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常用的盐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制取漂洗丝帛的工艺,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共中灰汁的成分是一种盐,灰汁可能是
A.碳酸钾 B.熟石灰 C.烧碱 D.生石灰
2.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3.纯碱又叫碳酸钠,生活中很多地方可以用到碳酸钠。下列关于碳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又叫小苏打 D.溶于水呈酸性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小苏打作发酵粉
C.用氮气作保护气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5.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稀硫酸 B.生理盐水 C.碘的酒精溶液 D.硝酸钾溶液
6.下列操作中,不会影响溶液中 K+、Cu2+、Ba2+、Cl-、离子大量共存的是
A.通入 CO2 B.加入锌粉 C.通入 NH3 D.加入 H2SO4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则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在室温下,碱性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粉放于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B.汽油除油污和洗涤剂除油污原理不同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9.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之一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消耗CO2体现“碳中和” B.反应后溶液中不含碳酸氢钠
C.常温下碳酸氢钠溶液pH<7 D.上述化学方程式中有3种氧化物
10.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的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制玻璃 B.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碳酸钙可作建筑材料
11.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凡石灰经火焚,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的描述,该过程所表述的是生石灰的制取与使用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经火焚”的过程为化合反应
B.“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C.“以水沃之,亦自解散。”这个过程中会释放热量
D.“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中的“粉”为CaO
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A.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D.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3.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硫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制成的硫元素“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物质B可形成酸雨
C.实验室中常用物质D的浓溶液干燥氨气
D.E点表示的物质可能是NaHSO4
14.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MnO4、CuCl2、Fe2(SO4)3、NaNO3 B.NaNO3、KNO3、AgNO3、Ba(NO3)2
C.NaNO3、NaCl、KNO3、H2SO4 D.K2SO4、NaCl、K2CO3、NaOH
15.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Mg2+、Cu2+、Fe3+、K+、H+、、、OH-离子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现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检验:①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②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像上述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现象。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待测液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OH+
B.该待测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只有Cu2+、Fe3+、
C.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H+、Mg2+、
D.该待测液呈无色,Mg2+、Cu2+、Fe3+的溶液都有颜色,一定都不能大量存在
二、填空题
16.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2)大理石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 (1)碳酸氢钠的俗称是_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
17.选用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
①碳酸钙 ②钛合金 ③干冰 ④氧化钙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做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4)可用于制作眼镜架的材料是___________。
18.厨房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小苏打常用于焙制糕点,其化学式为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9.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现有三种物质:A盐酸;B、碳酸氢钠、C,四氧化三铁。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代号),
① 用于工业炼铁的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
②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
③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2)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碳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将其转化为两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0.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K+、H+、 Ba2+、Cu2+、 Cl-、、、中的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少量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②向①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向①过滤后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由以上实验事实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三、实验题
21.结合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氧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端(填“a”或“b”)通入;若再用水将氧气排出,水应从_____端(填“a”或“b”)进入。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可选择B或C装置,选择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具有同样优点的装置还有_____(选填装置的番号)。
(3)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氢硫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便制得H2S,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装置的字母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
1.A2.C3.B4.A5.C6.A7.D8.D9.A10.A11.C12.C13.C14.C15.C
16. 碳酸钙/CaCO3 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小苏打 发酵粉(合理即可)
17.(1)①
(2)③
(3)④
(4)②
18.(1)NaHCO3
(2)
19.(1) C A B
(2)乳化
(3)
20. 、、 、
21.(1) a a
(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G
(3) B/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