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6.1《老子》四章第1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6.1《老子》四章第1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3 19:5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子》四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准确翻译文言文。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
3.体会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
难点:感知、体悟《老子》思想学说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我们探求字的本源,在金文中,“道德”两字是这样写的(板书) “道”指那种很远之处可以看清楚人的面目的宽广大路;“德”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后期在下面加个心字,表示不但如此做,还要如此想。两个字都与“眼睛”“行走”有关。可以说,《道德经》是一部告诉我们如何看世界、指导我们如何在世间行走的文化经典。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聆听老子《道德经》的教诲。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老子简介: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人。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2.《道德经》简介,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引自书下注释及教参)
3.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简介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的思想: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对于个人如何立身处世,老子强调的是“谦 虚、“不争”、“柔弱”、“知足”等。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
承担的单元任务
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通过学习《老子》四章内容,了解老子辩证观点,了解老子对人修身养性方面的启迪,对后面欣赏自读课文《庄子》的选段有所帮助。
三、学习活动
(一)诵读文本 ,疏通大意
1.教师诵读,请同学们跟读并标注生字读音
(第十一章)诵读文本 ,疏通文字。
教师诵读,请同学们跟读并标注生字读音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③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2.请同学们结合注解试着翻译本章,参考以下内容来校对自己的翻译
字词注释
①辐-车轮链接轴心轮圈的木条。
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③埏埴-和泥。
3.参考以下内容来校对自己的翻译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二)探究文本内容
1.思考:这章里老子用举例比喻的方法,得出什么结论?以此告诉我们什么生活哲理呢?
学生感悟:可能在告诉我们,不要忽视任何东西。不要看不起任何,也许有些缺陷更是美的,比如维纳斯雕塑。要会合理的转换,文中说的陶瓷的例子,就是中间看似没有用的,空的地方恰是能装东西,有用的地方。
学生感悟:这章里老子举例说到,车子没有中空的地方,可以把轴放进去,就无法行驶;器皿如果中间空虚的地方,可以容量,就无法盛物;室屋如果没有四壁中间空的地方,就无法住人。不要忽略那些无用的,也许无用的就能转换有用的。
学生感悟:我就联想起自己,头脑比较空,就要通过学习,用知识来把空的大脑填充起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水满则溢,有时要给自己的大脑留出些空隙,才能更有思考的空间。
明确:老子在本章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作用,得出“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车的作用在于运货载人,器皿的作用在于盛物,室的作用在于居住。这主要是谈“无”的功用。这里的“无”,指的是“空间上的无”。本则中的“无”和“有”,都是器物的组成部分。老子用车辆、器皿、房屋作喻,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关系。有了这个“有”,才有中空部分,而恰恰是这中空部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常,人们重“有”胜于重“无”。老子此处一反通常状况,大谈“无”,这是老子思想的独特处之一。
空间上“无”的功用,在书画艺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最易觉察。可以参考宗白华《中国艺术中的虚与实》。
思考:通过这三个比喻,我们了解到老子是用什么哲学观点看世界的呢?
明确:我们了解到老子是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辩证)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就有如这章节里,看似无用的也许会转换为有用有利的因素。老子在两千多前,就用辩证而客观的看清了这个世界,这样的卓绝的早慧不得不让我们叹服。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辩证观点去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三)诵读(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文本 ,疏通文字
1.教师诵读,请同学们跟读并标注生字读音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①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2.这两章字面上相对比较好理解,同学们可以结合字词书下注释,试着翻译下这两章内容,参考以下译文来校对下自己的翻译
(第二十四章)注释
①、企:踮起脚而行。
②、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③、赘行: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第三十三章)注释
强行:勤勉而行。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四)思考赏析:
1.思考:这三章里哪几章说的是个人修养方面呢?明确:二十四章,三十三章。
2.思考:同学们对这两章里,哪一句话对你有所启发,或感触最深呢,请谈谈自己的感悟。
学生感悟:
例一:我对这句有所感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和了解自己都是很难的,甚至有时自己有自知更难。
例二:我也是对这句有所感悟,生活中有时候对自己做不到很好的认知,有时会夸大自己,有时会自己看低自己,了解自己所长所短是很难的。
例三:我的感悟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句。生活中做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要自大,自我夸耀。
例四:我也对这句有所感悟,我的感悟是做事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给我启发是做人要低调,做事要踏实。
教师小结:通过教学中和学生们的发言,发现同学们集中对老子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几句话有自己的感悟。我们重点来赏析下这几句。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思考: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什么样的动作是“企者不立”呢?
学生:踮起脚来站立,也许是个矮子,为了与人比高,才这样做,或者,偶然远望,才那么踮起脚跟来。
教师:这样的站姿到底是站不久的。这便是“企者不立”的道理。
4.思考:什么叫“跨者不行”呢?
学生:“跨者不行”是说跨开大步在走路,只能暂时偶然的动作,却不能永久如此。
教师:如果你要故意跨大自己的步伐去行远路,那是自取颠沛之道,大步走,跨大步是走不远的。
5.思考:比喻句后,我们看,老子直接提出,认为哪几种后果都是不好的呢?不足取的呢?
学生:“自见”、“自我”、“自矜”。
6.思考:结合“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来看“自见”、“自我”、“自矜”,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呢?
学生:老子用“企者”“跨者”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会带来不自知,不长久的后果。
学生:会带来轻浮、急躁的后果。
学生:会带来自我夸耀,自我炫耀,自我认知不足的后果。
教师小结:
由“企者不立”讲起,再提出反证,作为正面的告诫。“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从两个行动的现象来说明有些人的好高骛远。如果把最浅近的、基础的都没有做好,偏要向高远的方面去求,不是自找苦吃,就是甘愿自毁。“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短暂而不能持久。也在启发,生活中我们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7.思考:“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人类的通病,一般人的心理,大多具有这些根本病态。那么,一个人怎样做,才能避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呢?
学生感悟:做人不可过于虚荣、张扬和妄自尊大。
学生感悟:时刻学习别人长处,人避免产生自高自大和自我炫耀的心理。
学生感悟:“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就是要人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教师小结:生活中,没人喜欢一个成天炫耀自己优点的人在身旁,甚至很多时候过于炫耀还会招来祸患,如老子前面所说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自是者不彰”,即自以为是的人得不到认可。《书》上说“满招损,谦得益”,《诗》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论语》中说孔子“温良恭俭让”,都是要求人们要懂得谦让之道。

因而,老子最后说出,“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德行就像余食赘肉一样,让本来有功、有能的美好的一面变得丑恶,所以说普通大众都应厌恶它们,更何况那些修道之人呢。有道之人,含蓄,谦逊,内敛,蕴藉,不张扬。这是一种境界。老子借此矫正世俗中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浮躁心态。所以,老子在这里再三说明,一定要能反省,知道自加改正才好。但从道理法则上讲,这些心理的行为,却是“余食赘行”。假使你这个人已经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又何必一定要别人加说一句你太高明。你是不是高明,别人慢慢自会看清楚的。老子前后所说的知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只限于个人自我的修养,也是个人甚至古代帝王最基本的修养。
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南怀瑾《老子他说》
这些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反思,自己是否保持着一颗谦虚谨慎的心,是否曾在哪些地方骄傲白满了,每日多加省悟,才能保持不败不废。
(五)思考探究:
教师:如果说在修身为人方面能带给我们更多启示的,《知人者智》一章则更为集中。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1.概括一下,这个章节谈的是什么方面呢?
学生总结:这一章主要谈的是修身养性和自我发展的问题。
教师: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本章与二十四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又与前面二十四章不同,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
2.思考:怎样做才能了解自己呢?
学生:了解自己是困难的,结合刚刚我们欣赏的“二十四章”,先要做到不自夸,不炫耀,才能有自知之明。
学生:做到“知人”、“胜人”很难,要做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说的就是得了解自己的缺点,然后去战胜自己的缺点,这样就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人。
教师感悟
有的同学读出文本的这点非常难得,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一章中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3.思考: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4句,老子所谓“富,有志,久,寿”指什么呢?
明确:“富”,富有,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质上欲求不高,也能相对富足,所谓“知足者常乐”是也。
明确:“强行者有志”,大约是说,志向只止于思想意识,不是有志;志向,只有付诸实施,才是有志。
精神上的富足,自我勉励前行,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满饱的精神风貌。也就达到了老子说的“富,有志,久,寿”。
反馈与评价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是者不彰 彰:表扬
B.自矝者不长 矝:夸耀
C.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D.企者不立 企:踮起脚
2.欣赏了《老子》这几章内容,我们反省一下,人们常会有哪些心病或缺点呢?
参考答案:“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不注意细微之处,不能坚持,放松松懈,盲目自大,不注意积累。不顺自然,急功近利,强求不可能得到的结果。
五、课堂总结
从以上几章里,能感受到老子一部分的思想学说。 比如(第十一章)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无、美丑、善恶、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如《老子》第一章就说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二十四章)(三十三章)我们能感受到老子在修身养性方面的观点,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道德经》中体现老子这些学说观点的语句还有很多,如我们并不陌生的“道可道,非常道”,“天长地久”,“上善若水”,“自知之明”等等。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这几个章节,结合我们对老子思想学说的了解,来欣赏《老子》中其他的文章,看看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生活启发和人生智慧。
六、课后作业
通过欣赏《老子》这三章内容,感知到了老子的道德修养和人生智慧。结合我们生活的阅历,来试着对你感兴趣的语句来批注你的生活感悟。
(备用)扩展延伸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衄,故不可长保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不若其已。
当贵而骄,自遗其咎。
不可长保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
四时更运,功成则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