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七章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Ⅰ卷(共45分)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创以复合碳纤维为外壳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碳酸氢钠是培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C.铜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D.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3.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肪,可导致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下列食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A.苹果 B.大米 C.白菜 D.花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属于取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可表示成(C6Hl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C.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D.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氨基和羧基,二者均有两性
5.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蔗糖、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乙烯可用作水果催熟剂
C.将食物储存在冰箱中,可使食物保存的更长久
D.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来制取肥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
B.花生油和润滑油均含不饱和脂肪酸酯,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用灼烧法可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有烧焦羽毛味的为人造纤维
D.往含硫酸的淀粉水解液中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8.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能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的是( )
A.葡萄糖和乙醛 B.丙醛和丙酮 C.乙醛和甲酸甲酯 D.麦芽糖和葡萄糖
9.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分子中没有醛基
C.先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水浴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然后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蔗糖一定未水解
D.纤维素是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10.下列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
A.SO2和植物油都可以使溴水褪色
B.乙醛和葡萄糖溶液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铜和纤维素[(C6H7O2)(OH)3]n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HNO3反应
D.烧碱和硬脂酸钠的溶液都显碱性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部分得分1分)
11.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隐含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中的火药含有硫黄
B.“木棉花落絮飞初”,“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谷雨种甘蔗”,甘蔗中的蔗糖是多糖
D.“雷雨发庄稼”,该过程N元素只发生氧化反应
12.我国科学家在全球率先发现了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神奇分子——非肽类分子激动剂(代号为Boc5,分子式为),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能模拟人体内的某些大分子,促进人体分泌胰岛素,发挥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这一发现将为千百万Ⅱ型糖尿病患者解除病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oc5中一定不含
B.葡萄糖、麦芽糖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
C.Boc5是高分子
D.糖类的通式均满足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 B.蔗糖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
C.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D.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14.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B.将米饭放在嘴中咀嚼,越嚼越甜
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D.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
B.将牛油和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牛油消失,酚酞颜色变浅
C.在分子中,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最少应有9个
D.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COOH和-NH2
第Ⅱ卷(共55分)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10分)大豆和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由大豆和鸡蛋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体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补品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
A.蛋白质凝胶 B.纯蛋白质 C.脂肪 D.淀粉
(2)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醋酸铅溶液,现象为_______,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_______,滴加一定量的浓硝酸并微热,现象为_______,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①滴加稀硝酸 ②滴加浓硫酸 ③滴加酒精 ④火焰上灼烧
(3)请以甘氨酸( )为例,写出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液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_______。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绵纶织品
(5)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常用药剂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27℃)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却麻醉处理,工业上制取氯乙烷有两种方案:
a.CH3CH3+Cl2CH3CH2Cl+HCl
b.CH2=CH2+HClCH3—CH2Cl
你认为制备氯乙烷的最好方案为_______(填“a”或“b”)。
17.(8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国家标准是: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含蛋白质。其测定方法是:奶粉经水解产生氨基酸,再经过其他反应生成氨,由氨计算出氮,再由氮求出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含氮量按16%计算)。某市质检局对市场中某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进行检验,取该奶粉样品进行反应后,生成的和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该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属于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在下面写出解题过程)
18.(10分)某同学称取9.00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各步加入的试剂为: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
(3)写出淀粉水解的方程式______ ___;
(4)当析出1.44g砖红色沉淀时,淀粉水解率是_________;[已知葡萄糖与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19.(12分)利用含多糖(淀粉)的物质可以生产醋酸。下面是生产醋酸的流程,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
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
(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3)写出由醋酸制备醋酸甲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由B可制备乙烯气体,写出将乙烯气体通入溴水中出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对人类的生命、生活和生产都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一)某油脂常温下呈液态,其中一种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1)天然油脂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该油脂能否使溴水褪色?_______(填“能”或“不能”);为了促进该油脂的水解,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加浓硫酸并加热 B.加稀硫酸并加热 C.加热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
(2)1mol该油脂要完全水解,需要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mol。
(二)大米、小麦是富含淀粉的农作物。现按以下路径对农作物米麦进行转化利用:
已知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的还原产物是。回答下列问题:
(3)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写出C→D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_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A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B在酸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c.D不能与新制悬浊液反应
d.E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5)E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_______种。
(三)蛋白质是病毒、细菌等的重要组成成分。
(6)医院里常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喷杀消毒剂、在伤口中涂抹医用酒精等方法来消毒、杀菌。回答这样做的依据_______。
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测试题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能与盐酸反应,又含有羧基,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
故选A。
2.A
【详解】A.碳纤维为碳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培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正确;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溶液,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C正确;
D.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D
【详解】A、苹果富含的糖类、酸类、芳香醇类和果胶,并含维生素B、C及钙、磷、钾、铁等营养成分,A错误;
B、大米富含淀粉,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糖类、钙、磷、铁等,B错误;
C、白菜除了含维生素C、钙、磷、铁以外,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糖和维生素B,C错误;
D、花生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富含油脂,D正确;
答案选D。
4.D
【详解】A.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属于取代反应,油脂的碱性水解被称为皂化反应,故A错误;
B. 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可表示成(C6Hl0O5)n,但两者的聚合程度不同,分子组成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因为油脂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导致的,不是水解反应,故C错误;
D.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在其分子的链端分别有氨基和羧基的存在,氨基显碱性,羧基显酸性,因此两者均有两性,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有些油脂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
B.甲烷和Cl2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和Br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不同,乙醇中官能团为羟基,乙酸中官能团为羧基,D错误;
答案选C。
6.A
【详解】A.蛋白质和蔗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但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
B.乙烯具有催熟效果,可用作水果催熟剂,B正确;
C.将食物储存在冰箱中,可降低温度,从而降低食物腐败的速率,可使食物保存的更长久,C正确;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来制取肥皂,D正确;
故选A。
7.A
【详解】A.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杀菌消毒,能用于浸泡动物标本,故A正确;
B.花生油属于不饱和酯类物质,润滑油属于碳氢化合物,二者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小,都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蚕丝属于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有烧焦羽毛味的为蚕丝,故C错误;
D.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要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在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必须加入NaOH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8.B
【详解】A.葡萄糖和乙醛都含有醛基,都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丙酮不反应,可鉴别,故B正确;
C.乙醛和甲酸甲酯都含有醛基,均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不能鉴别,故C错误;
D.麦芽糖和葡萄糖都含有醛基,都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C
【详解】A.糖类一般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选项A正确;
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说明淀粉分子中没有醛基,选项B正确;
C.蔗糖水解环境是酸性的,而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后没有加碱至溶液呈碱性,不能说明蔗糖未水解,选项C错误;
D.纤维素为多糖,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0.B
【详解】A.SO2使溴水褪色体现SO2有还原性,而植物油使溴水褪色属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故A错误;
B.乙醛和葡萄糖均含有醛基,则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铜能溶解于浓或稀HNO3,是氧化还原反应,而纤维素[(C6H7O2)(OH)3]n与HNO3反应是发生酯化反应,故C错误;
D.烧碱是碱,而硬脂酸钠在水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
答案为B。
11.CD
【详解】A.火药中含有硫黄、木炭、硝酸钾等,A项正确;
B.柳絮含有植物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项正确;
C.蔗糖是二糖,不是多糖,C项错误;
D.“雷雨发庄稼”,在雷雨天,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生成硝酸,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中N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也发生还原反应,D项错误;
故选:CD。
12.AB
【详解】A.由题干可得Boc5为非肽类分子,则分子内部不含肽键,A正确;
B.葡萄糖和麦芽糖中均含有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对应羧酸盐,B正确;
C.Boc5的相对分子质量未达到高分子有机物几万乃至几十万的相对分子质量,C错误;
D.部分糖的分子式并不满足该通式,如蔗糖()、鼠李糖()等,D错误;
故选AB。
13.AB
【详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A错误;
B.蔗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B错误;
C.乙醇可以催化氧化得乙醛,乙醛继续氧化可得乙酸,C正确;
D.水煤气的制取方程式为:C + H2O(g) CO + H2,得到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D正确。
故选AB。
14.BD
【详解】A.糯米中的淀粉发生水解,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乙醇,A不正确;
B.米饭放在嘴中咀嚼,在唾液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最后水解为葡萄糖,所以米饭越嚼越甜,B正确;
C.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有机单体发生加聚或缩聚所得的有机聚合物,C不正确;
D.未成熟的苹果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遇碘水会变蓝,D正确;
故选BD。
15.BC
【详解】A.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加入福尔马林发生变性,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A错误;
B.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牛油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溶解在溶液中,所以分层现象消失,同时NaOH被消耗,溶液的碱性减弱,酚酞颜色变浅,B正确;
C.依据苯的共平面结构,分子中每个苯环上有8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另外,苯环的对位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也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共有9个碳原子一定在一个平面上,C正确;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小于10000,所以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选BC。
16.(1)A
(2) 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的变性 鸡蛋白变黄 ④
(3) +NaOH→+H2O
(4)②④
(5)b
【解析】(1)
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成豆腐,所以豆腐是一种蛋白质凝胶,故答案为A。
(2)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醋酸铅溶液,即蛋白质中加入重金属离子,发生蛋白质的变性,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滴加一定量的浓硝酸并微热,即蛋白质中加入浓硝酸,发生蛋白质的颜色反应,现象为鸡蛋白变黄;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简便方法是在火焰上灼烧,因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没有,故选④。
(3)
甘氨酸中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2O。
(4)
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和人体排放的蛋白质分解而除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制品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①棉织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②毛织品和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③腈纶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这说明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在酶存在下能水解,故不能使用加酶洗衣粉。故选②④。
(5)
a方案中CH3CH3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产物中除CH3CH2Cl和HCl外,还有很多副产物,产物不纯,产率低;b方案中CH2=CH2和H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中只有CH3CH2Cl,产品纯度高、产率高。
17.不合格
【详解】设该奶粉样品进行反应后,生成的的质量为x,则
即,解得。设该品牌的奶粉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y,则,得,即100g该品牌的奶粉中含蛋白质2.625g,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含蛋白质),所以该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属于不合格奶粉;
故答案为:不合格。
18. H2SO4 NaOH Cu(OH)2县浊液 不可以 葡萄糖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 (C6H10O5)n+nH2OnC6H12O6 18%
【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水解液中加碘水后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水解液经加碱中和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可以得到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详解】(1)依据上述分析可知,各步加入的试剂A 、B、 C分别为:H2SO4 、NaOH 、Cu(OH)2县浊液;
(2)加入H2SO4溶液后,一定要加入B溶液,故答案为不可以,其理由是葡萄糖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
(3)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
(4)葡萄糖与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当析出1.44g砖红色沉淀时,说明生成Cu2O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可证明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0.01mol,9.00g淀粉所含有的葡萄糖单元的物质的量为,淀粉水解率是。
【点睛】淀粉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在计算淀粉的水解率时,可以根据淀粉的质量计算出其所含葡萄糖单元的物质的量,理论上讲,葡萄糖单元的物质的量就等于其完全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的物质的量。
19. 醛基 C CH3COOH+CH3OH CH3COOCH3+H2O 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
【详解】由流程,结合淀粉、葡萄糖的性质及生产目的,又因为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可得:淀粉水解生成A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B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C为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
(1)C为乙醛,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
(2)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故选C;
(3)醋酸与甲醇酯化反应可生成醋酸甲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OH CH3COOCH3+H2O;
(4)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生成1,2-二溴乙烷难溶于水,溶液分层,故将乙烯气体通入溴水中出现的现象: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
20.(1) 混合物 能 D
(2)3
(3) 羟基、醛基
(4)ad
(5)3
(6)细菌、病毒等都含有蛋白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以及消毒剂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解析】(1)
组成天然油脂的烃基不同,所得油脂结构不同,则一般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根据该油脂的结构简式可知,形成该油脂的三种高级脂肪酸中存在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加入的氢氧化钠能中和油脂水解生成的酸,从而使水解程度更大,故为了促进该油脂的水解,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故选D。
(2)
1mol该油脂含3mol酯基,完全水解需要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3 mol。
(3)
A为淀粉,淀粉水解生成B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C为乙醇,乙醇被重铬酸钾氧化生成D为乙酸,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乙酸乙酯。
B为葡萄糖,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醛基;重铬酸钾将乙醇氧化为乙酸,自身被还原为,则C→D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a.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故B错误;
c.乙酸能与新制悬浊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故C错误;
d.乙酸乙酯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ad。
(5)
E为乙酸乙酯,分子式为C4H8O2,其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甲酸正丙酯,甲酸异丙酯,丙酸甲酯,共3种。
(6)
细菌、病毒等都含有蛋白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以及消毒剂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理活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