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2.1 作轴对称图形 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2.1 作轴对称图形 说课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4 20:1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2.1画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是画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下面我就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来阐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2节内容,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了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研究轴对称变换及其基本特征,学会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两个班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跟上现有进度,上课发言积极,表现较为出色,但也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强人意,上课专注力不够,容易溜号,学习成绩不理想,作业、试卷错误比较多,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格外关注他们。因此,教学时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满激情的进行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深刻领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能够作轴对称图形;
(2)能够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轴对称变换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能够画出简单图形关于给定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归纳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并能用于实际生活。
五、教学理念:
“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中,尽量多的自己去发现所要学的知识与方法,为此,本课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的实例为切入点,以探究活动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变换,通过动手进行数学实验探索性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掌握特征,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利用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思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教学用具
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演示促进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采用动手操作积累实践经验,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能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中知识与技能共同提升。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帮助解决邻居家小朋友的实际问题,引出轴对称变换定义,从而引出课题:13.2.1画轴对称图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心中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期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
观察:得到右脚印的过程(动画演示)
问题:你发现了哪些结论?由此引出轴对称变换特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轴对称变换特征。]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⒈动手操作,感受变换。
探究1、已知点A和直线l,你能作出点A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吗?
探究2、已知线段AB和直线ι,你能作出线段AB关于直线ι对称的图形吗?
探究3、如图,已知△ABC和直线ι,你能作出△ABC关于直线ι的对称图形
归纳:1、定特殊点
2、作特殊点的对称点
3、顺次连线
多媒体课件演示图形的形成过程,学生观察、感受、实践,明确轴对称变换的特征及其应用。
⑵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中考链接:①补轴对称图形
②画格点轴对称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更直观、更具体的显现出变换的特征,也为下面画图提供感性认识,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思维,运用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①解决直线上某点与异侧两点所连线段和最短问题。
如图,要在燃气管道 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A
B
②解决直线上某点与同侧两点所连线段和最短问题。
变式1.古希腊一位将军要从A地出发到河边去饮马,然后再回到驻地B.问怎样选择饮马地点,才能使行走路程最短?
B
A
设计意图:[使学生具体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轴对称变换的特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分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
⒊发散思维,巧思妙用。举一反三,解决学生生活问题,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灵活运用:八年级(4)班同学做游戏,在活动区域边放了一些球(如下图),则小明按怎样的路线跑,去捡哪个位置的球,才能最快拿到球跑到目的地A
变式2、如果另一侧放着一些小木棍,小明还要跑到另一侧去取小木棍,则又应按怎样的路线跑,去捡哪个位置的球、小木棍,才能最快跑到目地A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四)归纳小结。学生谈学习体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归纳、及时梳理的好习惯,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五)课后作业。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数学报。设计意图:[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让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
画轴对称图形属于数学课程标准《空间和图形》这一模块,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应该有一种切实的感觉。
课教学中,用简简单单图形为媒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而在学生实践操作中激活思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已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已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在课堂情境上,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晤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另外,教学中我注意了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民主、友好的氛围中参与活动,高高兴兴地感悟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本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较多,学生在活动中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整个教学过程我努力去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化。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