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强化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强化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4 09: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强化练习
一、单选题
1.有机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X的分子式为C16H16NO3
B.有机物X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C.1mol X最多能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有机物X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2.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奶中加入果汁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B.人体摄入的油脂、蛋白质均必须先经过水解才能被吸收
C.铅笔芯中含有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D.水中加入“催化剂”,可变成汽车燃料“油”
3.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口罩和医用酒精在防疫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医用口罩由三层无纺布制成,无纺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树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可作环境消毒剂
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无机高分子材料
C.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95%
D.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盐析
4.2021年1月,烟台栖霞矿难事故发生后,当地部门积极组织施救及时向地下遇险人员输送食盐水和葡萄糖等营养液。以上营养液中不含有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水 C.无机盐 D.糖类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烷是一种热量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B.乙烯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D.酯类物质常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中的香料
6.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被应用于该探测器。下列关于该复合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B.碳化硅是增强体,起到骨架作用
C.碳化硅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
D.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宽温度范围下尺寸稳定等特性
7.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16O与18O互为同位素 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BF3的电子式为 D.水分子的结构模型
8.在下列物质中①K2SO4②HCHO ③MgSO4 ④Hg(NO3)2⑤NH4Cl ⑥KOH,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9.某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10.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丁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1.下列反应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因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的是
A.碘遇淀粉变蓝 B.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苯使溴水褪色 D.含钙、钡、锶等元素的物质灼烧时会产生绚丽的颜色
12.将和混合在试管中并倒置在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内,在光照下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有四种新的气态有机物生成 B.发生了置换反应
C.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会充满试管 D.大量的氯气溶解在饱和食盐水中
1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CH2=CH2+H2OCH3CH2OH
B.CH3Cl+Cl2CH2Cl2+HCl
C.2CH3CHO+O22CH3COOH
D.+Br2+HBr
1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氕和氘 B.水(H2O)和重水(D2O)
C.氧气和臭氧 D.丁烷和异丁烷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3CH3 + Cl2CH3CH2Cl + HCl
B.CH2=CH2 + H2O CH3CH2OH
C.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D.Br2++HBr
二、填空题
16.标准状况下,某无色可燃性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则碱石灰增重。
(1)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_____________。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组)。
17.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
请根据题意填空:
(1)CH3COOH的官能团为________(填“羟基”或“羧基”);
(2)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填“A”或“B”);
18.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如图,在甲试管中依次加入3mL乙醇、2mL浓硫酸、2mL乙酸。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并溶解挥发出的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开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分离方法是________。
(4)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
19.请简述下列反应中,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官能团转化情况。
(1) _______
(2) _______
20.(1)油酸的化学式为,其结构中含有、和两种官能团,则通过实验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通过实验检验的方法是______。
(2)某种油脂发生氢化反应,需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等物质的量的该油脂氢化后,再发生皂化反应共消耗。若该油脂是简单甘油酯,则它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_。
21.请正确书写下列方程式。
(1)乙烯与溴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
(2)丙烯与HCl的反应(遵循马氏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4)写出由乙炔生产聚氯乙烯合成树脂所涉及的两个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且指明所属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22.已知A~G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七种烃中:
①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填结构简式)。
②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____种。
③与A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填对应字母)。
④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填对应字母)。
(2)写出C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3.A—E可表示常见有机物,请从A—E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催熟果实作用,其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是___(写结构简式)。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有___、___(写结构简式)。
(3)与金属钠反应最剧烈的是___(写结构简式),E的官能团名称为___。
(4)写出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等质量的A、B、C完全燃烧,耗氧最多的是___(填字母)。
24.为达到下表中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试剂及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实验方法
A.加热升华 B.加适量的食醋振荡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 D.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根据图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6H15NO3,A项错误;
B.有机物X双键中其中一个C上连有两个相同的基团:,故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B项正确;
C.1mol苯环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双键能与1mol氢气发生反应,所以1mol X最多能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
D.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该有机物中无羧基,故不能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2.B
【详解】A.牛奶不能电离氢氧根,不是碱,二者不可能发生中和反应,故A错误;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人体内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成氨基酸等小分子,两者均需经水解后才能被吸收,故B正确;
C.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不是金属铅,故C错误;
D.水转化成燃油违背元素守恒,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A. 84消毒液、二氧化氯都具有强氧化性,可作为环境消毒剂,A正确;
B. 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
C. 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75%,C错误;
D. 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受热而变性,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是物理变化,可复原;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而凝聚,进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变性,性质改变,是化学反应,无法复原。
4.A
【详解】输送食盐水中含有水、无机盐;输送葡萄糖等营养液中含有糖类物质及水分,而不含有蛋白质,因此合理选项是A。
5.B
【详解】乙烯最重要的用途是用做有机化工原料,故选B。
6.A
【详解】A.碳化硅属于无机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A错误;
B.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化硅是增强体,起到骨架作用,B正确;
C.碳化硅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C正确;
D.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宽温度范围下尺寸稳定等特性,D正确;
故选A。
7.C
【详解】A.16O与18O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氟离子的核电荷数为9,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
C.三氟化硼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结构模型为,故D正确;
故选C。
8.A
【详解】甲醛属于有毒的有机物,Hg(NO3)2是重金属盐,KOH为强碱,②④⑥都会使蛋白质变性,K2SO4、MgSO4是轻金属盐,NH4Cl是铵盐,①③⑤不会使蛋白质变性,但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答案选A。
9.D
【详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项错误;
B.Na+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因此Na+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项错误;
C.四氯化碳分子内碳原子与氯原子均以共价键连接,其电子式为,故C项错误;
D.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且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因此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化学用语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10.D
【详解】巴豆酸所含官能团是C=C和-COOH,C=C可以和氯化氢、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OOH具有酸性,可以和纯碱溶液反应,同时-COOH也能和丁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则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①②③④⑤;
答案选D。
11.B
【详解】A.碘遇淀粉变蓝不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萃取,是物理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含钙、钡、锶等元素的物质灼烧时会产生绚丽的颜色,是焰色反应,发生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2.C
【分析】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随着反应进行,Cl2不断消耗,黄绿色逐渐消失,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油状液滴;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食盐水位在试管内上升。
【详解】A.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故A错误;
B.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反应中Cl2不断消耗,黄绿色逐渐消失,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而一氯甲烷呈气态、不溶于饱和食盐水,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会充满试管,故C正确;
D.氯气溶于水,不能大量溶于饱和食盐水,故D错误;
故选C。
13.C
【分析】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O原子或脱去H原子的反应。
【详解】A.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或碳氧双键的有机物,在某种条件下,双键(或三键)中的一条共价键断开,然后在原来形成双键的两个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原子或基团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CH2=CH2+H2OCH3CH2OH,属于加成反应,故A不选;
B.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CH3Cl+Cl2CH2Cl2+HCl,一氯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B不选;
C.2CH3CHO+O22CH3COOH,CH3CHO得到氧原子生成CH3COOH,属于氧化反应,故C选;
D.+Br2+HBr,苯上的氢被溴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14.A
【详解】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
A、符合同位素的定义,选项A正确;
B、是分子不是原子,选项B错误;
C、是同素异形体,选项C错误;
D、是同分异构体,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5.B
【详解】A.该反应中乙烷中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属于取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双键打开分别连接羟基和氢原子,属于加成反应,故B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醋酸中羟基被—OC2H5代替,属于取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代替,属于取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6. 、(或、或、)
【详解】(1)气体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为;碱石灰增重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所以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为9.3g-6.6g=2.7g;
(2)标准状况下,1.68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所以1mol该气体中含碳的物质的量为,含氢的物质的量为4.0mol;又因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故其一定不含有氧元素,则该气体的分子式为;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则在2mol混合气体中,应含有4molC原子、8molH原子,故这两种气体可以是C4H6和H2按1:1组成的混合气体,也可以是C3H8与CO或C3H6与CH2O按1:1组成的混合气体。
17. 羧基 A
【分析】(1)根据官能团的含义,结合乙酸结构简式判断;
(2)结合化合物A、B结构分析判断。
【详解】(1)CH3COOH的官能团为—COOH,名称为羧基;
(2)化合物A为乙烯,官能团是碳碳双键,该物质既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而化合物B是乙醇,官能团是羟基,只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故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序号是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含有官能团的判断及其性质的分析。掌握各种物质含有的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是本题解答的基础。
18.(1)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BC
(3) 分液漏斗 当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取下分液漏斗顶部的塞子,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流出,然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4)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
【分析】浓硫酸密度大,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以防酸液飞溅,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必须使用的仪器为分液漏斗;乙酸乙酯的密度较小,在混合液上层,所以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据此分析解题。
(1)
实验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同时该反应生成水,浓硫酸吸水,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故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①与挥发出的乙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溶解部分挥发出的乙醇;②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故答案为BC。
(3)
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分离不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应采用分液的方法,使用分液漏斗,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4)
制取乙酸乙酯的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该反应为酯化反应。
19.(1)碳碳双键转化为羟基
(2)羟基与羧基转化为酯基
【详解】(1)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碳碳双键转化为羟基;
(2)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羟基和羧基转化为酯基。
20. 向油酸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 向油酸中加入含酚酞的溶液,溶液的红色变浅
【分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结构中含有酯基;1mol油脂含3mol酯基,1mol油脂水解消耗3molNaOH。
【详解】(1)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可以向油酸中加入溴水,振荡,溴水褪色,证明油酸中含有碳碳双键。-COOH有酸性,可以向油酸中加入含酚酞的溶液,充分振荡,溶液红色变浅,可证明油酸中含有羧基,故答案为:向油酸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向油酸中加入含酚酞的溶液,溶液的红色变浅;
(2)的物质的量为,水解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该油脂的物质的量为,则1个该油脂分子中所含碳碳双键数=。油脂的摩尔质量。因为该油脂是简单甘油酯,结合分子中含三个碳碳双键可设该油脂为,则,解得,所以该油脂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点睛】油脂的结构为:,R1、R2、R3完全相同时,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不完全相同时,为混甘油酯。
21. CH2=CH2+Br2 BrCH2CH2Br CH2=CH—CH3+HClCH3CHClCH3 CH3CH3+Cl2CH3CH2Cl + HCl 取代 CH≡CH+HClCH2=CHCl 加成 nCH2=CHCl 加聚
【详解】(1)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 BrCH2CH2Br。
(2)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 (遵循马氏规则)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CH3+HClCH3CHClCH3。
(3)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 + HCl。
(4)由乙炔生产聚氯乙烯合成树脂时首先乙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然后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CH≡CH+HClCH2=CHCl、
nCH2=CHCl。
22. CH≡CH 4 BE G
【分析】(1)根据球棍模型可知,A为甲烷,B为乙烷,C为乙烯,D为乙炔,E为丙烷,F为苯,G为甲苯,
①常温下,分子中含有碳原子个数不大于4的烃为气态烃,根据其球棍模型判断,分子中含有碳氢原子个数比最大即为含碳量最高的;
②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或苯环的烃能发生加成反应;
③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n个CH2原子团的同类物质,属于同系物;
④依据等效氢原子判断一卤代物种数;
(2)乙烯在引发剂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详解】(1)根据图示结构可知: A为CH4,B为CH3CH3,C为CH2=CH2,D为CH≡CH,E为CH3CH2CH3,F为苯,G为甲苯,
①常温下,分子中含有碳原子个数不大于4的烃为气态烃,根据其球棍模型判断,分子中含有碳氢原子个数比最大即为含碳量最高的,所以含碳量最大的是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
②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或苯环的烃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烯、乙炔、苯和甲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是4种;
③A为甲烷,依据同系物概念可知,乙烷、丙烷与甲烷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个CH2原子团,都烷烃,互为同系物,与A互为同系物的是BE;
④CH4、CH3-CH3、CH2═CH2、CH≡CH、 的一卤代物只有一种;CH3CH2CH3的一卤代物有2种;甲苯的一卤代物有4种,所以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甲苯,共有4种,故答案为:G;
(2)乙烯在引发剂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方程式: 。
23. CH2=CH2 CH2=CH2 CH3CH2OH CH3COOH 羟基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A
【分析】根据图中所示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和电子式,A为甲烷CH4,B为乙烯CH2=CH2,C为丁烷CH3CH2CH2CH3,D乙酸CH3COOH,E为乙醇CH3CH2OH。
【详解】(1)乙烯具有催熟果实的作用,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故答CH2=CH2;
(2)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醇含有羟基,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故答:CH2=CH2;CH3CH2OH;
(3)乙醇和乙酸均可以和钠反应,乙酸反应更剧烈,故答:CH3COOH;E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
(4)D、E反应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5)等质量的烃类物质燃烧,氢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大,A、B、C中,氢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甲烷,故耗氧最多的是A。
24. A C D B
【详解】碘易升华,则加热可除去细沙中的I2,答案选A;证明某地雨水样品呈酸性,利用pH测定雨水的pH值即可,答案选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与酸反应,可加入醋酸除去,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以及物质的除杂,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及实验能力的考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