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1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3 20: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了解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2.把握文章思路,理解重要词句的内涵。
3.重温历史经典,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辨词义: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艰苦·坚苦
(1)中国航天人以 坚苦 的精神在中国大西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虽然大桥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但是中国桥梁的建设者们不畏 艰苦 的奋斗
经历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必将永载史册。
2.制定·制订
(1)面对疫情,要不要重新 制订 中小学相关计划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
(2)我国航天科学家负责 制定 的宇宙探月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三步走”的
设想。
辨析 艰苦:艰难困苦。坚苦:坚忍刻苦。二者都是形容词,“艰苦”多形容客观环境和条件,“坚苦”多形容主观努力和作风。
辨析 制定: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制订:创制拟定。“制定”的“定”有
决定、确定的意思,强调行为的结果,表示已经完成;“制订”的“订”有“拟”的
意思,强调行为的过程(不一定会有结果)。“制定”后面搭配的多是纲领、法令、
法规、决议、方针、政策、规章等,往往具有庄重的色彩;“制订”后面搭配的多
是计划、办法、公约、方案等。
3.度过·渡过
(1)在紫禁城高高的红墙里,昔日的皇帝究竟怎样 度过 他的一天呢 2014年10月
30日,故宫博物院出品的首款儿童类应用“皇帝的一天”正式发布,带领孩子们深
入清代宫廷,了解皇帝一天的衣食起居、办公学习和休闲娱乐。
(2)多年前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后来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
怀下, 渡过 了重重难关,重建了家园。
辨析 度过:常用于时间方面。如:度过美好的春天、度过青年时代。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难关、危机等。如:渡过长江、渡过难关。
4.保障·保证
(1)从非典肆虐到禽流感暴发,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化, 保证 了人民能够及时知
情,这已成为当今政府工作的常态。
(2)农村人口进城会产生大量住房需求,然而目前城市高昂的房价会使他们望而却
步,因此多数人需要通过社会 保障 体系来解决住房问题。
辨析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兼名词,都含有“切实可靠、一定做到”的意思,也都可
指起确保作用的事物。“保障”侧重于维护,确保使不受侵犯和破坏,语义较重;
“保证”含有“担保做到”的意思,语义较轻。“保障”的适用范围较小,多用于
受法律、法令等保护的重大而抽象的事物;“保证”的适用范围较大,凡要担保做
到的或能起担保作用的事物,都可以用。
二、词语积累:请判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母亲执意挨家挨户送年糕,我坚决不肯。让我去敲平常少有往来的邻居家的门,
我还真没那个勇气。母亲不屈不挠,拿起包好的年糕要自己去送,我赶紧跟了过
去。 (  )
2.让我们更加成熟,让我们珍惜这份不可磨灭的兄弟情谊吧,因为友情是我们心中
一个没有结局的童话。 (  )
答案  不屈不挠:形容坚强不屈。不合语境。
答案  不可磨灭:形容永远存在,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多用于功业、事迹等。使用对象不当。


3.1926年3月18日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场爱国运动;向政府请愿,提出
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 (  )
4.这块古玉历经千年,但由于历代主人的精心保管,得以永垂不朽。 (  )
5.党的十九大后,国家各行各业兴旺发达。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一定会
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  )



答案 √ 毫无疑义:一点儿也没有令人怀疑的地方。
答案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使用对象不当。
答案 √ 繁荣昌盛:形容国家、民族或事业兴旺发达。
一、重点剖析
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讲词,读来扣人心弦,这与文章思路密不可分,试分析
全文的写作思路。
答案 在这篇演讲词中,毛泽东同志始终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共同的
感觉”为主线,追溯历史,赞美今天的胜利,并构思和憧憬未来的发展。
首先,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然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
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充满信
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最后,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又指明了全国人
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全文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一位革命家、战略家在革命获得成功后的喜
悦心情,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从演讲的对象看,这篇演讲词的开场白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本次演讲是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所以开头紧扣参加会议的代表
的组成特点,说明其范围之广,体现了政治协商的性质。
这篇演讲词的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2)这既是胜利的宣告,也提出了奋斗的呼吁,同
时照应了演讲标题,气势磅礴,激动人心。
二、写法赏析
1.大量使用判断句
如第2段,先就参加会议的代表的组成特点进行了说明,之后得出结论:“这就指明,
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作了判
定,给人一种掷地有声的感觉。第3段中,“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
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这句话强调了胜利
来之不易。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就是明白无误地给事物直接定性,因此,大量使用
判断句,给人一种斩钉截铁的感觉。
2.大量运用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
强调性的词语,如“必然”“从来”等,这些强调性的词语,或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
如“一切”等;或涵盖一切可能,如“必然”“必将”等,都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同时,还有强调性的句式,如“是……的”“之所以……是因为……”“只要……
就……”等,这些句式,能够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感觉。
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本文多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尤其是结尾部分:“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
命的胜利!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以排
比段展现胜利的喜悦,让文章充满气势。
三、思辨探究
结合历史背景,探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并分析文章以此为
题的表达效果。
观点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震撼历史的宣言,既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中
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已
久的心声。
②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南京条约》。之后其他西方列强也接踵而至,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逼
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
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为了反对侵略和奴
役,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顽强、可歌可
泣的斗争。终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
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了自
己的主权。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这一宣告,既鼓舞和激励着全体与会者,也震惊着全人类;这一宣告,既标志着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④文章以此为题,既照应了文章的线索脉络,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
激动人心,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