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南半球某地公司职员于4月5日9:00(当地地方时)赶到公司,准备参加约4个小时的工作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此时仅剩4个停车位,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理想的车位是( )
A.①车位 B.②车位 C.③车位 D.④车位
2.经测量可得,当地正午12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50°,推断该地最接近( )
A.雅加达(6°12′S,106°50′E) B.圣保罗(23°33′S,46°38′W)
C.堪培拉(35°17′S,149°08′E) D.巴西利亚(15°47′S,47°56′W)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B.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D.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4.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5.小满至芒种期间( )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C.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合肥白昼逐渐变长
6.“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
A.清明忙种麦 B.白露忙割地 C.小雪地封严 D.冬至不行船
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面朝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完成下面小题。
7.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8.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受侵蚀的是(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读甲、乙河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剖面的是( )
A. B.
C. D.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1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郑州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莫斯科昼夜等长 B.巴西利亚正午太阳高度达年内最大
C.北京年内升旗时间最晚 D.濮阳白昼时间达年内最长
14.北京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下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 )
A.年变化幅度为23°26' B.日变化幅度为180°
C.年变化幅度为46°52' D.日变化幅度为360°
16.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墨西哥圣地亚哥(23°N,110°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
B.冰岛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雾弥漫
C.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
D.中国北极黄河站(79°N,12°E)极光绚烂
二、综合题
17.图中,左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半球的日照图,ab和bc中,表示晨线的是____;
(2)图示日期是北半球的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的____点附近;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此后,成都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____(大或小);
(3)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E点在A点的____方向
(4)该日后,A地的昼长将变____(填“长”或“短”)
(5)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____。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图所示的时间是每年____(填日期)前后,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2)图中AC两点处于____(晨、昏)线;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是____。
(3)图中A点此日的日落时间是____时,昼长为____小时,C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该日,十堰和北京相比,____的昼长更长。
(4)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角速度的大小是____。
(5)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此日十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____;此日之后三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
(6)在右图画出同一天光照图。
19.读某日光照示意图(图1)(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和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乙地昼长为____小时,直射点坐标为____。
(2)此时新、旧一天范围之比为____,甲、乙、丙、丁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泰州(约32°N)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为____。
(4)该日3个月后泰州一位于0处的竖直旗杆,其顶端的日影轨迹是( )
A. B.
C. D.
2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α的度数________和表示的含义________以及存在的结果________。
(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
(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1.本道题主要考查太阳方位,该地位于南半球,此时为4月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因此南半球日影逆时针方向转动,大约每小时15°,因此接下来①和②车位都会被太阳照射到,④车位已经在照射之中,因此为了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到,最理想的车位为③,因此排除A、B、D,选择C。
2.本道题主要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地正午12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50°,此时为4月5日,太阳直射纬度约为3.5°N附近。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得当地地理纬度位于35°S附近,因此选择C。排除A、B、D,选择C。
【点睛】4月5日这个日期,介于3月21日与6月22日之间,且离3月21日只相差15天。太阳直射点从3月21日移动到6月22日需要3个月,移动的纬度23.5度。即每月太阳直射点移动7度多一点点,那么15天大约移动3.5度(近似值)。
3.B 4.D 5.D 6.C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太阳周年运动,实际上就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以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太阳直射点运动,B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4.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两节气日期一般相差半年,故A项错误;相对的节气日期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B错误;昼夜长短不同,太阳视运动出没方位不同,C错误;相对的两个节气的太阳直射点位置距赤道纬度差相等,但在不同的半球,所以昼夜长短正好相反,D正确。故选D。
5.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小满至芒种期间,基础与春分到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A错误;此时段地球正向远日点(7月初)移动,公转速度变慢,B错误;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的纬度约在15°N-19°N,我国最南端的纬度为4°N,我国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地区太阳正午时应位于其北方,该地区的正午日影朝南,C错误;合肥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白昼时间逐渐变长,D正确。故选D。
6.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二十四节气是通过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全年共25个节气,每个节气约跨15天;11月30日申遗成功之日,距冬至日(12月22日)相差22天,即该日应最近冬至日前第二个节气,即小雪,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二十四节气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即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
7.B 8.B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题意表明,该河段为平直河段,则河道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读图可知,该河段顺着河水流向的右岸附近河道较深,受侵蚀作用较强,左岸附近河道较浅,沉积作用较强,表明河水向右偏,根据水平运动物体偏向规律判断,此段河流可能位于北半球,B符合题意,AC错误;图中没有信息可判断此河流位于回归线上,排除D。故选B。
8.若该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则南岸为左岸,北岸为右岸,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向右岸(北岸)偏转,右岸(北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明显,B正确;左岸(南岸)河流流速慢,以沉积为主,侵蚀作用不明显,A错误;河流平直,自东向西流动,没有东西岸,C和D错误。故选B。
【点睛】一般情况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的平直河道一般是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则是左岸侵蚀右岸堆积。侵蚀岸由于经常受到水流冲击侵蚀,其河岸较陡;堆积岸由于泥沙淤积,其河岸较缓。
9.C 10.A
【解析】9.读图分析可知,图甲纬度向北递增,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岸②侵蚀,北岸①堆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①;图乙纬度向南递增,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西岸③侵蚀,东岸④堆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④,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所以选C。
10.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②为侵蚀岸,坡度较陡;①为堆积岸,坡度较缓,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所以选A。
【点睛】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地转偏向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力。
11.C 12.B
【解析】11.根据图中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此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如图,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可知,ND为180°经线;再由材料“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可知,NE为0时线,且应为90°W,则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7月8日6时。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
12.由上题推论可知,此时90°W(西六区)为0时,则北京时间(东八区)为7月8日14时,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
【点睛】地方时一般是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13.C 14.A
【解析】13.当遮阳板收起且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到一年最大值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莫斯科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A错误;巴西利亚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该日正午太阳并没达到最大,B错误;北京、濮阳均位于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北京升旗时间最晚,C正确,D错误。故选C。
14.北京较郑州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较郑州小,若安装高度不变,在夏季为减少到达室内光照面积,需加长遮阳板,①正确,②错误;同理,在遮阳板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需降低安装高度,③正确,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移动,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中会出现2次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90°;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1次,正午太阳高度只有一个最大值90°;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均小于90°。
15.A 16.C
【解析】15.由材料可知,E星的运行轨道为晨昏轨道,即沿着晨昏圈运行, 而在一年中,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在春秋分时最小,为0°,在二至日时最大,为23°26',因此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年变化幅度为23°26',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巴西圣保罗位于西三区,万家灯火时大致时间为20:00,计算可知,火奴鲁鲁地处西十一区,区时为12:00,烈日当空,C正确。圣地亚哥约为16时,A错误。雷克雅未克约为22时,B错误。黄河站正值极昼,不易看到极光,D错误。故选C。
【点睛】晨昏线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春秋二分,全球昼夜等长;冬夏二至,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
17.(1) 南 ab
(2) 冬至 d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大
(3) (45°E,23.5°S)或(45°E,23°26′S) 东北
(4)短
(5)北半球(或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日照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为材料设置5个小题,涉及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的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出为南半球日照图;顺地球自转方向,过ab进入白天,可判断出ab为晨线;过bc进入黑夜,可判断出bc为昏线。
(2)
从图中看,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可判断出为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右图中的d点附近。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成都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
(3)
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该经线位于0°经线以东45°,为45°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45°E,23.5°S)或(45°E,23°26′S);图中E点纬度比A点低,位于A点的北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E位于A的东方,综合判断E位于A的东北方向。
(4)
从图中看,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可判断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A地位于南半球,昼长将变短。
(5)
从图中看,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或赤道以北地区距离直射点的位置达一年中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18.(1) 6月22日 夏至 (23°26'N,60°E)
(2) 晨 8 16 120°W向东到180°
(3) 20 16 4 北京
(4) B>A>C A=B=C或者相等
(5) 90° 最大值 先变慢后变快
(6)
【分析】本题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球自转及公转的特征、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1)
据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现象,由此可判断该图为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北半球节气为夏至。该日太阳直射23°26′N;图中半个球面被7条经线等份6部分,每相临两条经线经度相差为30°,时差2小时。依据自转方向可确定图中此时昼夜半球分界线为晨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是6点,B点所在经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8:00。则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是60°E。所以该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60°E。
(2)
AC两点所在的昼夜半球分界线以东为昼半球,所以AC两点处于晨线上;由上题可知,B点所在经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8:00。北京时间比0°经线的地方时早8小时,故此时北京时间为16时,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应从0点时刻线向东到180°经线,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60°E,时刻为0点的经线与直射点所在经线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所以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为120°W,即: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为由120°W向东到180°。
(3)
赤道与晨线交点是6点,故此时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4时,A点又位于晨线之上,故日出的地方时为4时,A点昼长=(12-日出时刻)*2=16小时,日落时刻=12+昼长/2=20时;读图可知,C点所在经线位于0°经线以东,为30°E,时刻应为10:00,又正好位于晨线上,即该地日出时间为10:00,依据昼长=(12-日出时刻)*2可得该地昼长为4小时;由于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所以湖北的十堰和北京相比,北京的昼长更长。
(4)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即离赤道越近,线速度越大。据图可知,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应是:B>A>C;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是除两极点外,各地均相同,所以A、B、C三点角速度相等。
(5)
B点位于北回归线之上,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该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可达一年中最大值,十堰位于北回线以北,所以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地球公转速度于7月初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最慢,此时为6月22日前后,所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变慢后变快。
(6)
在右图画出同一天光照图时,注意该图为地球的极地投影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中心点为北极点,其外围的小虚线圈表示北极圈,大虚线圈表示北回归线,结合题1,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与晨昏线相切,且北极圈要全部位于昼半球,尤其注意该日太阳直射60°E,画图时要依据原图中所标注的30°W来确定60°E的位置,使其平分昼半球,如下图所示:
19.(1) 12 120°E,0°
(2) 2:1 丁
(3)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32°
(4)A
【分析】本题以光照图和正午太阳高度图为背景,涉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直射坐标的求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日影的轨迹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
(1)
图中的经线与晨昏线重合,说明是北半球的二分日。春秋分日昼夜平分,因此乙地昼长为12小时。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据30°和120°位置可知图中的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0°E,故直射点坐标为(120°E,0°)。
(2)
新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图中新一天的范围从60°W(0时经线)沿自转方向到180°共240°,而旧一天的范围只有120°,故此时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2:1。图中丁在赤道上,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最小。
(3)
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泰州(约32°N)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求出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为32°。
(4)
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正北,故D可排除。该日3个月后为夏至日。太阳从东北升起日影朝向西南,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则日影朝向东南,结合图示只有A正确。
【点睛】
20.(1) 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
(2) 23°26′ 表示黄赤交角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移动。
(3) 南 北
(4) 变大 变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五带的划分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课本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
太阳直射B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节气为夏至。太阳直射C点时,太阳直射赤道,且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运动,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日节气为秋分日。太阳直射D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为冬至。
(2)
∠a的度数即为黄赤交角的度数,大小为23°26′,其含义表示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运动。
(3)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是向南运动,当直射点到达D处后,太阳直射的纬度最靠南,之后直射点运动方向向北运动。
(4)
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图中的∠a角度数会变大。黄赤交角度数变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