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主岛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南部海岸有倒石堆分布。下图为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钓鱼岛所属海域及岛屿类型分别是( )
A.东海珊瑚岛 B.南海冲积岛
C.南海火山岛 D.东海大陆岛
2.下列能说明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的理由,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南海大陆架 B.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C.在冲绳专属经济区外 D.属于我国的内海区域
2020年4月、18日民政部发布公告,国务院于近日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三沙市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城,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三沙市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暑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
A.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B.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C.开发南海资源 D.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4.我国在南部所临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
①内水权益②领海权益③毗连区权益④专属经济区权益⑤公海权益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世界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海洋岛屿的争议,其主要原因是( )
A.各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理解不同 B.岛屿之争的实质是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取
C.维护领土完整,扩大海洋权益的需要 D.为了发展海洋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
①交通运输建设②生态环境保护③经济协同发展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国际海洋公约规定,群岛国的领海基线应从其领土各处最远程岛屿之远点相连(但此等端点不宜距离过远),在此等端点连接区域内之水域,称为群岛水域,可视为该群岛国之领海。从此基线起算200海里(1海里约等于1.85千米)为该国之专属经济区。在日本琉球群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有一无人居住岩礁-冲之鸟礁,由于海水长期侵蚀,露出海面的岩礁逐年减少,涨潮时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海面,不足半米,不久的将来会被海水彻底淹没。日本政府不惜投资300亿日元巨款,从1987年起,开始加固该岩礁,希望使之成为事实小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日本政府加固冲之鸟礁的目的是( )
①为了扩大日本的领土面积②为了获得以它为中心的大片海域
③使它具有领土的法律地位④为了未来能在岩礁上建人工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日本让该岩礁成为岛屿,理论上可能扩大的最大专属经济区范围是( )
A.1500平方千米 B.12万平方千米 C.43万平方千米 D.132万平方千米
下图示意南海诸岛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海洋权益主要包括( )
①领土②内水和领海③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④大陆架海床和底土⑤公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2.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
②巩固国家安全
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槽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用武力解决海洋争端 ④我国必须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16.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体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主体功能区都是独立的空间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主体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D.每个主体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965年,我国开始开发渤海油气资源,2021年6月,我国首个自营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南海投入使用,中国逐渐崛起为海工装备制造强国。目前,我国拥有的大型海上油气田,主要分布于渤海和南海。下图为中国近海油气田分布图。
(1)从海洋权益的属性看,渤海是我国的________。相对于南海,简述渤海油气资源开发对我国海工装备制造发展起步的作用________。
(2)推测南海某油气田将油气输送到陆地的运输方式,并说出选择该方式的原因。
(3)说明我国加大南海石油勘探开发的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依托,主要是因为长江提供了____条件。
(2)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存在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提供了空间,____密集型、____密集型产业可以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
(3)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我国的________海(水)。
(2)红树林海岸是由红树植物覆盖的海岸,红树林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均有分布。简述红树林海岸的主要作用。
(3)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海主要以浅海大陆架为主,有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福建省海洋捕捞业历史悠久,是我国海洋捕捞业大省,东部的钓鱼岛是我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的岛屿。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对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有深刻影响。下图示意钓鱼岛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等深线。
(1)在图中填充补绘领海及专属经济区范围。(要求:标注名称、数据范围)
(2)分析福建省海洋捕捞业发达原因。
(3)说明我国开发钓鱼岛的地理意义。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1.读图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属于我国东海海域,BC错误;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是台湾岛的一部分,台湾岛原为大陆的一部分,因构造运动使其与大陆相隔形成岛屿,所以钓鱼岛为大陆岛,A错误、D正确。故选D。
2.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A错误;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台湾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B正确;钓鱼岛在冲绳专属经济区以外,不是我国固有领土的理由,C错误;钓鱼岛不属于我国内海区域,D错误。故选B。
【点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①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②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因此,钓鱼岛既不是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3.B 4.D 5.B
【解析】3.南海的面积广大,岛屿分散,设立三沙市有助于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B正确;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开发南海资源是设立三沙市的其中一项职能,表述不全面,CD错误;设立三沙市对于海南省城镇化进程影响不大,A错误。故选B。
4.我国在南部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内水权益、领海权益、毗连区权益、专属经济区权益,①②③④正确;公海不是任何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任何国家不得将公海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不得对公海本身行使管辖权,⑤错误。故选D。
5.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拥有一个岛屿,就拥有该岛周边相应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一系列的权益,岛屿之争的实质是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取,因此,世界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海洋岛屿的争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三沙市的成立,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加强南海资源开发保护,对于海南的现代渔业、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6.B 7.C 8.B
【解析】6.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正确。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正确。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正确。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④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交通运输和自然灾害不是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主题,①④错误,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得,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②正确。长江经济带各经济圈有各自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应该加强经济协同发展,从而形成合力,这是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主题,③正确。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措施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规划,B符合题意。长江经济带发展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并且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ACD不合题意。故选B。
【点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资源丰富。
9.B 10.C
【解析】9.结合材料可知,若日本成功加固该岩礁,根据国际海洋公约的规定,日本可以获得以该岩礁为圆心,半径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故②③正确;该岩礁面积很小,对于扩大日本领土面积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且由于面积过小,也无法建立人工城市,故①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
10.结合材料可知,该岩礁成为岛屿后,以该岩礁为圆心,半径为200海里的范围内都将成为日本的专属经济区,故理论上可能扩大的最大专属经济区范围S=3.14*(200*1.85)2≈43万平方千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领海、专属经济区等区域的划分标准。对于领海宽度,不同国家规定不同,我国是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最宽不超过12海里。12海里以内的领海、领空及底土等均为国家主权范围,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起不超过200海里,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片海域。
11.A 12.D
【解析】11.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海洋权益不包括公海权益,⑤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2.南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维护南海权益能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①正确;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任何周边国家对这些岛屿的占领,均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故维护南海权益能巩固国家安全,②正确;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主要通过限制污染物排放或达标排放、规范人类活动等技术或管理等措施,维护南海权益不能直接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③错误;南海是我国主权范围的海域,维护南海权益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要求我们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控制沿海污染;维护海洋权益要求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加强海洋意识;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不断完善海洋秩序。
13.A 14.D
【解析】13.由图可知,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其属于东海大陆架的延伸部分,且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200米处,因此,在地质上属大陆架,A正确。大陆坡是大陆架与深海底之间较陡的陡坡,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在地貌上,是一条在大洋中延伸的海底山脉;在地质上,是一种巨型构造带,断裂特别发育;海槽是陆坡上或洋盆底部长条形、比海沟相对宽浅的洼地,具有较陡的边坡和较平坦的槽底,据此分析,BCD错误,故选A。
14.《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表明,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而不是单纯依赖军事力量武力解决,因此①②④,D正确,③错误。故选D。
【点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5.A 16.B
【分析】15.进行主体功能区划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进而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A正确;主体功能区划分侧重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并非是引导人口流动,B错误;划分区域并非使其一致,而是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开发,C错误;划定区域界限,明确区域归属,这是行政区划而并非是主体功能区划,D错误。故选A。
16.主体功能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B符合题意;在区域间是具有差异性特征,主体功能区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性,A不符合题意;主体功能区具有一定的形状、范围和界线,C不符合题意;每个主体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的考查实际上区域的相关知识,懂得调用区域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应考虑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多种因素。
17.(1) 内水(内海) 浅水海域,技术难度较小;油气开采促进海工装备原始积累。
(2)船舶运输,采用船舶运输,灵活性好,,投资省。
(3)我国石油需求量大;近海石油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有利于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可以更好保障海洋权益。
【分析】本大题以渤海油气资源分布与开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洋权益,交通运输和能源开发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渤海水域较浅,对海工装备的技术要求低;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开发,促进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起步,不断的积累经验。
(2)从南海将油气资源输送到陆地上,首先是海洋上的油气可以将其液化,之后用船舶运输,船舶运输量大,海洋上航行灵活性强,投资小。
(3)加大南海的石油勘探开发,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紧缺;南海石油的开发有利于增加国内能源的供应,维护能源安全;南海石油资源丰富,未经开发,开发潜力大;在南海地区开发石油,是在行使我国对南海地区的海洋权益。
18.(1)航运(水运、交通)
(2) 劳动力 资源
(3)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
【分析】本题以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城市区位及发展条件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长江经济带经济实力雄厚,主要是因为长江为其提供优越的航运条件,促进货物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
(2)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较大,为了促进平衡发展和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可以将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转入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较丰富的上游地区。
(3)社会经济优势主要从交通、市场、劳动力、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靠近长江、交通线路稠密,交通发达;该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该地区发展历史较早,农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良好;人口多,市场广阔。
19.(1)内
(2)红树林海岸既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也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具有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有利于海岸保护,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4)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南部沿海为材料,涉及我国海洋国情及海洋开发、保护问题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根据图示:A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琼州海峡,它是我国的内海。
(2)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森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森林植被,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存繁衍的场所,因此红树林海岸为鸟类提供了广阔栖息地;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红树林茂密高大的枝体有如一道道绿色长城,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有利于海岸保护,在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3)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海洋维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安全,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此外,还有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4)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保护海洋环境,人类首先应防患于未然,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对沿海的环境进行整治,严格控制入海污染源,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减少海洋环境污染,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其次应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第三应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防治海洋环境问题。
【点睛】
20.(1)
(2)福建东部浅海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浮游生物多,渔业资源丰富;捕捞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注;“大陆架”或“寒暖流交汇”答出一点即可。
(3)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于发展海洋经济;利于维护海洋权益(或国土安全)。注:海洋空间资源答成”海洋资源”也可。
【分析】本题以钓鱼岛为载体,考查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海洋捕捞业发达的原因、开发钓鱼岛的地理意义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详解】(1)领海是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宽的水域,专属经济区是领海基线200海里内的海域,也包括领海,依据领海的专属经济区的特点,在图上标注。填图如下:
(2)由材料可知,福建东部为东海,东海以浅海大陆架为主,由此可推测,福建东部浅海大陆架宽广;由图可知,福建东部海域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多,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丰富;福建省海洋捕捞业历史悠久,可推测其海洋捕捞经验丰富。
(3)钓鱼岛附近矿产、渔业等资源丰富,开发钓鱼岛有利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由材料可知,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对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有深刻影响,故开发钓鱼岛有利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维护国土安全。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