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含解析)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含解析)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4 09:4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的空间结构为角形
B.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中每个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D.和的中心原子均为杂化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Y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B.X单质的氧化性比W单质的氧化性强
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原子半径:r(W)>r(Z)>r(Y)>r(X)
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B.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价电子轨道杂化,形成新的价电子轨道,能量相同
C.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D.杂化轨道可能形成π键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 L乙炔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
B.常温常压下,16 g硫中含有的价层电子数目为2NA
C.1 L 0.1 mol·L-1 HF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NA
D.34 g H2O2中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数目为NA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经发酵可以得到食醋、味精、氨基酸等多种产品
B.镁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
C.冰刚好融化成水时,破坏了部分范德华力和氢键,空隙减小
D.在碱催化下,苯酚和甲醛可以反应生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
6.元素H、C、N可组成多种杂环化合物,例如 (吡啶)、 (吡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 B.中,为杂化
C.、都难溶于水 D.、都含有π键
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空间构型为形的极性分子
B.、和的中心原子均为杂化
C.将过量的氨水加入到溶液中,最终得到蓝色沉淀
D.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键,可能有键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p-pσ键数目为2NA
B.1L1mol/L氯化铵溶液中NH和H+数目之和为NA
C.2molNO与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11.2LCH4与22.4LCl2反应后分子总数为1.5NA
9.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或现象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H2O的熔、沸点比第VI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按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
③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④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⑤氢键(X—H…Y)中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时,作用力最强
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高
⑦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A.①②③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⑦
10.下列分子的VSEPR模型与分子的立体构型相同的是
A.CCl4 B.SO2 C.NH3 D.H2O
11.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X的氟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C.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第ⅢA族,且电负性XD.Z+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④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⑤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⑥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只有①⑦ B.只有②⑦ C.只有⑦ D.只有①⑤⑦
13.化学家维勒发现无机化合物氰酸铵NH4CNO通过加热可以转变为有机化合物尿素CO(NH2)2,使有机化学进入合成时代。其中尿素CO(NH2)2最低能量构型的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NH2)2易溶于水
B.NH4CNO和CO(NH2)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C.最低能量构型的CO(NH2)2中C和N都采取sp2杂化
D.元素的电负性O>N>C>H
二、填空题
14.下列反应曾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2Cr2O72-+3CH3CH2OH+16H++13H2O→4[Cr(H2O)6]3++3CH3COOH
(1)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1molCH3COOH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______。
(3)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H2O与CH3CH3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________。
15.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目前空气和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稀有气体(如He、Ne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NH3、CO、CO2等
用上表所涉及的分子填写下列空白(填化学式):
(1)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
(2)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____________;
(3)分子中不含孤对电子的分子(稀有气体除外)有_________,它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
(4)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的分子是___________,它之所以极易溶于水是因为它的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_;
16.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是1971年斯图尔杰和阿佩曼成功地合成次氟酸后,这种论点被剧烈地动摇了。他们是在0℃以下将氟化物从细冰末的上面通过,得到毫克量的次氟酸。
(1)以下两种结构式,能正确地表示次氟酸的结构的是___________;
A. B.
(2)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次氟酸的电子式为_____,次氟酸的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____(填“>”“<”或“=”)180°。
17.从微粒之间的作用力角度解释下列事实。
(1)溴化氢受热比碘化氢受热难分解:_______。
(2)溴化氢比碘化氢沸点低:_______。
18.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离子。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
19.(1)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_。
(2)HF的沸点比HCl的高,原因是____;SiH4的沸点比CH4的高,原因是________。
(3)在下列物质①P4 ②NH3 ③HCN ④BF3 ⑤H2O ⑥SO3 ⑦CH3Cl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填序号)_______。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
CO2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SO32-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杂化,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
HCHO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
(5)试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填“>”、“<”或“=”):
HClO4_____HClO2 H2CO3______H2SiO3 H2SO3_______H2SO4
20.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带“ ”原子的价电子对数。
①CCl4______②BeCl2______③BCl3______④PCl3_____。
(2)计算下列微粒中带“ ”原子的孤电子对数。
①H2S______②PCl5______③BF3______④NH3___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①H2Se______;②NH______;③BBr3______;④CHCl3______;⑤SiF4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分子中原子形成2个键,孤电子对数为0,为直线形分子,A错误;
B.中原子形成3个键,孤电子对数为,为三角锥形离子,B错误;
C.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C错误;
D.分子中原子形成4个键,孤电子对数为0,为杂化,中原子形成3个键,孤电子对数为,为杂化,D正确;
故选:D。
2.B
【分析】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Na元素;X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Y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则X为O元素;Z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且为短周期元素,所以W为S元素。
【详解】A.O元素和Na元素可以形成Na2O2,其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O>S,则单质的氧化性O2>S,故B正确;
C.Al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OH)3,属于弱碱,故C错误;
D.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Y>Z>W>X,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D
【详解】A.中心原子为杂化时,其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如氨气、水中的中心原子均为杂化,氨气为锥形、水为V形,故A正确;
B.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不同轨道在外界的影响下会发生杂化,形成新的轨道,能量相同,故B正确;
C.杂化时,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
D.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故D错误;
故选D。
4.D
【详解】A.在1个乙炔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常温常压下,22.4 L乙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含有的σ键数目小于3NA,A不正确;
B.1个S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6,常温常压下,16 g硫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有的价层电子数目为3NA,B不正确;
C.氢氟酸为弱酸,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则1 L 0.1 mol·L-1 HF溶液中含有的数目小于0.1NA,C不正确;
D.1个H2O2分子中含有1个-O-O-,34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数目为NA,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以葡萄糖为原料,经发酵可以得到食醋、味精、氨基酸等多种产品,故A正确;
B.镁不是耐高温材料,氧化镁是耐高温材料,镁合金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故B错误;
C.氢键具有方向性,冰融化成水,破坏了部分范德华力和氢键,分子间空隙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故C正确;
D.在碱催化下,苯酚和过量的甲醛可以反应生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故D正确;
故选B。
6.C
【详解】A.由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故A正确;
B.中原子有两个键,孤电子为对1,所以N的价层电子对为3,为杂化,故B正确;
C.能形成氢键,具有亲水性,故C错误;
D.双键中有一个键和一个键,和都有双键,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7.D
【详解】A.的结构为S=C=S,碳原子杂化轨道数为(4+0)=2,采取sp杂化,具有直线型结构的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价层电子对数为3+(5-3)=4,中心原子为杂化;价层电子对数为3+(4-32+2)=3,中心原子为杂化;价层电子对数为3+(6-32+2)=4,中心原子为杂化;故B错误;
C.将过量的氨水加入到CuSO4溶液中,首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故C错误;
D.单键一定是键,双键、三键只有1个键,其它为键,即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键,可能有键,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2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不确定具体乙烯、丙烯的质量,不能计算含有p-pσ键数目,A项错误;
B.1L1mol/L氯化铵溶液中氯离子为1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则NH和H+物质的量大于1mol,数目之和大于NA,B项错误;
C.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反应为产生的NO2为2mol。但NO2存在平衡,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分子数目小于2NA,C项错误;
D.标况下由得反应前CH4和Cl2分别为0.5mol和1mol,发生的反应为 、 、和 ,四个反应均是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光照后分子分子总数为1.5NA,D项正确;
故选D。
9.C
【详解】①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常温常压下,H2O的熔、沸点比第VIA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高,①正确;
②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水分子通常以几个分子聚合的形式存在,所以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按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②正确;
③H2O比H2S稳定是因为由于分子内的共价键O-H比S-H键牢固,与分子间存在的氢键无关,③错误;
④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配对、即通过氢键相互结合在一起,④正确;
⑤由于氢键具有方向性,氢键(X—H…Y)中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时,作用力最强,⑤正确;
⑥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相对较低,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相对较高,⑥错误;
⑦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中C电负性不大、不可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⑦错误;
综上C ①②④⑤ 正确,答案选C。
10.A
【详解】A.CCl4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4-4×1)=4,所以C原子采用sp3杂化,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结构,不含有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一致,故A正确;
B.SO2中孤对电子为=1,σ 键电子对为2,价层电子对个数=1+2=3,S原子采取sp2杂化,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含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不一致,故B错误;
C.氨气分子中氮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5-3×1)=4,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结构,含有1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不一致,故C错误;
D.水分子中氧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6-2×1)=4,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结构,含有2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是V型,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不一致,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明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微粒的空间构型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孤电子对个数的计算方法,这是解答本题的易错点,注意实际空间构型要去掉孤电子对。
11.B
【详解】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结合化合物的结构分析,W为H,X为B,Y为C,Z为Na;
A.在化合物中,H、B、N之间形成共价键,故A正确;
B.BF3中中心原子是B,其价层电子对是,所以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故B错误;
C.B有两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第ⅢA族,同周期电负性逐渐增强,所以BD.N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共有5个运动轨道,就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2.B
【详解】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中的化学键不一定是极性键,如H2O2由两种元素构成,含有O原子和O原子形成的非极性键,故①错误;
②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极性共价键,故②正确;
③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故③错误;
④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不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如二氧化硅的熔点大于NaCl的,故④错误;
⑤难失去电子的原子,不一定易形成阴离子,如稀有气体等,故⑤错误;
⑥单质分子中也可以存在化学键,如O2、H2等,故⑥错误;
⑦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⑦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②⑦,答案为B。
13.B
【详解】A.CO(NH2)2为极性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其易溶于水,A正确;
B.NH4CNO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O(NH2)2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含有离子键,B错误;
C.尿素CO(NH2)2最低能量构型的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则表明N原子的最外层孤对电子没有参与杂化,最低能量构型的CO(NH2)2中C和N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3,都采取sp2杂化,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O>N>C>H,则元素的电负性O>N>C>H,D正确;
故选B。
14. 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 O sp3、sp2 7mol或7NA H2F+ H2O与CH3CH2OH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详解】(1)Cr属于第四周期ⅥB族,Cr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 3d54s1,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Cr3+提供空轨道,另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只有氧元素有孤电子对,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O;
(2)甲基中碳原子有4个σ键,无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杂化类型是sp3,羧基中碳有3个σ键,无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3,则杂化类型是sp2;CH3COOH中含3个C—H键、1个C—C键、1个C—O键、1个O—H键和1个C=O键,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含1个σ键和1个π键,则1molCH3COO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7mol或7NA;
(3)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故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是H2F+;H2O与CH3CH3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H2O与CH3CH2OH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15. H2O、Ne、CH4、NH3 CH4、CO2 CH4 正四面体形 NH3 氢键
【详解】(1)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有H2O、Ne、CH4、NH3。
(2)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CH4、CO2。
(3)分子中不含孤对电子的分子(稀有气体除外)有CH4 ,它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4)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的分子是NH3 ,由于它的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所以NH极易溶于水。
点睛:本题以原始大气为资料背景,考查CH4、NH3、CO、CO2四种气体的性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6. A 0 <
【详解】(1)因HFO为共价化合物,根据共价键成键的特点,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氟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结构式为H O F,故答案为A;
(2)因为F元素吸引电子对的能力比O元素强,在次氟酸中F元素呈 1价,H元素为+1价,则O元素呈零价,次氟酸的电子式,次氟酸中心原子是氧,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O采用sp3杂化,分子构型为V形,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180°。
17.(1)H-Br键比H-I键键长短、键能大,所以溴化氢受热比碘化氢受热难分解
(2)HBr与HI结构相似,HBr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间作用力小,沸点低
【解析】(1)
氢化物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与分子内化学键强弱有关,键比键的键长短、键能大,所以溴化氢受热比碘化氢受热难分解。
(2)
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均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而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间作用力小,因此溴化氢比碘化氢沸点低。
18. V形 sp3
【详解】与OF2互为等电子体,OF2属于V形,因此几何构型为V形;
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中心原子为sp3杂化。
19. N2O CO2 N2 CO 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就大,所以SiH4的沸点比CH4的沸点高 ②③⑤⑦ sp 直线形 sp3 三角锥形 sp2 平面三角形 > > <
【分析】(1)根据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结合元素的要求书写相应的等电子体;
(2)分子间形成氢键会增加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根据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分析;
(3)不同的非金属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若分子排列对称是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4)根据杂化轨道数=σ键数目+孤对电子对数,确定杂化轨道,再结合孤对电子对数确定空间构型;
(5)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详解】(1)根据等电子体的概念,由于元素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且属于共价分子,因此可能的等电子体有CO2与N2O;CO与N2;
(2)HCl、HF都是氢化物,由于F原子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HF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HF的沸点比HCl的高;C、Si是同一主族的元素,SiH4和CH4结构相似,二者都是分子晶体,由于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越大,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气化需要的能量越高,物质的沸点就越高,相对分子质量SiH4比CH4的大,所以物质的沸点SiH4比CH4的高;
(3) ①P4中的P—P键是非极性共价键,分子排列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①不符合题意;②NH3中的N—H键是极性共价键,分子排列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②符合题意;
③HCN分子结构简式为H—C≡N,H—C键及C≡N都是极性共价键,由于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不对称,因此属于极性分子,③符合题意;
④BF3中的B—F键是极性共价键,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排列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④不符合题意;
⑤H2O中的H—O键是极性共价键,分子为V形,排列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⑤符合题意;
⑥SO3中的S—O键是极性共价键,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排列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⑥不符合题意;
⑦CH3Cl中的C—H键、C—Cl键都是极性共价键,分子为四面体形,分子排列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⑦符合题意。
故属于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②③⑤⑦;
(4)CO2分子中,中心原子C原子形成2个σ键、2个π键,无孤对电子,C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
SO32-中,中心S原子形成3个σ键、1个π键,无孤电子对,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HCHO分子中,中心C原子形成3个σ键、1个π键,无孤对电子,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该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5)由于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ClO4>HClO2;H2CO3>H2SiO3,H2SO3【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的知识。涉及等电子体、氢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微粒的空间构型、原子的杂化等,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巩固及应用。
20.(1) 4 2 3 4
(2) 2 0 0 1
(3) V形 V形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