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2 回延安
第一单元
解析:A.登dēng时/蹬dēng三轮,糜méi子/糜mí烂,奢靡mí/风靡mǐ。B.眼眶kuàng/门框kuàng,窑yáo洞/地窖jiào,挑衅xìn/脑畔pàn。C.肚dù皮/白羊肚dǔ,树梢shāo/稍shāo微,油馍mó/馒mán头。D.踏tā实/踏tà青,羊羔gāo/贵恙yàng,铺pū床/柳林铺pù。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登时/蹬三轮 糜子/糜烂 奢靡/风靡
B.眼眶/门框 窑洞/地窖 挑衅/脑畔
C.肚皮/白羊肚 树梢/稍微 油馍/馒头
D.踏实/踏青 羊羔/贵恙 铺床/柳林铺
D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廷河还要在前头!
B.……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D.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地眼泪眼眶里转。
解析:A.“廷河”应为“延河”。C.“满窖”应为“满窑”。D.“的”应为“地”。
B
3.(20-21 南阳宛城区期末改编)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延安》 全诗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信天游”是陕北民歌,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
作。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回延安》 全诗围绕一个“回”字,描述了“我”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诗歌以
一个“情”字贯穿全诗,抒写了诗人回到延安时的激动万分、见到亲人时的喜不自胜、展
望未来时的万丈豪情。
D.《回延安》选自《贺知章诗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
解析:《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
D
4.下列各项中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比喻这里的革命
战士很团结。)
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
是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自己的养育之恩。)
C.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
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歌颂了党的领导。)
解析:A项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
A
5.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特色。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
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 。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 。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 。
(4)延安人待客的方式: 。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诗歌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7.“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诗人些什么?
8.这首诗在抒情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6.诗歌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答案示例:
①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
“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写“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②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联想。③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诗人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诗人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7.“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诗人些什么?
答案示例: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既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诗人长大成人。
8.这首诗在抒情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示例: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特点是:直白、热烈、豪迈。
9.学校举办喜迎建党100周年暨第10届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请用饱含感情、简洁有力的语言,
写几句串台词,引出下面的节目。(二选一,不超过100字)
(1)诗朗诵《回延安》 (2)舞蹈《老山界》
答案示例一:我选(1)。听一曲建党100周年的颂歌,让我们好像回到了陕北,回到了延安。延安还是当年的样子吗?当年的放牛娃现在怎么样了?下面请欣赏诗朗诵《回延安》。
答案示例二:我选(2)。回望过去,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我们会永远铭记。展望未来,我们的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缅怀过去,能让我们不忘初心;情景再现,能让我们砥砺前行。下面请欣赏舞蹈《老山界》。
答案示例三:我选(2)。感恩时代感谢党,党的创业历程是艰难的,我们学过的课文《老山界》中红军战士翻越高山的经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如果让你用舞蹈的形式再现这段历史,你会如何表现呢?下面请欣赏舞蹈《老山界》。
阅读贺敬之的诗歌《三门峡——梳妆台》,回答问题。
三门峡——梳妆台
贺敬之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啊,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啊,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啊,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
(有改动)
10.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________
(2)昆仑山惊邙山呆。 _______
11.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形象连
接起来的?
12.“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请从诗中找出与之形成对比的
句子。
13.概括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1)连用三个相同的句式,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从“惊”“呆”这两个词语可判断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0.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______
(2)昆仑山惊邙山呆。 ______
排比
拟人
解析:
细读本诗可知,这首诗按时间顺序叙写,前四节所写为黄河过去的面貌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后五节所写为黄河的现状,这是与以前的黄河截然不同的情形,是黄河的新颜,并在最后展望了黄河的未来。这两部分写了黄河过去的面貌、黄河的新颜及对未来的展望,“黄河女儿”在诗中反复出现,贯穿其中,故可知这两部分用“黄河女儿”这一形象将黄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连接起来。
11.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形象
连接起来的?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1~4节),写黄河的旧貌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第二部分(5~9节),写黄河的新颜,即新时期治理黄河后产生的巨变,以及展望黄河的前景。
诗人巧妙地运用“黄河女儿”这一形象将黄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连接起来。
解析:
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分析,双重含义很容易得出,一是写黄河带来的灾难,二是影射黑暗统治。关于与之形成对比的句子,从第二部分中找出句式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即可。
12.“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请从诗中找出与之形
成对比的句子。
答案示例:
这两句既指梳妆台上的“明镜”为乌云所遮,梳妆台上的金钗为黄水所吞没;又指黑暗统治暗无天日,黄水滔滔,泛滥大地,给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第8节中“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与之形成对比。
13.概括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
本诗以“黄河女儿”对黄河今昔的不同感受为抒情基调,满怀激情地歌唱新时期“治理黄河”的宏图,体现了中华儿女用行动建设祖国的壮举,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胆魄和力量。
14.研学前,小榕受《回延安》这首诗的感染,拟好了全家去延安旅行的计划。研学归来后,为了
让全家人更好地了解延安精神,她准备在该计划中增加一项实践活动。
请你从以下三个活动中为小榕推荐一个,并参照示例告诉她实施的具体步骤。
活动A:全家朗诵诗文 活动B:制作主题微视频 活动C:小榕为全家唱首歌
【示例】活动:当义务讲解员。
实施步骤:查阅与延安相关的资料,向专业讲解员请教,拟写讲解稿,反复进行讲解练习;
讲解时做到自信、清晰、流畅。
你推荐活动_____ (只填字母)。
实施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在网络上查找红色经典诗文,打印出来后全家反复练习,然后排好队形,录制朗诵视频,上传到网络,宣传长征精神。
答案示例二:首先确定一个主题,如“长征之路”,然后寻找与长征相关的历史文物,拍成视频。经过剪辑后,形成一部完整的主题微视频。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