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必修1期末综合复习模拟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必修1期末综合复习模拟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4 09:0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复习模拟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下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邮关于赤道对称点的地理坐标是( )
A.(33 N,119 E) B.(33 N,61 W) C.(33 S,119 E) D.(33 S,61 W)
2.该日高邮夜长为( )
A.10小时24分钟 B.13小时36分钟 C.10小时36分钟 D.13小时24分钟
3.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邮位于Q点的东北方向
B.从高邮至北京最短距离方向为向西北
C.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 N,41 E)
D.江苏某滨海景区的游客欣赏海上日出时,应面朝东南方向
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叫做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搬运能力极强,下图反映了风力搬运的两种主要形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由于风力的强弱、被搬运物质的大小和密度不同,风的搬运形式也不同,以悬浮、滚动及跳动两种主要形式进行。悬浮形式以尘粒和粉尘粒为主,滚动和跳动形式以砂、砾为主。
4.下列关于风力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风力搬运能力与风力大小呈正相关 ②风力越小,风力搬运能力越弱
③风力搬运作用越明显,可搬运的碎屑物质颗粒越小
④碎屑物质颗粒越小,风力搬运作用越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风力搬运形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形式中,悬浮形式搬运的颗粒物数量较多
B.两种形式中,滚动和跳动形式搬运的颗粒物数量较少
C.风力增大,跳动可变为滚动
D.风力减小,滚动可能停止
图示意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6.与P地相比,N地( )
A.气压高,气温高 B.气压低,气温低 C.气压高,降水多 D.气压低,降水少
7.未来几天P地将先后受丙、甲锋面影响,其( )
A.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B.风力先变大后变小
C.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D.降水前后变化较小
海洋—大气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水热交换,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及其变化。读下图某海域全年日均温向大气输送的热量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8.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
①洋流热量输送②海面长波辐射③蒸发潜热输送④海气之间对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图中中纬度海域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运动 B.太阳辐射 C.天气变化 D.洋流分布
10.图中向大气输送热量最少的海区( )
A.阴雨天气较多 B.浮冰和冰山广布
C.渔业资源较丰富 D.盐度比同纬度海域高
下左图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右图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左图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右图中的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右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北半球的暖流 C.南半球的寒流 D.南半球的暖流
13.若右图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②的密度大于④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
下左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右图为该区城某山地1977~2020年不同坡向冰川分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陆地水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乌伦古河是外流河 B.额尔齐斯河主要汛期为春汛
C.斋桑泊为淡水湖 D.乌伦古湖是淡水湖
15.该山地( )
A.雪线高度南坡低于北坡 B.冬季迎风坡冰川退缩率较小
C.冰川退缩面积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D.2020年北坡冰川面积约1.6km2
16.该区域冰川的变化短期之内会导致( )
A.乌伦古湖盐度可能上升 B.斋桑泊面积可能减小
C.乌伦古河出现洪涝灾害的风险降低 D.额尔齐斯河径流量年内变化可能增大
二、综合题
17.读左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3月21日正午前后北京市某中学教学楼日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全球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____。
(2)据右图推断,教学楼在图中的方位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此时花坛“一半亮、一半暗”,之后某同学连续观察一周,发现正午花坛明亮的范围逐渐________,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
(3)农事谚语“春雷响,农夫闲转忙”对应的节气是________。
A.立春 B.惊蛰 C.立夏 D.寒露
(4)在立春、立冬中任选其一,说出该节气的民间习俗。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
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请分析丙地区地貌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处于来回摆动状态的锋叫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准静止锋之一,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主要由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受其影响,昆明和贵阳常常出现截然不同的天气。图1为昆明准静止锋位置和剖面示意图,图2为2022年12月4日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云贵地区的云层分布图(灰色部分为云层)。
(1)简要描述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
(2)推测昆明准静止锋活动的主要季节,并说明理由。
(3)根据图文材料,比较说明2022年12月4日昆明和贵阳的天气特点。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猴面包树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能贮存几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猴面包树在湿季时郁郁葱葱,干季时一片凋萎。图左示意猴面包树在马达加斯加岛的集中分布区,图右示意猴面包树景观及其分布区气候统计。
(1)描述马达加斯加岛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推测当地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并说明理由。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80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距今23.7Ma,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2.48Ma,青藏地区隆起成高原,现今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分析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形成原因。
(2)描述横断山区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3)推测地质时期距今80Ma—23.7Ma期间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及其成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高邮市的地理坐标是(119°E,33°N),关于赤道对称点的地理坐标是经度相同,纬度数值相同,南北纬相反。故高邮关于赤道对称点的地理坐标是(119°E,33°S),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139°W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其地方时为12:00时,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东加西减的原则,可以计算出,119°E的地方时为5:12时,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高邮市位于晨线上,日出时间为5:12时,根据昼长=2×(12-日出时间),计算出高邮的白昼时长为13小时36分钟,夜长=24-昼长时间=10小时24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Q点的地理坐标是(139°W,70°S),高邮市的地理坐标是(119°E,33°N),高邮位于Q点的西北方向,A错误;从高邮至北京(116°E,40°N)最短距离方向为向西北,B正确;由于139°W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139°W的地方时为12点,是太阳直射的经线;70°S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 N,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 N,139 W),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于东北,江苏某滨海景区的游客欣赏海上日出时应当朝向东北方向,D错误,故选B。
【点睛】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值相同,南、北纬相反;关于地轴的对称点:纬度相同;经度值之和 为180°,东、西经不同;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纬度值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值之和为180°,东、西经不同。
4.B 5.C
【解析】4.由所学知识可知,风的搬运能力极强,风力的搬运能力一般与风力的大小呈正相关,①正确;风力越小,风力搬运能力越弱,②正确;风力搬运作用越明显,可搬运的碎屑物质颗粒越大,③错误;碎屑物质颗粒越小,重量越轻,风力搬运作用越明显,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B。
5.由图可知,悬浮形式搬运的颗粒物数量较多,滚动和跳动形式搬运的颗粒物粒径大,数量较少,AB正确,不符合题意;搬运形式随风力和颗粒物的大小而改变,风力增大,滚动可变为跳动,C错误,符合题意;当风力较小时,滚动可能停止,D正确。依题意,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风力搬运是由于风力把物体移动的过程,风力的大小与气压差、下垫面有直接关系。
6.A 7.C
【解析】6.根据图中等压线可知,N地气压高于P地,N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P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所以N地气温高、气压高,A正确,BD错误;N地位于冷锋锋前,以晴朗天气为主,P地位于暖锋锋前,降水概率较高,C错误。所以选A。
7.根据图示信息,P点首先会受到暖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当锋面过境时,会有阴雨、升温现象;锋面过境后,天气明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P点再稍后一段时期,会受到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当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沙尘暴等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晴朗。一般冷锋降水强度大于暖锋,且图示冷锋处等压线密集,降水强度较大,据此分析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因为锋面是冷暖气流相遇后才能形成的,所以只有在低压控制下的辐合气流才能形成锋面,而高压中心附近的气流是向周围辐散的,冷暖气流不会相遇,所以形成不了锋面。
8.C 9.D 10.C
【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洋流热量输送主要发生在不同海域的海水之间,①错误;海气之间不存在对流运动,④错误;海面水温较低,是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输送热量,②正确;海水通过蒸发从大气中吸收热量,实现潜热输送,③正确。ABD错误,C正确。故选C。
9.由图可知,图中显示中纬度海域数值差异产生与该区域洋流的分布和流向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洋流分布 ,D正确;与大气运动、天气变化、太阳辐射关系较小,ABC错误。故选D。
10.图中向大气输送热量最少的海区位于美国西部海域,该海域有加利福尼亚寒流分布,属于上升补偿流,所以渔业资源较丰富,C正确;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降雨天气较少,A错误;该处纬度较低,无浮冰和冰山广布,B错误;寒流流经的海域处盐度比周围海域低,D错误。故选C。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逆流航行速度慢、能耗高;顺流航行速度快,能耗低。寒暖流交汇处有海雾形成,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容易形成渔场。
11.A 12.B 13.C
【解析】11.读图可知,左图所示海区表层水温为10~20℃;右图中①的水温为10~20℃,A正确;②的温度为20~30℃,B错误;③的水温为0~10℃,C错误;④的水温为0℃,D错误。故选A。
12.图中等温线向北温度降低,说明向北纬度高,为北半球,CD错误;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流向,图中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B正确,A错误。故选B。
13.暖流可增温、增湿、增盐度,读图可知,②地附近有暖流经过,盐度大于①地,A错误;一般来说,海水表层温度越高,密度越低,②地温度大于④地,②地密度比④地小,B错误;③地温度比④地高,④地密度大于③地,C正确;一般来说,温度与盐度呈正相关,①地温度比④地高,①的盐度大于④地,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14.C 15.B 16.D
【解析】14.由图可知:乌伦古河注入乌伦古湖,是内流河,A错误;乌伦古湖没有河流流出,无法排盐,降水少,蒸发量大,为咸水湖,D错误,额尔齐斯河主要汛期为夏汛,春汛补给水量较少,B错误;斋桑泊有河流汇入,也有河流流出,为淡水湖,C正确。故选C。
15.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坡的冰川面积较大,可以推测出北坡为迎风坡,雪线较低,故A错误;从冰川的退缩率可以看出南坡的退缩率较高,冬季迎风坡即北坡,退缩较小,B正确;东南坡冰川退缩比率82%,1977年冰川面积为0.5k㎡,退缩面积约为0.41k㎡,西北坡冰川退缩比率为40%,1977年冰川面积为6.5k㎡,退缩面积约为2.6k㎡,冰川退缩面积东南坡小于西北坡,故C错误;1977年北坡冰川约为5.8k㎡,退缩率为30%,可知2020年东北坡的冰川面积约为5.8×(1-0.3)=4.06k㎡,D错误。故选B。
16.该区域冰川以退缩为主,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短期之内会导致额尔齐斯河春、夏季径流量增大,年内变化可能增大,D正确;河流水增大,乌伦古湖盐度可能下降,斋桑泊面积可能增大,河流水量不稳定,乌伦古河出现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加,故ABC错误,故选D。
【点睛】雪线高低规律总结:1、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2、温度:低纬度,温度高,雪线高;高纬度,温度低,雪线低。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夏季,温度高,雪线高;冬季,温度低,雪线低。全球气候变暖,雪线升高。3、坡度:坡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高。4、当降水和温度影响矛盾时,降水因素优先。
17.(1) ①(或③) ③(或①) 北回归线(或23.5 N) 最大值
(2) 正南 正午前后,太阳在正南方向,楼影朝向正北 变大 增大
(3)B
(4)立春:吃春饼等/或立冬:吃饺子等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教学楼日影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①位置为春分日,②位置为夏至日,③位置为秋分日,④位置为冬至日,全球昼夜平分的是二分日,为①③位置;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或23.5 N),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大值。
(2)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21日正午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北京的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楼影朝正北,故教学楼在图中的方位为正南方,理由是正午前后,太阳在正南方向,楼影朝向正北;此时花坛“一半亮、一半暗”,之后某同学连续观察一周,发现正午花坛明亮的范围逐渐变大,原因是此后一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短,所以正午花坛明亮的范围逐渐变大。
(3)据所学知识可知,有这样一句农谚: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意思就是,惊蛰来了,农民要开始新的一年的耕种了。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立春的民间习俗有迎春、游春、吃春饼、鞭牛等,立冬的民间习俗有迎冬、吃饺子、卜岁、拜冬等。
18.(1) 乙 丁 丙 甲
(2)①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藏等提供了便利。②喀斯特地貌区洞穴系统发育,易导致水土流失和地面塌陷,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③该区风景优美,利于发展旅游业。
(3) 河口三角洲 河流携带泥沙在此处堆积
【分析】本题以中国不同形式的天然桥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其形成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的“黄土桥”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对应乙;“海蚀桥”主要分布在基岩海岸地带,是海浪侵蚀的结果,对应丁;“喀斯特溶蚀桥”主要出现于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是流水溶蚀的结果,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对应丙;“风蚀桥”则是分布于干旱地区,它的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对应甲。
(2)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石灰岩地区发育,受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经常会发育地下溶洞,地表崎岖不平,岩石裂隙发育多,给交通、农业、人类生活和施工建设带来不便。但喀斯特地貌发育各种各样形状,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藏等提供了便利。
(3)图中戊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当河流携带泥沙经过时,由于地势低平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在此处堆积,形成了河口三角洲地貌。
【点睛】各地区地貌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同地区受到不同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不同地貌。
19.(1)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南下,与沿途相对较暖的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冷锋在行进(南下)过程中,受到云贵高原阻挡,势力减弱,来回摆动(停滞不前),形成准静止锋。
(2)主要季节:冬季理由: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大,强冷空气频繁南下。
(3)昆明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贵阳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阴雨天气。
【分析】本大题以昆明准静止锋位置和剖面示意图、2022年12月4日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云贵地区的云层分布图及相关文字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活动的主要季节及理由、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1并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南下(即图中北方冷气流),与沿途相对较暖的暖空气(即图中西南暖气流)相遇,形成冷锋,冷锋在行进(南下)过程中,受到云贵高原阻挡,势力减弱(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处于来回摆动(停滞不前),形成准静止锋。
(2)结合材料信息“强冷空气南下”和图1为昆明准静止锋位置及“图2为2022年12月4日”的提示,推测昆明准静止锋活动的主要季节为冬季,理由为: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大,才会导致强冷空气频繁南下,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
(3)结合图1、2及材料,昆明位于暖气团一侧即西南暖气流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贵阳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阴雨天气(材料“云层低而薄”,图2云层分布在贵州一侧,图1冷气团一侧产生降水)。
20.(1)河流年径流总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流速较快。
(2)地处热带地区,全年高温,猴面包树喜热;该地干季长达9个月(或湿季较短),猴面包树树干粗大,树皮坚实,储水能力强;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干季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水分蒸腾,耐旱性强。
【分析】本题以猴面包树景观及其分布区气候统计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河流水文特征,生物对气候的适应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流速等方面分析,据该地区的气候统计中的降水特征分析得知当地年降水总量少,河流年径流总量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当地地处热带附近,终年高温,河流无结冰期;当地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
(2)据猴面包树分布区域的气候统计可知当地气候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干季时间长(长达约9个月),湿季时间短,为了在干季的时候保存水分,猴面包树树干粗大,树皮坚实,储水能力强;另外为了在干季时满足正常的水分吸收,猴面包树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据图示可知猴面包树枝叶较少,这有利于在干季时可以减少水分蒸腾,耐旱性强。另外当地地处热带附近,终年高温,这说明猴面包树喜热。
21.(1)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气候暖湿;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明显,导致生物类型多样;山高谷深,环境封闭,受外界的干扰少,使独特物种保存至今。
(2)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受阻向东扭转,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南北走向)高山谷地;随着地层抬升,河流不断下切(向下侵蚀),形成深谷;由于板块继续碰撞挤压,空间不断压缩,使并列的河谷相距较近。
(3)变化:西南季风增强。成因:受板块运动影响,横断山区由海洋抬升为陆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
【分析】本题以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相关信息为材料,涉及板块运动对我国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生物资源丰富程度受到地区纬度和海拔高低的限制,结合材料该区纬度位置较低,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暖湿,所以该区能够拥有较多的生物物种;并且该区位于山区,海拔较高,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明显,导致生物类型多样,再者该区山高谷深,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所以物种保持着较强的独特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山高是由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该过程中受阻向东扭转,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南北走向高山谷地;谷深是由于随着地层抬升,河流不断下切,主要是向下侵蚀,形成深谷;由于板块继续碰撞挤压,空间不断压缩,使并列的河谷相距较近,所以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可知,横断山区过去是海洋,后经板块运动,被抬升成陆地,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夏季时,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横断山区与印度洋之间形成由印度洋吹过来的夏季风,与西南季风风向一致,增强了西南季风,使西南季风变强。
【点睛】地区地貌受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