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2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课件(共11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2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课件(共11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3 23: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2 长征胜利万岁
一、重点剖析
文章介绍吴起镇的来历,有何作用
答案 ①介绍吴起镇的来历,写出了吴起镇深厚的历史底蕴。②文中写吴起镇中
纪念吴起的古迹无存,又特别提到其是北上抗日的根据地、区苏维埃政府所在
地,指出了吴起镇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文章展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形象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骁勇善
战、有勇有谋的形象;②通过叙写红军战士消灭反动民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为人
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③通过描写红军战士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的感
受,刻画了红军战士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④通过描述长征的情形,刻画了红军
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
文章记述事件的线索是什么 以此为线索有什么好处
答案 (1)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
从整体上说,文章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由先到后组织材料的:先写红四团到达吴
起镇,交代了时间为“10月18日这一天”;再写毛主席等到了吴起镇,用“没隔多
久”来表示时间的延续;之后记述吴起镇战斗,以“10月的一天早晨”来提示时
间的变化;最后记述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又以“吴起镇战斗之后,有一天”交
代了时间。
从局部来说,文章在记述具体事件的过程中也多次点明时间的变化,比如写中央
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时,分别以“太阳快要出来”“天刚蒙蒙亮”“这时太阳在天
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来交代时间的变化。
(2)以时间为线索,可使文章脉络清晰,符合回忆录的一般要求,也符合读者的认知
习惯,有利于读者阅读。
毛主席的讲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在当时有何意义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作用:①毛主席的讲话,对长征进行了高度而准确的评价,从三个方面论
述了长征的功绩和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②使文章从上文写红军指战员对长征胜利的激动和兴奋上升到阐述对长征胜利
的理性认识的层面,深化文章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准确地理解长征胜利的
意义。同时,毛主席的讲话也以长征的史无前例、长征的伟大和长征精神等内
容,为选文的标题“长征胜利万岁”做了一个必要的、有力的注脚。
(2)意义:在当时红军长征损失巨大,革命力量锐减,队伍内还有同志缺少信心、对
前途感到迷茫的情形下,毛主席的讲话使红军指战员认识到共产党和红军力量的
伟大,认识到其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使他们看到了革命的光明前途,坚定了理想
信念,对取得革命胜利充满了信心。
二、写法赏析
1.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
文中既有对战争或会议场面的描写,如对吴起镇伏击战的描写;也有对人物的对
话、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如“我身不由己地打了一个寒噤,但还继续听着毛
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通过动作、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表
现了“我”受到鼓舞的激动心情。
2.景物描写增色彩
文章多处穿插景物描写,给叙述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同时也烘托了人物心情。如
“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这是作者自己所
在的红军队伍刚到达吴起镇时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红四团的红军战士经过一年多
的长途跋涉、艰苦斗争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时的兴奋与激动;又如“这时太阳
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这是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时的景物描写,象征着中
国红军遭遇的困境和中国革命的阴霾都已经成为过去,预示着革命必将胜利的光
明未来。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中心突出,情感充沛,极
具感染力。记叙中融入抒情、议论,更好地表达了长征胜利后作者的喜悦之情和
对革命烈士的追思以及对革命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大战中的插曲
一、重点剖析
本文的标题为“大战中的插曲”,文章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
答案 文章先介绍故事背景,点题并引出“插曲”;再叙述大战中以聂荣臻为代
表的中国军人拯救两个日本小女孩并将她们送交给日军的故事。文章以小见大,
通过叙述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写出中国军人在处理战争中各种问题时
的态度和方式,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文章用质朴、自然、亲切
的语言回忆过去,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流露出理性又真诚的感情。
聂荣臻在送回日本小女孩的时候,为什么要写一封没有加封的信给日本官兵
答案 聂荣臻写这封信是为了交代事件的原委并表明自己的立场。聂荣臻送回
两个日本小女孩是为了让她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这么做是
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为孩子的安全和将来考虑。
信件不加封是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下层人员看到,使他们了解中国军人的思想和精
神。聂荣臻的信义正词严、不卑不亢,展现了其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
识,体现了其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体现了我们的军队是一支不
畏强敌的仁义之师。战火中的信件体现了八路军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日本士兵
和日本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应给予同情;对于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为
了民族的自由和人类的和平,我们要抗战到底。
作者写给日本官兵的信与这篇回忆录整体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不同
答案
对象 语言风格 原因
回忆录 浅显平易,通俗易懂,口语与书面
语共用,雅俗共赏,自然亲切。 回忆录的目的是让后人更多地了解那一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因而具有通俗性;作者在主观叙述的同时,力求做到对历史事实客观再现,因而适当运用书面语,以求表达的严谨;采用自然亲切的语言风格,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写给日本官兵的信 典雅庄重,义正词严,情理并重,
言简意赅,多用文言词汇和成语,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聂荣臻写给日本官兵的信,在当时具有外交属性,因而语言庄重典雅,符合这封信外交属性的要求。同时,这封信还被赋予了给日本官兵做政治工作的功能,因而不仅要借送还日本小女孩的事件动之以情,还要义正词严地阐明中国军民的立场,揭露日阀的罪恶,晓之以理。情理并重,以促使日本军人认识到日阀发动的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罪恶性,从而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进而有效发挥这封信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功能。
二、写法赏析
1.多样的叙述方式
文章开篇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战争中拯救日本小姑娘这一事件。主体部分以顺
叙为主,叙述安置日本小姑娘的过程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长大后的日本小姑
娘再次相见的故事;中间还运用了插叙,如叙述美穗子的名字及被俘虏的日本兵
中西的经历。
倒叙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
整。以顺叙的方式讲述故事,脉络清晰。插叙则丰富了故事内容。
2.巧用材料
作者在回忆录里收录了致日本官兵的书信的内容,使回忆录具有了非凡的历史意
义和政治高度,能够深化文章主题,引发读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