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台阶 (2课时课件+学案+课文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8.台阶 (2课时课件+学案+课文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08 14:04:31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李森祥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 “李森祥”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示例:故事:
李森祥是73届高中毕业生,那个时代没有大学可考,毕业后他只能回家务农。没有机会上大学,在李森祥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了。然而,父亲却极力反对,原因很简单,李森祥是家里的长子,一旦离家,就少了一个健壮的劳动力。然而,第一年报名计划的失败,并没有动摇李森祥的决心,第二年,他瞒着父亲,偷偷报了名。18岁的他,第一次出门远行,当了兵,也因此和嘉兴结了缘。那时候的李森祥,满心想着的就是当一名职业军人。他是某军校的首届学生,毕业后在基层连队带过兵。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年他经过三个月的“魔鬼”训练,使一群大山深处瘦骨嶙峋的兵每人平均增加了10公斤体重。或许,在整个军旅生涯中,这让李森祥觉得是最“军人”的一幕。
《父亲》
欣赏歌曲: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小学老师》、《 抒情年代》《情世诗文》 等,《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后被选入初中课本。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
二、认定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三、夯实基础:
◎注音并解词:
凹( ) 凼( ) 硌 ( )
涎( )水 揩( ) 嘎 ( )
筹( )划 黏( ) 撬 ( )
尴尬 ( ) 过瘾( )
唿( )嗒 熬 ( )住
憋( )住 门槛( )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āo dàng gè
xián kāi gā
chóu nián qiào
ɡān ’gà yǐn
hū áo biē kǎn
微小而不值一提。
很多的公开场合 。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9段):写父亲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开端
第二部分(第10——16段):写父亲准备造新屋垒高台阶——发展
第三部分(第17——25段):写父亲建造好新屋垒起高台阶——高潮
第四部分(第26——32段):写父亲感觉高台阶不对劲,人老精神差的情景——结局
3.快速浏览课文,试讲述故事情节。要求讲清楚: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
2)父亲是怎样造起有高台阶的屋子的?
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
问题探讨: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形成了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是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了家庭的贫困。
2.“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3.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4.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5.说说你对这位父亲形象的认识。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6.说说文中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感情。
流露出对父亲的热爱,敬仰而又同情的感情。
7.点击社会:这篇文章除了让我们了解父亲这个人物,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毅力、肯吃苦、有愚公移山精神的人;做人要做一个要强、不甘于低人一等、有着自己的理想、也有着自己的淳朴目标的人。
二、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艰辛的劳作过程,赞扬了父亲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三、拓展延伸:
1.谈谈你自己的父亲(任选一角度):
1)从歌曲《父亲》谈起——
2)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
提示: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3)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为话题来谈:
提示: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4)以“父亲是一个 的人”为话题来谈:
提示:
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要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勇敢的人——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人——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推荐书目:苏童《父爱》、 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再 见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8.台阶》学习方案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黑沟学校 乔德生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李森祥”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欣赏歌曲:《父亲》。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小学老师》、《 抒情年代》《情世诗文》 等,《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后被选入初中课本。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21cnjy.com
二、认定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三、夯实基础:
初读(预习)课文,扫清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凹( ) 凼( ) 硌( ) 涎( )水
揩( ) 嘎( ) 筹( )划 黏( )
撬( ) 尴尬( ) 过瘾( ) 唿( )嗒
熬( )住 憋( )住 门槛( )
2.解词: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3.快速浏览课文,试讲述故事情节。要求讲清楚: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
2)父亲是怎样造起有高台阶的屋子的?
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3.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4.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5.说说你对这位父亲形象的认识。
6.说说文中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感情。
7.点击社会:这篇文章除了让我们了解父亲这个人物,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艰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劳作过程,赞扬了父亲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21·cn·jy·com
三、拓展延伸:
1.谈谈你自己的父亲(任选一角度):
1)从歌曲《父亲》谈起——
2)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
提示: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3)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为话题来谈:
提示: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4)以“父亲是一个 的人”为话题来谈:
提示:
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要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勇敢的人——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人——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推荐书目:苏童《父爱》、 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教学反思:
《8.台阶》学习方案参考答案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整体感知: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9段):写父亲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开端
第二部分(第10~16段):写父亲准备造新屋垒高台阶——发展
第三部分(第17~25段):写父亲建造好新屋垒起高台阶——高潮
第四部分(第26~32段):写父亲感觉高台阶不对劲,人老精神差的情景——结局
3.略。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说说文中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感情。
流露出对父亲的热爱,敬仰而又同情的感情。
7.点击社会:这篇文章除了让我们了解父亲这个人物,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毅力、肯吃苦、有愚公移山精神的人;做人要做一个要强、不甘于低人一等、有着自己的理想、也有着自己的淳朴目标的人。21教育网
二、把握主旨:略。
三、拓展延伸:略。(自由发挥,合情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