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3 22:01:4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中华民族共同体 的形成是中国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书写了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文化、培育了伟大精神
为什么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筑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如何才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作为中学生,你 可以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些什么 要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学校与少数民族同学平等相处
1.新中国成立后在祖国统一大业上取得的成果。
(1)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2.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新疆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乾隆时设伊犁将军;1884年建立新疆行省;1955年,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 元朝设宣政院,管辖吐蕃地区,标志着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权;清朝时期,确立册封制度(册封达赖和班禅)、金瓶掣签制度(有关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选择问题),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云南 汉武帝时期设置益州郡;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元朝时设立云南行省
台湾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建立台湾省
3.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比较。
香港、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
问题由来 西方国家利用武力或欺骗手段 侵占中国领土,实行殖民统治 中国内战导致的
暂时性的两岸分离
性质 外交(主权)问题 内政问题
解决途径 通过中英、中葡之间谈判来解决 通过两岸平等协商来解决
现状 已经回归祖国 两岸尚未统一
驻军 中央在港澳驻军 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2022广东中考)如表是“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
工业 总产值 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2%
工业主要 产品产量 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
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2.(江西中考)“……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3.(邵阳中考)如图是《游子身上衣》新闻漫画,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地扑向祖国母亲的怀抱。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神舟五号安然着陆
4.(2022营口中考)2022年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繁荣局面。使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人民共同心愿
C.科技发展进步 D.实行“一国两制”
5.(山西中考)以下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常德中考)“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
7.(贺州中考)《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8.(2022盐城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选举法的特点。该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特点: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二 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2)根据材料二,归纳民族问题复杂的表现。为此,中共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表现: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三  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国情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
——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3)材料三中“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构想是什么?请写出其成功实践的范例。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确立制度、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构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范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基本国情、人民利益。
9.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哪一基本政治制度?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民族大团结?
时间:1951年。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制定恰当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材料二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你认为这两个事件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什么现实意义?
构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意义: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材料三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两岸同胞要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3)根据材料三,“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为了应对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共23张PPT)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含义:在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 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原因:“   ”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提高)
5.香港回归:   年  月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6.澳门回归:   年  月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7.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8.政治上: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落实“ ”“爱国者治澳”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02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9.经济上:中央政府深入推进 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2)1860年,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3)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2.澳门问题的由来。
(1)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但澳门的主权仍属于中国。
(2)1878年,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对澳门的管治权。
1.“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都享有相应的自治权;但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且它的自治程度要更高。
2.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特区不能独立享有国防和外交权。
1.(2022绥化中考)为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伟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2.(2022赤峰中考)“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香港、澳门回归以前,分别被哪个国家长期占领( )
A.日本、西班牙 B.葡萄牙、英国
C.英国、葡萄牙 D.荷兰、日本
4.(2022湘西中考)著名的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请问这副对联赞颂的事件是( )
A.台湾回归 B.中日建交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5.(昆明中考)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如期举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的回归成功实践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构想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6.(长沙中考)1997年6月30日,101岁的胡家芝老太太在南京参加庆香港回归活动时说:“国家不强大,香港哪能回来。国家兴盛,是老百姓的福气啊!”对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人民的殷切期盼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7.(原创题)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 )
A.强调了港澳特区的经济地位
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
C.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
D.阐明了“两种制度”的意义
8.(原创题)202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并正式生效。该法案坚守“一国”之本,兼顾“两制”差异,是中国立法实践的又一创新。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民族交流 B.维护国家统一
C.洗雪百年国耻 D.扩大对外开放
9.(原创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有利于更好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国家的向心力。此纲要( )
A.反映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全面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挥了政治协商的功能
D.丰富了“一国两制”实践内容
10.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以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建立经济特区 D.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11.(营口中考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哪次战争的结果?条约中英国割占的是中国哪一处领土?
战争:鸦片战争。领土:香港岛。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
的理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2)根据材料二,“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邓小平提出的什么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
材料三  在中英谈判时期,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香港回归后,我们更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持“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政府立场如此强硬的原因是什么?
立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材料四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我们相信,在国家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情况下,香港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好,不断谱写出经济繁荣发展、市民幸福生活的新篇章,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独
特而重要的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为“香港如何发展得越来越好”提出建议。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香港和平安全;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健全香港法治,促进香港繁荣发展。
12.[历史解释·2022通辽中考]关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享受到了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
B.符合中国国情,且都体现了创新精神
C.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13.[史料实证·重庆中考]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证史价值最大的是( )
A.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B.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
C.小说《澳门历史演义》
D.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共21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1.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 政治制度。
3.法律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实施:建立了 自治区(1947年建立)、 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回族自治区、 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对维护 、巩固 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6.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
7.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 和社会主义改造。
8.经济上:国家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9.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10.政策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国家还实施了 行动。
1.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1)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
(2)国家的安定统一也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民族团结。
2.说说你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1)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建设和促进社会稳定。
(2)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3)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的生命线。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而非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2.云南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但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最多的省。
1.(2022湘潭中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2.(天水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始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邵阳中考)小周同学撰写的地方史小论文中出现了“西域都护、察合台汗国、伊犁将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地区应是( )
A.宁夏 B.西藏 C.新疆 D.广西
5.(呼伦贝尔中考)下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安顺中考改编)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
①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③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④杜绝民族分裂行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2022聊城中考)西部12省(区、市)的人均GDP,1990年只有全国平均值的70%左右,2000年又下降到60%左右;2000年的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基于此,国家全面实施了( )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三步走”发展战略
8.(2022梧州中考)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壮乡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
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
9.(广东中考)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确保“一五”计划的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10.(东营中考)青藏铁路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康,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它的修建属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B.精准扶贫的成就
C.西部大开发的成就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
11.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曾经的内蒙古“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如今的内蒙古“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一通,转换时空”。内蒙古的巨变得益于( )
A.计划经济体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昆明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2013年 2019年
国民生产总值 35389.3亿元 57493.0亿元
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4150.2元 24179.8元
城乡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 3307.8万人 3846.7万人
(1)根据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扩大。
材料二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13.[历史解释·2022自贡中考]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共22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对台方针: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党和国家形成了“ 、 ”的对台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改善
走向缓和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打破隔绝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 ”政策
达成共识 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
3.八项主张:1995年, 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4.制定法律: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 》,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5.新发展:2005年,胡锦涛会见 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6.重大进展:2008年,两岸达成 直航、 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 ”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7.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2015年, 同 在新加坡会晤。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8.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 及其分裂活动。
9.反分裂斗争:中共十八大后,人民军队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 ,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10.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 。我们坚决团结广大 ,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定反“独”促统。
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
清初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康熙帝设置台湾府
近代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的分割台斗争从未停止
1943年,《开罗宣言》从国际法的角度证明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2.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回归。
分离 回归
第一次 明末,荷兰殖民者 侵占台湾 郑成功
收复台湾
第二次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 割占台湾 1945年,抗战胜利,
台湾回归祖国
第三次 1949年, 国民党败退台湾 至今分离,
尚未统一
1.港澳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主权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2.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原则。
1.(2022黑龙江中考)“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
C.“三不”政策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潍坊中考)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实现
3.(2022昆明中考)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
A.“一国两制”方针 B.八项主张
C.两岸直接“三通” D.“九二共识”
4.(原创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005年为了捍卫祖国统一,全国人大通过了( )
A.《反分裂国家法》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九二共识”
D.《告台湾同胞书》
5.(锦州中考)下列是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②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③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④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6.(贺州中考)2015年11月,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这表达了两岸领导人( )
A.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意愿
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7.(原创题)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这引起中方强烈谴责。随后,东部战区在台湾周边海空域组织诸军兵种部队系列联合军事行动。此次军演( )
A.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
B.加剧了台海紧张局势
C.表明党和国家放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清除了“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8.(新疆中考)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
A.体制改革 B.钢铁长城
C.国家统一 D.民族团结
9.(2022天水、株洲中考汇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戚厚杰著《台湾光复》目录节选(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分别叙述的历史事件。
“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郑成功收复台湾。
“驱逐倭奴,恢复中华”: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
材料二 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 .
(3)根据材料二,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概括“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性质:中国内政。有利条件: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具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强大能力。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阻挠;境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
(3)2022年4月14日,6名美国参众议员流窜访问中国台湾地区。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对此事作出回应。
美国有关议员访台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敦促美方把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表态落到实处,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停止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给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中方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
10.[历史解释·2022毕节中考]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