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习作要素之长蒿 寻表达之新路径
——《盼》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将“以撑习作要素之长蒿 寻表达之新路径 ”为主题,对《盼》这篇课文进行说课。我会从“立足文本解教材”、 “勾连旧知明学情”“学为中心定目标”“四大板块展流程”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
立足文本解教材
1.文本地位:《盼》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汉“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我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从单元编排看,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单元每一项的内容的安排目标都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写作表达的意义。
单元首篇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是通过不同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的,而《盼》作为第二篇例文,另取角度,通过不同的事例,来表达盼这个中心意思,为本单元的习作又提供了一条语言表达的新路径,为后续的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的跟进学习都做好了铺垫。
2.文本特色:陈先云主编认为,习作单元应该让语文教学关注表达。该课文的语言具有生活化、儿童化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在表达盼的过程中,围绕盼,通过具体事例,将我的几个表现写得相当清楚,又借助心理、动作、语言和环境这些细致的描写,把盼的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写具体了。
勾连旧知明学情
我认为学情可以从“纵向承接”和“把握现实”这两个角度来看。
1.纵向承接:新课标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了解学情是展开学习的基础。因此,基于“围绕一个意思把文章写清楚”这个习作要素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一习作目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学生已有的基础。请看,在三下第三单元学生已经初步学习,在四下第6单元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体验,随之而来的是习作能力也是逐步提升。而本单元要求不仅要把文章写清楚,还要在写清楚的基础上写具体,由此可见是从段到篇的提炼。
2.把握现实:由此可见,对于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顺序写一段话,学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的示例,把中心意思表达的更详细更具体,也就是习作中讲到的选材和主材的能力,这样的习作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我们今天就是要借助这样的文本,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根据以上的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主题为“撑习作要素之长蒿 寻表达之新路径”。
三、学为中心定目标
本课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本次说课我将重点围绕第一课展开,运用多种策略来达成以下的教学目标。
1.借助预学单,积累语言表达上有特色的词语,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整体感知,借助作业本,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具体表现。
3.勾连课后习题,合作学习把盼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以及体会它的好处,并迁移运用。其中目标三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我们具体该怎么落实?我将以盼字为线索,建构以下四个具体的板块。
一回顾要素,唤醒盼之不同体验;二整体感知,理清盼之不同事例;三聚焦心理,体会盼之多样表达 ;四迁移运用,尝试盼之语言表达。
四大板块展流程
1、回顾要素,唤醒盼之不同体验
先出示单元的篇章页,回顾一下单元的语文要素,再复习前一篇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的习作方法,明确,这篇课文是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的。然后导入新课,盼。板书。最后以你曾经特别盼望做什么这个问题,以师生对话的形式交流,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切入本课盼的学习。
2、整体感知,理清盼之不同事例
(1)预学分享,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借助课前预学单,分享交流,引导学生摘录并积累文中有特色的词语。比如窸窸窣窣、莎啦啦、哒哒哒等拟声的叠词,以及厚墩墩、明晃晃等有新鲜感的叠词。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正是运用这些叠词把心理描写展现得特别生动,这正是作家铁林的语言风格的体现。这一环节直接对接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2)借助图示理清盼的事例。步骤一,自主交流,根据预学单上的任务二,自主进行交流,初步围绕盼,我的不同表现。步骤二,概括梳理,通过前面步骤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初步梳理出我的具体的表现,但是可惜的是这些内容是散乱的,因此请学生借助语文作业本第二题的思维导图来概括梳理,先学习作业本中的样例,有了雨衣看变天,明确这个事例给我们的规律,并分析出它是以现实加盼望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引导学生修正并规范后三件事例的语言表达分别为下雨了盼外出、出不去盼雨停,到最后,终于又下雨盼如愿。在整体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并能以规范性的语言理清不同的事例,这种概括提炼的能力,是高段的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步骤三,回归全篇,在梳理清事件的基础上,让学生回顾看4个事例,回归到整体,帮助学生建构起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可以选取多个不同的事例的习作策略样表达。【设计思路】至此,这一环节已经落实了第二个教学目标,我始终认为,不管立足于什么样的文本,一定要有文本的架构意识,只有把握住框架学生才能慢慢沉浸到具体的细节当中,这对于达成当堂的目标或者今后的阅读、习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3、聚焦心理,体会盼之多样表达
(1)了解作者,聚焦心理活动:出示作者的这样一段资料,学生马上就能捕捉到作者是很擅长描写心理活动的这一关键信息。于是顺势而问,作者是如何把“盼”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写出来的呢?赶紧去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孩子们交流相关句子的时候就发现了,大部分的句子都集中在“盼外出”这一部分里。
(2)对比语言形式,揣摩表达方法:以课后习题二为抓手,“围绕‘盼’这一心理活动,课文哪些部分写的比较具体”为主要的问题驱动,学生就主动聚焦于“盼外出”这一部分的文字了。【设计思路】在前面的教材解读与学习目标的分析中,围绕盼字感受,把盼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以及体会它的好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细细研读,盼外出这一重点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如何变化的,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画一画心情变化图,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心情是,从兴奋到失落再到不甘,最后到无奈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由此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顺势也就引出了。
学习活动二:这样的心理变化是如何来写详细写具体的呢?这也是本课学习难点的关键之处。由此我设计了以下学习步骤.一读,自悟表达方式。学生自己默读,盼外出中刚才画出的具体描写心情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得?批注在旁边。二议,交流表达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个体对于不同的心理表达方式能够得以更加的完善。三比,对比表达方式。在学生的反馈中,我预设学生会抓住课文第四自然段来交流,我们可以运用环境、心理、动作等组合,把兴奋这种心情写详细写具体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看其他几种种心情,又是用什么来描写的?引导学生,学法迁移,展开自学和学,让学习真实发生,训练学生的深度思维。四炼,小结习作策略。通过刚才的对比学生,带领学生提炼归纳心理描写的不同呈现方式,通过动作、语言、心理和环境等,将盼外出这个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的。同时也传达给学生,我们可以用上这样的习作策略。至此,通过一读二议三比四炼的学导路径,我们层层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在充分的学习过程中助推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的递进,为本单元最后的习作开展打下了结实的能力基础。
4、迁移运用,尝试盼之语言表达。
这一环节,借助语文作业本,我创设了以下的习作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上本课的表达方法,写一写盼时的具体的心理活动。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阅读对习作策略有所得有所悟的方式,以实践练笔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写作学习。(没有时间的话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
(谈谈成果)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