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专题七 综合性学习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专题七 综合性学习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3 21:5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专题七 综合性学习
期末专题复习
1.(20-21·邯郸大名期中)“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校团委决定举办一次展览宣传活动。活动中,需要你帮助准备文字材料,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材料,从两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材料: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21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过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2)宾馆不再向游客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下面是某客房内的一则针对旅客的提示语,请你帮助修改得更为温馨、委婉一些。
提示语:本宾馆一律不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
修改为:
(1)阅读材料,从两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材料: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21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过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解析:材料一共四句话,第一句话总体介绍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对全球气温和气候的影响,第二、三句写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第四句写水温升高引发的疾病。结合题干中的“低碳”和“低碳生活”,从“低碳生活”对气温和气候的积极影响方面谈必要性即可。
答案示例:减缓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的速度;抑制水体污染引发的疾病。
(2)宾馆不再向游客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下面是某客房内的一则针对旅客的提示语,请你帮助修改得更为温馨、委婉一些。
提示语:本宾馆一律不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
修改为:
解析:注意要有称呼,可从低碳生活的原因方面进行委婉提示。
朋友,为了您的健康,为了我们的绿色家园,请您使用自备的牙刷、梳子。
2.(20-21·沧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倡导低碳生活
近年来,“低碳生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1)【写标语】某社区正准备就“倡导低碳生活”开展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提建议】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时,小行为往往会带来大改变。请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3)【谈看法】倡导“低碳生活”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当前,还有一些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低碳生活”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与我们没有关系;有的认为个人的能力太渺小,对“低碳生活”的推进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你是否赞同他们的看法?请简述理由。
(1)【写标语】某社区正准备就“倡导低碳生活”开展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答案示例:节能减排,人人有责;追求绿色时尚,拥抱低碳生活;低碳运作,让地球换一个活法。(写出两条即可)
(2)【提建议】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时,小行为往往会带来大改变。请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答案示例:①建议尽量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②建议在房屋周围或阳台上多种植树木花草;③建议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④建议生活垃圾要分类入箱。(答出两点即可)
(3)【谈看法】倡导“低碳生活”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当前,还有一些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低碳生活”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与我们没有关系;有的认为个人的能力太渺小,对“低碳生活”的推进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你是否赞同他们的看法?请简述理由。
解析:首先表明看法,然后从低碳生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进行表述。
答案示例:我不赞同他们的看法。因为“低碳生活”不仅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事,而且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实现“低碳生活”。
3.(20-21·保定定州宝塔中学阶段检测)本学期,希望中学八(1)班准备开展以“诗词之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烘托气氛,同学们觉得需要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一则标语。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对偶句,作为主题活动的宣传语。
传承 培养 诗文 诵读 美德 经典 展示华夏
(3)为了倡导大家将阅读古典诗词成为一种习惯,班委会发出了倡议。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进行修改。
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A]不仅压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人的胸襟。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B]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C]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
①[A]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
②[B]句中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改为:   .
③[C]句中有语序不当的毛病,应改为:   .
所占百分比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男生 48% 42% 37%
女生 52% 58% 63%
(2)右面是班级同学对全校开展的“我爱诗词”的问卷调查。请写出两条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探究发现:
(1)为了烘托气氛,同学们觉得需要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一则标语。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对偶句,作为主题活动的宣传语。
传承 培养 诗文 诵读 美德 经典 展示华夏
解析:对偶是由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组成,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本题根据活动主题“诗词之魅”,首先要选用的词语有:诗文、诵读、经典。这样由这三个词语组成一句:诵读经典诗文。再从余下的五个词语中选择三个词语,组成与“诵读经典诗文”意义相关的一句。最为合理的是:传承华夏美德。
答案示例: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华夏美德
解析: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表格的标题和表格中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的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
①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男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女生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②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男女生所占比例距离在拉大。(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所占百分比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男生 48% 42% 37%
女生 52% 58% 63%
(2)下面是班级同学对全校开展的“我爱诗词”的问卷调查。请写出两条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探究发现:
(3)为了倡导大家将阅读古典诗词成为一种习惯,班委会发出了倡议。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进行修改。
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A]不仅压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人的胸襟。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B]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C]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
①[A]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
②[B]句中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改为:   .
③[C]句中有语序不当的毛病,应改为:  .
 .
  .
解析:[A]句中的“压缩”与“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搭配不当;[B]句缺少主语,句首加“我们”;[C]句先有“信心”,才能获得“精神支撑”。
压缩  浓缩
我们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
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4.(20-21·沧州孟村王史中学期中)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1)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这两句诗写的是哪个节日,然后写一个有关这个节日的习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
(2)下列对一首五言律诗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佳令随人至,明月    云生。(颔联)
故里鸿音    ,妻儿信未通。(颈联)
A.靠 绝 B.傍 无 
C.傍 绝 D.依 无
(1)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这两句诗写的是哪个节日,然后写一个有关这个节日的习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
马车
船(或“舟”)
寒食节
踏春
重阳节
登高(或赏菊花)
(2)下列对一首五言律诗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佳令随人至,明月    云生。(颔联)
故里鸿音    ,妻儿信未通。(颈联)
A.靠 绝 B.傍 无 
C.傍 绝 D.依 无
解析:根据律诗要求,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上下句的平仄应相对。颔联上句第三个字“随”是平声,下句的第三个字应用仄声,首先排除D项。颈联前一句的尾字与“通”相对,“绝”的表意更为丰富,排除B项。“傍”与“靠”相比,“傍”更有意境,所以选C。
C
5.(21-22·唐山遵化期末)小洪同学在学习“古诗苑漫步”后,打算以“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为专题编纂一本诗集,请阅读材料完成如下任务。
材料二:腰封也称“书腰纸”,图书附封的一种形式,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外部装饰物。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腰封主要作用是装饰封面或补充封面表现的不足。
(1)请阅读材料二,帮小洪为该诗集拟写几句推荐性的文字作为诗集的腰封。
(2)小洪同学拟把材料一中的诗收入诗集,并打算按照情感的不同进行分类,请根据下面提示,把相应的诗句序号填在相应类别后的横线上。
劝勉安慰:  .
依依惜别:  .
(3)小洪同学拟邀请校园文学社的王老师为诗集写一篇序言,请你作为代表邀请王老师,你会如何表达,请写下来。
材料一:古诗中的“离情”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⑤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答案示例一:一聚一别,一喜一悲,离绪千种,期待一次重逢。
材料二:腰封也称“书腰纸”,图书附封的一种形式,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外部装饰物。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腰封主要作用是装饰封面或补充封面表现的不足。
(1)请阅读材料二,帮小洪为该诗集拟写几句推荐性的文字作为诗集的腰封。
答案示例二:一合一分,一乐一哀,别情万种,盼望再次相聚。
(2)小洪同学拟把材料一中的诗收入诗集,并打算按照情感的不同进行分类,请根据下面提示,把相应的诗句序号填在相应类别后的横线上。
劝勉安慰:  .
依依惜别:  .
①④
材料一:古诗中的“离情”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⑤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②③⑤
(3)小洪同学拟邀请校园文学社的王老师为诗集写一篇序言,请你作为代表邀请王老师,你会如何表达,请写下来。
答案示例一:您好,王老师,我是八年级(1)班的小洪,我们目前正在学习“古诗苑漫步”这一主题,我打算以“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为主题编纂一本诗集,想邀请您为这本诗集写一篇序言,可以吗?
答案示例二:王老师,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的小洪,我们现在在学习“古诗苑漫步”这一主题,为了让同学们对古诗感兴趣,真正地感受古诗的魅力,我打算编纂一本诗集,主题为“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想邀请您为这本诗集写一篇序言,可以吗?
6.(21-22·石家庄藁城区期末)沧海扬帆学习小组举办“以和为贵”项目化学习,请你积极参加。
(1)请写出与“以和为贵”中“和”的意思相同的且带有“和”字的两个成语。
(2)观察下面图片,写出相对应的“以和为贵”的故事名称。
(3)将下面词语组合成一副宣传“以和为贵”的对联。
风调 天地 长临 和谐 家庭 美满 福运 雨顺
上联:  .
下联:  .
( )
(1)请写出与“以和为贵”中“和”的意思相同的且带有“和”字的两个成语。
解析:“以和为贵”中的“和”是“和气”的意思,故所写成语中的“和”的意思应为“和气”,如果写“曲高和寡”“和盘托出”等均按错计。
答案示例:和气生财、和颜悦色、和睦相处、和蔼可亲、心平气和
解析:观察图片,图片中有两个人物。左边是一位半跪在地、身负荆条的男子,右边的人想要伸手把他扶起来。图片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的是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
将相和
(2)观察下面图片,写出相对应的“以和为贵”的故事名称。
( )
(3)将下面词语组合成一副宣传“以和为贵”的对联。
风调 天地 长临 和谐 家庭 美满 福运 雨顺
上联:  .
下联:  .
解析:注意根据内容、搭配并结合对联的特点来组合对联。如从内容来看,“福运”一般对应家庭,“天地”一般对应运势。从搭配来看,如“风调”一般与“雨顺”组合,“家庭”一般与“美满”组合。再结合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尾字用平声(一声或二声),上联为“天地和谐风调雨顺”,下联为“家庭美满福运长临”。
天地和谐风调雨顺
家庭美满福运长临
7.(20-21·邯郸永年区期末)某校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找出下面所给名言或故事中与“和”无关的一项(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和为贵,谐为美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2)班级准备进行成语大赛,要求搜集与“以和为贵”的“和”有关的成语,请你写出三个与“和”有关的成语:  、  、
  。
(3)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的应尽责任、应有美德。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不少于80字。
(1)请你找出下面所给名言或故事中与“和”无关的一项(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和为贵,谐为美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解析:C.强调勤奋和思考,与“和”无关。
C
(2)班级准备进行成语大赛,要求搜集与“以和为贵”的“和”有关的成语,请你写出三个与“和”有关的成语:  、  、
  。
和衷共济/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和气生财
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
(3)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的应尽责任、应有美德。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不少于80字。
答案示例: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有父母的殷切期盼,父母的付出远比山高,比海深。但是,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日日夜夜中,我们有多少次去静静地感知过亲人给予我们的爱,有多少次向他们诉说过我们对他们的爱,又有多少次用行动去报答过亲人的爱呢?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从点滴做起,感恩父母,孝亲敬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