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横断山脉中段,主峰海拔为5430m,高出附近的河谷约3500m。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有7.3万,其中80%为藏族。保护区内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形成河谷干热和山地严寒的特点。山坡上大致在2300m以下、2300~3200m、3200~4000m三个高度区域分布着明显不同的自然带。下图示意白马雪山某山谷不同坡向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保护区内河谷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低,地形封闭,冷空气不易进入 B.山高谷深,暖湿气流越过山脉下沉增温
C.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高温少雨 D.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引起热岛效应
2.白马雪山三个不同高度区域由低到高对应自然带的排列及所在坡向,正确的是( )
A.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疏林灌丛草坡西坡
B.亚高山暗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疏林灌丛草坡西坡
C.疏林灌丛草坡、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东坡
D.针叶阔叶混交林、疏林灌丛草坡、亚高山暗针叶林东坡
3.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有( )
①纬度较低②海拔较高③相对高度大④人类活动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5.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下面小题。
6.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7.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9.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北京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针 C.针阔叶混交林 D.针叶林
11.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西安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13.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下左图)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下图为“霸王岭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
A.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000米以上
C.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
15.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
A.天敌多,食物少 B.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16.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
A.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B.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C.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D.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18.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A、B、C自然带的名称甲____、A____、B____、C____。
(2)甲-A一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为基础的。
(3)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
(4)乙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甲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说明其体现的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5)说出D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河西走廊过去曾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甘肃省立足自然条件、技术服务、生产加工体系,打造全国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良种)。祁连山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下图为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分布区域图。
指出阴阳脸分布的坡向,并分析原因。
20.实践探究题
2022年暑假期间,河南某中学学生到我国东南地区的丹霞山(图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地理研学。通过考察研究同学们发现,虽然丹霞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它却具有复杂的、个性化的小尺度植被分异现象,对此大家产生了极大的疑惑。图右为同学们绘制的丹霞地貌区不同地貌部位的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同学答疑解惑。
(1)山顶地区的植被由中心到外围呈现出乔木一小灌木灌丛的环状分布规律,试解释原因。
(2)与山顶灌丛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简述其主要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解析】1.保护区内河谷干热的主要原因与焚风效应有关,保护区内山高谷深,暖湿气流越过山脉下沉增温,使得在河谷地区出现焚风,呈现出干热的特点,B正确;河谷一般海拔较低,但并不是地形封闭,冷空气不易进入,A错误;横断山脉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但不是干热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C错误;河谷地区,山高谷深,人口活动较少,D错误。故选B。
2.在3200~4000m高度区中,东西坡降水量大于600mm,降水条件好,东西坡均适合生长针叶林,所以在3200~4000m高度区中生长亚高山暗针叶林(东坡),AB错误;在2300~3200m,降水量处在400-600mm,也能生长森林,且温度较高,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在2300m以下,降水小于400mm,较难生长森林,多矮小的灌木,以草地为主,为疏林灌丛草坡,C正确,D错误。故选C。
3.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热组合的丰富(生态环境的多样)和人类破坏较小,人类活动丰富,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使生物多样性减小,④错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加之山体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使得水热组合多样,生物生存环境多样,物种种类也丰富,①②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
4.B 5.B
【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该岛其它地方森林茂密,故不是人为破坏,A错误;图示为石灰岩小山,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B正确;图示高度在40-120米,海拔低,热量条件差别不大,C错误;图示高度在40-120米,属于缓坡丘陵,坡度相对和缓,D错误;故选B。
5.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6-10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雨季,草木茂盛,11月-次年2月为凉季,气候凉爽宜人,3-5月为热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草枯黄,形成褐色“巧克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特点: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特点:全年高温多雨。东南亚的热带湿润气候,在那里形成了茂密的热带森林,是与亚洲其他地匠的根本区别。菲律宾群岛有热带雨林景观。
6.D 7.D
【解析】6.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B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气候,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北方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为主,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8.B 9.D
【解析】8.图示区域显示是亚欧大陆的东岸自然带及其递变规律,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与水分条件共同作用形成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体现,该规律也就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正确;没有体现出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ACD错误。故选B。
9.自然带P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它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主要是受千岛寒流的影响,D正确;地形、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点睛】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以及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在中国都有。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表现为从南到北植被分布依次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这是以不同纬度之间热量差异为基础而形成的。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在我国主要表现为由沿海到内陆的植被分布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这是以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是由于海拔的高低而导致的热量的差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能得到热量也越少。因此,垂直地带性差异的表现与从赤道到两极分异相类似,只不过是将这个表现是垂直而不是水平的。
10.B 11.D
【解析】10.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正确;针阔叶混交林是亚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地带,C错误;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植被,A错误,针叶林为寒温带植被,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11.根据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喇叭沟门却有天然白桦林分布,具有非地带性现象,图示喇叭沟门附近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生成天然白桦林,D正确;喇叭沟门较东北地区纬度位置低,不应该出现白桦林,A错误;大气环流都是季风环流,海陆位置差异不大,BC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地带性植被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
12.C 13.D
【解析】12.根据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规律判断,①与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①为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控制形成,两者大气环流不同,A错误;④与⑤都位于赤道附近的沿海地区,但由于地形和洋流不同,⑤为热带雨林气候,④为热带草原气候,两者气候不同与海陆位置差异关系不大,B错误;①为温带季风气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然带不同与纬度高低密切相关,C正确;⑤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带,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两者自然带不同与大气环流有关,与海拔高度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3.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判断可知,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而不是终年高温多雨,A错误;⑦位于大不列颠岛附近,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活动并不频率,火山、地震相对较少,B错误;⑤地位于刚果盆地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当地种植园农业的商品率高,C错误;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发展地中海农业,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等特色园艺作物,D正确。故选D。
【点睛】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14.C 15.D 16.D
【解析】14.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10月-次年3月为旱季,4-11月为雨季;1月降水少,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A错误;7月为雨季,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C正确;4月和10月为旱季和雨季的交换的季节,其活动轨迹不易追踪,BD错误。故选C。
15.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显示1980年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所以长臂猿当前食物增多,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热带季雨林面积增大,B错误;无法明确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当地的病虫害是否增多,C错误;自然保护区中有山脊、道路等将其栖息地分割,使得猿群分布比较分散,影响其生存,D正确。故选D。
16.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基因技术应主要针对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近些年海南长臂猿数量有所增加,不需要采用基因技术,A错误;道路建设,使栖息地更加破碎,不利于保护海南长臂猿,B错误;加强巡山会打扰其生存环境,人工驯化不利于野生习性的保护,C错误;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进而扩大其生存空间,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D正确。故选D。
【点睛】某地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食物来源、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天敌数量、本身繁殖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类活动干扰等。
17.(1)整体性
(2) 由赤道向两极 热量 由沿海向内陆 水分
【分析】本大题以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气压带风带分布、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
受不同气压带与风带影响,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类型都能对应一定的陆地自然带;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因而,他们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
读“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特点是东西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因而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特点是南北向延伸,东西向更替,因而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18.(1)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2) 纬度地带 热量
(3)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体现了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5)温带荒漠带。处在安第斯山脉东侧,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形成了荒漠景观。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为材料,涉及自然带的分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体现及原因分析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甲位于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A位于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B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位于南美低纬度地区的西部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2)甲→A→B分别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变化因纬度差异而引起,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3)C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因为该自然带位于西海岸,沿岸有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且其东侧有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使其南北延展呈现出分布狭长的特征。
(4)乙地虽然纬度较高,但其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遇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乙地以东的海域有巴西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因此乙地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该自然带因洋流、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5)D自然带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侧,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出现了焚风效应,形成了荒漠景观,因此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19.阴脸分布在阴坡(偏北坡),阳脸分布在阳坡(偏南坡);原因:阳坡温度高,蒸发量大,水分条件不足,不能满足森林生长,主要生长草地;阴坡为迎风坡,降水多,且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分析】本题以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分布区域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坡向对气温和蒸发的影响、影响植被的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影响植被类型主要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热量主要影响植物种属,如自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等,水分主要影响植被群落景观,如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天山山地长有“阴阳脸”应该是不同坡向的水分差异影响的。天山山脉为东西走向,水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天山的北坡和南坡上,天山的南坡为阳坡,因为向阳,光照条件较好,热量相对充足,导致蒸发加强,水分少,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但水分能满足草类的生长;而山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且阴坡由于光照少,蒸发弱,故水分较多,发育了森林,林木生长旺盛。
20.(1)平缓山顶都有一定厚度的土层,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造成了植被的环状分布格局。
(2)沟谷地带地势低,是地表水、地下水汇聚地,水分条件好;沟谷海拔低,地形相对封闭,热量条件优越;沟谷地带土层比较深厚。
【分析】本题以丹霞山图为资料,涉及了植被分布规律和自然带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图片可知,该地山顶平坦,四周陡峭,中间平缓山顶都有一定厚度的土层,中心部位土层较厚,适合乔木的生长;从中间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生长了灌丛植被,因此造成了植被的环状分布格局。
(2)结合图片可知,沟谷地带地势低,容易汇水,因此地表水和地下水汇聚较多,水分条件好,适合植被生长;沟谷相对于山顶,海拔低,地形相对封闭,热量条件优越;沟谷地带土层比较深厚,有利于植被生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