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长征胜利万岁
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色经典音乐,以艺术化的方式对党史国史进行记录,对红色精神进行阐释讴歌。对红色经典音乐的每次聆听和传唱,对个体而言都是一次精神洗礼,能够为我们继续前行提供 的力量。例如《长征组歌》的10个部分描绘了完整的长征过程,歌曲中的战斗生活场面 ,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汇成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表现了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今天,哪怕对长征历史 的人听了《长征组歌》,也会被旋律中闪动着的革命激情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感动。同样,红岩精神之于《红梅赞》,是在用音符为今人架设与历史对话,是在用旋律对于红色精神进行传递和弘扬。今天,很多地方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唱红歌活动。一些年轻人可能不明白,为何要反复咏唱红歌。红歌不同于其他歌曲,其蕴含着红色基因,承载着革命精神,( )。唱红歌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文娱活动,而是在跟历史对话。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眸中,一些红歌渐渐 ,成为经典。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源源不断 丝丝入扣 一无所知 深得人心
B.源源不断 环环相扣 一无所知 深入人心
C.源远流长 环环相扣 一窍不通 深入人心
D.源远流长 丝丝入扣 一窍不通 深得人心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红岩精神之于《红梅赞》,是在用音符为今人架设与历史对话,是在用旋律对红色精神进行传递和弘扬。
B.红岩精神之于《红梅赞》,是在用音符为今人架设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是在用旋律对于红色精神进行传递和弘扬。
C.《红梅赞》之于红岩精神,是在用音符为今人架设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是在用旋律对红色精神进行传递和弘扬。
D.《红梅赞》之于红岩精神,是在用音符为今人架设与历史对话,是在用旋律对于红色精神进行传递和弘扬。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也许少了些个体的小悲欢,却是对历史的大书写
B.也许少了些个体的小悲欢,却是大大书写了历史
C.也许是对历史的大书写,却少了些个体的小悲欢
D.也许是大大书写了历史,却少了些个体的小悲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长征行军途中,红军将士常常以苦为乐。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红军。 ① ,是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相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精华,并以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向全中国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长征成为一篇中国革命的“宣言书”。长征在全国扩大了红军的影响,把革命真理宣传到沿途广大地区。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14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 ② ,还撒播下革命的种子。长征途经之地,红军放手发动群众,群众革命热情汹涌澎湃。军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征精神,是坚固堡垒,是有力支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 ③ ,使之成为鼓励广大人民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实践的不竭精神动力。
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请用三个判断句概括第二段文字所体现的长征的意义。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模拟试题练
(2022重庆一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文本一:
流 散
——重走西南联大西征之旅
夏 榆
2020年10月30日,“重走西南联大之旅”开启,从长沙到昆明,我们踏上当年的西征之途,体验昔日学子在国难之时漫长艰困的迁徙旅程,感念和激励在心头涌荡。能够进入历史之河,以一己之力体验先贤的甘苦和悲欣,勘察隐没时间云烟的遗迹,我以为是重要而珍贵的经验。我们乘坐的汽车在大货车丛林间隙中穿行,这是由昆明到蒙自的旅途,浓重的云雾笼罩着云南的山川。
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迁滇。师生分三路迁校,大约有800名师生,其中一路是师生组织成湘黔滇旅行团,穿越湘西、贵州和滇东北,徒步走到昆明。湘黔滇旅行团1938年2月20日出发,4月28日到达昆明,历时68天,全程1663公里,200多名师生共同创造了这一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旅行团徒步穿越湘西与贵州的崎岖山路时,中国社会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变,他们所看到的,除了壮美的风光、苗人的奇风异俗外,还有被夷为平地的村庄、墙上残留的革命口号,以及血洒战场的红军之墓。
跟随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行进的人员在日记里记录了当时的行迹:3月4日,黎明出发,过官庄,顺湘滇公路傍山而行。日行八十五里,人皆辛苦疲劳。过官庄时,听说有土匪,几百条枪已渡过辰水向这边赶来。是夜,传来消息说土匪迫近了,大家一阵恐惧。山腰间布满了紧张恐怖的空气,灯放射出可怕的黄光,到后来索性吹灭了,变成一片漆黑。最初有人主张放哨,可是赤手空拳的那又有什么用 时间过去,土匪却没有来。恐惧终究是抵挡不住疲倦的,大家终于昏昏入睡。当第二天破裂的号音在屋角吹响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已经平安地度过了一夜。
到达蒙自是我们重走西南联大之旅的第四天。1940年,日军占领越南,蒙自成为中越边境纵深防御阵地后沿,屡遭日机空袭。西南联大先后有1100多名学子投笔从戎,保卫国家。他们有的为美国空军志愿援华的飞虎队担任翻译,有的加入中国远征军远赴印度蓝姆伽受训,血洒战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碑上刻着834个青春热血男儿的名字,他们被称为西南联大抗日“八百壮士”。
浴战火而生,历经日军轰炸,联大人刚毅而坚卓,在昆明驻守八年。生活在“饭甑凝尘腹半虚”困境中的教师,仍然守护着中国学者的尊严,为人师表,安贫乐道。在西南联大历史博物馆,能看到那些声名显赫、业绩卓著的知识分子名录。朱自清、闻一多、陈梦家、叶公超、吴宓、卞之琳、燕卜孙、钱穆……这些业绩卓著的人文学者只是西南联大灿若星辰的杰出者的一部分,他们永久辉映着一个民族精神的天空。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由罗庸等作词、张清常作曲的西南联大校歌,在我们重走西南联大之旅的过程中不绝于耳。悲壮的迁徙与艰难的流亡,这是西南联大学子的作为。他们在残破的国土之境,穿越无数深山幽谷,在战火烽烟四起之际,纵横浩荡河流险滩,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浩大群体的历史性突围,它发生在20世纪初的幽谷里,也永久留存于历史的版图中。
(有删改)
文本二:
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的史诗。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
十送红军,送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骨肉。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五千里的重重阴霾 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泪。
纵览历史,我们可以说,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禀赋。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毛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残它。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金沙江,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谁持彩练当空舞 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物换星移,历史的烽烟早化作大地上的虹霓,我们也只能从竟夜的春风中、从山间的鸟啼中来谛听烈士们的呼吸。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对于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更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
(节选自熊召政《谁持彩练当空舞》,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流散”含义丰富,既指西南联大师生分三路西迁昆明的艰难历程,又指“我们”重走西迁路的旅程。
B.“68天”“1663公里”“200多名”等数量词表明耗时久、路程长、西迁人数多,更显师生们的不易。
C.过官庄时夜宿山腰的场景描写,渲染了紧张恐怖的夜宿氛围,表现了联大师生行路的疲惫艰险。
D.文章在叙述联大西迁历史的同时,也交代了“我们”的行进路线,历史与现实交织,更能凸显西迁的历史意义。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两次用到“摇圆”,写出了苏区母亲们对革命的物质支持,也表现出她们的奉献精神。
B.作者在用“彩练”来写长征路时连续用了六个“飞过”,突出了红军长征行军速度之快和革命豪情之盛。
C.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被比作当空舞的“彩练”,既指长征路途遥远,又指长征对后世影响深远。
D.不同于《长征胜利万岁》中回忆长征时的写实主义,本文礼赞红军的乐观精神,采用浪漫主义写法。
3.文本一结尾引用了西南联大校歌歌词,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4.文本二中作者认为“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请结合两篇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①源源不断:持续不断。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长。此处用来修饰“力量”,与“历史”无关,应选“源源不断”。
②丝丝入扣:织绸、布等时,经线都要从扣(筘)齿间穿过,形容每一步都做得十分细腻准确(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环环相扣:一环扣一环,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形容运作步骤安排得紧凑而有序。此处用来形容《长征组歌》中的战斗生活场面,应选“环环相扣”。
③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一窍不通:比喻一点儿也不懂。“一窍不通”侧重于不懂;“一无所知”侧重于不知。此处指对“长征历史”毫不知晓,应选“一无所知”。
④深得人心: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深入人心:为大家所深刻理解并拥护。此处搭配的是“一些红歌”,表达的是人们对红歌的理解与喜爱,应选“深入人心”。
2.C 原句有三处错误。一是主客体颠倒,应将“红岩精神之于《红梅赞》”改为“《红梅赞》之于红岩精神”。二是成分残缺,应在“对话”后加上“的桥梁”,使之与“架设”搭配。三是介词使用不当,应将“对于”改为“对”。据此可排除A、B、D三项。
3.A 括号后的句子肯定了唱红歌是“在跟历史对话”,因此,所填写的句子也应强调红歌在书写历史方面的作用,排除C、D两项。“小悲欢”与“大书写”形式相似,排除B项。
4.答案 ①红军将士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精神 ②红军在长征沿途不仅宣传革命真理 ③我们应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解析 ①根据后面的“是因为”可确定横线上要有“之所以”与之照应。再由前面的“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红军”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是“红军将士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精神”。②横线后有“还”,说明横线上应有“不仅”与之照应。这句话承上启下,“还”领起的分句引起下文,侧重说明“撒播下革命的种子”;“不仅”领起的分句应承接上文,突出前文“把革命真理宣传到沿途广大地区”的做法。③前面肯定了长征精神的意义,横线上应写出我们该怎么做,以达到“使之成为鼓励广大人民……不竭精神动力”的目的。
5.答案 ①长征是宣言书。②长征是宣传队。③长征是播种机。
解析 “判断句”“第二段”“长征的意义”“每句不超过10个字”是答题的关键。可先对第二段分层,然后抓住第二段中的“宣言书”“把革命真理宣传到沿途广大地区”“撒播下革命的种子”等进行概括。
模拟试题练
1.A “又指‘我们’重走西迁路的旅程”错误。“流散”既指西南联大师生分三路西迁昆明的艰难历程,也指他们的精神的流散过程;而“我们”重走西迁路是感受当年西南联大师生西迁的艰辛,“我们”并没有“流散”。
2.B “突出了红军长征行军速度之快”错误。作者回溯长征之路,找到了“于都河”“娄山关”“乌蒙山”“金沙江”等长征过程中的几个典型地点,表明了红军长征行军的路程,用“飞过”符合“当空舞”的情境。
3.答案 ①总结上文,写出了西南联大师生离开京津,迁往湖南,后又迁往云南的整个过程。②写出了西南联大师生在西迁过程中的艰辛及在行进过程中“流散”出的爱国精神。
解析 “结尾”“引用”是答题的关键。首先,根据位置可知,要突出其与前文的关系;其次,联系相关内容,如“他们所看到的……还有被夷为平地的村庄、墙上残留的革命口号,以及血洒战场的红军之墓”“浴战火而生,历经日军轰炸,联大人刚毅而坚卓”“他们永久辉映着一个民族精神的天空”等可知,引用歌词,也写出了在西迁过程中,西南联大师生的艰辛及其所表现出的不怕艰苦、勇敢战斗、为国牺牲的精神。
4.答案 同意。①作者把自己放在战争年代,认为自己不会成为一名作家,会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手持长枪进行战斗。②参加战斗能够写下民族的史诗,更有成就感。③切合当时的历史情境,众多学子已经很难安心地拿着笔学习,只能拿起武器来进行斗争。
解析 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语境理解句子含意。由句子中的比较来看,作者认为“长枪”和“战争”比“笔”与“书”的力量要大,由“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红军战士”可知,作者认为自己如果生在当时,也会拿起长枪;再由“我羡慕……”可知,作者更希望拿起长枪,“写下民族的史诗”,贡献自己的力量;再联系文本一中西南联大学子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做法可知,在当时,众多学子已无法安心地拿着笔学习,只能拿起长枪来进行斗争。从以上三个角度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