其中有一问是“核心问题”,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3)关于这四个问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里的“问”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问,二是连续问。
B.作者在直接的追问中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怅然若失之感。
C.朗读这四个问句,尤其是后三句时,要紧凑,停顿间隔短。
D.这一连串的追问,容易让读者产生厌倦心理。
(4)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请你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16.(2022 郸城县)阅读。
绿色的梦
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长大以后就斜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片绿色的天棚,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棚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在这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
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唤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
村庄除了树还有竹。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因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寻找游乐的天地。
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叶的响声,带来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叽叽……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逶迤:
②没齿难忘:
(2)画“____”句子中,把 比作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绿色的梦”是什么?
(4)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绿色的梦,却在最后将梦中断,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五.习作(共1小题)
17.(2023 永春县) 题目:我遇见 光
艾青说:“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美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是啊,在光的普照在,驱走黑暗,生活才会越来越好!生活中,总有一速光照亮我们的生活。
这一束光,可以是善良之光,可以是坚强之光,可以是阅读之光……同学们,你遇到了什么光,请以“我遇见 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把你与“光”的相遇、遇见后的变化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小升初真题模拟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答】A.有误,“狞笑”的“狞”应读“níng”,指凶狠恶毒的笑。
B.正确。
C.有误,“劲挺”的“劲”应读“jìng”,指坚韧挺拔竹竿劲挺。“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ào”,形容刻画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
D.有误,“驰骋”的“骋”应读“chěng”,指骑马快速奔跑。“攒着观战”的“攒”应读“zǎn”,意思是聚在一起从旁观看战争、战斗,自己不参加。
故选:B。
2.【解答】A.正确。
B.有误,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故“璀灿”的“灿”错误。
C.有误,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故“嘎然而止”的“嘎”错误。
D.有误,惆怅:失意,伤感。故“愁怅”的“愁”错误。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故“炯然不同”的“炯”错误。
故选:A。
3.【解答】繁忙:指事情繁多,不得空闲。维护:指维持保护。维持:指维系,保持。也指使继续存在下去。坚守:指的是坚决守卫,不离开。坚定:指(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清洁:指清白;洁净无尘。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以次选填词语:繁忙、维持、坚守、清理。
故选:D。
4.【解答】A.句意: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B.句意: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C.句意: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D.句意: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故A、B、C都适合形容老师这一职业,D不适合。
故选:D。
5.【解答】A.重见天日: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B.忠言逆耳利于行:别人对自己的劝诫,它能使人反省自己的言行缺点,能督促自己保持良好的品德,能激励自己发奋上进。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是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D.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与题意不符。
故选D。
6.【解答】A.“负隅顽抗”的“负”是倚靠的意思。
B.“扶老携幼”的“负”是扶着、背着的意思。
C.“负荆请罪”的“负”是背着的意思。
D.“负重前行”的“负”是背负的意思。
故选:A。
7.【解答】A.有误,“妈妈望了望外面说”后面加逗号,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所有说的话要用引号。
B.有误,“强弱”和“美丑”之间具有并列关系,中间用顿号。
C.有误,“大概”“差不多”这两个词,因为在说的这句话里面,外面加了引号,应加单引号。
D.正确。
故选:D。
8.【解答】A、B、D正确。
C.有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出自宋代黄庭坚《清平乐》。意思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在什么地方,就要把它呼唤回来,留它同住。结合句意应断句为: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解答】故答案为:
明媚 清脆 幽静
10.【解答】(1)浪费:不恰当或没有节制地使用人力、财物或时间等。因此,“浪废”应是“浪费”。
(2)赌博:用斗牌、掷骰子等形式,拿财物作注比输赢。因此,“赌搏”应是“赌博”。
(3)松弛:放松,松散。因此,“松驰”应是“松弛”。
(4)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因此,“谈笑风声”应是“谈笑风生”。
故答案为:
(1)废—费;
(2)搏—博;
(3)驰—弛;
(4)声—生。
11.【解答】(1)考查成语。与合作有关的成语: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万众一心、通力合作等。
(2)考查成语。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开天辟地、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
(3)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故答案为:
(1)齐心协力 同舟共济;
(2)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3)迫不及待。
12.【解答】(1)赋予“白云”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白云的优美的姿态。
(2)结合“巴掌大”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说明了小镇的小的特点。
(3)三个“互相……”引导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革命队伍的人的关系密切。
故答案为:
(1)生动形象地写出白云的优美的姿态。
(2)突出说明了小镇的小的特点。
(3)强烈地表达了革命队伍的人的关系密切。
13.【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的《竹石》,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的《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考查课文理解、作家及其作品。《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描绘了一幅幅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正月初六、正月十九”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3)考查谚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良多,胜过读许多年的书。
(4)考查经典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刻画了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小男孩尼尔斯历险的故事:一天,父母上教堂去了,尼尔斯一个人在家里,他闲着无聊,开始捉弄一个小精灵,结果反被小精灵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里的一只雄鹅想展翅跟随一起飞翔,尼尔斯为了不让它飞走,紧紧抱住它的脖子,不料被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从南方一直飞到最北部,历时一年才返回家乡。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尼尔斯看到了自己祖国的旖旎风光,增长了许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听到了许多故事和传说,经历了种种困难和危险,从中也受到了锻炼,并逐步改正了淘气调皮的缺点。回到家中,尼尔斯恢复了原形,变成了一个勇敢、机智、善良、乐于助人的大男孩。、乐于助人的大男孩。《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马克 吐温,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 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故答案为:
(1)不知秋思落谁家 草色遥看近却无 千磨万击还坚劲 粉骨碎身浑不怕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2)老舍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3)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4)鲁滨逊 尼尔斯 天真活泼 敢于探险。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4.【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考查文言断句。A、B正确。
C.有误。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故“思援弓缴而射之”正确断句为:思/援弓缴/而射之。故选C。
(3)考查多义字。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擅长。
A.乐善好施:乐意做好事,喜好施舍。形容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善:善良。
B.面善心慈:形容为人和善。善:和善,
C.多愁善感:容易发愁和伤感。形容人的感情脆弱。善:容易。
D.能言善辩:善于言谈和辩论。形容口才好。善:擅长。
“能言善辩”中“善”的意思和“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善”的意思一样。故选D。
(4)考查多义字。“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之:代词,指代鸿鹄。
A.杨氏之子:姓杨的人家的孩子。之:的。
B.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地人在一起学习。之:代词,指专心学习的人。
C.常衔西山之木石: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之:的。
“思援弓缴而射之”中“之”的用法和“虽与之俱学”中“之”的用法一样。故选B。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D正确。
C.有误。《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中没有体现“因为他们不仅智商不同”。故选C。
故答案为:
(1)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2)C;
(3)擅长 D;
(4)B;
(5)C。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解答】(1)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知,这个句子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式“……,有……的时候”,运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自然的循环往复,意在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对比,从而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可知,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核心问题”。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可知,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由此可知,A、B、D正确。C.有误,朗读这四个问句,语速要逐渐加快。故选C。
(4)考查了名言警句及古诗文默写。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即可。示例:出自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故答案为:
(1)排比 对比;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C;
(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6.【解答】(1)考查词语理解。①结合句子“两岸的树像一片绿色的天棚,沿着村庄逶迤而上”可知,“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这里指河岸两旁的树木随着河流蜿蜒曲折的样子。②结合句子“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可知,“没齿难忘”指永远难以忘记。这里指故乡绿色的环境和快乐一辈子也忘不了。
(2)考查修辞手法。“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士尼乐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竹园”比作“迪士尼乐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能给儿童带来无限的快乐。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通过对村庄里的树、野草、竹园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故“绿色的梦”是充满生机的绿色大自然,梦里有孩子们的自由和快乐。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将现实与梦境中的绿意和生机进行对比,表明了作者对单调、缺少绿意的城市里的厌恶,对绿色梦境的眷恋,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自然、回归朴实纯净生活的心情。
故答案为:
(1)①这里指河岸两旁的树木随着河流蜿蜒曲折的样子。 ②这里指故乡绿色的环境和快乐一辈子也忘不了。
(2)竹园 迪士尼乐园 都能给儿童带来无限的快乐;
(3)“绿色的梦”是充满生机的绿色大自然,梦里有孩子们的自由和快乐。
(4)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绿色的梦,却在最后将梦中断,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绿色梦的眷恋和对现实的厌恶,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自然、回归朴实纯净生活的心情。
五.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范文:
我遇见了诚信之光
诚信是一缕春风,它能让人感到温馨和谐;诚信是一种责任,它能让你受到赞美与尊重。
记得在一个星期天下午,我走在大街上,天气很热,我口很渴,心想买一个冰糕解解渴吧,我扫视一下周围,看到旁边不远处有一家冷饮店,我就快步走去,一位阿姨亲情地对我说,小朋友:“你要买什么?”我边摸口袋掏钱,边说;“我要一根两元的冰糕。”阿姨说:“好的!”我把十元钱递给阿姨,阿姨让我自己挑选一个冰糕,然后我接过阿姨找的零钱,塞进口袋就回家了。
到了家里,无意翻开口袋一看,数了一数阿姨找的钱,咦!怎么有13元呢?我想,我就一张十元的,买冰糕的阿姨多找我钱了。于是,我就急忙跑到刚才那个冷饮店,对那位阿姨说:“阿姨您多找我钱了,刚才我给你十元,你找我十三元,现在我把钱还给你。”阿姨非常感激地对我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阿姨接过钱,迅速地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冰糕,递给了我,我说:“不要,阿姨!”她非要给我,我只好接受了。
我回家时,觉得天格外的蓝,草格外的绿,树格外的高,因为,我遇见了诚信之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