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
教学目标
1.会写“豁、凛”等14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疲倦”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
3.通过文中表达竹节人给作者带来乐趣的语句,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4.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
体会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难点
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14个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词语和语段进行教学。可把本课的词语进行分类,分别有“跺脚”“大步流星”“轻手轻脚”这类跟动作有关的词,“疙瘩”“冰棍”这类名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这类形容词,还有“沮丧”“忘乎所以”这类描绘神态的词语。不同类型的词语要有不同的学习策略,比如在学习“威风凛凛”的时候,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别,体会竹节人有气势的样子。在识记“跺脚”“大步流星”“轻手轻脚”时可通过肢体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理解“别出心裁”中“裁”字的字义,积累“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这类四字词语并学会运用。
2.阅读理解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阅读品析。阅读应该有更强的目的性,要与锻炼思维能力、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相整合。本课学习,要理清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通过快速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精准找到与阅读任务密切关联的文段内容,并抓住重点的语句体会作者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总结本文的表达方法。既重视对学生阅读分析与整合能力的训练,也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会,这是六年级语文学习的方向。
3.表达运用
学会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表现。学生在学习文章后,能学会通过说明性、叙述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做到语言形式与表情达意的统一,实现了文本学习的迁移运用,把学习落实到语用上。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通过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与三个阅读任务相对应的文本段落。
(3)用“______”画出你觉得有意思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做批注,写写你的感受。
10竹节人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豁、凛”等14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等17个词语。
2.朗读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梳理文章脉络,明确阅读任务。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引入
师:说起玩具这个话题,无论是谁都会将它和快乐联系到一起。更不要说这些富有传统意义的玩具了。跟着老师去看看他们吧。
PPT出示:拨浪鼓 弹弓 陀螺 风筝 弹珠 毽子
师:每个传统玩具都承载着智慧,承载着文化,更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不是属于一个人,而是属于好多代人,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玩具——
PPT出示:竹节人 (板书)
读单元导语,回顾阅读方法。
《竹节人》是我们第三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要求我们在读文中掌握一种能力,什么能力?
PPT出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生读单元导语)
师: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杨绛这样说——PPT阅读好比串门儿—— 隐身的串门儿。(生读阅读名言)如何阅读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呢?就是要——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生读)
咱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阅读方法?
生交流:浏览 跳读 细读 摘录 搜集资料 圈画关键词 找中心句 提取关键信息 批注……
读课文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篇课文的提示,它给我们提出了什么任务?
PPT出示三个任务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指名读三个任务
师:同一篇文章,阅读的任务不同,我们接下来阅读时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PPT出示课文提示并划线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初读课文 梳理文章脉络
1.浏览课文,概括内容
PPT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竹节人,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4-5分钟后交流
PPT出示
交流
板书
三、完成阅读任务一
1.找出任务一对应的内容
师: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大刀阔斧地完成我们的任务学习吧。这是课文给我们的第一个阅读目的。
PPT出示: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学生读任务一)
师:你们觉得一个玩具制作指南需要哪些部分?
生交流: 材料 、工具、步骤 如何玩
师:这些信息需要从文中提取,而文章很长,一千多个字,29个自然段,我们要完成任务一,主要关注哪些内容呢?
生交流: 第3段 第8段 第9段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任务一关注的内容 3-9自然段。
2.回顾阅读方法
我们阅读目的往往决定阅读的方法,需要如何阅读3-9自然段来完成任务一呢?板贴阅读方法
我们用刚刚谈论出来的方法,浏览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搜集完成任务一所需的信息PPT
觉得自己信息找完整的同学可以和同学交流,查漏补缺。
3.完成任务一阅读清单
PPT出示阅读清单
学生完成后投影一份学生的清单, 让学生自己介绍。学生评价学生的清单。(完整 明了 简洁)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学思并行,就可以发现问题。一份简洁明了的清单能让人一看就知道竹节人是怎么做的了。
师黑板上画竹节人
师提问:你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呢?
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能提高阅读效率。回顾一下刚才怎么阅读完成任务一的呢?(生交流)
师总结:我们通过大致浏览找到对应的段落,再通过细读,圈画关键词,将这些信息整合,就能完成任务一的阅读清单了。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书的过程中用上一些技巧和方法,必定能事半功倍。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任务二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